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論壇丨「美國第一」口號下的美國軟實力與中美硬話題

2020-12-16 澎湃新聞
6月24日,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中)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世界和平論壇上講話。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 圖

「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應當是平衡的發展、平衡的合作、平衡的競爭,能夠有效地管控分歧。」6月24日,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Daniel Russel)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世界和平論壇上說。

在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執政5個月之後,「不確定性」仍然是中美專家在評價川普政府時提及最多的關鍵詞,不過,兩國專家對於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依然表現出相對的樂觀。拉塞爾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中美之間存在許多共同的戰略利益,這些將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

「川普內外政策現在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聲明。對外政策,我們不知道美國大戰略到底是什麼樣,(美國)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決策班子,很多位置都空著,這個情況下他會做什麼,更不好預測。」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同一天在世界和平論壇上說。

川普上臺削弱美軟實力

毫無政治經驗的地產商人川普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成為從去年至今全球媒體不斷討論的話題。其競選期間的出格言論以及當選後採取的一系列爭議性政策,讓「不確定性」成為他身上最鮮明的標籤之一。

王緝思認為,川普上臺後美國的硬實力並沒有明顯下降,但是在「美國第一」的口號之下,美國的「軟實力」將會受到很大影響。王緝思認為,儘管北約、美日同盟、美韓同盟仍將存在,但是可能會越來越鬆散。

川普競選以來就對其盟友關係提出質疑,他曾批評日本、韓國以及北約盟友沒能充分履行防衛義務,搭美國便車進而要求這些盟友承擔更多的防務費用。5月26日,川普在出席北約峰會時還指責23個北約成員國沒有實現分攤軍費的目標。不過,美國國務卿、防長等人隨後也通過不同場合對盟友進行了安撫。

「川普政府對國際秩序可能帶來不穩定性影響、不確定性的影響,我們看到這種行為讓其它國家想放棄美國的引導力而另尋他路。」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資深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當天在評價川普政府時說,「在我看來,川普本人的一些觀點是以交易為基礎的,缺乏戰略性的,比較關注自己利益,而且可能也很難解決美國今天面臨的一些挑戰。」

在中美關係上,自川普競選至今也展現出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川普正式就任之前一度挑戰了作為中美政治基礎的「一中原則」,不過,今年2月初,中美兩國領導人首次通話中,川普表示美國將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中國想要的是可預測性以及確定性、穩定性,他們不想要美國的不確定性。所以川普政府應當思考這樣的問題,來提供這種可確定性的環境。」史文表示。

「戰略利益將推動中美關係發展」

雖然川普身上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是王緝思認為在川普任內中美關係將保持相對穩定。

「我對美國不樂觀,但對中美關係比較樂觀,」王緝思說,「中國外交的迴旋餘地在新的格局之下是擴大了。」

就在本次和平論壇不久前,6月21日,中美剛剛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首輪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雙方就朝鮮、南海、反恐等重要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雙方在會後均認為,此次對話是建設性和富有成果的。

「中美在氣候變化、伊朗問題等都有很好的、積極的合作。中美兩國都有全球利益,因為我們的經濟體量很大,人員之間不斷地往來,所以在解決全球挑戰方面,一定需要中美之間的合作,中美合作能帶來積極的影響。」拉塞爾對澎湃新聞表示,「根本而言,戰略利益將推動中美關係發展。」

21日的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中,雙方也都表示,將繼續共同努力擴大互利合作領域,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拉塞爾認為,中美在諸如朝鮮核問題這類「硬話題」上還有很大分歧,中美在這些話題的合作面臨較大困難,拉塞爾認為雙方有必要加強在這些問題上的合作。

