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生前盼白鹿原影視版能全面展示小說情節

2021-01-13 華龍網

話劇《白鹿原》劇照。(資料圖片)

京華時報記者 吳平 攝

「沉痛悼念陳忠實老師」!昨天,電影版《白鹿原》中飾演「黑娃」的知名演員段奕宏得知陳忠實先生去世的消息後,在微博中「點燃」蠟燭。23年前,小說《白鹿原》橫空出世,震驚文壇。而其在搬上大銀幕的道路上,與當年從約稿到出版一樣充滿坎坷,直到2012年《白鹿原》才得以上映。儘管上映後口碑一般,但陳忠實卻不吝溢美之詞。關於改編的難處,他生前曾說,不管是電影、話劇,還是舞劇、秦腔,均受時空限制,「唯一可能全面展示作品情節的就是電視連續劇。」遺憾的是,電視劇版《白鹿原》尚在緊張後期製作中。

電影製作

上映耗時十餘年

小說《白鹿原》影視化改編異常艱辛,至今為止,上映的只有導演王全安在2012年推出電影版的《白鹿原》。

陳忠實生前曾透露,1992年,小說《白鹿原》公開出版後僅一個月,就有導演找陳忠實談電影改編權。「最先找我的是當時人在美國的吳天明,他託他的弟弟找到我。」沒過多久,謝晉的影視公司給陳忠實打來電話,表示想改編《白鹿原》,但此時陳忠實已經授權給吳天明了,遺憾的是最終沒有拍成。據了解,張藝謀、陳凱歌都曾試圖將《白鹿原》搬上大銀幕,但均未能如願。

1993年,西安電影製片廠打算拍攝電影《白鹿原》,但直到2000年,版權歸屬和導演還未能確定。2001年,西影廠終於從原著作者陳忠實手中買下版權,本以為可以開拍,卻遲遲沒有拿到準拍證,投資方也先後撤資。2005年,《白鹿原》獲得劇本立項,但隨後因劇本的改編與投資方有分歧再度擱淺。直到2012年,這部「中國最難拍、最難放的電影」才由王全安搬上銀幕。

上映觀影

感嘆改編難度大

電影《白鹿原》上映後,不少喜歡原著的觀眾頗有微詞,但原著作者陳忠實看完電影(3小時版)後,非常讚賞地給了該片95分,「能拍到這程度,把人物展現到這程度,這個電影應該是完成了它的使命。」提到具體的劇情,黑娃砸「鄉約」那一段讓陳忠實感到震撼,「因為小說中這段文字是一個很重要的情節和細節,他砸的其實是那個時代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

這部影片讓陳忠實覺得可惜的地方是公映版中白靈、朱先生等人物的消失。不過他也表示理解。陳忠實認為,小說中的作品人物多、情節多、時間跨度長,改編受時空限制,包容不下這麼多內容,所以只能取捨。

對於影片的改編,陳忠實曾說:「作為小說的原作者,最希望導演和編劇能夠理解我的用心,作品通過塑造那些人物,所要體現的是那個時代的白鹿原人,體現的是當時的一種生存形態,他們的精神、心理經歷了什麼,在這個經歷中,他們的心裡又發生過怎樣的災難和歡樂。」

留下遺憾

未見到電視劇版

《白鹿原》還曾被改編為舞劇版、話劇版、秦腔版等,不同的改編角度不同,但不管是什麼形式的改編,都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時空限制。陳忠實曾認為,唯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能是電視劇了,他覺得,相較於其他藝術形式,電視劇受時空限制較小,裝不下可以再續一集。

遺憾的是,由劉進導演、張嘉譯、何冰、秦海璐、翟天臨主演的電視劇《白鹿原》尚在緊張後期製作中。得知陳忠實去世的消息後,劇組通過官方微博發表悼念信息。「清晨驚悉陳忠實先生去世的消息,尚在緊張後期製作中的電視劇《白鹿原》全組上下震驚不已。『激蕩百年國史,再鑄白鹿驚魂』。開拍之初,您的親筆題詞展現在眼前,您的耳提面命尚在耳際。您說過,《白鹿原》的改編,您寄希望於電視劇。沒能讓您看到是我們永遠痛徹心扉的遺憾!唯有不辱使命、潛心製作,才能表達對您最深切的哀思。願陳忠實老師一路走好。」

