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鑫聞丨「雙十一」代餐食品售額同比增長近3倍,山東成「減肥」大省

2020-12-20 騰訊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導

代餐食品成為今年「雙十一」十分火爆的類目,根據蘇寧易公布的「雙十一」全民嘉年華首日速報顯示,代餐輕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290%。而代餐食品大受歡迎的背後,是當下減肥瘦身人群的急劇增長,這催生了減肥瘦身相關行業的飛速發展。

山東成「減肥」大省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減肥相關的企業共有4.6萬家,山東省以8000餘家排名第一,河南、江蘇分列二三位。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在2014-2017年間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新增企業數量達到1.1萬家,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倍有餘,今年前三季度共新註冊企業0.6萬家,同比下降25%。在常見的代餐食品中,燕麥相關的企業數量最多,共7800餘家。今年以來,代餐品牌廣受資本熱捧,王飽飽、好哩、鯊魚菲特等均在今年獲得了新一輪融資。

年註冊量十年漲10倍,今年前三季度新註冊0.6萬家

減肥相關企業10年增長10倍

代餐理念的火爆得益於減肥風潮的興起,從近十年來的企業發展變化來看,2014-2017年間,我國減肥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實現了一次爆發式增長,從2000餘家升至上萬家,三年間共上漲了450%。2019年,新註冊量企業1.1萬家,相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倍有餘。

山東、河南、江蘇排名前三,超九成企業註冊資本低於100萬

從企業地域分布來看,我國減肥相關企業數量較多的地區是山東、河南、江蘇、黑龍江、河北等地。其中山東省以0.8萬家排名第一,河南、江蘇的企業數量均在0.3萬家左右。但值得注意是,我國大部分減肥相關的企業註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約4.2萬家,佔比企業總量的91%。註冊資本在500萬以上的企業數量最少,僅0.2萬家,佔比4%。

燕麥成代餐最大品類,好哩燕麥等今年獲得近千萬美金融資

代餐食品相企業分布品類

代餐主要指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等。從代餐食品的種類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燕麥食品、五穀粉、蛋白粉、雜糧粉、魔芋等代餐食品企業數量較多。截止目前,燕麥相關的企業註冊量有7800餘家家,五穀粉相關企業有6200餘家,蛋白粉相關企業也是6100餘家。

代餐品牌市場融資狀況

從部分代餐品牌的市場投融資狀況來看,較早獲得首輪融資的產品有薄荷健康(2009年4月獲得天使輪)、好哩燕麥(2014年10月獲得天使輪)、keep健身(2014年11月獲得300萬人民幣天使輪)等等。今年以來,代餐品牌更是受到資本熱捧,不少知名投資機構紛紛下注,如王飽飽在今年4月獲得了近億元的B輪融資;好哩燕麥於今年7月獲鄭志剛C資本近千萬美金A輪融資;鯊魚菲特於今年9月完成了1500萬的元A輪融資......

代餐火爆的同時,不少專家也表示,雖然代餐食品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部分主食,但也不乏營養失衡等缺點,甚至存在虛假宣傳、誇大功效矇騙消費者等行業亂象,我們吃代餐食品的同時,也應當注重補充其他營養物質。

