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少司命》中的這句詩被稱為「千古情語之祖」?

2020-12-20 李老師說文化

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文學創作不變的題材。古往今來,描寫男女之間美好愛情的故事數不勝數,像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故事,西湖白素貞和許仙的故事,民間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等等。

既然有了愛情的故事,當然也有描寫愛情故事的故事:

有埋怨黃鸝鳥驚擾好夢的《春怨》,一句「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道不盡女子對遠方心上人的魂牽夢縈;有司馬相如對卓文君「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的轟轟烈烈;有李之儀「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甘之如飴;也有「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故人」的悲痛萬分。

可要說到哪句是「千古情語之祖」,既非金昌緒的《春怨》也非司馬相如的《鳳求凰/琴歌》而是出自屈原《楚辭·少司命》的「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沒有比活活地分離更可悲沒有比新遇上知己更快樂

而要了解這句「千古情語」就要了解這首詩的意境。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結蘭兮青青,綠葉兮此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

秋天來了,蘭草和芎藭遍布在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好一副荒涼之景象。嫩綠葉子夾著潔白小花,噴噴的香氣撲向面孔。人們自有他們的好兒好女,你為什麼那樣地憂心忡忡?一片片秋蘭青翠茂盛,嫩綠葉片中伸出著花的紫莖。滿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間都與我致意傳情。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我來時無語出門也不告辭,駕起旋風樹起雲霞的旗幟。悲傷莫過於活生生的離別,快樂莫過於新結了好相識。

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與女沐兮鹹池,唏女發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況兮浩歌。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帶,我忽然前來又忽然遠離。日暮時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誰久久停留在雲際?同你到日浴之地鹹池洗頭,到日出之處把頭髮晾乾。遠望美人啊仍然沒有來到,我迎風高唱恍惚幽怨。

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彗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孔雀翎制車蓋翠鳥羽飾旌旗,你升上九天撫持彗星。一手直握長劍一手橫抱兒童,只有你最適合為人作主持正!

《少司命》原本是一首祭祀鬼神所用的樂歌,其中的少司命便是主管人間生兒育女、孩子命運的女神,是一個美麗、大方、勇敢、無畏、溫柔、純潔的女性形象。

屈原在楚國南方的湘江之時,看到了百行以歌舞鼓樂來祭祀鬼神,變作了這篇《少司命》與《大司命》一同表達男女互相愛慕之情。

屈原描詩中述了「女神」少司命來到祭祀的廳堂,而現在將要離去,心中不勝感慨,覺得生離的痛苦超過了死別,因為死別的悲哀可以由時間去衝淡,天賜生離所引起的綿綿不絕的相思,格外煎熬人心;新相識有時比老朋友更加可貴,因為老朋友已十分熟悉,而新相識所帶來的一種全新的友誼,能夠引起極大的快樂。

一句「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包含的情感複雜,耐人尋味,有歡喜高興之情,也有悲傷難捨之意,分別是最悲傷了,結識新的相知又是多麼高興啊,可是,新的相知又會離去。詩中極富有哲理,而且對仗工整,成為全篇的點睛之筆,也稱為「情語」的千古絕唱。

