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成人都覺得燒腦的哲學問題

2020-12-10 香風飄玉蕙

當面對孩子總是時不進的蹦出一些無釐頭的問題,是不是會不知所措呢?當面對孩子對這個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是不是不想打擊她的幻想呢?有時候孩子的問題我們根本無法回答,這個世界本就是個未知的世界。

成年人每天忙忙碌碌,上班、下班,為生活奔波,為自己的理想房子、車子奔波,為了自己的前程奔波,對這個世界哪還有什麼好奇心。

是時候該放慢腳步,靜下心來,思考一點哲學問題了。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號稱中國版的《蘇菲的世界》。我把它理解為哲學入門書,作者海天,畢業於清華大學,是個典型的理工男,他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以類似小說的形式講述了14歲男孩奇奇和女孩妙妙探險的故事,從而展示了40堂關於哲學的課,並在每個故事後搭配了一幅六宮格漫畫,顯得生動有趣,並起引導小朋友思考和理解的作用。

每堂課都是通過「自由男神」和兩個孩子和對話,把哲學知識和概念闡述出來。奇奇、妙妙和「自由男神」談論的每一個問題,都不僅是一個單獨的問題,而且如蜘蛛網般關聯的問題,也像一棵參天大樹,有著無數的枝椏,越伸越長,觸動著無數相關的思考和探討。

用通俗和孩子們看得懂的語言來解釋哲學問題,本身就有挑戰,而且有些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論,並沒有確切的答案,這也是本書的目地,不用在乎答案是什麼,而在於引導激發對哲學知識和哲學思考的興趣。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哲學使人深刻。」

哲學是教人如何思維的學科的,它是智慧之學,能開拓人的眼界,使人能有創造性思維,學了哲學對以後的工作、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是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的學科。

用40個獨立成篇的精彩故事,連綴起共同組成了一幅精彩哲學畫卷,清晰地呈現了哲學發展的脈絡。既保持了輕鬆愉快的故事風格,又對哲學現象進行了解釋、總結和延伸。

當我們緊張的情緒需要釋放時,當我們疲憊的身體需要鬆弛時,當我們漂泊的心靈需要休息時,拿什麼來慰藉我們的心靈,拿什麼來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呢?我們需要一個知心的給我們指明方向,那就是哲學,會拌你輕鬆、智慧地走出生活的沼澤。

海天的這部作品,呈現童年的哲學思考,願書中的這些哲學故事能成為點亮人生的燈,在它的照耀下,把不快的憂傷變為歡欣的鼓舞,把午夜的黑暗化為黎明的曙光,使豐富多彩的人生之旅變得格外輕鬆、自由、快樂、豁達。