相關焦點

  • 代餐食品火爆:減肥相關企業前三季度新註冊0.6萬家
    代餐食品成為今年「雙十一」十分火爆的類目,根據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代餐輕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290%。代餐食品大受歡迎的背後,是如今減肥瘦身人群的急劇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減肥相關的企業一共有4.6萬家,山東省以8千餘家排名第一,河南、江蘇分列二三位。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在2014-2017年間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新增企業數量達到1.1萬家,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倍有餘,今年前三季度共新註冊企業0.6萬家,同比下降25%。在常見的代餐食品中,燕麥相關的企業數量最多,共7800餘家。
  • 代餐:減肥神器還是智商稅?
    微博上「代餐是風口還是智商稅」的話題有超2.4億閱讀量,近8000的討論量,有人極力「安利」,信奉著代餐減肥,也有人認為代餐營養單一,長期使用會導致營養不良。雖爭議不斷,但並未影響代餐的熱銷,京東數據顯示,雙十一首日開場10分鐘內,代餐奶昔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銷量與爭議齊飛,代餐行業怎麼了?
  • 【防騙】代餐:減肥神器還是智商稅?
    微博上「代餐到底是風口還是智商稅」的話題有超2.4億閱讀量,近8000的討論量,有人極力「安利」,信奉著代餐減肥,也有人認為代餐營養單一,長期使用會導致營養不良。雖爭議不斷,但並未影響代餐的熱銷,京東數據顯示,雙十一首日開場10分鐘內,代餐奶昔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銷量與爭議齊飛,代餐行業怎麼了?
  • 豌豆公主雙十一收官 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4.31倍
    國內唯一專注日淘的跨境電商平臺豌豆公主發布雙十一「霓虹好物節」戰報。數據顯示,豌豆公主雙十一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4.31倍,同比發貨效率提升3倍,同時還公布了時尚、營養健康、母嬰、食品、個護、美妝、家居生活等類目的銷售戰績。
  • 代餐食品備受年輕人青睞,是真減肥還是智商稅?看看營養師怎麼說
    特別是今年雙十一,根據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代餐輕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290%。 銷售額增量背後,是相關產品企業的增長。據企查查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減肥相關企業一共有4.6萬家,山東省以8000餘家排名第一,河南省位居第二位。
  • 海口女子吃代餐食品減肥,差點人財兩空!專家這樣說…
    趙女士看到該網友的廣告宣傳,她心動了,「不用花大力氣健身,也不用忍受飢餓,輕輕鬆鬆就能減肥,有這麼美的事為什麼不去嘗試一下呢?」趙女士說,隨後她便向網友諮詢這款代餐粉,商家稱一個療程3天,一個療程的產品是6瓶,價格為229元。
  • 代餐市場,風口已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一刻創投圈,作者丨梁紀童,編輯丨cxx毫無疑問,輕食、代餐成為了2020年的關鍵詞之一。蹭著直播風口,代餐品牌高舉「好吃不胖」「兼顧飽腹和減肥需求」的大旗,成為全網刷屏的常客,收穫了不菲的銷量。
  • 「新寵」代餐食品的亂與患
    (化名)一直站在減肥的「第一線」,最近她又迷上了代餐食品。代餐食品,通常是指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能夠快速為人體提供各種營養物質的食物,通常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 法治周末記者在各大網購平臺以「代餐」為關鍵詞搜索,發現相關商品種類繁多,包括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餅乾、代餐粥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代餐粉,搜索結果顯示,代餐粉有五穀雜糧粉、蛋白膳食纖維粉、果蔬粉等類型。 而這些在線上售賣的食品,大多被貼上了減肥的標籤。
  • 吃代餐食品減肥靠譜嗎
    大眾日常所接觸的五花八門的代餐食品,一般以減肥為目的。我國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了由中國營養學會制定和發布的國內首個代餐食品團體標準,消費者選購代餐食品時可以參考。該標準明確定義了「代餐食品」是「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一餐或兩餐的營養需要,代替一餐或兩餐,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一種控制能量的食品」。
  • 紫外線消毒電器同比增長近300% 體溫計、耳溫槍等同比增長近20倍
    據統計,近期拼多多平臺理髮器搜索次數同比增長410%,數十款理髮器銷量同比上漲290%。就連寵物剃毛器的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也有大幅提升。雖然線下購物受影響,但線上購物迅速補位。防疫期間,打蛋器、瑜伽墊、速凍食品等一眾「宅品」受到網友歡迎,理髮、烹飪等「宅技能」也紛紛火了起來。冷門商品異軍突起宅家生活帶來特殊消費需求。
