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入學好不好:那些搶跑的小不點,最後都怎麼樣了?

2020-09-05 女鋼鐵俠

文/女鋼鐵俠

開學季馬上就要到了,新一批適齡兒童也開始報名上小學了。

每到這時, 8月31日以後出生,不滿6周歲孩子的家長,又開始鬧心了。雖然都是同年出生,但是同年不同命。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可以上學,之後出生的卻不符合入學條件,只能等明年了。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能和同年出生的孩子一起入學受教育,這些不符合上學條件的家長們,很多提前一年就開始託關係的託關係,找人的找人,花錢的花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所以,每年新生入學時,經常看到一些小不點,校服拖著地,書包比人大,吃力地跟在班級的後面。

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提前入學,對孩子的學習以及成長,非但無利反倒有害。

很多家長選擇了讓孩子搶跑

-01-

馬克·李維的《偷影子的人》裡有這樣一段描寫:

我被分到六年級C班,再一次成了全班年紀最小的人;我很倒黴,出生在十二月,雖然爸媽很高興我早讀了六個月,他們為此得意,每次開學我卻都為此懊惱。

成為全班年紀最小的人,意味著要擦黑板、收粉筆、收體育館的運動毯、把籃球擺放在很高的球架上。更糟的是,拍全班團體照時得獨自坐在第一排;在學校裡,再也沒有比這更丟臉的了。

書中的小主人公,一直為自己是全班年紀最小的學生而困擾,而且這種痛苦從一年級一直延續到小學畢業。

事實是,小主人公的這種困擾,他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家長們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在乎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偷影子的人》

-02-

我當年就是一個小不點。

我有一個姐姐,比我大兩歲半。上小學的時候,我父母做了一個決定,讓姐姐晚上一年,我早上一年,這樣我們兩個就可以同時上學了。

所以,姐姐成為班裡最大的學生,而我則成了班裡的小不點。

由於地處農村,教育不發達,我們那時還沒有普及學前教育,父母都是農民,我在上學時連1+1等於幾都不知道。

記得剛報完名那天下午,母親坐在屋子裡洗衣服。東北農村都是火炕,母親坐在地上,我側躺在炕沿上,右腿垂在下面,一邊看母親洗衣服,一邊問:「媽,讓我上學,但我啥也不會咋辦呀?」

母親抬頭看看我,笑著說:「上了學就會了。」

那時我才五周歲,當時的事大多不記得了,但是那天下午和母親的對話卻記憶猶新。

雖然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但是聽說要去上學,不免有些擔心和害怕,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

孩子入學前也有心理壓力

-03-

開學的第一天,我跟在姐姐的身後,背著奶奶為我倆做的,紅綠相間、人造革材質的單肩書包。那時候家庭條件都不太好,給孩子做衣服、做鞋、做書包都做大幾號,如果不壞的情況下,可以用很多年。

我的書包和姐姐的一樣大,但是個子小,為了讓自己的新書包不拖在地上,我努力地抬高左肩,以保護自己的新書包。

同去上學的孩子們高低年級的都有,大孩子們看到我這個小不點背著比自己大的書包,都笑得前仰後合,有些調皮的孩子還圍著我跑來跑去,像看動物園裡猴子。我害羞得一路低著頭,紅著臉,把身體藏在也並不高大的姐姐的後面。

個子小容易被嘲笑

上學後,問題更多。

由於在學校裡害怕,不敢自己去上廁所,每次下課都要姐姐陪著我去,有時擔心上課鈴響起,上廁所很緊張,越是緊張,褲帶就越解不開,還得讓姐姐幫忙。

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我基本聽不懂,所以總是溜號,有時老師課堂上講的是什麼課都不知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數學老師考了20道口算題,我做完後,拿到講臺上讓老師批,老師看都沒看,就在上面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

我手裡拿著紅叉叉,從講臺上走下來,同學個個都幸災樂禍地盯著我看。我當時感覺自己的臉都要丟盡了,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第一學期下來,拋開幾個腦子有點問題的,智商低的,上課睡大覺的孩子,我在期末考試中,排在了倒數第五名。

那是我這輩子都不能忘卻的恥辱,還記得姐姐和我吵架後,經常以此來取笑我,以及父母知道我的排名後,失望的表情。

所以,孩子小,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直接影響學習成績,久而久之,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學習差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04-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是兩個同學共用一個大書桌。我的同桌是個男生,非常調皮,經常欺負同學,把我這個小不點更是不放在眼裡,三八線每次都要劃到我這一邊,不讓我過界。偷拿我的墊板、文具是常有的事,被我發現後,還要舉拳頭嚇唬我,不讓我告訴老師。

