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對孩子因材施教,笑看孩子的缺點,才能夠更好的讓他成才

2020-12-15 靜媽媽談育兒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靜媽媽,專注分享育兒領域的內容。作為一名10歲孩子的母親,親手孕育和陪伴兒子成長,讓我有了更多育兒方面的經歷;另外,我的職業是學校的校醫,也讓我在很多家長那裡了解到更多關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我希望將我的這些經驗都分享給大家,讓更多的新手媽媽在育兒道路上少走彎路,都能成為學習型的媽媽,讓育兒生活更輕鬆。孩子必定會培養得更加優秀。記得每天看我的經驗分享哦,育兒道路上我們一同前進!!!

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特點,你家孩子有動作磨蹭和性格內向、粗心馬虎等問題嗎?其實這些我們看似很嚴重的缺點,在孩子那裡只要因材施教,完全是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家長朋友一定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第一,懶孩子都非常聰明,別看孩子平時在生活之中表現的懶散亂啦,他沒有規則感,沒有秩序感,時間觀念也不強,什麼東西隨地亂放,但是有心理學家證明啊,課桌上擺得越散亂的孩子創造力越強。當我們的孩子把什麼都規規整整放在那兒的時候,這個孩子可能規則感很強,秩序感也很強,但是他的創意和創造力,以及他思維的發散性往往是比較弱的。所以家長需要懂得的一個道理就是,懶孩子都比較聰明,如果家長把他的潛能開發的非常好,他長大了之後能成為一個數學家、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等這類社會角色,所以不要因為他行為層面的懶散亂邋遢呀,注意力不集中啊,上課愛走神兒啊,這個簡單題總出錯呀,給他扣上什麼粗心馬乎,這樣的一個帽子。

第二,要聚焦在孩子的優勢上,把他的潛能無限度的給他開發出來,讓他成才有出息。大家要注意,不聽話的孩子呀,自信心都非常強,他為什麼對抗父母啊?不聽父母的話呀,因為他對一件事兒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主張,家長想想看,我們到底是要培養一個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容易有出息呢,還是培養一個完全對人和事,沒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容易讓他成才呢,所以當孩子跟父母意見和建議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就讓他表達出來,我們用慷慨聆聽的方式,讓孩子感覺跟我們聊天很安全。當一個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全部都表達給自己父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挑孩子表現很好的地方,給他點點讚。並對他思想不夠周全、想法不夠全面的這些環節給他提一些意見和建議。

他如果聽就讓他聽,他如果不聽我們也要接受。其實這些自信的孩子有領導力的,孩子在豐富的決策體驗之中成長,成熟他的心智。這些孩子長大了之後有可能會成為企業家,為什麼他平時總是愛跟你吹牛、說大話,總是跟你談未來的事情?就想跟你畫一個圓圓的大餅,一樣因為這些孩子與生俱來就有志向,有理想和將來。他可能成為你們家族裡的財神哦。

第三,還要注意動作比較慢的孩子情商都比較高。他為什麼慢呢?因為他內心很穩定,始終如一,開始什麼樣結束什麼樣,而且信守承諾。不輕易答應別人,答應別人的事兒一定能做的很好,所以別看他寫作業慢磨蹭,拖延時間觀念淡薄,但是這些孩子社交能力強,觀察細膩情感豐富,情商極高。



第四,所以沒有完全身上都是缺點的孩子,也沒有全是優點的孩子,我們必須從優勢的視角看我們的孩子,他才能閃閃發光,我們要記住,內向的孩子都很倔強,這些孩子平時都不怎麼說話,上課也不舉手和跟老師互動。回到家裡,都沉默寡言,甚至還把自己隱藏在別人不留意、不注意的地方,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一旦認定一個人,一個事兒認定人了,她就死心塌地的相信認定事情了,他就會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直到拿到結果為止。

