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的「告密遊戲」很危險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這一周來,湖北大學的張同學過得有點緊張,每天上課,都有一名同學在暗中監督他。原來,他們班出臺新規,實行「盯人」戰術,每名學生都有一名「神秘同學」在觀察他的學習生活。班主任說,這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友誼,也是為了加強學風班風建設。(12月4日《武漢晚報》)

這番說辭讓我感覺猶如吞了蒼蠅,他就是給他的「盯人戰術」披上再多再華美的馬甲,也掩蓋不住此舉的封建殘餘——公然鼓勵監視與告密。

翻開我國史冊,告密現象以及由此形成的告密文化,可謂一大「國粹」,源遠流長。從周朝周厲王聘用巫師偵探民眾,到武則天大規模使用告密人,使「告密文化」開始制度化,最後發展到「登峰造極」的明朝東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瘋狂地監視及抓捕官民,造成「國民莫敢言,道路以目」。這些恐怖的「告密者遊戲」對國民人格、人際關係造成的扭曲與摧殘,早有了歷史定論,隨著時代的進步,凡此種種也都被扔進了歷史垃圾堆。

沒想到,在二十一世紀的高等學府,「告密者遊戲」又沉渣泛起,還以「加強學風建設」的名義登臺亮相,這簡直就是對中國大學教育的莫大侮辱。想想,總有一個「神秘同學」在你身後扮演現代錦衣衛的角色,此情此景,真不知今夕何夕!更有甚者,每一個被監視的同學,同時也擔當監視他人的任務,監視與被監視雜糅一起。如此人人自危的狀態下,談何友誼?但同學之間越緊張,班主任就可以越輕鬆遙控班級,實現他所要的「班級秩序」。「盯人」戰術無異於他的一個小權謀,四兩撥千斤,撥得人人自危,人人也就臣服於他。

很多人西裝革履,滿口新潮玩藝,可他的潛意識還停留在馬褂長袍的時代,津津樂道於封建那一套,為了一己的控制欲,不惜反時代而行。對這樣的人,只有斷喝一聲,轟醒他腐朽的腦袋,讓他明白:現在不是中世紀。更值得追問的是湖北大學校方,這樣明顯侵犯學生公民權利、違背現代教育規律的「告密者遊戲」,為何還在校園招搖過市,是不知情,還是出於同樣的思維或為了同樣的「秩序」而默認?(修仰峰)