據劇組宣傳人員介紹,2015年6月電視劇開機時陳忠實身體就有些不好,沒能參加發布會,「給我們題了詞,沒能接見演員,很是遺憾!」劇中男主角白嘉軒的飾演者張嘉譯昨天也表達了哀思,「與先生雖未謀面,但有幸出演白嘉軒卻仿若是與先生的一次神交。《白鹿原》之於我,其間有人所缺失、人所常習、人所俯仰,更有人所沉埋。驚聞先生辭世,內心悲慟不已,白鹿原不朽,先生千古」。

文化傳承

「學院版」話劇將上演

《白鹿原》這部小說是近年來話劇舞臺上的新寵,無論是前些年北京人藝版的《白鹿原》,還是剛剛在北京結束的陝西人藝版《白鹿原》,都因為這部小說的獨特魅力,使得《白鹿原》的舞臺劇演出顯示出厚重而深沉的質感,而最近一部即將演出的「學院版」白鹿原,將由戲劇「梅花獎」得主、表演藝術家吳京安領銜西安外事學院影視藝術學院師生演繹。在得知陳忠實去世的消息時,吳京安表示:「對於文學愛好者和讀者來說,陳忠實的離世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而我們也希望能通過這部作品在舞臺上的呈現為大師送行。」

在吳京安看來,《白鹿原》是一部民族文學史上的巨著,「這部作品反映的渭北高原的變遷、生存、發展,對於讀者無論是在今天還是過去都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但是對於它的價值不是我作為晚輩後生能夠評論的」。吳京安透露,他們在做《白鹿原》的時候,一直希望能和陳忠實先生見面,「但由於他身體的原因一直沒有見到,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們很難過,我們也希望用這部作品在舞臺上緬懷一下大師,通過對作品的廣泛開掘為大師送行」。

聲音

張雨綺:陳老千古,一路走好,唱念做打,徒記心中!

秦海璐:中華猶存白鹿原,千古流芳哀九州。文壇巨擘魂歸時,萬古人間四月天。

張嘉譯:與先生雖未謀面,但有幸出演白嘉軒卻仿若是與先生的一次神交。《白鹿原》之於我,其間有人所缺失、人所常習、人所俯仰,更有人所沉埋。驚聞先生辭世,內心悲慟不已,白鹿原不朽,先生千古!

