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筆錄沒看就籤字了,現在案子輸了,咋辦?

2021-01-09 法眼掃描

【法眼掃描觀點】先上訴,讓輸掉官司的判決不生效,然後再補救。

法眼掃描作為執業28年的律師,遇到的奇葩事情也算是比較多的,題主庭審之後沒有看庭審記錄就籤字的情況比較少見,因為這個事情應該是你的律師幫您把關,律師沒有仔細審閱庭審筆錄就籤字,導致委託人也跟著籤字,那律師的責任就比較大了。

現在只能先上訴,讓一審輸掉的判決不生效,然後再分析一審輸掉的官司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庭審筆錄記載的內容對題主不利嗎?

法院審判案件,主要是看雙方的證據材料,題主也說了:提供了足夠的證據。但筆錄中對自己不利的陳述也是證據,而且是效力比較高的證據。

至於你的律師 不給你庭審記錄,要看是什麼樣的記錄,如果僅僅是你的律師自己作的《開庭筆錄》,用於律師自己歸卷用,這個真的對題主來說沒啥用處。

還有一種就是法庭書記員做的《開庭筆錄》,這份《開庭筆錄》是要在法院歸卷的,也是可以作為法院合議庭合議的關鍵材料。按照最高法院的通知,這份《開庭筆錄》,你的律師是可以拍照的,然後再CS一下發給你,這是律師必須給你的,如果不給就到律協投訴!

