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內江這家葷豆花,25元1人隨便吃,紅油蘸碟巴適得板

2021-01-14 天堂美食

說起四川,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成都這座城市,畢竟成都是四川的省會,而且也是四川整個省的牌面城市,幾乎佔據了大部分省內資源,著重培養,在國際上都是相當有名氣。不過四川其他幾座地級市發展得也還算不錯,當然了,和成都肯定是比不了的。內江市是四川省內旅遊景點最多的幾個地級市之一,這裡的文化氣息相當濃鬱,各種寺廟、溶洞、湖泊等等都是應有盡有,每年都能夠看到大量旅行愛好者來到這座城市,感受一下歷史文化的美好。而且內江這邊的美食也很出名,像是什麼豆花飯、兔子面、板板橋油炸粑、櫻桃蜜餞、鮮藕絲糕等等,都是當地相當有名氣的特色美食。

不過咱們今天不說上面這些已經很熱門的美食,來看看當地的一家特色葷豆花小火鍋店,他們家的「葷豆花」可是出了名的美味。重慶被稱為是火鍋之都,也是火鍋的發源地,而四川人則和重慶人一樣,都對火鍋有一種獨特的喜愛,因此這兩個地方的火鍋都被大家公認為是最地道,也是最美味的。不過葷豆花小火鍋和普通的火鍋稍微有一點區別,因為葷豆花火鍋的口味更加豐富,不光有紅油湯底,還有清湯湯底,只要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字,特別適合那些不太能吃辣的外地朋友。

這家店在內江資中也算是小有名氣了,從店面上來看,他們家不算很大也不算很小,只不過環境要比其他的葷豆花火鍋店更加乾淨整潔一點,經常能看到店員在打掃,而且一桌客人吃完之後,馬上就有人過來收拾餐桌,讓下一桌客人能夠更快用餐。可能也是因為服務態度比較好,他們家雖然說周圍都是一些美食店,但是不少客人都是直接過來他們家吃飯,看得出來都很喜歡這家小店。

從味道上來看,這家店和其他店有很明顯的區別,那就是不會使用太多的調味料,一般而言,葷豆花火鍋為了讓食客吃得更盡興,通常都會做的味道重一點,但是他們家的葷豆花火鍋吃起來卻稍顯清淡,味道主要是集中在了紅油蘸碟當中,這家蘸碟可以說是周圍幾家小火鍋店當中最好吃的一個了,辣椒又香又辣,花生粒則提供了更多的口感和風味,隨便什麼食材蘸上一點都很美味,簡直是巴適得板。

