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於曉 陸彥蓉 青島信網
「好端端的寄快遞,怎麼突然多出60元的保價費?」上周末,劉先生在德邦快遞下了一個物流單,付款時顯示有60元的保價費,而這筆費用是他在下單時沒有選擇的。雖然德邦快遞的工作人員承認是誤選了最高賠償標準的保價服務,更改後可以將保價費降低到12元,但保價費仍是必須支付的。
可劉先生對此仍有疑惑:「保不保價應該是由消費者自由選擇的吧?為什麼到了德邦快遞這兒就變成了必選項?」
德邦快遞方面告訴信網(0532-80889431),公司規定寄送物流包裹是必須保價的,如果是快遞包裹才可以不保價,「劉先生的包裹超過了60公斤,按照規定是只能發物流,所以得支付保價費。」
同樣是寄快遞咋還多了60元保價費?
5月24日,劉先生在德邦快遞公眾號上預約了寄件,「我當時預估的重量是78公斤,工作人員上門的時候告訴我超過60公斤的包裹就要發物流而不是快遞,要不然就要把包裹拆成兩個,分別發快遞。兩種方式相比,物流的費用比快遞低一些。」因為寄送的東西並不貴重,劉先生便選擇了物流運輸。在劉先生付款時,顯示包裹重80公斤,總費用為235元,其中包含了60元的保價費。對於這額外多出來的保價費,劉先生一頭霧水:「我下單的時候並沒有選擇保價。」
在與網點的工作人員溝通後,劉先生被告知由於是工作人員誤選了最高賠償金額的保價服務,後來已經將保價費降低到12元,而且保價是物流包裹的必選項,12元的保價費已經是最低的了。即便價格降低,劉先生也不想多付這12元:「是不是保價應該由消費者自願選擇吧?」
來源:當事人供圖
下單時保價從「建議選項」變成「必選項」
對於劉先生的疑惑,德邦快遞大堯三路網點的工作人員稱保價是公司的統一規定,網點沒有修改的權利。信網也諮詢了德邦快遞的其他網點,得到的答覆都是物流必須選擇保價,最低可按照千分之六支付保價費,「保價最低是12元,可以保2000元的賠償。」
不過,信網看到從德邦快遞的微信小程序中看到,在保價一欄裡寫的是「未保價物品最高賠5倍運費,建議足額保價」。但在實際結算費用時,「建議保價」變成了「必須保價」,即便消費者沒有填寫物品的實際價值,保費也會被自動計算在總費用中。信網在物品的實際價值一欄填了1元,同樣被要求支付12元的保價費。
未填寫物品金額時系統自動顯示報價金額為18元 來源:信網
在填寫物品實際價值是1元時,也需要支付12元保價費 來源:信網
「如果我寄的是貴重物品,自然會選擇保價,可如果物品本來就不值錢,也不怕擠壓磕碰,保價又有什麼意義?」劉先生認為德邦快遞的保價要求有強制消費的嫌疑。
隨後,信網也就此事聯繫了德邦快遞的總部客服,客服則表示收取保價費是為了給客戶的物品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按照公司規定已經與網點籤約的月結客戶是可以不交保價費的,其他客戶是否需要報價則需要跟網點協商。
並非所有快遞物流企業都「捆綁」保價服務
按照德邦快遞客服人員的說法,保價是為了給物品提供安全保障。但對於寄件人來說,支付了物流的費用,物流企業本身就有義務將包裹安全送達。為了本來就應該實現的結果再額外付款,這大概是每個消費者都不願接受的。
而根據德邦快遞客服的解釋,消費者選擇快遞寄送是可以不保價的,物流寄送就是必須保價的。而快遞與物流是按照包裹的重量區分,兩者在運輸方式和時效上沒有差別,區別在於快遞是包接包送的,而物流如果要送貨上門則需要收取額外的費用。
物流包裹必須保價是德邦快遞的一家的要求還是行業內默認的規定呢?信網也聯繫了多家快遞物流企業,其中韻達快遞和申通物流都表示可以由客戶自願選擇是否保價,而順豐速運則要求20公斤以上的包裹就必須保價。
據了解,保價費是指快遞公司在運輸貨物過程如給貨物造成損害,可為消費者提供賠償的服務。在網購和快遞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保價服務。山東齊魯(青島)律師事務所馬洪力律師認為 ,如果快遞物流企業提供不出國家或者行業內對保價服務的強制性規定,消費者就有權自願選擇是否保價,「以德邦快遞的這件事為例,要求客戶支付保價費是企業自己的規定,如果要求客戶在寄件的同時必須支付這筆保價費,就有霸王條款的嫌疑。」
來源:信網
原標題:《寄物流包裹就必須交保價費 消費者質疑德邦快遞「太霸道」》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