所以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有孩子對應的特質,我們只有看到孩子的行為問題,深入到天性特質層面,去挖掘孩子的個性成長需求,調動我們的教育資源,滿足孩子這些需求,我們才能真正的幫助孩子成長,甚至成就他的一生,這就是因材施教,你記住了嗎?學會因材施教,讓我們的孩子幸福的成長,笑著成才,你覺得對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給我們留言一起討論!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如果在孩子心目中給他們播下了愛的種子,播下了陪伴的種子,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收穫孩子和你融洽關係的果實。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與大家分享到這裡,大家有好的想法可以在留言區留言,和我們一起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點讚、轉發,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在下方打賞一下靜媽媽的辛苦付出,感恩大家!孩子就像一顆種子,需要我們父母的呵護和培育,關於育兒的話題內容,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童話大王鄭淵潔:因材施教,兒子自學成才當CEO,女兒成學霸
    對於教育,其實很多家長都在苦惱著,如何給到孩子更好的教育去培育他們成人成才,但是世界上的方法千千萬,哪一個適合自己的孩子家長總是難以琢磨。有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己「走彎路」,於是把教育的任務,都教給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老師們,但是有這樣一個人,憑著自己個人給孩子的陪伴,獨自擔起了孩子的教育任務。
  • 「15歲女孩弒母」,家長懂得因材施教,孩子才能快樂成長
    因材施教讓孩子快樂地獲得更好的生存能力 前幾日碰到以前的語文老師,張老師。我跟她說起兒子學習不好這個問題,張老師告訴我,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沒有關係,要看他有什麼特點,因材施教才對。 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孔子擅於因材施教,他辦的學校是當時培養人才最多,社會影響最大的學校,經常說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可見孔子私學的規模巨大,教育效果顯著。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要學會因材施教
    導讀: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並且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 孩子的缺點大於優點?未必,父母可用四個方法,幫他「揚長避短」
    但是,卡卡媽覺得,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也很重要。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孩子在學習方面,確實沒辦法取得更大的成績,那麼可以試試找出他的長處進行培養,這樣,孩子成才的機會大很多。我們知道,孩子的長處,一般都隱藏在他的天賦或者興趣上,對於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事情,孩子是非常願意去做的。
  • 「因材施教」第一步,用「優勢視角」,發現孩子的天賦才能
    在培育花草樹木的時候我們需要去選擇適合花草的土壤、肥料,這樣做才能夠培育出比較繁榮的花草;同樣的道理,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這樣的話跟好的發揮孩子的優勢,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應該怎麼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
  • 家有兒子若有這兩個「缺點」,別忙著糾正,可能暗示將來容易成才
    但是女孩子就非常的乖巧懂事,其實家裡的兒子如果會有這些缺點的話,別忙著糾正可能暗示他未來更容易成才。01案例:朋友孩子之前特別的調皮,每隔兩三天就會惹出一個麻煩,需要朋友在後面跟著收拾爛攤子。正是因為孩子的這個性格,所以朋友對他的管教也特別嚴格,就是擔心孩子這樣不加以管教的話以後大了更加容易翻天。
  • 父母學會了退出,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父母要學會放手,學會退出。放手不等於不愛,不等於不關心,不等於不幫忙。放手 不是快刀斬亂麻,而是循序漸進與孩子成長相伴的過程。放手不是「不管你」,不是放棄愛,而是從孩子的身邊「抽離」出來,只在他需要的時 刻提供關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時候給他及時的輔助。
  • 孩子要「盯」著才能成才?魚缸法則:「放手」比「控制」更有力量
    導讀:孩子要「盯」著才能成才?魚缸法則:「放手」比「控制」更有力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要「盯」著才能成才?魚缸法則:「放手」比「控制」更有力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們學會「愛自己」,才能夠更好的愛孩子,很多人都走入了誤區
    媽媽要學會愛自己,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孩子朋友小李生完了孩子,就一直在家照顧孩子,每天忙忙碌碌,感覺時間過的很快。前一陣子參加了同學聚會,回來後小李就悶悶不樂的,心情很低落,會發一些比較喪氣的低氣壓的朋友圈。
  • 孩子「千人千面」,可以利用九型人格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方能對症下藥閨蜜是個性格要強的女人,對女兒的要求比較高。但是閨蜜的女兒是個隨和的性格,平時最怕閨蜜對她太嚴格。現在孩子越來越膽小,寫作業的時候要常常拿過去問一下媽媽,做得對不對?得到了肯定答覆才能放心繼續寫下去。這麼一來一回,作業完成得特別慢,閨蜜因為這件事愁掉了好多頭髮。