  • 為減肥每天食用代餐食品,半個月後醫生告知其肝功能嚴重衰竭!
    減肥本應是減少能量攝入、加快運動消耗的過程,但有人為了「省勁兒」,選擇號稱可以「輕鬆減肉」的代餐食品,代餐食品因而悄然崛起。首份行業白皮書披露:2018年,中國代餐企業的數量已經增長到406家,市場規模達到60億元。 那麼,究竟什麼是「代餐食品」?有什麼作用?其效果如何,真的能夠代替正餐食品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吃代餐減肥致肝衰竭 代餐食品的副作用還有哪些
    女孩今年讀大四,因為嫌自己的身材不夠苗條,看到身邊不少的朋友都在吃網購上的減肥代餐食品,在去年她也自己網購了一批代餐食品,在吃了半個月之後,感覺到肚子非常的脹痛,但是當時並沒有留意這樣的情況,後來身體上逐漸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宜狀況,這位女孩子馬上前往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女孩子必須要馬上換肝,這把女孩子以她的父母都嚇壞了
  • 減肥風口新狂歡:代餐崛起 瞄準身材焦慮症
    數據顯示,碧生源2018財年營收為3.78億元,較2017年下降30.3%,其業績也由盈轉虧。2019年度,碧生源實現營業收入8.12億元,較2018年的3.78億元同比增長114.6%;實現淨利1.6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529.9萬元,同比扭虧。然而,其業績在2019年的扭虧與出售總部大樓有關。
  • 「雙十一」高潮來臨,江蘇人都喜歡買點什麼?
    時間來到11月11日的零點,「雙十一」這場為期近一個月的購物狂歡節終於達到了最高潮。9分鐘後,京東「雙十一」的下單金額已經突破了2000億元;19分鐘後,蘇寧易購的GMV突破50億;30分鐘後,天貓雙十一成交額達到3723億。各大電商平臺紛紛發出創造歷史新高的戰報。
  • 蘇寧萬聖節大數據預熱雙十一:面具銷量同比增長337%
    ­  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蘇寧發布了「萬聖節兒童消費潮流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今年9月和10月,蘇寧易購平臺上南瓜燈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72%,面具銷量則同比增長337%,其中上海孩子最喜歡美國隊長面具,北京孩子最中意骷髏面具。此外,點讀機和兒童平衡車的銷量分別增長了332%和451%,成都和重慶的孩子「哪裡不會點哪裡」的熱情最高,南京與濟南的「兒童飆車」氛圍最濃。
  • 網上一年賣出超10億元的代餐食品 真能拯救減肥中的你嗎?
    立秋已過,這年頭,「貼秋膘」的民間說法在年輕人中間已鮮有提及,「瘦身」卻成了常年高熱度話題。而在這個夏天,產品層出不窮的代餐家族,已經從代餐粉、奶昔、蛋白棒等,覆蓋到了零食領域,零卡果凍、魔芋酸辣粉、低脂魔芋蛋糕……還有一些創業公司打出了「代餐正餐化」「全餐代餐」的旗號,推出3日、7日、21日等熱量控制餐,涵蓋面粥飯羹、蔬菜肉類等。
  • 「95後」成代餐市場實力金主 專家提醒:購買食用代餐食品需謹慎
    然而,在龐大代餐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代餐食品魚龍混雜、標準不一,有的甚至質量堪憂。專家提醒,代餐食品不能完全代替主食,消費者購買食用需謹慎。成分+服務+營銷助推代餐走俏所謂代餐食品,是指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可以分為替代正餐、便捷飽腹的日常代餐和以減肥塑身為目的的功能代餐食品。
  • 蘇寧雙十一:線上訂單量增長75% 家樂福到家訂單增4倍
    其中,11月1日0點-11日1點期間,蘇寧易購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72%,電競裝備增長325%,聯想、惠普、戴爾、華碩、雷神位列電競裝備增速TOP5;5G手機銷售額也同比增長了10倍。另一方面,收購家樂福後的蘇寧在蘇寧超市、蘇寧小店及家樂福的聯動下,在生活消費品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 戰報顯示,蘇寧家樂福到家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420%,一小時達及時履約率99%,最快配送時間僅用時9分鐘。
  • 女孩吃代餐食品減肥心臟驟停:真相殘酷
    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老年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老年醫學研究所「吃代餐餅乾,不節食、不運動就能減肥。」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天價代餐食品,如代餐餅乾、代餐粉、代餐棒、代餐湯、代餐奶昔等,一時間風靡市場,吸引了許多減肥愛美女性的目光。然而關於「代餐食品當飯吃,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案例被頻頻披露。
  • 朋克養生的年輕人,在「健康食品」上交了多少智商稅
    《中國青年報》對1979名90後進行的調查顯示,近八成的受訪90後開始關注養生信息,並將養生消費視為日常開支的必需。這意味著,絕大部分年輕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