後來,我們到鄉裡去上六年級,有個男同學坐在我的前面,每天上學都把椅子往後退,把我的位置擠得特別小,為此,我倆天天因為座位打架,但我人小力輕,沒有他力氣大,只能受他的窩囊氣。

在被欺負這件事上,每個孩子的反應不一樣。有的孩子從此變得越來越懦弱,相反,有的孩子長大後變得很暴力,去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以挽回當年被踐踏的尊嚴。

我似乎界於兩者之間,長大後膽子仍然很小,但是如果碰到有人欺負我,我就會瞬間變了一個人,仿佛被點燃的爆竹,恨不得與對方拼命。

所以,人長得小,就容易被同學欺負,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與心理健康。

容量被大孩子欺負

有時候,對於一個人來說,很多童年的陰影都是揮之不去的,即使長大成人,也無法撫平心靈的創傷。

所以,通過我自己的個人經歷,希望給學齡前的家長一些啟示。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比同齡的孩子心智成熟,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流無障礙,學習的接受能力強,且有很強的自制力。

所以,家長在考慮是否讓孩子提前入學的時候,還是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切勿盲目跟風,提前搶跑。

作者簡介:女鋼鐵俠,情感領域故事創作者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提前搶跑,只能形成短暫優勢,卻危害多多
    我的朋友和我說,她女兒經常抱怨,老師在晚自習上課導致她沒有時間做作業,九點鐘回家,寫作業就常常寫到12點。像這種孩子完全在教育者的「壓榨」中學習,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一定是高不起來的——尤其是,當「睡眠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
  • 提前入學好不好?
    據一項對100名提前入學學生的家長的調查顯示:只有發18%的孩子對學習感興趣,56%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16%的孩子上課坐不住。據老師反映,提前入學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注意力集中、獨立完成作業等方面,明顯比其他孩子差一截。
  • 孩子提前入學到底好不好
    據一項對100名提前入學學生的調查顯示:只有18%的孩子對學習感興趣,56%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16%的孩子上課坐不住。據老師反映,提前入學的孩子在自立能力、注意力集中、獨立完成作業等方面明顯比其他孩子差一截。當前,由於獨生子女在家裡一般處於中心地位,家長對孩子嬌慣溺愛,使孩子生活自立能力差。那些年齡偏小的孩子,甚至吃飯、上廁所都需要老師照顧,學習上更是力不從心。
  • 孩子提前入學到底好不好?
    孩子提前入學到底好不好?不是可以簡單肯定或否定的問題孩子提前入學到底好不好?這真的不是一個可以簡單肯定或否定的問題。雖然過了幾十年,如今入學年齡普遍提早了一些,可基本意思沒有變,還是個相比較而言的問題,仍然存在年齡特徵的不同。今天,一些研究也表明,孩子提前入學與其思維發展不協調。整個學前期幼兒的思維都處於具體思維階段,即使到學前末期也只能是抽象思維的萌芽。
  • 北京晚報評論:提前學拼音,搶跑沒必要
    提前學拼音,表面上看,是部分孩子搶跑了一步,學到了知識,但嚴格說起來,既讓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失去了玩樂的時間,也嚴重幹擾了此後小學的教學安排,同時,還給按照國家規定沒有提前學習拼音的孩子,帶來不應有的壓力。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成為一句空話,讓「零起點教學」左右為難,成為幼升小銜接的一大痛點。
  • 「搶跑」有用?杭小學校長:老早不提前學拼音,效果比現在好
    她立馬調整策略,讓會讀的小朋友當小老師,教那些沒學過的。但這樣也不是辦法啊,總不能讓那些孩子一直教下去。很快,就有不少孩子表現出不耐煩,坐不住了,隨意說話的,搞小動作的……狀況百出。蔣曉感慨道,孩子進入小學的第一個月,正是形成聽課習慣的黃金時期,就這樣被「學過拼音」給攪亂了。
  • 提前學習真的好嗎,很多家長都不清楚,快來了解一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桂瑩育兒說,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提前學習真的好嗎,很多家長都不清楚,快來了解一下!無數的孩子在幼兒園就沉浸在書中,沒有一個好的娛樂時間,就因為家長們都選擇強跑。然而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存在提前學習搶跑的心理,大多數的受訪問者期望政府可以對學校進行引導。在本次調查者中,大多都為孩子的家長。大多都居住在二線城市,這些人們認為這種現象在二線城市十分的嚴重。有相關人士告訴小編,在當地的幼兒園都會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知識。她的弟弟今年也上幼兒園中班,老師已經開始教學生認字、學習拼音、背古詩詞了。