相關焦點

  • 天行《九歌》:傳承自上古的巫楚文化(四)之大司命與少司命
    而像我們平常所熟知的姓氏,諸如「司馬」、「司空」、「司徒」等,分別是周代掌管馬匹餵養、營建水利和民事的官職,它們與「司寇」、「司士」合稱為「五官」。在當時楚人的神靈信仰體系中,「大司命」和「少司命」分別是掌管死與生的神靈,他們各有特點:大司命威嚴、神秘、讓人心生敬畏;少司命親切、仁慈、使人心生愛戴。
  • 屈原·楚辭·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
    在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電視劇《羋月傳》裡,楚國的公主羋月因為在祭祀時擔任了少司命的角色而受到了楚王、秦王等幾個關鍵人物的注意,從而為她今後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埋下了伏筆。屈原所作的楚辭《九歌》中,《少司命》是一首祭祀少司命的祭詞。
  • 秦時明月:解析少司命身世之謎,血蝴蝶的真正意義
    看到這個蝴蝶你會想起誰?沒錯就是第八集出現的曉夢大師。「莊生曉夢迷蝴蝶」這首詩句中明示寫出曉夢大師的技能。有的人疑惑了。少司命跟這有什麼聯繫呢?接著看下去。注意圖中曉夢大師身邊的蝴蝶和羅生堂下的少少跟隨蝴蝶一品種。少司命開啟六子童甲鎖進入禁地的時候,身邊的不是樹葉而是蝴蝶。想必看過羅生堂下的人都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呢?當小靈也進去的時候蝴蝶並沒有反應,觸碰後才會灰飛煙滅。大家想想蝴蝶遇到小靈為什麼沒立即灰飛煙滅?
  • 《九歌》是楚辭中重要的作品,為何認為是一組祭神所用的樂歌?
    本文系作者龔哥說遊戲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九歌》是楚辭中重要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九歌」之名見於《左傳》《離騷》《天問》《山海經》,是一種古老的樂田。《東皇太一》祭祀至尊天神東皇太一,描寫了一次祭祀的盛況,全篇莊嚴富麗,是一首禮讚之辭,充滿了對神靈的虔敬之情《雲中君》祭雲神,《湘君》《湘夫人》祭湘水之神,《大司命》祭主壽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東君》祭日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國殤》祭陣亡將士之魂,屬於人鬼。
  • 一個女人寫的古詩被譽為「萬古送別詩之祖」
    她在詩中寫道:「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這首詩是從《詩經·國風·邶風》到《燕燕》。因此整首詩的意思是:燕子成雙成對,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但詩人想離開他喜歡的人,這個身影漸漸消失,可能再也見不到了,詩人也站在同一個地方,想起了離開的賢淑,忍不住哭了起來。
  • 為什麼劍被稱為「百兵之君」、「兵器之王」、「短兵之祖」
    在我國,關於劍的稱謂也有很多,流傳比較多的就是文章標題中所提到的這幾個了:「百兵之君」,「兵器之王」,「短兵之祖」。下面就分別解釋一下這幾個,「百兵之君」:這裡的「君」字,其實是一語雙關,既有君子的意思,又有君王的含意,先說一下君子的意思,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提倡的是儒家文化,從西漢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一直都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
  • 為何崑崙山被稱為龍脈之祖?龍脈到底是什麼?
    傳說中哪個家族要尋找到哪一條龍脈,得到了龍脈上的龍穴,就能君臨天下。那麼龍脈到底是什麼?為何昆崙山被稱為龍脈之祖?《地理大成.山法全書》云:「龍者何?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並不是所有的山脈都可以稱為龍脈,龍脈所在的山必須有始有終,有根有源,內部有生氣貫通,這樣的山脈外形上表現的連綿起伏,生機勃勃。
  • 「對酒當歌」源於《詩經》中此詩,可算傷感詩之祖,看懂恍然大悟
    單從前面的詩句來看,這首詩似乎宣揚了一種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的思想,而且用詞簡煉、詩句優美而曠達,因而膾炙人口,知道的人很多。但大家也許不知道,做為"改造文章的祖師爺"的曹操,這首《短歌行》中有幾處化自《詩經》中的詩句,比如開端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就化自我們今天要解讀的《山有樞》:我唐風.山有樞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 誰是「秋思之祖」?《天淨沙·秋思》也!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小令「秋思之祖」《天淨沙·秋思》。代表作《漢宮秋》是元代雜劇中優秀作品之一。他的《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枯藤老樹昏鴉」中「枯藤」是秋末之景;「昏鴉」是黃昏時歸巢之鴉。大意是:乾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小橋流水人家」中「流水」與靜態的「小橋」「人家」相應,更顯幽靜。這是以樂景寫哀景,反襯遊子思鄉的愁緒。大意是: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處人家。
  • 崑崙山為什麼被稱為萬山之祖?常年有重兵把守,到底有什麼神秘?
