老人長期腹瀉護理全攻略

2021-01-12 騰訊網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免疫能力逐漸降低,細菌就容易乘虛而入;因老人患中風、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病容易導致胃腸道動力減緩,給細菌繁殖創造了條件;還因為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長期服藥,特別是抗生素藥物,抑制了腸道中有益菌群生長,使原來就存在於腸內、毒力強的細菌大量繁殖,其毒素引起腹瀉。

圖/攝圖網

腹瀉對老人的健康損害

老人急性腹瀉容易出現低血糖、心臟病和腦血管病等意外併發症。老人腹瀉時大量水分喪失,會使人體處於脫水狀態,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並堵塞血管。鈉、鉀、鈣、鎂等元素,可維持血液酸鹼平衡、神經傳導功能和心跳節律,腹瀉時就會造成這些元素的缺乏和流失,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心律紊亂,這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尤為不利。

腹瀉時一般食慾下降,攝入食物不足則需要分解體內貯存的肝糖元,以維持血糖穩定。而老人沒有足夠的肝糖元貯存物轉化為糖,當血糖降低時,老人就容易出現疲軟、出汗、心悸、面色蒼白及暈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狀。所以,老人一旦出現腹瀉,切莫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

老人經常會患有腹瀉,腹瀉是消化道疾病,骨質疏鬆是內分泌疾病,這兩種病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長期腹瀉正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

老人腹瀉護理的三大誤區

1. 禁食

有人認為,腹瀉時腸黏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爛,應當讓腸道休息1-2天,這時禁食可減輕胃腸負擔。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人在腹瀉時,會丟失大量水分和無機鹽,禁食會導致人體能量不足,需要分解肝糖元、脂肪、蛋白質來維持血糖濃度。

老人營養不良比較普遍,臨床統計資料表明,60歲以上的老人中,20%左右患有營養不良;70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營養不良的人沒有足夠的糖、蛋白質、脂肪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來維持血糖濃度,當血糖低於3毫摩爾/升時,病人就會出現出虛汗、心悸、乏力、頭昏、面色蒼白、暈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應,有的甚至還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此外,腹瀉時禁食還會引起體內營養素缺乏,延緩腸道病變的修復,從而減少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腹瀉時不但不能禁食,還應適當補充一些營養豐富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麵糊、豆漿、細麵條、豆腐腦、大米蓮子粥、小米扁豆粥、薄皮餛飩等,並應做到少食多餐、細嚼慢咽,以利營養素被機體消化吸收。

老人腹瀉時常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因此,還應鼓勵老人多喝淡鹽開水、菜湯、米湯、麵湯、蘋果汁等,以補充損失的水分和無機鹽,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促進早日康復。

2. 吃蒜

腹瀉的病因是受涼或進食不潔食物,引起腸道局部組織炎症水腫,腸腺體分泌亢進,大量體液進入腸腔所致。此時腸腔已處於飽和狀態,如果進食大蒜等辛辣食物,則可能加重對腸壁的刺激,促使腸壁血管進一步充血水腫,從而加重腹瀉。所以,患急性腹瀉不宜吃大蒜,尤其是生蒜。吃大蒜殺菌防腹瀉,應該在未病之時服用,方可顯其預防功效。腹瀉次數過多,會引起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這時可適當進食稀釋了2倍的醋;也可飲濃茶,能夠起到抑菌作用。

3. 吃雞蛋補肚子

很多人都認為雞蛋很有營養,有補養脾胃的功效。而老年腹瀉病人由於體內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的活動下降,體內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腸道蠕動亢進和固有食物同化功能受影響,小腸對水和營養物質的再吸收功能發生障礙,大量的營養物質經消化道排出體外。這期間,吃雞蛋不但起不到滋補身體的作用,反而會進一步導致病情加重。因此,老人在腹瀉期間不宜食用雞蛋。

圖/攝圖網

老人長期腹瀉的營養飲食

1. 飲食要點

在患有腹瀉症狀以後,人體內的水分會隨著排便的時候流失,排便次數增多,糞便排出量增加,亦可含有膿血粘液。腹瀉有急、慢性兩種。急性腹瀉與細菌或病毒感染、飲食不當、食物中毒有關。慢性腹瀉多半是腸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所致,少部分與全身疾病有關。腹瀉可引起嚴重營養缺乏及水、電解質平衡失調,若飲食安排不當,會延長病期,對健康造成極大影響。因此合理安排飲食,對腹瀉老人尤為重要。

