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人線上聽思政 吉首大學線上教學戰「疫」有招
為更好地引導同學們在疫情防控中堅守正確的價值導向,3月4日上午,吉首大學依託超星學習通和吉首大學網絡教學平臺同步推出「疫情防控 思政老師有話對你說」思政專題課,組織全校2萬多名師生線上收聽。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一個專題由馬克思主義學院肖映勝教授主講「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學生該立何德」,他結合疫情防控中鮮活的事例和感人的事跡,講述了大學生在疫情防控中立德的三個方面:明疫情防控中舍小我為大我之「大德」,守疫情防控中講規矩有責任之「公德」,嚴疫情防控中慎思行嚴律己之「私德」。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上海2月7日電題: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記者季明、吳振東 高校思政課與專業課雖分屬不同領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共同使命。 學生們搶著來聽的,是由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的新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專題課程。學校相關學科領域的知名教授先後走上講臺,帶領本科生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
江南大學以「四個創優」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江南大學以「四個創優」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2020-06-22來源: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約稿函 |《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文學專欄「新銳觀察」專題研討
高素養學者型編輯隊伍建設,奠定了學報發展的堅實基礎。圍繞社會發展主題,打造特色專欄,組織專題研討,是學報辦刊的主要特色。2004年,隨著國家語言戰略的調整,語言規劃、語言政策、語言生活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成為熱點和當務之急,學報創辦了「語文現代化」專欄。這是國內第一個專門研究上述問題的學報學術平臺,吸引了國內外諸多學界大家參與討論。
-
中南大學化工學院到吉首大學化工學院指導黨建工作
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有才作主講。紅網時刻湘西1月4日訊(通訊員 譚琰俐)2020年12月31日,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有才來到吉首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為該院全體師生黨員主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助推學院課程思政改革》《課程思政理念下化學化工課程思政建設與實施》。
-
南開大學思政課程融入「金課」建設
與此同時,南開師生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隊遠赴千裡之外的江西「同講同行」,他們共同感悟革命老區的紅色歷史,考察精準扶貧的實際效果。南開大學正用高標準打造「思政金課」。「同學同研」有用有效對於高校來說,建設高質量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是首要任務。南開大學提前謀劃、紮實推進。
-
高校本科思政課立體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華中農業大學在面向2016級本科50個班級開設的四門本科思政課中首次開展立體化教學改革試驗,並於之後將成功經驗應用到2017、2018、2019級本科所有班級的思政課。在多輪次的教學研究與教改試驗中,華中農業大學以提升本科思政課「三性一力」為目標,以「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課內課外融合,線上線下貫通,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立體化教學理念為先導,形成融優秀教學團隊建設機制、優質育人資源整合機制、多元教學方法集成機制、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機制、網絡育人平臺搭建機制於一體的立體化教學機制,構建本科思政課「全時空、全育人」的立體化教學模式並以之為內核展開實踐探索。
-
江西農業大學打造可聽可感可學可做的思政課
為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生態文明思政課。同學們操控無人機觀測溼地候鳥,操作儀器檢測鄱陽湖水質。當無人機飛升至鄱陽湖的高空,鏡頭下的廣袤湖面棲息著成片的候鳥,溼地植被層次分明,操控無人機的大三學生邱建偉掩不住內心的激動:「這是我永生難忘的一堂思政課。」
-
江南大學:打造有力量有溫度的思政課
5月13日晚,第十屆國家督學、江南大學副校長紀志成教授走上講臺,為醫學院180餘名學生上「形勢與政策」課。校領導給學生講思政課,是江南大學落實高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也是學校一直以來重視思政教育傳統的生動體現。
-
江蘇大學:英語課有了「思政味兒」
「明朝是人類歷史上治理有序、社會穩定的最偉大的時代之一。在這一時期,由鄭和率領的船隊進行了7次大規模探險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在翻譯專題中,蔡珊珊的講解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大學英語課程潤物無聲地上出「思政味兒」,源於江蘇大學思政改革的積極探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僅是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業導師的職責,更是全體教師的共同職責。」
-
吉首大學獲評「2019年湖南省十大高中生關注本科高校」