「在這些問題上,需要彼此相互的妥協,而且是重大的妥協,只有這樣,才能夠相互照顧彼此的合理關切。」拉塞爾說。

實際上,自4月初,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開始,中美兩國就在朝鮮問題上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包括川普總統本人在內的美國政府多位高官在不同場合表示,中國在解決朝鮮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6月21日的中美首輪外交與安全對話中,雙方重申了致力於全面、可核查、不可逆的方式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共同目標。雙方重申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涉朝決議的目標。雙方願繼續為此做出努力,包括全面、嚴格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和推動有關對話談判。雙方決定就半島核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我們的溝通還不能夠了解彼此之間的意圖,我們彼此沒有更好地向對方解釋自己的政策,而對方也沒有很好地聆聽我們的政策。」拉塞爾說,「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中美兩國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國家有很大的雄心和視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在美國看中國軟實力的變遷
    美國有學者對我說,這比較明智地把文化與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聯起來表述,呼應了中國要表達的「和平崛起」的意思。 當年我每天從報販手裡拿到的是《華盛頓郵報》旗下的免費報紙《快報》。除了《快報》上的中國,那時在華盛頓,在美國公眾看來,中國軟實力的最佳代表是動物園裡的中國大熊貓,動物園因為大熊貓直接升級為華盛頓旅遊必去景點之一。
  • 【權威解讀】王緝思:「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 | 太平洋論壇
    而且在60年代,毛澤東主席在1963年和1968年分別發表了兩次關於支持美國黑人抗暴鬥爭運動的聲明。這都是我們現在不能忘掉的一段歷史。而到了80年代中期,由於中國和世界發生的變化,鄧小平和其他中央領導就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的兩大問題,或者說是時代主題。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國際上發生了變化,中國對國際問題的認識、對整個世界潮流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李子柒」們撥動美國人心弦:是軟實力,還是巧實力
    美國有學者對我說,這比較明智地把文化與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聯起來表述,呼應了中國要表達的「和平崛起」的意思。當年我每天從報販手裡拿到的是《華盛頓郵報》旗下的免費報紙《快報》。除了《快報》上的中國,那時在華盛頓,在美國公眾看來,中國軟實力的最佳代表是動物園裡的中國大熊貓,動物園因為大熊貓直接升級為華盛頓旅遊必去景點之一。人們願意談體育明星姚明,也談鋼琴家朗朗,但他們主要還是美國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為提升中國軟實力在世界上有影響,中國有關方面做了各種努力,從推廣中文、教育交流,媒體擴張到流行文化偶像,其收效無法一概而論。
  • 美國自跳陷阱,「新冷戰」拖垮中美關係
    美國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希望從意識形態上與中國產生對立,利用冷戰思維對中國進行政治打壓,妄圖通過一己之力來綁架中美關係。 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國際發展潮流,也違反了中美雙方友好合作發展的聯合公報精神。
  • 英國軟實力世界第一, 憑什麼超越美國?
    報告認為,未來中國將肩負更多國際責任,尤其當美政府繼續其「美國優先」的政策,日漸偏離自由貿易及氣候等國際議題。中國或將需要綜合其軟實力發展目標,貼合其在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發展方向,表現出對全球利益的長期承諾。脫歐公投2年後英國的排名憑什麼還上升了?
  • 和平隊與美國在非洲的軟實力及對中國的啟示
    (本文來自《當代世界》4月刊 作者:李文剛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和平隊是20世紀60年代初甘迺迪政府向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派遣志願者以改善美國國家形象、加深美國對外界的了解、傳播美國文化和價值觀的一項重要外交政策,它在美國與蘇聯冷戰進入高潮的大背景下出臺,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並服務於美國國家利益
  • 原創 | 攤牌:美國是否準備與中國和平相處?
    為了讓大家全面了解這句話的背景,下面我完整引述一下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上崔大使與一位美國記者的一段對話。第一,如果「沒有外部幹擾」,中國可以與鄰國通過友好和平談判解決任何問題。為啥崔大使有這個底氣,可以通過談判與鄰國解決「任何問題」?
  • 《主流》主編:美國軟實力概念掩蓋了全球文化戰爭真相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中國近年來在對軟實力概念進行運用的過程中,已經在其中賦予了新的內涵,其基本的出發點在於通過增強中國的軟實力來更進一步地實現對內和諧發展,對外和平崛起的國家戰略,這在客觀上對於人類和平與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6月16日,《主流》作者、法國著名社會學家馬特爾先生來到他中國之旅的終點站——上海,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這個時尚之都。