急性腹瀉期,脫水過多者應補充水分。病情緩解後,可給老人細軟少油的米湯、稀粥、面以及淡茶水、果汁等。這些食物既易於消化吸收,又可補充熱量和維生素。一些粗質通便的蔬菜和易使腸脹氣的豆類不宜吃。慢性腹瀉由於拖的時間長,易造成體內多種營養素缺乏,而使腸道處於病變之中,因此補充營養要精心配製。

腹瀉患者飲食應是少油膩、少渣、高蛋白、高熱能、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食物。少吃多餐,可食蒸蛋、肉泥、魚、麵條、菜泥、蘋果、香蕉等食物,隔夜食物要煮沸消毒後再吃。

腹瀉時應該儘量減少吃蔬菜。許多新鮮蔬菜如小白菜、韭菜、菠菜、捲心菜等均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一般情況下這些蔬菜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但當人處於腹瀉、消化功能失調或胃酸過低時,腸內硝酸鹽還原菌大量繁殖,此時食入上述蔬菜,即使蔬菜非常新鮮,也會導致中毒而引起腸原性紫紺。

當發生腸原性紫紺時,亞硝酸鹽會引起血液中無攜氧能力的高鐵血紅蛋白劇增,從而造成機體出現缺氧,表現出相應的各種症狀:

輕者:除黏膜、指(趾)甲呈灰藍色外無其他症狀;

重者: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氣促、血壓下降等症狀,而且皮膚、黏膜及指(趾)甲呈藍褐色;

更為嚴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昏迷、驚厥、呼吸困難、心律不齊、瞳孔散大等症狀,如不及時搶救可發展為呼吸循環衰竭。

因此,當消化功能不好時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飲食,並減少蔬菜的進食量。

2. 營養治療

(1)治療原則

宜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慢性腹瀉病程長,常反覆發作,影響食物消化吸收,並造成體內熱能過度消耗。為改善營養狀況,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可採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增加過快,食物中的營養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加重了胃腸的負擔。每天可供給蛋白質100克左右,熱量2500-3999千卡

宜供給低渣飲食:使用低渣飲食的目的是儘量減少食物在消化後給腸胃消化道留下的殘渣量,從而減少糞便量,並排除機械性的刺激,以及任何刺激物質,以減少腸胃道的蠕動,使其獲得休息,使老人早日康復。

(2)治療步驟

發病初期:飲食應以能保證營養而又不加重胃腸道病變部位的損傷為原則,一般宜選擇清淡流質飲食,如濃米湯、淡果汁和麵湯等。

急性水瀉期:需要暫時禁食,脫水過多者需要輸液治療。

緩解期:排便次數減少後可進食少油的肉湯、牛奶、豆漿、蛋花湯、蔬菜汁等流質飲食。以後逐漸進食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質飲食。

恢復期:腹瀉完全停止時,食物應以細、軟、爛、少渣、易消化為宜。如食慾旺盛,就少食多餐。少吃甜食,因糖類易發酵和脹氣。腸道發酵作用很強時,可吃些澱粉類食物。每天都應吃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還可飲用強化維生素C的果汁,以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供應。

(3)宜忌食物

限制食物

蔬菜類:薺菜、韭菜、芹菜、洋蔥、絲瓜、青椒、毛豆、生菜、榨菜、金針菜、四季豆、苦瓜

水果類:番石榴、梨、菠蘿、楊桃、柿餅、生冷瓜果

肉類:經油煎、油炸的肉類、蛋、火腿、香腸、醃肥肉

五穀、根莖類:黑麵包、麩皮麵包、玉米、糙米飯、芋頭等

其他:含粗纖維的核果、乾果、烈酒、油煎炸食物、過甜糕點、果凍

可食食物

蔬菜類:蔬菜嫩葉、菜泥、馬鈴薯、冬瓜、黃瓜、莧菜、油菜、香菜

水果類:香蕉、葡萄、西瓜、橘子、經過濾的果汁

肉類:雞、魚、牛肉、嫩豬肉、動物內臟、蛋

五穀、根莖類:大米及其製品、麵粉及其製品

其他:鹽、糖、蜂蜜、茶、豆漿、豆花、米

圖/攝圖網

老人腹瀉的護理措施

老人的身體機能在下降,消化系統的功能和免疫力的功能都出現了降低,因此在進行老人腹瀉護理時一定要細心,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護理員要主動關心老人,積極給與精神安慰