相關焦點

  • 《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更適合中國學生的哲學智慧之旅
    》共分為40章,用故事來解答經典的哲學問題,比如:「世界是實體還是虛空?」更符合中國主流哲學思想與《蘇菲的世界》相同之處在於:這兩本書都是給孩子們的哲學通識課,都是藉由孩子和哲學家角色的神秘溝通,或者一起辯論和探險,最終指引孩子抵達哲學聖殿,獲得哲學的思辨技能或者思維方法。
  • 《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與其給出答案,不如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問的問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奧,有時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去回答。為了不打擊孩子的好奇心,我們會想盡辦法給孩子答案,但是僅僅給出答案就夠了嗎?孩子會僅僅滿足於答案嗎?不會的,他會不斷地打破砂鍋問到底。與其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不如引導他們去思考,然後自己找到答案。 這是我從《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這本書中受到的啟發。
  • 《給孩子們的哲學探險故事》|孩子說不想上學了,家長該怎麼做?
    ,效果也是喜憂參半,但是如果說要給孩子講哲學,是不是很多人覺得太難了呢?自己家的娃能把語文閱讀的知識都掌握了已經用了老母親們的洪荒之力了,怎麼哲學這個深奧的話題孩子他能懂嗎? 說起哲學這兩個字,相信不少人都會認為很難以理解,哲學跟我們的生活有多大的關聯呢又?別說是孩子了,大人們未必都能理清楚哲學的問題。也許上次聽哲學課還是中學甚至是大學的課堂上的事兒呢。
  • 《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與其給出標準答案,不如讓孩子學會思考
    在幼兒時期到兒童時期,如果能有效的對孩子進行哲學啟蒙,讓孩子在哲學的引領下發現、探索、思考這個社會與世界,增強看待問題的深度,提高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力、洞察力、體驗力大有裨益。在目前的兒童社科書籍中,以自然、社會、人文為主題的科普書籍較多,但哲學思維的啟蒙相對較少,《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可以自行閱讀,小齡的兒童父母也可閱讀後,結合日常的生活,來對孩子進行哲學啟蒙。
  • 哲學與探險故事的結合,讓孩子在刺激的閱讀中掌握知識與思考能力
    拿到一本書,我總會習慣性的帶著問題去讀書,步入育兒領域之後更是如此,摒棄掉個人喜好,入手的每一本繪本、兒童讀物我都會提問:這本書講了什麼?孩子讀完之後可能的意義是什麼?抱著這樣的心態,我也能學到很多。前段時間朋友送我了一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我提出了問題:孩子為什麼要學哲學?這本書講了什麼?可以引申學習的內容又是什麼?
  • 40幅哲學主題漫畫+親子互動迷宮遊戲=有趣的哲學探險故事
    有,作者海天的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可以說是中國版的《蘇菲的故事》。海天是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出身,北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也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雖然是「理工男」,但他從小就喜歡文學與哲學,已經發表了上百篇文學作品。
  • 40幅哲學主題漫畫+親子互動迷宮遊戲=有趣的哲學探險故事
    即使像《蘇菲的世界》這樣的兒童科普哲學書,裡面理論性的知識看起來還是比較晦澀難理解。那有沒有這樣一本,輕鬆易懂的寫給孩子的哲學入門書籍呢?有,作者海天的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可以說是中國版的《蘇菲的故事》。
  • 如何讓孩子明白,先有雞還是蛋?《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來幫忙
    《小巫教你講故事》中提到,9歲左右的孩子,會突然意識到「他是他,你是你,人是會死亡的」,12-14歲的孩子,會思考事物之間的邏輯因果關係。比如人為什麼會死?問題終究會回到最初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些關於哲學的問題,如何講明白、好理解?一句「等你長大後,就懂了」搪塞不了,還好有書籍。
  • 學習無用論,《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告訴你,學習是第一生產力
    要是你不會數學,不會加減,出去買東西,不知道找多少錢,別人騙你,你都不知道。」聽了侄女的回答,我覺得很在理,後面那句別人騙你你都不知道,又很好笑。確實,無論是學習數學,語文,還是歷史,地理以及哲學,天文等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孩子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讓他看完這本哲學探險故事就明白了
    那個時候看過一本叫做《蘇菲的世界》的小說,開始對哲學產生好奇,沒想到二十年後,中國也出了一本寫給孩子的哲學小說《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的作者是海天,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已在《百花園》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一百餘篇。