  • 「嚴是愛,寬是害」家長適當的管教,更有助於孩子成才
    哪怕鋼琴的黑白鍵已經讓朗朗感到枯燥無趣甚至是厭惡,他的父母也並沒有放鬆對他的要求與堅持。家長們對孩子適當的管教,更有助於孩子成才。 那麼,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逼孩子一把呢? 1、多個角度看問題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 孩子「犯錯」不承擔,父母「犯錯」不認錯,想讓孩子成才太難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比較小的,就算是犯了什麼錯誤,父母只要幫他承擔下來就足夠了,把責任扛到自己的肩上,讓孩子不遭受困難。 但是父母好像忘了一件事情,長期對孩子姑息遷就,會讓孩子認為永遠都會有人幫忙收拾爛攤子。從而變得更加喜歡犯錯,犯得更多。
  • 養廢一個孩子,常對孩子做這3件事就夠了
    剛出生的孩子是白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增色添彩最為重要的一步。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在意或者就是拔苗助長。 而孩子長成什麼樣子,就是父母教育方式的表現。 1、溺愛式教育:讓孩子變成「無能」的人,一味的寵著他就夠了人們常說一句話:年紀輕輕有手有腳到哪都餓不死。
  • 最好的教育,就是為孩子「量身定製」的教育——因材施教
    然而,儘管「因材施教」的故事誰都知道,但在現實教育之中,因為人們對「材」有著不同的認識、判斷和理解,所以教育起來五花八門——有崇尚武力徵服的,如「玉不琢不成器,孩不打不成才」;有相信打罵徵服的,如「給個好心,不要給個好臉」;有篤定道理行天下的,如認為「講了孩子就應該聽」;有信奉「無為」而治的,如相信孩子會「順其自然,長大就好了」;
  • 媽媽撫養教育孩子的核心,是情緒,爸爸呢?對孩子的影響怎麼看?
    在他與母親之間,有一條臍帶,將他與媽媽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因此,母親帶給孩子的,首先是感官上的認識,一個溫柔的媽媽,就是孩子的港灣。一個溫柔和情緒穩定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充足的安全感,擁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把更多的能量與精力,放在自我的成長上。而一個生活在情緒暴躁的媽媽身邊的孩子,他需要時時刻刻的打起精神,而這樣的暴躁易怒,也會讓孩子有樣學樣,學會了這樣的情緒處理能力。
  • 因材施教,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因材施教,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學習更加快樂。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的方法,適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卻不是那麼多,針對孩子的發育,習慣,志趣,能力等現狀而制定的一些針對性的正向教育方案,我理解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現在的學校教育中並不常見,學校的教育更多的是照顧全面,而極少部分會針對少數乃至個別孩子單獨教育,這種教育有些情況下叫補課,有些情況下叫家教。
  • 兒子有這「3個缺點」,家長先別著急管,長大後孩子更有出息
    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加懂事聽話,很多父母都會對兒子嚴格要求,當孩子有什麼缺點的時候,家長馬上就會指出來。「熊孩子」是大家非常反感的,但是其實有的時候男孩子有一些缺點,反而是他以後會有出息的表現。不過作為家長還是應該儘量了解小男孩子的心思,小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肯定和鼓勵,才能夠建立起來安全感和信心。孩子自信總比自卑好,男孩子保持一定的自信,長大之後更容易取得想要的成就。所以這種自戀只要不過頭的話,其實還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注意引導,並且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 除了因材施教,重點是要學會演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除了因材施教,重點是要學會演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家長的願望。於是我們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這樣的補習班,那樣的興趣班,甚至於把孩子平時玩耍的時間都耗去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其實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好好反思反思?這樣做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呢?
  • 教育孩子全靠吼?方法不對孩子不成才,教育孩子7個方法簡單有效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破壞者,想要把孩子指引到正路上來是需要耐心的,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全靠吼孩子,很多孩子一聽到爸媽的吼叫聲就會非常害怕,這樣根本起不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也無法讓孩子真正成才。
  • 懲罰可以改成孩子的缺點嗎?家長學會發掘「優勢」,才會主動改正
    導讀:懲罰可以改成孩子的缺點嗎?家長學會發掘「優勢」,才會主動改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懲罰可以改成孩子的缺點嗎?家長學會發掘「優勢」,才會主動改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