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看待「代餐食品熱」

2020-12-23 中華工商網

12月2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消費調查報告》,指出長期食用代糖代餐食品並不健康,人工甜味劑會擾亂腸道菌群引發消化腺體的錯亂,長期只吃代餐食品會導致營養失衡,對身體造成損害。這一消息一經發布,再度引發公眾對於代餐食品質量的擔憂。

所謂代餐食品,是通過優化產品配方及形態,來滿足減脂塑身、快速進食等需求的產品。常見代餐食品有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近年來,主打低熱量、健康、飽腹的代餐食品迎合了當下年輕群體追求健康生活和苗條身材的消費心理,在「懶人經濟」和「她經濟」熱潮之下不斷升溫,成為飲食圈的新潮流。

當下,無論是朋友圈的廣告推送,還是頭部帶貨主播的直播間,都頻頻出現代餐的身影,代餐行業無疑正處於風口之上。歐睿國際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代餐市場達到661.6億美元,其中,中國達到571.7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代餐市場會達到1200億元。另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最新數據,2020年中國的代餐品牌數量已經從2019年的2837個增加到了3540個,並在高速增長之中。

代餐熱下也吸引了大量企業和資本入局。2019年5月,代餐品牌「超級零」宣布獲得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2019年8月,「野獸生活」宣布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9年12月,「王飽飽」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2020年7月Smeal獲得中路開牛股權融資;2020年7月29日,WonderLab獲IDG和凱輝基金股權融資。

隨著新老品牌不斷湧入市場,代餐市場在產品和功能上進一步細分,市場也逐漸進入成熟期。受今年疫情因素影響,消費者的健康消費意願增強,對於代餐食品的需求大幅增長。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當前,各類代餐產品層出不窮,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的同時,卻難以有效區分營養成分差異,消費者一不小心就陷入「選擇困難症」,代餐食品同質化嚴重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此外,我國尚未就代餐食品的食用方式、食品安全、營養均衡等問題形成成熟、統一的國家標準,以致市面上不少代餐食品出自「三無廠家」,其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很難得到保障,成為危害消費者健康的「危險品」,與代餐食品最初的健康目標實則背道而馳。

對此,筆者認為針對代餐市場產品魚龍混雜、品質良莠不齊等亂象,一方面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動相關國家標準的立項和研製工作規範行業發展;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要加強代餐食品市場的「常態化」監管,從源頭把好關,絕不能讓假冒偽劣代餐食品危害公眾健康。當然,消費者不要盲目相信商家宣傳,一定要認真閱讀營養標籤,並謹記代餐永遠無法替代均衡的日常飲食。(本報評論員 姜珊)

(責任編輯 姜珊)