本次評選共包含「全國網絡影響力50強高校」、「全國網絡搜索熱度50強高校」、以及各省(市/自治區)「就業競爭力高校」、「網絡口碑高校」、「高中生關注高校」、「中學信賴高校」等子榜單。評選以多渠道的網絡大數據為基礎,評選出各類指標下的優質院校,旨在幫助考生和高中增進對高校的了解,同時促進高校之間互相溝通與交流。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2月2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網絡直播平臺參與觀看的用戶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及15個國家和地區,總訪問量達到10萬餘人次。在活動中,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的四位教授分別圍繞概論、原理、綱要、基礎四門本科課程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備課指導。
-
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蘭州9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富春)記者今天從蘭州大學獲悉,為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蘭州大學建立了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制度,進一步推動思政課建設和發展。在日前召開的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啟動會議暨集體備課會上,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要求:全體校領導要迅速轉變角色、進入角色,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認識助教工作、做好助教工作;全體校領導與思政課教師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助教過程中與思政課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解決好思政課「講什麼、怎麼講、為什麼講」的問題;要強化組織領導和條件保障,確保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落到實處
-
新一輪思政課改革創新全面開啟,石大做法受媒體關注
思政課改革全面開啟,我校積極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曹連蒲教授堅守邊疆育種育人,退休後被學校返聘、「超期服役」11年的奉獻精神受到媒體的關注。又是一年開學季,在闊別8個月之後,全國高校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
思政工作者|貴州理工學院楊立傑:堅守思政課教師的初心與使命
在她的課堂上,最鮮活的時事熱點、校園的大事小情、學生身邊的疑難困惑都有可能成為楊老師精心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對思政課內容深奧枯燥無味無用的印象有所改變,學生的抬頭率、點頭率也得到了提升。例如,為給大學生講好戰疫故事,把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新學期第一堂課就直奔社會熱點,開講「我和我的祖國」戰疫專題教學活動,用「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專題教學直擊人心,鑄魂育人,用好用活疫情防控這個絕佳的教學素材。這樣一堂接地氣的思政課,使得中國精神、中國自信、中國力量、中國形象深入人心,切實發揮了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
《電路原理》「課程思政」專題教學
」新冠疫情防控專題教學工作,把疫情防控當做最鮮活的教材,引入專業課教育教學,講好戰「疫」故事,傳遞大愛真情,真正做到「停課不停育」。鑑於網絡授課的特殊性,學校從學院徵集了部分「課程思政」新冠疫情防控專題教學優秀案例,各位老師根據自己課程特點,提供了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思考,供大家參考。 趙偉強,男,浙江紹興人,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系副主任,承擔《模擬電子技術》《電路原理》等課程教學任務,獲校第六屆教學優秀二等獎,校示範課教師。
-
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原標題: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大學思政】 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委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
三大創新讓學生愛上思政課
有的高校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分層式教學,有的高校創新推進專題式教學、實踐教學,有的高校組織學生運用專業所長展示學習成果,有的高校引入慕課、新媒體互動平臺、虛擬實境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學生點讚、同行認可、社會關注的思政「金課」,學生爭相選課,一座難求。
-
廣西師範大學思政課:思政精彩一課 學生受益一生
數十年來,林春逸努力在專題式教學改革上下功夫。每備一個專題課,都要研讀一二十本專著,力爭每一節課都有廣度、深度。這樣的專題式教學廣受學生歡迎,林春逸也多次被評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教師」,並獲廣西高校首屆「兩課」精彩一課教學比賽一等獎。 在廣西師範大學,像林春逸這樣受學生歡迎的思政課老師還有很多。
-
吉首大學:魯榮波深入化工學院指導開學工作
9月7日上午,吉首大學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魯榮波、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副主任吳青峰深入化學化工學院檢查指導開學工作。魯榮波一行在學院領導班子的陪同下,聽了彭志遠教授為2019級化學班講授的開學第一堂課《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