翟天臨:可惜陳先生還沒有看到劇版《白鹿原》,謝謝陳先生創作的孝文。喜歡陳先生筆下的人物,願陳先生天堂安息。

京華時報記者 易小燕 許青紅 楊楊

相關焦點

  • 陳忠實籤售《白鹿原》,理髮師送來兩把梳子
    準備妥當之後,陳忠實將自己的妻子安置在城內,隻身一人回到家鄉的老屋。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寫出一部可以墊棺作枕的書!創作過程中,陳忠實遇到寫作瓶頸時,便找來美國作家的小說研讀。他發現故事情節不是僅僅靠情愛、暴力來堆砌,而是要把人物描寫得更精準到位。
  • 多位名家紀念陳忠實逝世三周年 話劇《白鹿原》西安再上演
    村裡的習俗,老人安葬,村裡人都要來送行,4月15日陳忠實骨灰安葬那天,全村人都來了。  順著村人指引,我們走上了一條彎彎曲曲的上坡路,新植的松柏將我們帶到了陳忠實墓地。視野豁然開朗,墓地背靠巍巍白鹿原,面朝湯湯灞河水。或許先生生前也曾登上這片坡地,俯視過這片他深愛的黃土地。
  • 抽劣質煙,罵人們懂個錘子,寫《白鹿原》之前,陳忠實差點去餵雞
    可能是陝北漢子豪放的性格,在眼睜睜看著路遙的《人生》獲得國家級小說獎後,陳忠實當時就在內心發誓:我也要寫一部小說,死後能當枕頭的那種!由此,他開始構思長篇巨著《白鹿原》。那時,他對這本小說有自己的野心,他說,「我是為著死時有一本可以墊棺做枕的書進入這部小說創作的。」1993年始,在中國文壇,甚至超出文壇而在整個中國文化藝術界,幾乎少有人不知《白鹿原》,少有人不知陳忠實。
  • 電視劇《白鹿原》電影被刪情節回歸 「全景式」還原原著
    ­   「見善必行,聞過必改」,這許是《白鹿原》能成為名著的精神所在。正如陳忠實生前給該劇的提詞「激蕩百年國史,再鑄白鹿精魂」。開機前夕,《白鹿原》出品人趙安跑到陳忠實老師的書房,想動員陳老師出席開機儀式。陳老師拒絕了,說我給你寫幅字吧,算是祝賀。於是揮毫寫下了前文那句四尺中堂。在陳忠實先生逝世近一周年之際,安徽衛視將《白鹿原》定檔於4月16日首播。
  • 「解讀檔案 傳播文化」優秀徵文展示——陳忠實《白鹿原》和藍田縣...
    檔案利用是檔案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檔案利用集大成者,古有司馬遷,今有陳忠實。長篇小說《白鹿原》的問世,讓藍田縣檔案館走進人們的視野。陳忠實《白鹿原》中的人物原型、歷史背景和藍田縣檔案館館藏檔案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本文從田小娥、朱先生、白靈三個角色的塑造過程為你解說一二。
  • 陳忠實的葬禮:頭枕一本《白鹿原》安眠
    他是《陳忠實傳》的作者。 「他(陳忠實)當時不同意任何人給他寫傳記。」邢小利說。對於傳記,陳忠實認為它屬於歷史,要寫就很真實,不能有虛的東西。寫也不能只寫他認為好的那一面,而不寫另外一方面,如此一來,人就不全面。可是,一個活著的人總要面對很多忌諱,很多東西不能寫。「他還有一個認識是,自己值不值得寫。」
  • 陳忠實《白鹿原》中這三句經典名言,讀懂或許能讓中年人一生受用
    陳忠實先生在世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創作一本死了以後,可以放在棺材裡墊頭作枕的書。如今看來,陳忠實先生確實做到了,這本書就是——《白鹿原》。陳忠實先生陳忠實先生,花了整整6年時間,洋洋灑灑寫了50萬字,描述了白鹿兩家的世代糾葛。
  • 陳忠實《白鹿原》:原著為女性吶喊自由,影版為何飽含爭議?
    影版《白鹿原》投資1億元,最後票房收入1.43億。而陳忠實先生的小說《白鹿原》從發行到現在,至少賣出去200萬冊正版。現實澆了《田小娥傳》的追捧者一盆冷水,從頭淋到腳。可是,緣於和小說版《白鹿原》同樣的理由,這部電影被刪減後才上映,票房和預計相差甚遠。陳忠實自己對這部電影是怎麼評價的呢?仔細琢磨,很耐人尋味!他先是給予了「震撼而感人」的高度評價,接著表揚黑娃表演者的複雜性。
  • 白鹿原:寫這本書前,陳忠實自誡,「絕不能在女人問題上犯錯」
    首次發表《白鹿原》的《當代》雜誌社給出的審稿意見是,「贊成適當刪節後採用」,「對於能突出、能表現人物關係、人物性格和推動情節發展所需要的兩性關係的描寫是應當保留的,但直接性行為、性動作的詳細描寫不屬此例,應當堅決刪去。猥褻的、刺激的、低俗的性描寫應當刪去,不應保留」,最後的意見是刪去約5萬字。
  • 《白鹿原》要稿費還是版稅?陳忠實說一句「憨話」,登作家富豪榜
    因為陳忠實,我們知道了黃土高波有個叫白鹿原的地方。在他的小說《白鹿原》中,描繪了白鹿原這片土地近百年的事故變遷。讀過《白鹿原》的人,大多都被書中鴻篇巨製的氣勢所震撼。正如學者範曾說:奇書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司湯達,未肯輕讓。《白鹿原》要稿費還是版稅?
  • 書比人長壽:《白鹿原》責編何啟治憶巨著出版點滴
    我想,有陳忠實的作品在,有《白鹿原》在,陳忠實就永遠活著,活在我們的心中,活在千百萬讀者的心中。《白鹿原》問世20多年來,一版再版,成為讀者心目中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個高度。而這部小說的創作與出版過程,也是一段有情節有情懷的故事。一年前,作家陳忠實去世,留給讀者的是經典之作《白鹿原》。
  • 話劇《白鹿原》:不是所有的文學名著都能改編成戲劇
    2006年,由林兆華導演、孟冰編劇的北京人藝版《白鹿原》在首都劇院上演,濮存昕、宋丹丹擔綱主演,好評如潮。2016年,在北京人藝版劇本的基礎上加以調整,由胡宗琪導演、孟冰編劇的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在北京中國劇院上演。這個版本上演後,被評為「中國當代戲劇巔峰之作」,是《白鹿原》原著作者陳忠實最滿意的戲劇版本。時隔一年,這部《白鹿原》重回北京,將於3月29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