法眼掃描建議題主更換律師,讓薪聘律師複製一審案卷材料,當然包括一審的《庭審筆錄》,然後繼續努力,力爭翻盤。

相關焦點

  • 淺議公訴人應在庭審筆錄上簽字
    長期以來,在庭審結束後,都只有審判人員、書記員、辯護人、被告人等在庭審筆錄上簽字,唯獨缺乏公訴人的籤字,這不僅違反了庭審活動基本要求,損害庭審筆錄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同時也存在法律監督失職之嫌。因此,有必要規範公訴人在庭審結束後核對庭審筆錄並籤字。
  • 籤字後又故意撕毀庭審調解筆錄 女子被判處拘役三個月
    2019年11月,潘某在庭審調解中,乘人不備將庭審調解筆錄最後一頁籤字部分撕毀,涉嫌擾亂法庭秩序罪,最終被法院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原有的案件是一起共有物分割糾紛案。2019年11月,龍馬潭區法院石洞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徐某某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經法院當庭主持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潘某作為原告徐某某的法定代理人在庭審調解筆錄上簽字確認。
  • 當事人能否當庭拍照、複印民事案件庭審筆錄?
    庭審筆錄可謂是事後還原案件事實的重要載體,是法官作出裁判的重要依據,也是當事人對案件全部觀點、證據、思路的集中地。對於大多數當事人來講,到法院打官司可能可能一生就這一次,對於庭審流程非常不熟悉,但是庭審過程非常緊湊,有些當事人可能還沒完全融進其中,庭審就結束了。在加上法院書記員的業務水平也是良莠不齊的,有時候對當事人意思總結不到位或者漏記的現象也是在所難免。
  • 【司路心語】首次庭審筆錄
    好在王庭長可能是看出來了我的心思,寬慰我說不用擔心,庭審的時候他會儘量把語速放慢一點;加上之後向別的庭室資深書記員溝通「取經」,淘到不少實用經驗,我懸著的心這才稍稍放了下來。即便如此,在庭審的頭天晚上,我還是意外地,失眠了……10月23日,終於到了要「上戰場」的時候了,一大早我便來到了辦公室,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
  • 庭審大提速,發光的「書記員」記錄庭審筆錄可達音速!
    庭審大提速,發光的「書記員」記錄庭審筆錄可達音速!
  • 天津一法院現「空中開庭」奇案 被指偽造庭審筆錄
    河東法院法官製作的庭審筆錄上,原告出庭參加庭審,發表意見並在庭審記錄上簽字。而有關方面後來調取的民航信息,確認原告當時正坐在航班上飛行。「法官涉嫌偽造庭審記錄,應該如何處分?」一名微博網友問道。案件被告白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其對案件開庭、庭審、判決整個過程毫不知情,直到購買高鐵票時才發現自己已經被列為「老賴」。
  • 關於完善法庭庭審筆錄的建議
    庭審筆錄反映的是案件審理的整個過程,是法院依法作出裁決的重要依據,也是日後進行審判監督的重要材料,其重要作用和意義顯而易見。因此,庭審筆錄應當客觀、真實、及時、準確地反映庭審的全部活動。但在司法實踐中,庭審筆錄存在著一些不規範之處,本文對此作以下簡要的分析與探討。
  • 淺議如何做好庭審筆錄
    庭審筆錄的重要性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1、庭審筆錄可以將整個審判活動用書面形式固定下來,成為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見證,是人法院依法作出判決的依據;2、庭審筆錄固定下來的當事人的陳述與辯論、證人證言等,可以起到證據作用,當事人和證人不能隨意推翻,應對自己的言行負責;3、上級人民法院通過閱讀法庭筆錄,可以了解和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4、原審庭審筆錄又是上訴審和再審的人民法院審理上訴、再審案件的重要依據
  • 淺析庭審筆錄能否作為證據使用
    在民事訴訟時,當事人有時會以此案的庭審筆錄所涉及的案件事實作為彼案的證據,或者同一法律關係的案件,前案原告撤訴再起訴,後案被告將前案的庭審筆錄作為證據。然而,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並未將庭審筆錄列為證據種類,實踐中,對於庭審筆錄能否作為證據為法院採信,往往容易引發爭議。
  • 撕毀庭審筆錄 女子被罰2萬拘1天
    3月19日上午,密雲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李某情緒激動之下當庭撕毀庭審筆錄,藐視法庭紀律,其行為妨害了正常的民事訴訟,密雲法院依法對其處以2萬罰款並作出拘留1天的處罰決定。某物業公司訴李某等六人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業主認為物業服務不到位,部分業主哄鬧法庭。
  • 看過來!主辦律師想要這樣的閱卷筆錄
    閱卷筆錄的主要功能是輔助律師把卷宗從厚讀薄,把最精華、最有用的信息提煉出來,然後形成辯護意見和辯護詞。我拿到卷宗後,不急於動筆,而是先大致瀏覽一遍,清楚這個案子裡的大概證據構成,有哪些言詞證據、書證、鑑定意見等。
  • 淺論當前庭審筆錄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本文通過對當前庭審筆錄特徵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認為庭審記錄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具有獨立的法律價值。指出當前庭審筆錄存在缺乏合法性、客觀性、公開性、規範性等諸多問題。並就如何提高庭審筆錄的質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庭審筆錄 公開性 筆錄評審機構   人們每談到法院司法能力建設,就想到法官對案件的審理能力和執行能力。庭審筆錄卻鮮有論及。
  • 徐匯法院探索智慧庭審 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自上海法院庭審記錄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徐匯法院推進錄音錄像替代法庭筆錄及音字轉換技術的法庭應用。截至4月10日,累計運用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開庭61件。圖說:徐匯法院探索智慧庭審,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 徐匯法院供圖4月9日13:50,徐匯法院第二法庭,一起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案即將開庭。法院知產庭法官俞海苓和書記員張琤步入法庭,俞海苓登錄「上海法院智慧庭審系統」,選擇即將開庭審理的案件,點擊「準備開庭」後開始庭前準備工作。
  • 上鐵法院在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中試點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
    上鐵法院在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中試點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涉及刑事、民事、行政等各審判領域,並根據案件情況分別採取書記員全程出庭製作要點式庭審筆記、完成開庭準備工作後退庭和全程不出庭等不同工作模式,深入探索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改革工作。
  • 書摘: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庭審錄音錄像,經當事人同意的,可以替代法庭筆錄
    【條文說明】    我國《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均規定法庭筆錄應當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籤字。此條規定突破了對傳統紙質筆錄的限定,涉及庭審記錄方  式的變遷,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審判實踐中,此類案件的當事人及其代理律師一般都不太願意在庭審結束後再耗費時間核對法庭筆錄並籤字。為此,《若干規定》將可以替代法庭筆錄的庭審錄音錄像的適用範圍限定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2.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在《若干規定》的修訂過程中,全國人大法工委等部門提出意見,應當充分考慮尊重和保護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 當事人參加庭審記錄改革案件庭審 需要注意的8個問題
    再者,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的庭審模式,運用電子筆錄和電子示證展示,充分緩解了以往庭審中可能發生的訴訟參與人記錄重點和翻找證據時應接不暇的問題,也給訴訟參與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辯論。03第一次參加庭改案件庭審,與傳統庭審模式相比,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或者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 慶陽市華池縣檢察院舉辦書記員庭審筆錄競賽
    本網訊 為進一步提高書記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近日,慶陽市華池縣檢察院組織全院15名青年幹警參加書記員庭審筆錄競賽,藉此加強對庭審程序的了解,促進崗位練兵。院黨組高度重視本次書記員庭審筆錄競賽,檢察長親自安排部署,由院辦公室和公訴科統籌協調,賽前組織所有參賽幹警參加會議,傳達參賽注意事項、參賽規則,提前熟悉了解案情,並從辦公室、政工科抽調人員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從公訴科、偵監科、民行科抽調科室負責人、業務骨幹5人組成評分組,負責對庭審記錄評分、點評。
  • 庭審錄像替代筆錄 四川崇州法院首次使用這種庭審方式審理民事案件
    記者了解到,與以往審理方式不同的是,本次庭審並無庭審筆錄,取得代之的則是庭審的現場錄像。開庭前,主審法官在庭前分別徵求原被告意見,雙方均同意使用庭審錄像替代庭審筆錄。庭審中,快捷流暢的錄音錄像記錄模式,真實且完整地記錄下整個庭審過程每一環節,甚至當事人肢體動作及細微表情都沒有落下。「沒有書記員記錄,減少了校對筆錄環節,客觀上也減輕了司法輔助人員事務性工作壓力。」
  • 書記員記錄庭審亟待改革
    ,要求書記員客觀、真實的記錄庭審的全過程,但審判實踐中,書記員記錄的庭審筆錄不盡人意,筆者在案件評查中發現庭審筆錄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  1.字跡潦草、錯字、別字多。庭審記錄的塗改、添字、刪字應得到當事人的確認,而實踐中,大量的塗改、添加、刪除文字當事人未蓋印表示確認。一個字有時可以改變一句話的意思,隨意更改筆錄極不嚴肅,亦容易引起與當事人的爭議,進而影響案件的質量。  3.記錄不準確。
  • 法官偽造庭審筆錄 案件未開庭即判決
    東方網12月3日消息:開封一名法官,在審判一起債務糾紛時,指使書記員偽造庭審筆錄,在沒有開庭的情況下便作出判決。近日,開封市龍亭區法院判決該法官犯民事枉法裁判罪。薛某指使書記員偽造庭審筆錄,並違背事實和法律,判決開封市紡織器材廠償還工商銀行借款50萬元,河南第三紡織器材廠承擔連帶還款責任。判決書至今沒有送達被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