他們家葷豆花25元一個人隨便吃,不夠還可以加,或許是因為分量大,價格又很便宜,他們家生意相當火爆,如果大家想試試正宗的四川葷豆花火鍋的話,這家店絕對不能錯過。

相關焦點

  • 四川人究竟有多喜歡蘸碟?紅味白味皆有蘸碟,各個讓你無法拒絕
    一個小小的蘸碟可以根據口味的不同做出萬般變化,這就是川菜複合味的魅力。或許這就是川人鍾情於蘸碟的原因。如果你要問四川人最喜歡吃哪種蘸碟,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門的十幾種。如果你要問四川人吃得最多的蘸碟是哪種,答案只有一個:油碟。
  • 海口的川菜新星,巴適得板的四川豆花把人迷得神魂顛倒
    老羅豆花飯店今天這家店開了快7年,餵飽不少四川老鄉,可謂是海口新起的川菜新星。之前就有聽說過這家店,口碑不錯,小編今天卻還是第一次來。縱使探店當天,老天爺不賞臉下著雨,店裡依然坐得七七八八。菜單上沒那麼多花哨的東西,常來吃的老饕總知道點些什麼,豆花肯定是必點啦。上菜速度很快,並不用等太久,但等待的過程很是饞人。食客們大快朵頤,菜香陣陣,用四川話拉著家常,好生熱鬧。不擺龍門陣,直接上菜顯功夫。
  • 「豆花火鍋狂熱愛好者」給的3枚安利,全是人均20元不到的私藏
    那二年生上大學,不論春夏秋冬季,如果吃膩了食堂,想去外頭尋點清淡又順口的,我們下了課就會直奔後校門的「葷豆花」,13元一個人,寢室四個人吃到扶牆,不說多滿足了~後頭上班了,也偶爾會想念這種清淡的味道及暢快的感覺。不過離了學校周邊,正兒八經想找家又好吃又划算的店店還是難得。
  • 四川偏遠小鎮上賣豆花飯,7元1人連酒帶飯隨便吃,當地老人常來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像豆花,有的地方喜歡吃甜有的地方喜歡吃鹹,川渝貴地區肯定是配辣椒,可謂無辣不歡,一道清淡的美食也變得重口,但就是深得大家的心意。豆花簡簡單單清爽可口,而且價格實惠,一般家庭就可以製作,在外面小店吃一碗價格也不貴,一碟香辣可口的蘸料更是靈魂,給平淡的豆花添了許多亮點。在四川的很多地方,都有豆花飯賣,很多人喜歡配著燒白和小酒。
  • 這家豆花專賣店,請深圳人吃了25年豆花……
    25年豆花專賣店靠一道豆花魚圈粉無數劃重點,這裡的豆花豆漿不要錢!深圳川味老字號開了25年的老牌川菜館,主打豆製品川菜,看店名還以為是賣豆花的,其實是把豆花玩出新花樣,光是豆花菜系都有十幾道,徵服了無數深圳人的胃。店裡手工自製的豆花、豆漿暢吃暢喝,豆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各種醬料,鹹甜豆花黨,在這都能實現豆花自由!
  • 四川內江有個板板橋的油炸粑,外脆內糯,巴適得板
    曾經有個外國人,號稱要在三個月內吃遍中國美食,對於國人而言,這顯然是一個異想天開的計劃,然而更加不幸的是,這個外國人首站選擇了四川。於是一年以後,他還沒吃出四川,並且定居成都。也從側面說出四川美食之繁複,絕非虛言。
  • 一碗豆花的溫柔
    運氣好,遇到手藝高超的,一碗豆花香得讓你顧不上吹涼,用勺子直接舀進嘴裡,把你燙得哆嗦,但當柔滑的豆腐滾進你口腔,嘴裡瀰漫著麻辣鮮香的味兒的時候,又忘了剛才的教訓。如果這時賣豆花的沒走,吃完大可再買一碗,繼續享受那可口的滋味,如果走了也只能自認倒黴,等著下次那挑著扁擔的人過來。
  • 在海口也能吃到地道川菜!這家的豆花不得不嘗……
    來店裡吃飯的多數是四川人,平日裡各自忙碌的他們到了夜晚,約上三兩老鄉,到店裡點上一份豆花魚和幾個家常菜,大快朵頤,巴適得很。一些川菜愛好者也會慕名前來,嘗嘗四川豆花的味道。豆花是四川人的「乾飯魂」,只要有一碗豆花,吃掉三碗飯那都不在話下。老羅家的川菜館,主打菜品是原味豆花、豆花魚和豆花肥腸。不論新客老客,多數都會點上一份原味豆花或是豆花魚。
  • 合肥那些口碑好到飛起的串串火鍋 初冬擼串就是如此巴適!
    紅彤彤的辣鍋,咕嚕嚕的翻騰著,將一大把肉串在裡面燙涮,肉香混合著紅油的香味在空氣裡蔓延,光是想著,口水已經控制不住「泛濫」。下面,萬家美食小編為大家奉上合肥口碑好到飛起來的串串火鍋,初冬擼串就是如此巴適!