  • 《白鹿原》獲茅盾獎,作協書記氣的拍桌,陳忠實:終於不用養雞了
    巴爾扎克說: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白鹿原》的卷首引用的就是這句話,所以說陳忠實的《白鹿原》,就是一個民族的秘史。但是44歲的陳忠實並不滿足,他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寫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特別不甘心。所以他精心準備數年,又歷時6年完成《白鹿原》。這本書一共50萬餘字,是以陝西中關地區的白鹿原裏白鹿村為背景,故事寫了半個多世紀的變化。
  • 蘆葦:按中國電影現狀 還是不要動《白鹿原》
    ——摘自小說《白鹿原》   蘆葦與《白鹿原》的那些年   ●1993年 蘆葦與吳天明、陳忠實商量改編《白鹿原》。  ●2002年 西影廠開始準備《白鹿原》,並委任蘆葦為編劇。小說出版後一個月,原西影廠廠長吳天明就找陳忠實談電影改編權。吳天明當時還在美國,直接讓在國內的弟弟找到陳忠實,籤了授權書。「我覺得吳天明很適合,他是陝西人,拍過《老井》,懂得農民。後來謝晉也找到我,我說已經籤給吳天明了。」9月13日,在北京華僑賓館,陳忠實對早報記者回憶。   蘆葦在吳天明回國後,一起跟陳忠實碰過很多次頭討論改編。
  • 序跋丨陳忠實《白鹿原》序言
    1  到50歲才捅破了一層紙,文學僅僅只是一種個人興趣。然而能使人歷經九死不悔不改初衷而痴情矢志終生,她確實又是一個美麗而又神聖的魔鬼。  新時期中國當代文學的全面復興,我是經歷了一個全過程,這套選集裡的長、中、短篇小說全部選自我從1978年截止到1992年初的作品。我在編選時已經驚訝起初幾年的一些短篇的單薄和藝木上的拘謹,再顯明不過地展示出我藝術探索的筆跡。無需掩醜更不要尷尬,那是一個真實的探索過程,如同不必為自己曾經穿過開檔褲而尷尬一樣。《白鹿原》出版後,我基本沒有再寫小說。
  • 在《白鹿原》入圍茅盾文學獎後,協會秘書翟泰豐生氣了,拍了拍桌
    這是作者陳忠實44歲時的感嘆,在此之前,陳忠實寫過許多短篇小說,但都不是長篇。巴爾扎克曾說過:小說被視為一個國家的秘密歷史。由陳忠實創作的小說《白鹿原》無疑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白鹿原》的創作對陳忠實來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1942,陳忠實出生在陝西西安的郊區,雖然他的父親是個農民,但他是村裡為數不多的會寫字會數數的人之一。
  • 《白鹿原》通過茅盾初選,作協書記氣的拍桌,範曾卻說:一代奇書
    2016年4月29日,74歲的陳忠實因病在西安西京醫院去世。1986年,44歲的陳忠實,突然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弄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特別不甘心。他希望自己能寫一本墊棺作枕的書,於是便說:"有一天我去世了,棺材裡放這麼一本書,也就夠了,不管它是否會對世界產生影響,只要能讓自己滿意,能對得起自己喜愛文學這大半輩子。"而在陳忠實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他的頸下枕著的正是他的得意之作《白鹿原》。
  •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就不平凡,最後一句也是整本書的精華所在
    這句話十分簡短,但卻將主人公、情節故事很形象的告訴了我們,並讓我們覺得,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如今,《白鹿原》上三代人生存的艱難與智慧,生死與悲歡,終於走向了最後的歸宿。陳忠實寫《白鹿原》的小圓桌一本書,一個民族的歷史這部沉甸甸的小說,一經面世,就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大江南北。
  • 主編問陳忠實:「你是想要稿費還是版稅?」他一句話狂賺455萬元!
    當他提著一袋子白鹿原的手稿去見出版社主編的時候,都是異常緊張。他也沒有想過日後《白鹿原》會這麼火,能讓自己賺到這麼多錢。不得不承認,陳忠實很懂讀者的心理,小說的第一句話「白嘉軒這輩子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娶了七房老婆。」一下子就把所有讀者的胃口吊了起來。然後後面就如我們所願的描述了一些男女之事,甚至細節之處都描寫得繪聲繪色,雖有點露骨,但卻並不淫穢。
  • 白鹿原魔咒:本為黃土臺,先葬影視劇後埋大景區,誰想發財幹掉誰
    白鹿原出名是因為陳忠實,這裡是他的老家,他的骨子裡浸潤著土地的每個靈魂符號,對於這深愛的土地,陳忠實有太多的感情想要表達,於是他用自己的一輩子寫了唯一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小說共50餘萬字,陳忠實足足寫了6年。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隨著作品的出名,沉寂的白鹿原也一飛沖天,名揚天下。商人逐利,白鹿原出名了,各種市場行為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