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據表明,飼餵大豆可以幫助豬抵抗一些病原感染,大豆異黃酮被認為是發揮作用的活性成分,但其機理並不清楚。
異黃酮是類黃酮化合物,天然存在於植物中,在大豆中的含量特別高。由於其健康益處,常被用作人類膳食補充劑。它對於豬的作用,一方面可能是清除繼發感染,另一方面可能對免疫系統功能有所增強。
伊利諾伊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對此開展了研究。他們嘗試研究大豆異黃酮對於豬藍耳病感染的抵抗作用。該實驗一個特別之處在於,驗證一個經過腸道的物質,是否會對一個呼吸道病毒產生作用。
他們的實驗用了96頭豬,分成三組,其中兩組感染PRRSv,感染組中一組飼餵異黃酮,一組不飼餵;另外一個不感染組不飼餵異黃酮作為對照。他們的結果顯示,感染組中,不飼餵異黃酮組相比飼餵組多50%的感染相關死亡。
在隨後的實驗中,他們驗證了大豆異黃酮發揮作用的途徑,是直接影響免疫系統,還是通過改變大腸腸道菌群而間接對免疫系統發揮了作用。從實驗結果來看,排除了通過腸道菌群間接影響免疫系統的可能性。但是研究人員並不能夠解釋這種有益作用的生物學機理。
研究人員表示,大豆是大部分豬日糧的主要成分,所以建議保持這種做法。另外,大豆異黃酮雖然有廣泛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但也具有雌激素活性,因此會對繁殖母豬產生影響。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考慮它的抗病毒作用和雌激素作用的平衡,特別是對於後備母豬。
主要參考來源:NHF
https://www.nationalhogfarmer.com/animal-health/illinois-study-finds-soy-isoflavones-may-protect-pigs-pathog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