  • 一條微信,解決你五一行走大四川吃什麼的難題!
    為了解決各位盆友以后姓周四川各個地盤吃什麼的難題,今天微報君放大招了,來跟大家吐血整理來自四川各個市州的美味,以後大家只要拿著這條微信,不愁行走四川吃什麼的問題!陳麻婆豆腐如今的夫妻肺片雖然到處都有,但是畢竟只有成都是最正宗的,那香辣味,巴適得板!二姐兔丁
  • 四川南充:大部分經典菜品,夜宵燒烤大排檔不二的選擇,巴適!
    自從近兩年南充取締眾多夜宵燒烤大排擋以後,很多經營多年的商家不得不三區到處找門店,夜貓子們突然一下發現要吃夜宵是一件很考人的事情。隨著數個商圈的興起,1227、白馬湖、白土壩等商圈美食聚積。之所以分享這家店,是因為在這家店可以吃到大部分經典的燒烤大排擋菜品,而且味道很正。店是一家新店,定價、份量都比較合理。比如在很多店裡都吃不到的醉蝦。這一道菜以活的小河蝦悶在含酒的料汁中,取小蝦的鮮嫩配以汁水的味道,還有一股淡淡酒味。
  • 穿街過巷,只為內江這家堅持了30多年的豆花er店!
    豆花飯感覺就像是內江的快餐一樣早中晚都可以吃伴隨著內江人一年又一年作為標配不能少的「甑子飯」一個小門面、幾張桌子、幾十張椅子連一個遮風擋雨的棚子都沒有,來往的食客也大都是附近的上班族和土生土長的內江人。說實話八卦妹從這裡路過了幾次都沒注意到這家店,因為它太普通了,普通到被人忽視,還好在骨灰級吃貨老師帶領下讓我知曉這家店的牛逼之處。
  • 總書記磨過的豆花、炸過的酥肉,對四川人來說,就是故鄉
    >那麼四川人非常非常喜歡的豆花和酥肉你了解嗎?豆花豆花是四川人都非常喜愛的一種美食它最普通、最樸素、最家常一直保持著它的「平易近人」幾元錢就能讓人一飽口福!今天,映秀人們依然傳承著茶馬商人的習慣,每盤豆花上桌之前都要灑上一些青蔥,寓示著無論是作人還是行商,都要如這道豆花一樣清清白白。注重吃的四川人連豆花都可以吃出不同的花樣!
  • 火鍋蘸碟怎麼打好吃?來聽聽業內專家的建議
    吃火鍋可謂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事了,但是吃火鍋得自己調蘸碟,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困擾。因為一個手殘,可能你調的蘸碟還沒有原湯的蘸碟好吃。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吃火鍋時調蘸碟的一些業內秘密,讓你輕鬆調出好吃的火鍋蘸碟,吃火鍋吃的更巴適!
  • 豆花好吃的秘密,關鍵在於味碟的調製
    豆花好吃的秘密,關鍵在於味碟的調製說到食品,中國有很多特色食品小吃,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小吃。各種美食呈現在我們面前,不僅美味,而且新穎。這道重慶豆花是一道很受歡迎的民間菜,很常見,很多農村家庭都能做。
  • 豆花的神仙吃法,怎麼做都好吃!
    夾起一塊蓬鬆嫩滑的豆花兒,在加了許多調味的嬌豔紅油裡走一遭,兩者的契合,不是君子之交,而實為金風玉露一相逢。豆花的清冶,恰恰吸引了濃烈的紅油,鮮嫩激蕩,五味融合。紅油蘸料的做法並不簡單。這跟火鍋油碟隨性的個人主義不同,它往往是一家豆花館的昌隆秘笈,是店家百般修煉出的「金丹」。
  • 成都西門哪找吃的最穩?石人,石人!
    面上的折耳根也多嫩氣,還加了點小米椒的,搭配吃很巴適了。不過燒烤整體還是有點辣的,腸胃不好的建議不要嘗試了。油炸串串主要兩點,一個是入味,一個是蘸碟,這家店都做得很好。五花肉、掌中寶、玉米粒、藕坨坨,每一個都散發著屬於自己的味道,仿佛在說:減肥?在我們面前是不存在的!幹碟或者甜醋碟都可以,看你個人喜好。吃點油炸再喝兩口峨眉雪,這才是初夏應該有的模樣。
  • 就憑這碗水乳交融的豆花 這些十年老店就能讓你刨三碗乾飯
    小時候想吃豆花都是外婆一把黃豆、一臺石磨,慢慢磨出來,現在依然覺得那場景還很清晰在記憶裡,折騰一天,晚餐的桌上便能吃到那一碗白豆花,而現在,一碗豆花+甑子飯的組合不那麼易得。尋覓很多卡卡角角,或許你尋尋覓覓的那碗豆花飯,都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