相關焦點

  • 揭秘蘇聯的"告密"文化:每一位黨員都應當告密
    他提請全會參加者注意,黨內生活的停滯、黨內存在非法派別集團、任命製取代選舉制等已成為一種危險,瓦解黨對工人階級的政治領導,這些事實證明黨內狀況不良。為監視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格伯烏早就安排其黨員以及了解情況的非黨人士充當線人,監視並密報他們的活動。鑑於工潮和黨內存在派別活動,他建議責成所有共產黨員向格伯烏報告黨內的非法派別集團。
  • 弘揚「告密文化」是誤人子弟
    發表評論 背景閱讀:湖北大學某班級男女學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告密文化,深深滲入中國社會的肌體之中。而今雖是公民時代,但湖北大學出現的「小天使計劃」表明,我們的「告密文化」餘毒仍廣。  告密依舊盛行,學生成了「特工」。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不知道為何總能循環往復,一次又一次地輪番上演。譬如告密文化,斬不斷鏟不絕。  今天,在人類文化的最高殿堂——高校裡,告密文化依舊不斷上演。
  • 勸人自首談不上「告密文化」
    在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徐友漁認為,這體現了中國有種深厚的「告密文化」。那麼,他說得對嗎?    中國評論界有種不太好的慣性思維,那就是遇到新鮮素材觸發評論欲望之後,首先要想想國際慣例、海外經驗如何如何,以之作為一個範本,根據事實與慣例之間的同異,來評價事實價值的優劣。    徐友漁先生評價「央視記者勸導一經濟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事件為告密文化,就是很好的案例。
  • 「告密」與「揭發」不能混為一談
    文章發表於今年1月份某大報,是針對大學裡讓學生互相盯梢等做法的,但文中沒有嚴格區分「告密」與「揭發」的適用範圍,並以「不告密不揭發是道德底線」為標題,使文章具有更廣泛的指向性,顯然不夠妥當。  「告密」與「揭發」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行為,不能混為一談。
  • 夢幻西遊:你不知道的遊戲設定,告密怪物也會出現寶寶和變異
    遊戲的意義就在於它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如果過多的摻雜其他的東西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大家好,我是小三,每天給大家分享遊戲中的八卦趣事。你不知道的遊戲設定,告密怪物也會出現寶寶和變異知道這位玩家進行了什麼戰鬥嗎?這位玩家是在無名鬼據地終場景碰到了告密,然後讓告密逃跑了,這樣就會出現一個明雷的怪物,擊殺了這個明雷的以後又有可能會獲得對應造型的卡片,還有其他物品獎勵,但是很多玩家應該都不不知道告密怪物中也有可能出現寶寶吧,這個寶寶是可以捕捉的。
  • 告密成風的社會,是人人自危的社會
    至今,這種「告密揭發」思維還時常作祟。 據報導,山東某高校期末考試一道試題是:選出你認為上課最積極的3名同學和翹課最多的3名同學。考題一披露,網友直呼「神題」。 可以設想,那些寫出「翹課最多」學生名字的考生,可以輕鬆得分;拒絕寫出的,則不得不丟分。這不是在鼓勵學生們相互揭發嗎?
  • 作證 舉報 告密(下):讀《隔牆有耳》
    請問,這位朋友的行為,是告發,還是告密?或者,你認為是既非告密又非告發的私下實名舉報?在這段話裡,有兩點: 1、道德與法律所要求的告密是可以的。2、除此之外,所有的——請注意這個100%——且無論何時,告密都是卑鄙的。
  • 職場告密:告密最可怕的是,一知半解,害人害己遭人恨!
    解析:告密是升遷最快的一種方式,歷史上有很多人靠告密登上高位,百日維新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禁、維新派六君子被殺害而告終。在政變的前前後後,有一個人最為活躍,他就是袁世凱。他與維新派和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守舊派之間都有密切的關係,袁世凱以告密的行動把自己的船舵轉向了慈禧太后,從而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寵信。
  • 女大學生用這一招,治服告密小人
    在一所大學裡,有個女孩特別喜歡告密,經常挑弄是非,坑害別人,只要她知道別人的事情,根本藏不住。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個小人,非常反感她。都想想辦法去阻止她幹這些事。有一天一個女孩想了個招,她下課的時候找到那個告密的女孩上去就是一巴掌。
  • 沙光 丨 當告密被冠以正義的名義
    題記一:在具備人類基本文明的社會裡,人人都應該自覺以告密所求之榮為恥,更當以不告密為良知底線,這才是現代文明的良序之本,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底線之義,是人類在善意中的彼此守護。題記二: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口出讒謗的,是愚妄人。
  • 什麼才是真正的告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的老師被取消教師資格、離開講臺,並不是因為學生告密。將最近處理幾個問題老師的事件引向告密的討論,是引錯了方向,是相對主義盛行的表現!
  • 揭秘:蘇共歷史上的「告密文化」
    還有一種告密現象則是十月革命勝利後出現的新現象。上世紀20年代,蘇共黨內政治逐漸激烈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告密現象隨即死灰復燃。這些告密者為了獲得政治資源,往往會做出突破底線的事情。十月革命後建立的肅反委員會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的建立加劇了蘇共黨內的政治傾軋。
  • 那些告密的人和事
    美術界大師黃苗子近來卷進「告密」風波,《南方周末》刊登《誰把聶紺弩送進了監獄》的文章,指這個「誰」就是黃苗子。    黃苗子,著名畫家,聶紺弩的好友,健在。    像一枚炸彈。    但在多年前,這樣的炸彈四處開花。再多年前,假如黃苗子告密是真的話,告密的炸彈也四處開花。
  • 誰的告密才算是告密
    [摘要]如果說「好出賣」不是出賣,「好告密」不是告密,那麼人們對告密的厭惡到底是厭惡某種行為還是厭惡特定人的某種行為?作者:劉洪波,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它容易讓人感到奧威爾的行為是只因為名著創作耗盡了精力,處於虛弱狀態之中,但是,它又絕沒有說告密與虛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是通過詞語的調用順序形成一種暗喻。這樣,奧威爾的告密行為就獲得了某種非邏輯的同情和諒解,而不是被譴責。
  • 如果叛徒有出身,那麼一定是從告密開始的
    老教授說完,看了我一眼,再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始終相信一個真正的學生,是不會告密的。」二回去後,我詳細搜了搜,還真不少。5、2019年11月13日,南昌航空大學教師牛傑發表不正當言論被查;6、2019年8月14日,成都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黃某某發布不當言論被查;7、2019年3月20日,重慶師範大學唐雲副教授教學中發表不當言論被處理;8、2018年9月1日,廈門大學周運中教授在微博上多次發表錯誤言論被解聘;
  • 亞歷山德拉·納塔波夫 《告密:美國司法黑洞》
    線人制度的憲法圖景,告密活動的訴訟規制秦前紅秦前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評論》主編、兼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港澳基本法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近代憲法之產生,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規範公權力,劃定權力的合理界限,進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 毛海清:大觀園中的那樁告密案
    賈寶玉平日大大咧咧,王夫人責怪的事,都是大家私下裡說著玩的,誰多嘴多舌傳出去的?他質問襲人:「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襲人「心內一動,低頭半日,無可回答」,自知被懷疑。隨後,寶玉對麝月、秋紋也有所提防。這些都證實了王夫人「寶玉房裡常見我的,只有襲人、麝月」的說辭。
  • 馬家輝:告密文化的形成是最恐怖的
    有人就認為,這是因為過去某個運動的年代裡面,一種告密的風潮,摧毀了我們這個儒家傳統社會的一些基本的社會連接的繃帶,那是什麼東西呢?比如說隨便舉個例子,在一個家庭裡面,一個父母親他們自己私下聊天,談到了一些對時局的看法,稍微跟主旋律有點不一樣,不小心給孩子聽到,這個孩子回學校就去告發父母。
  • 告密的動作要領:這樣操作不會被當成小人!
    【困惑】老師,你在微信公眾號「權謀智慧」寫文章說過,告密是職場獲取信任的捷徑,但是現在人都討厭小人,告密之後在領導眼裡不就是小人了,怎麼還是捷徑呢?想不明白!請解惑! 【解析】告密和任何的權謀技術一樣,是個技術活,不可能、不經過學習和訓練,直接就能夠拿上戰場,和別人短兵相接的。
  • 你怎麼看待那些喜歡告密的人呢?
    說起告密,很多人可能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小時候讀書的時候同班同學中那些喜歡給老師打小報告的人,不得不說,這的確也是告密的一種,而且作為天真無邪的孩童來說,就知道告密了,那只能說明,告密,這種人性當中比較陰暗的一面,或許真的是人們與生俱來所攜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