2. 保持肛門周圍皮膚清潔,一但發現有糞便汙染,用柔軟衛生紙擦淨後再用溫水清洗局部皮膚,用毛巾擦乾,並塗油膏於肛門周圍皮膚,防止發生皮疹或壓瘡。

3. 使用柔軟透氣性好的尿布墊或一次性尿布鋪在老人臀下,一經汙染要立即更換,有條件時可讓老人臥於有孔的病床上,以減少床褥汙染。要隨時更換汙染的衣物和被單。

4.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經常通風

5. 了解老人排便規律,適時給與便盆。在可能情況下,與醫生協商每日定時為老人使用導瀉劑或灌腸,以幫助建立排便反射。

來源:中國養老服務管理

相關焦點

  • 解決長期臥床老人的護理痛點家用護理床更適合老人護理
    老人護理特別是長期臥床老人,在老齡化加劇的大環境下,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老人護理用品,輔助護理用具 家庭養老化改造,社區養老化配套設施亟待完善!老人長期臥床多半是由於身體器官老化,疾病,不小心摔倒,都需要家人的細心呵護!
  • 緩解失能老人護理難題長期護理保險亟待加快發展腳步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全國現有失能失智老年人口已超4000萬,直接影響約1億戶家庭,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也因此成為社會養老服務中的「最痛點」。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作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制度措施之一,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今年兩會上,有多位代表委員就長護險提交建議提案,呼籲加快立法、建設統一等級標準和制度、加大商業性長護險優惠力度。
  • 長期護理保險,居家老人護理服務費最高可享受90%報銷
    「長護險」就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的原則性要求,明確15個省級及地市級市為試點單位,標誌著國家層面推進全民護理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的啟動。廣東省廣州市在第一批試點之中。
  • 寶寶腹瀉護理
    寶寶腹瀉護理新媽媽問:寶寶8個月大了,先是兩三天持續嘔吐,緊接著就開始發燒,高燒退了卻又無緣無故地拉肚子,這可真是急人啊,有什麼防止的好辦法嗎?育嬰師解答:小於6個月的小嬰兒,由於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保護,不易患腹瀉,但到6-8個月,尤其是進入秋冬季節,隨著孩子輔食添加量的逐漸增加,室外活動增多,很容易因病毒感染引起腹瀉。寶寶腹瀉的症狀一般寶寶感染病毒後1~3天發病,病初幾乎都有嘔吐,持續2~3天。
  • 廣州近七千老人受益長期護理險
    護工餵老人進食。(資料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數說長期護理險申請情況10950人次申請長護險鑑定評估,通過10006人次,通過率為91.4%落實情況6881人享受了長護險待遇,其中機構護理4205人,佔61%,居家護理2676人,佔39%支付情況基金累計支付13733萬元,人均每月支付
  • 中國式長期護理——定義中國長期護理模式
    長期護理需求上升 長期護理在中國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一般包括日常生活護理(協助洗澡、穿衣等日常照料)、專業護理(非治療性護理和康復服務)等一系列服務,旨在為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和認知功能的人提供長期性的支持(在本報告中特指適用於老年人的長期護理)。
  • 社保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指什麼?4000萬失能老人護理費有著落
    護理人員幫助失能老人進行康復訓練。 新華社資料圖4000萬老人需要長期照護其實,長期護理險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另外,我國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數量已接近4000萬,這部分人則需要被長期照料看護。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的調研報告顯示,全國7%的家庭有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目前實際接受的護理絕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親戚提供,第三方機構服務佔比極低。由於兒女都要忙工作,絕大多數家庭都要依靠養老機構,即使是居家養老,也要僱人看護。
  • 寶寶腹瀉,護理要點需記牢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得過腹瀉,累壞了媽媽,寶寶還受罪。媽媽要掌握科學的方法,正確護理腹瀉的寶寶,才能讓寶寶早日遠離腹瀉君。1、觀察記錄孩子腹瀉次數病理性腹瀉,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
  • 服務失能老人,商業長期護理險未來的發展重點是什麼?
    在此背景下,政府就想著如何把這部分對失能老人的服務從院內剝離出來,讓這部分老人到家或機構中去養老。但沒有了醫保的扶持,而失能老人的養老金難以負擔長期護理所需要的支出。雖然自2005年開始,我國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4連漲,以北京為例,2019年北京養老金平均已達到4157元,而北京請保姆陪護老人價格基本在每個月5000—9000元,北京養老機構針對失能老人的價格最便宜的也要每個月6000—8000元(多數在1萬以上)。
  • 新生兒腹瀉怎麼辦 護理注意事項有7點
    剛出生的小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很不成熟,媽媽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往往很容易出現腹瀉症狀。新生兒腹瀉怎麼辦?這是很多新手爸媽的煩惱,因為寶寶太小了,不知道該怎麼樣照顧才好。那麼寶寶出現怎麼辦呢?要如何護理比較好?
  • 秋季寶寶護理全攻略:飲食、穿戴、皮膚、疾病預防護理……
    那麼,在這種換季的時候,寶寶該怎麼護理呢?下面我們就從寶寶飲食、穿戴、皮膚、疾病預防護理等多方面進行寶寶秋季護理攻略的介紹。  四、疾病預防護理  1.夏末初秋預防寶寶腹瀉  夏末秋初,寶寶很容易腹瀉,要特別注意腹部的保暖。
