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可以立馬證明你的公民身份的話,你肯定會立馬掏出你的身份證。沒錯,這張小小的證件就涵蓋著你個人很多的消息,包括你的年齡、你的出生地等等資料。不止我國,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公民身份憑證。有一個國家的身份證和我國的非常之像,除了印上本國文字寫的名字甚至還有中文標註的名字。
可能有些朋友對它比較熟悉就會知道這件事。沒錯,正是我們鄰居韓國,他們的公民身份證上就有兩個名字。這時候有些人就納悶了,怎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要寫中文備註呢?這還得從古時候說起,我們下面一一道來。
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民族在古代可算一方霸主,國力之強盛,難有可以與之匹敵的對手。弱肉強食是叢林的法則,許多弱國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會屈服於強國,從而實現共存互利的結果。韓國自古就與我們相鄰,而且面積小國力弱,面對泱泱天朝,自然選擇了成為我們的附屬國。這樣較為友好的關係會促進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我們的許多文化習俗都傳給了他們。
甚至他們的文化載體,韓文都是在中文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雖然他們形成了自己的韓語體系,不過還是可見中國對其的影響,而且結構也比較簡單,許多同音字區分不大。如果不藉助漢字標識,可能你會發現有很多人的名字是重複的。
不過韓國的臉皮厚是我們都知道的,他們一直不承認中國對他們的影響。有人就會想,既然他們那麼好面子,為什麼不自己改化一下韓文,就不用再拿中文來輔助了。但是考慮到身份證的攜帶性,註定它的空間不大,如果為了區別而增添一些字符,可能就很勉強了。所以造成了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中文名,即使你的父母不打算取,辦理身份證的工作人員為了統一形式,也會給你譯一個中文名的。
其實韓國也不是沒努力過取消漢文,只是在現實面前屈服了。早在1945年他們就做過的嘗試,但是後果很嚴重,很多人的名字區分不來,甚至地區名你都分不清。所以韓國不得不繼續沿用中文來標註一下信息,即使他們內心很抗拒,但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還是將他們屈服。
所以,講到這裡,大家應該理解了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有中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