相關焦點

  • 「95後」成代餐市場實力金主 專家提醒:購買食用代餐食品需謹慎
    然而,在龐大代餐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代餐食品魚龍混雜、標準不一,有的甚至質量堪憂。專家提醒,代餐食品不能完全代替主食,消費者購買食用需謹慎。成分+服務+營銷助推代餐走俏所謂代餐食品,是指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可以分為替代正餐、便捷飽腹的日常代餐和以減肥塑身為目的的功能代餐食品。
  • 吃代餐食品減肥靠譜嗎
    來源標題:吃代餐食品減肥靠譜嗎 天兒越來越熱,身上的肉再也藏不住了,為了穿上好看的衣服,不少人為減肥絞盡腦汁。「管住嘴、邁開腿」六字準則說起來輕鬆,做到卻很難。於是,市面上各種代餐食品琳琅滿目。
  • 「新寵」代餐食品的亂與患
    (化名)一直站在減肥的「第一線」,最近她又迷上了代餐食品。然而,與減肥捆綁的代餐食品,並非真的能代替一日三餐。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大多數代餐食品都是以膳食纖維為主要成分,不易消化,讓人有飽腹感,但這往往是以放棄其他營養為代價。目前,市面上的代餐食品存在營養不夠均衡的情況,完全代替其他飲食存在一定風險。
  • 吃代餐減肥致肝衰竭 代餐食品的副作用還有哪些
    據醫生表示,代餐食品是用高纖維的食品去添加人的飽腹感,代替了我們正常食物的攝入,達到了減重的目的,但是因為現在網購產品的不規格化,很多的商家為了爭取更多的利潤在代餐食品裡面添加了對人體有害的藥物成分。  代餐食品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取代我們日常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一切代餐食品會有代餐粉、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
  • 發力代餐市場 百事桂格通過營養學會代餐食品團體標準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等政策的陸續頒布,合理膳食作為健康幹預的重要手段,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關注的同時,也刺激著代餐食品的創新發展。據CBNData《功能營養代餐市場消費趨勢》顯示,近一年來,國內代餐市場的消費金額和消費人數均呈現50%的高速增長。
  • 代餐食品收割智商稅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作者 | 曹楊編輯 | 饒霞飛網紅代餐食品能減肥,你信嗎?2020年以來,在電商主播的引領下,各種網紅代餐食品如代餐奶昔、代餐棒、代餐餅乾、代餐麵包、代餐粉等C位出道,迅速躥紅。
  • 天貓食品成立「代餐輕食健康品質聯盟」,推動代餐行業規範化發展
    從增長迅速的百億市場新品類,到資本追逐的健康飲食新賽道,再到明星網紅帶貨新選品,以控卡、營養、方便、省心、科學等為標籤的代餐食品正迅速成為當代青年美味與健康需求的平衡點。
  • 潮流代餐的崛起,為何從「幹掉」垃圾食品做起?
    它們升級了代餐產品口感上的體驗,並且將上班族、科技人群作為主打,助力代餐向受眾更廣的健康食品「升維」。2013年就成立的Soylent,迄今獲得5次融資,成長為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明星創業公司,國內的ffit8也要把潮流代餐打造成後浪的「新零食」。聚焦年輕人吃什麼這個大問題,會不會再催生一個獨角獸呢?
  • 代餐食品火爆:減肥相關企業前三季度新註冊0.6萬家
    代餐食品成為今年「雙十一」十分火爆的類目,根據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代餐輕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290%。代餐食品大受歡迎的背後,是如今減肥瘦身人群的急劇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減肥相關的企業一共有4.6萬家,山東省以8千餘家排名第一,河南、江蘇分列二三位。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在2014-2017年間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新增企業數量達到1.1萬家,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倍有餘,今年前三季度共新註冊企業0.6萬家,同比下降25%。在常見的代餐食品中,燕麥相關的企業數量最多,共7800餘家。