  • 孩子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讓他看完這本哲學探險故事就明白了
    那個時候看過一本叫做《蘇菲的世界》的小說,開始對哲學產生好奇,沒想到二十年後,中國也出了一本寫給孩子的哲學小說《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的作者是海天,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已在《百花園》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一百餘篇。雖然他是一位"工科男",卻從小喜歡文學和哲學。這本書就是寫給少年兒童的哲學啟蒙課。
  • 解讀孩子天馬行空的腦洞問題,需要哲學的智慧
    當我看完了《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後,好多事情都迎刃而解了,我也敢主動給女兒拋出一個問題女兒似懂非懂,但她也想不到反駁的理由,女兒崇拜地朝我點頭,我也藉機把《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送給了她:「你看完這一本書後,會比老媽還厲害。」
  • 給孩子的哲學啟蒙,在遊戲中思考人生的重要命題
    當一個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他對這個世界固有的觀點還沒有形成刻板的印象,很多思維上的東西都是可以改變的。當我讀到海天的《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這部作品的時候,就深深地被他整個緊張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與《蘇菲的世界》相同的是,他們都是風格獨特的少年哲學小說。
  • 那些燒腦的哲學問題,能把一個說明白都算是哲學家(上)
    不過哲學家的問題的確讓人難以回答,如果你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去思考哲學家的問題,就會發現太燒腦了……《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這本書匯集了哲學史上100個燒腦問題,有的很不靠譜,沒啥意思,有的至今無解,本文在這100個裡精選10個,大傢伙一起探討探討……一 瞬間轉移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裡有一種可以瞬間傳送的裝置
  • 寧姐137空中課堂|兒童哲學和成人哲學有什麼不同?——《小腦袋裡的...
    上周我們了解到,創造良好的哲學互動氛圍、運用合適的話術規避直接為孩子灌輸信息都是能幫助我們改善親子溝通的方式。爸爸媽媽們是不是覺得很有用呢?快和家裡的寶寶一起試試看吧!今天,張華教授還會為大朋友們解惑哦。事不宜遲,讓我們趕快來看看今天收到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吧!
  • 中國版《蘇菲的世界》,幫我解決青春期兒子的迷茫,引入哲學世界
    最終奇奇和妙妙完成了40章共計40個經典哲學問題的解答探險,獲得了「自由男神」送給他們的禮物——整個世界,還解救了奇奇聽到的發出嬰兒哭聲的娃娃魚。最妙的是故事的最後一章,作者海天用莊周夢蝶的故事來寫奇奇和妙妙,這一場哲學探險,到底是蝶如人生還是人生如蝶?
  • 每個孩子都有必要讀些哲學書
    如若孩子問起這類父母早認為是常識的問題,父母多半覺得孩子問題幼稚可笑。一旦孩子開始對「我」有思考,父母就會緊張。原因多半在於,日常瑣細問題,父母習以為常,覺得低級且無需思考,智商有限的孩子問這類問題也是順理成章的。而關於「我」之類富有哲學深度的問題,連父母平日都少有思索,孩子問起,自然免不得有些許恐慌。其實,對孩子來說,問「人為什麼要吃飯?」和問「我為什麼是我」本質都是一樣的。
  • 哲學始於好奇,提問有助於思考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哲學始於好奇,提問是孩子探索世界,主動思考的第一步,孩子在問問題,是因為他們想知道這個世界運轉的因果關係。當孩子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哲學播種的最好時機。我們會發現,並不是沒有答案,而是答案太多——很多人早已為你準備好答案。比如說外國版的哲學入門書籍《蘇菲的世界》,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孩子思考,讓這些啟蒙變得生動有趣。
  • 燒腦科幻再次來襲,在哲學之外也有bug。
    電影《降臨》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豆瓣評分7.7分,被譽為2017年度最佳科幻片,同時,也獲得了多項奧斯卡的提名。改編自華裔科幻作家姜峰楠的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12座外太空來的飛船降臨在地球,但是卻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幹什麼。
  • 噹噹大促折上折|兒童哲學書上了教育部書單, 精選3-14歲60套哲學讀本, 埋下思考的種子!
    書中的哲學思考,遍及所有的人生重大主題,比如生與死、幸福、善惡、美醜、對錯,比如自由、公正、和平等等,所有主題都融化在日常小故事中,語言通俗,配以可愛插圖。要是人不死呢?那些神真的存在嗎?為什麼孩子的自由總是比成人的少?怎樣讓幸福變大ー點?羊和狼誰是對的?書中所有的哲學思想都融化在一個個小故事裡,融化在普普通通的對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