  • 深圳申請成為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我市已向國家申請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以更好破解「老有所護」的難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市政府關於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了這一好消息。據統計,我市戶籍老人中,60至79歲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居家老人有8500多人,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近4萬人。
  • 義烏推長期護理保險 讓失能老人安心養老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梅琳 89歲的吳老先生,現在是義烏市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怡樂新村養老服務中心的一位成員。他2011年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同年,老伴因病離世。在獲悉義烏市委市政府出臺長護險後,家人將其送到了這裡,成為首批享受該政策的失能老人之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護險制度試點。作為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先行區的浙江省,一直在探索如何通過保險機制助力政府共同破解人口老齡化問題,在義烏等地先行先試,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和社會口碑。
  • 長期腹瀉會有什麼危害?哪些腹瀉情況需要馬上就醫?
    長期腹瀉會有什麼危害?哪些腹瀉情況需要馬上就醫?腹瀉就是人們常說的拉肚子,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有什麼事,吃點藥就好了,其實不然,長期性的腹瀉會打亂人的正常新陳代謝,也會擾亂腸胃功能。長期腹瀉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
  • 衛愛民代表:小步快走推廣長期護理險,為失能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務
    衛愛民代表這次帶來了關於養老的建議,他提出精準發力,讓一部分失能、失智老人能夠住上老年醫院享受醫護資源,並以小步快走的方式推廣長期護理險制度,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務。可是,當前養老服務機構本身受服務水平、人員素質、人員流失率高等問題困擾,失能老人享受到的服務並不到位,而且醫護資源也很匱乏。衛愛民建議,可以將一部分養老院轉為養老醫院,並把現有床位利用率不高的醫院進行轉化,讓失能失智老人住上老年醫院,享受更好的醫療養護服務。找準定位後,資金應該從哪裡出?衛愛民提出可以推廣長期護理險制度。
  • 嬰幼兒腹瀉怎麼辦?嬰幼兒腹瀉的食物、藥物療法及護理措施
    腹瀉是寶寶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發生,尤其是季節變化時為多。腹瀉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使寶寶營養不良,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寶寶的腹瀉多因感受外邪、內傷乳食與脾胃虛弱有關,最多見的當然是傷食。餵養不當,饑飽無度,突然改變食物的性質,進食油膩、生冷、不潔食物均可引起寶寶的腹瀉。嬰幼兒腹瀉應該如何治療?
  • 「長期護理保險」 在試點中溫暖走來
    長護病房裡護士為失能老人餵水。  3年前,王美琴突發腦梗,從此臥床不起,日常生活全靠丈夫楊志順照顧。「我天天都要圍著她轉,給她擦洗、幫她翻身、為她做飯。她頭髮長了,還得背她走下3樓,帶她去街上剪;她晚上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起夜,我是晚上睡不好,白天也沒時間休息,短短幾個月就瘦了20斤。」說起這些年的生活,他忍不住紅了眼睛。  「現在好了,有了『長護險』,老伴在家就能享受上門護理服務。
  • 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寶寶腹瀉如何護理?
    根據統計,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危險性也是很高的。如果腹瀉比較嚴重且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所以寶寶腹瀉,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細心觀察,科學進行護理。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寶寶腹瀉,其次要做好屁屁護理,以免紅屁屁導致雪上加霜。寶寶的便便次數多了,對小屁屁的汙染次數也相應增多。家長一定要勤更換尿布,並且寶寶每次排便後都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特別是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適量給寶寶塗一些護臀膏能有效防止寶寶紅屁屁。寶寶腹瀉,細心觀察很重要。
  • 小寶寶生理性腹瀉的症狀與護理
    >小寶寶生理性腹瀉的症狀與護理2013-04-17 11:44:1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生理性腹瀉是某些嬰兒的正常現象,不屬病態,無須用藥。圖片來源於:華蓋  2、對腹瀉嚴重的寶寶,應及時補充水份,防止脫水,可以選用口服補液鹽。  3、給予良好的護理,控制腸道內外感染,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 《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長期護理險在各險種中購買率...
    據保險業協會介紹,報告以23個已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城市為調查框架,居住於當地主城區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歲成年人兩個人群為調查對象,系統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動能力、失能老人「護理服務群像」、成年人對失能風險的認知偏差及護理規劃意願等問題,為政府、相關金融行業、養老產業鏈等各領域了解老年人服務需要,預測成年人養老金融產品需求,精準定位相關政策及發展策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