  • 中國軟實力,美國已被佔領!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一家中國公司處以了570萬美元的罰款,你能想像到這不是華為、不是阿里巴巴。就是抖音,國外版為TikTok。在今年第一季度,TikTok在Apple App Store上的下載量超過了3300萬次,超過了YouTube和Instagram。「無論是通過TikTok之類的應用在社交網絡領域打開新的利基市場,還是藉助《絕地求生》手遊等大逃殺遊戲抓住西方玩家的熱門趨勢,中國應用發行商都越來越了解能引起美國消費者共鳴的東西,以抓住西方玩家的熱門趨勢。」
  • 第四屆「中美文化論壇」在美國華盛頓舉辦
    人民網華盛頓4月10日電(記者 溫憲)第四屆「中美文化論壇」4月1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憲法中心」大廈舉辦。 這一論壇由中國文化部和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聯合舉辦。「中美文化論壇」是中國文化部與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根據雙方籤署的《關於鼓勵人文學科學術性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合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精神而開展的合作項目,旨在通過促進人文學科領域思想交流增進兩國文化思想界、學術界和人民間相互了解。自2008年起,該論壇每兩年輪流在對方國家舉辦一次。
  • 王毅:多所美國大學公開支持加強中美教育交流
    首先,我謹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願向長期致力於中美關係的各界人士表示敬意和感謝。我還要感謝基辛格博士對此次論壇的支持,每次同他對話,都讓我感受到他對這個世界以及中美關係深入的戰略思考。今天的論壇十分重要。
  • 從川普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看美國對內、對外政策的變化
    這個「change」就是歐巴馬競選口號;3、幹涉別國不要總是用武力,太累,要用「軟實力」,要會忽悠。「軟實力」是歐巴馬一直念茲在茲的東西,他的國務卿希拉蕊也是不遺餘力地在用,在他們「普世價值」的忽悠下,加上他們「軟實力」的運用,成功地搞亂了一些國家;4、美國在世界上是老大,說了算,這點不能變,誰要改變就是動力美國的核心利益。對於中美關係,歐巴馬心裡很糾結,心態很複雜,既想利用中國,又不信任中國。
  • 蔡武在美國華盛頓威爾遜中心發表演講闡述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文化...
    當蔡武對美國聽眾推心置腹地談及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文化根源時,美國聽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美國有關人士說,今年9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裡斯蒂娜·拉加德也曾在威爾遜中心發表過演講,稱全球經濟已進入危險的新階段,各方需同心協力,恢復世界經濟信心,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重磅聚焦】閻學通:走向兩極秩序的世界|第八屆世界和平論壇雙語媒體專訪
    閻學通,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接受中評社專訪,他在此深度剖析了中美關係現狀、中美競爭未來的走勢和對世界產生的影響,並分享了對中美貿易衝突、中美競爭中的臺灣因素和數字經濟時代的大國戰略競爭的看法。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推出「中美策」專欄,集納中美兩國學者的聲音,希望為推動兩國關係在新時期的健康發展提供積極的思維角度,提出建設性的論點。雖然雙方在確立彼此存在分歧上有進步,但是中美政府都忽視了兩國客觀存在的不信任。
  • 約瑟夫·奈:文化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
    2013年12月12日,約瑟夫•奈應美國NU SKIN如新集團邀請出席2013大師趨勢論壇。會後,他向環球人物雜誌記者闡述了對中國軟實力的最新解讀以及對中美關係的看法。民主黨的「諸葛亮」1990年的一個清晨,約瑟夫•奈正在家中品嘗早起後的第一杯咖啡,他的面前有一本攤開的書,那是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保羅•甘迺迪撰寫的《大國的興衰》。
  • 倪峰:新冠疫情下的美國與中美關係
    例如,2020年3月26日,當美國確診人數上升為全球第一時,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發推特諷刺川普「確實做到了美國第一」。即在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形成的相互確保摧毀情境中,大國戰略競爭向戰爭這樣的縱向升級的可能性下降的背景下,轉向擴大競爭範圍,其中既包括在太空、網絡、深海等新空間限制對手行動範圍,也包括在輿論、經濟、生物等綜合領域遏制對手發展潛力。在各種勢力的共同鼓譟下,美國對華發起了新一輪的挑釁,並對中美兩國在抗擊疫情方面開展合作產生了極大幹擾。
  • 宋國友:疫情暴露美國軟實力下降
    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是極端自然災難情況下各國「軟實力」的試金石,各國制度的底色及政府的成色能夠被更好地驗證,其軟實力也會因此發生相應的變化。對美國而言,疫情使其軟實力遭受重大挫折。和硬實力一樣,對軟實力的衡量有能力和意圖兩個維度。
  • 美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CIA與好萊塢
    好萊塢電影是美國軟實力的象徵。「一戰」結束之後,好萊塢便一直主導著世界電影業。在這百年歷史中,依靠向全世界販賣故事,好萊塢不僅賺到巨額的財富,也在潛移默化中輸出了自己國家的價值觀:個人英雄主義、自由平等、美國夢、美國的「世界警察」理念等等,它們並不具有攻擊性,甚至極具吸引力,但它們比冰冷的武器更能操控人心。
  • 中美交流項目被叫停,中方外交部:堅決反對
    文丨玄火 審丨瑾函美國國務院發布聲明稱,他們已切斷以下五個由中國出資扶持的文化交流項目:「政策制定者教育中國行項目」、「美中友好項目」、「美中領導者交流項目」、「美中跨太平洋交流項目」和「香港教育文化項目」,因為這些項目在美國看來,是中國向美輸出的「軟實力宣傳工具」、「單向訪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