  • 女孩吃代餐食品減肥心臟驟停:真相殘酷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天價代餐食品,如代餐餅乾、代餐粉、代餐棒、代餐湯、代餐奶昔等,一時間風靡市場,吸引了許多減肥愛美女性的目光。然而關於「代餐食品當飯吃,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案例被頻頻披露。最近,「一年輕女孩吃餅乾減肥導致心臟驟停」的新聞,引起眾多人的關注!
  • 酵素、代餐食品受到年輕人追捧,那麼問題來了!
    想要控制體重,喝一瓶代餐粉當晚飯;忙工作過了點兒,吃一根堅果蛋白棒省事兒還管飽……主打低熱量、健康、飽腹的代餐食品如今也在年輕人中走紅,成為飲食圈的新潮流,也吸引了眾多食品企業投身其中。 「今年『雙11』,我網購了許多代餐產品。直播間裡的主播推薦說,使用這個產品,一個月就能瘦10斤。我囤了些貨,打算吃到『雙12』,如果效果不錯還會回購。」
  • 「懶人版」健身餐走俏 食品企業紛紛湧入代餐市場
    「減脂餐」做起「健康生意」「懶人版」健身餐走俏,食品企業紛紛湧入代餐市場6月24日,超市中銷售的香辣魔芋涼皮。記者 黃亞蘋 攝「再不減肥就到夏天了。」這是金融從業者陳小姐最近的口頭禪。【行業】 食品企業紛紛湧入健身餐市場2020年6月,百事旗下桂格品牌推出「SMART CALORIES低卡控」代餐奶昔產品,這也是百事第一次在中國市場推出代餐產品。百事方面公開表示,代餐是未來飲食的發展方向,品牌將推出更多形式的代餐商品。
  • 代餐食品質量堪憂 商家為謀暴力違規添加有害物質
    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以替代食物進行減肥為切入點的代餐行業有了快速發展的「機遇」,在網際網路上一些打著「減肥奇效」的代餐食品成為很多愛美人士追捧的對象。但是,由於代餐行業缺乏有效的安全生產標準以及有效的監管機制,使得現在市面上流傳的以代餐為主題的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餅乾等食品質量參差不齊。
  • 財鑫聞丨「雙十一」代餐食品售額同比增長近3倍,山東成「減肥」大省
    而代餐食品大受歡迎的背後,是當下減肥瘦身人群的急劇增長,這催生了減肥瘦身相關行業的飛速發展。 在常見的代餐食品中,燕麥相關的企業數量最多,共7800餘家。今年以來,代餐品牌廣受資本熱捧,王飽飽、好哩、鯊魚菲特等均在今年獲得了新一輪融資。 年註冊量十年漲10倍,今年前三季度新註冊0.6萬家
  • 奶昔、蛋白棒等代餐食品託起千億市場,國內尚無強制規範標準
    面對品類多樣的代餐食品,消費者在選擇時常感到一頭霧水。記者在主流電商平臺搜索看到,代餐食品中最常見的就是衝泡式的固體飲料,而且以新興的網際網路品牌為主。千億市場:融資背書頻加持與普通食品相比,代餐食品價格不菲。以網紅品牌WonderLab代餐奶昔為例,6瓶裝的價格促銷後在129元左右,折合單瓶超過20元。固本堂代餐奶昔價格稍低,但6瓶裝價格也達到了98元。某品牌720克的魔芋蛋糕,價格達到150元。「名為代餐,實際上確實要花費至少一份快餐的價格。」
  • 零脂低卡,營養滿分 四季代餐產品手冊搶先看
    、中國衛計委批准為新食品原料。 PONY譜尼測試集團作為中國領先的第三方食品檢測專家,專注於食品鏈中食品安全檢測。從最初的農產品原材料開始,經過生產環節,一直到流通、消費環節都可以提供權威的食品安全檢測及諮詢服務。
  • 代餐餅乾、代餐奶昔、減肥代餐真的能減肥嗎?
    這時,很多商家會說「有的,減肥代餐就可以做到!」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市面上那些形形色色的減肥代餐,價格參差不齊,其文案也是說的天花亂墜,吸引了很多愛美女性的目光。但是,這真的能減肥嗎?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嗎?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代餐食品。
  • 海口女子吃代餐食品減肥,差點人財兩空!專家這樣說…
    2019年9月的一天早晨,晨跑結束後他癱坐在沙發上刷某音,一篇關於代餐食品的廣告出現,此時他心中竊喜:「還有這等好事?」於是他進購物車看了看產品詳情,之後數天,他刷某音時便經常能刷到這方面的代餐廣告。 代餐市場火熱!
  • 代餐:新正餐前傳
    再仔細研究榜單TOP店家賣的東西,也竟然發現了許多和自己以為的「代餐」不一樣的內容。所以,為了搞明白「代餐」到底指的是什麼(what),我嘗試理解它的來龍去脈(why),進而發現了看待代餐行業競爭的新角度。 於是,便有了這篇文章。
  • 親親食品推出「蘊能可吸凍」,代餐風口下果凍產業如何創新?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與親親食品的研發人員共同探討了果凍型代餐食品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可能。 01、一腳跨入代餐市場,親親食品為何如此布局? 1、 熱鬧的代餐市場 中國的代餐市場有多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