    在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是眾神居住的場所。中國上古神話中也有這樣一座山:崑崙山。崑崙山崑崙山脈(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山之祖、崑崙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龍脈這個詞,或多或少帶有一點神秘的「玄學」色彩,其實在古代,風水學和地理知識是息息相關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之所以用龍脈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
  • 秦時明月:相比大司命,星魂更喜歡少司命
    回憶《秦時明月》的少司命特別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站位,雲中君直屬於月神,大司命直屬於星魂,這樣推理的話,少司命也是直接效命於星魂的。除了第一部中,月神帶著她們兩人來到機關城,後面的都是星魂和她們兩個出場。第四部的三才陣法和第五部的蜃樓之談。
  • 秦時明月:聽說少司命是啞女?NO,我期待她開口說話的那天
    不知不覺中,我看《秦時明月》也有七年了,在這七年中,我最憤恨的便是心愛的少司命不能開口說話!今天,和同學聚會時聊到這個問題,死對頭說少司命是一定是啞女,然後我就不痛快了,分分鐘結束「戰鬥」並打車回家寫文章,只求有人為我點個讚!
  • 鍾繇為什麼被稱為「正書之祖」?看看他的楷書章法就知道了
    傳世作品也主要是小楷,在後世影響深遠,並被譽為「正書之祖」,與後代的王羲之並稱作「鍾王」。在喜歡文化的魏國,鍾繇借用自己的政治身份,大力推動了書法藝術向前邁進。他的這種積極活動,不但提高了人們對書法的極大熱情,而且加快了楷書普及與規則形成的步伐,直接影響了後世崛起的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大家。以至後世習小楷者均為鍾繇為祖,其作品的結體與用筆亦成為後世衡量作品高下的標準。
  • 李白寫詞,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詞作只有44字,卻是詞中精品
    你看,李白有多厲害,在唐詩裡已經說不盡,到了詞,還得說他,沒辦法,繞不過去,南宋淳佑年間黃升編集的十卷本《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中選錄了署名為李白的兩闕詞,就是《菩薩蠻》和《憶秦娥》,並云:「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註:黃升關於詞的書有上下兩部,上部為《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共十卷;下部為《中興以來絕妙詞選》,亦十卷。
  • 秦時明月上線少司命歌曲mv,歌詞暗含身世之謎,要出新篇章了?
    玄機終於還是記起了自己最開始做的動漫叫做《秦時明月》了,就在最近玄機更新了一首秦時明月陰陽家角色——少司命的官方歌曲《落葉飛霜》,並且還為歌曲搭配了MV,這首官方MV中透露了哪些有關少司命的信息呢?菌菌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
  • 李白一生詩酒千百篇,卻一不小心寫了首詞,就被譽為「詞曲之祖」
    然而李白並非一成不變,他也喜歡新鮮,除了詩歌,他還曾寫下為數不多的幾首詞,而其中一首便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全唐詩》收錄李白作品1700餘首,絕大多數都是詩歌的形式,畢竟李白的名字與詩歌是不可分割的互為載體,倘若大唐少了李白,就相當於風月缺失一角,那將是文學界不可估量的損失。
  • 他為什麼被稱為唐朝「渣男」詩人?讀這首詩你就知道了,太撩人了
    而且兩個人的友誼也非常深厚,你唱我和不失為一樁千古佳話,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經典詩作。不過元稹的寫作風格倒是與白居易有著一些差別,他最為擅長的就是豔情詩和悼亡詩,尤其是在他的妻子去世之後,他為妻子所寫的那一系列的悼亡詩,更是廣泛地受到人們的稱讚,比如說那句最為經典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堪稱悼亡詩中的絕頂佳作,被後世無數人引用,其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令無數人感到動容。
  • 唐朝歌女詩詞功底有多厲害,看完這首詩,男子都忍不住點讚
    無論你想聊詩詞歌賦還是琴棋書畫,保證歌女的才華讓你瞠目結舌。特別是唐朝時期,歌女的才華更是厲害的讓人拍手叫好。那麼,有人不禁要問了,唐代的歌女到底有多厲害?我們可以通過一首集成詩來見識唐代歌女的厲害之處。
  • 屈原所作《九歌》中,少司命是司掌什麼的女神?
    屈原所作《九歌》中,少司命是司掌什麼的女神?屈原想必大家對其都不陌生吧,他是春秋時期的人一首離騷流傳百世。著名的端午節就是因為他,對於這麼一位偉人所著九歌,大家了解多少。答對的玩家可以獲得5積分。不知道的玩家不要急,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正確答案。
  • 蘇東坡的這句詩被後代文人雅士奉為座右銘,但全詩卻少有人知道
    這兩句寫竹子的詩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全詩卻很少有人知道,題目更是絕大多數人都說不出來,這首詩便是文學大家蘇軾所寫的《於潛僧綠筠軒》。於潛僧綠筠軒宋.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蘇東坡其人與其詩用「雅俗共賞」這個詞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與他很多文雅的詩詞相比,這首《於潛僧綠筠軒》(古於潛縣寂照寺寺內小院種有翠竹數杆,環境幽靜淡雅,名曰「綠筠軒」)輕鬆詼諧,更像一首打油詩。詩中既不寫綠竹之美,也不寫遊軒之樂,而是凌空落筆,輥構碴句,通過寫「竹」和「肉」讚頌了於潛僧慧覺及其綠筠軒的高雅出塵和清新脫俗,批判了世間俗態媚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