  • 讓孩子提前入學好不好?
    讓孩子提前入學好不好?家長們提前送子女入學,可謂動機複雜、心態各異。
  • 「搶跑」停不下來?小娃娃的暑期:從學校出來又進培訓班
    早上7點半出門,晚上5點回家,從7月5日開始,杭州準一年級新生小玥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她上了一個幼小銜接班,早上4節課,下午2兩節,就跟小學裡的課程安排是一樣的。  初三剛畢業升入新高一的汪語佳,也很忙碌。
  •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常報全媒體訊 「幼兒園中班,不應該還是掰指頭數數的階段嗎?班上卻有小朋友學50以內的加減法了!」最近,家長李女士被同班一位女娃的「搶跑」震驚了:老師只是要求小朋友們每天練習寫幾個數字,而一位媽媽卻時不時在QQ群曬出女兒的算術題,都是50以內的。據這位媽媽稱,女兒很自覺,每天主動做一面紙。
  • 幼升小切勿"搶跑" 年滿6歲讀小學是最佳
    怕孩子「一步慢步步慢」,學齡前「搶學」小學知識的現象司空見慣,可「搶跑」究竟有多大意義?昨日下午,武漢市優秀教師、體育館小學優秀班主任張琦老師做客「名師課堂」,圍繞「幼升小」這一熱門話題與家長進行對話。  「我不知道2011年要不要送孩子上小學。」
  • 青島幼小銜接調查:八成孩子在「搶跑」 家長坐不住了
    「如果孩子今年上中班,明年想去,都不一定能報上名。」在談起某家幼小銜接培訓班的火爆程度時,家長周女士告訴記者。位於浮山後的一家幼小銜接班招生老師說:「銜接班使用的教材與學校不同,但教學目標是一年下來認識1200個漢字,會簡單組詞、擴句,拼音會拼會寫,畢業時可以閱讀簡單報紙,學會100以內加減法,差不多可以提前學到一年級全部的課程,如果學習效果好的話,可以提前掌握二年級上學期的課程。」
  • 提前入學到底好不好?看看這位媽媽怎麼說?
    一隻鳥兒、一朵花、一顆星、一個雨滴、也都具有人性與生命力。他熱愛整個大自然。他認為人類情感和自然力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或自然融入人類的感情。——by泰戈爾我上學較晚,整個學齡階段在班裡始是「大姐大」。優異的成績也因此而大打折扣,因為年齡比人大,如果成績不好,只能說明你笨;成績好才是理所當然。所以,年齡一直是我心中的痛!
  • 新生提前入學有4個優點,每一項都很實用,你都知道幾個?
    一眨眼就到了九月份,現階段正是老生回歸、新生入學的時刻,很多準大學生都陸續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備好了離鄉的行囊,即將踏入大生活。有許多人並不知道,為何開學之際總有人喜歡提前入校,這其中是有很多門路的。
  • 那些堅持十點睡、五六點起床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許多名人都公開表示喜歡早起,這是因為早起者工作效率更高,更容易感到幸福。那些一直堅持早起的名人們,在無數個季節更迭的晨曦中,磨練出鋼鐵一般的意志。村上春樹、李嘉誠、王健林、庫克、潘石屹等這些名人,都是常年堅持在6點之前起床,開始他們新的一天,那麼堅持十點睡、五六點起床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 零起點不等於零準備 滬小一新生提前學拼音「降溫」了
    原標題:小一新生提前學拼音「降溫」了  東方網8月2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要不要提前學拼音?」每年暑假,滬上不少小一新生家長都會糾結這一問題。勞動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提前學拼音,贏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認知在今年暑假悄然改變了。
  • 幼兒園「搶跑」的孩子會「贏在起跑線」嗎?專家:未必!
    也有部分家長心存焦慮:一是擔心幼兒園不教授知識,孩子上了小學會跟不上學習節奏;二是很多孩子都在報外面的學前班或在機構上輔導班,幼兒園不教、自己也不報班,擔心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 現實生活中,學齡前孩子在知識存儲方面的差距很大。有的孩子已經會識字讀書了,有的孩子已經會英文聽說了,有的孩子卻大字不識。這種差距,等上了小學會不會越拉越大?
  • 那些堅持晚上十點睡,早上六點起床跑步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早睡早起,對有的人來說,或許就是一句口號,但是對於那些成功的人來說,這是常態,是他們保持精神去拼搏的動力。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70%,心態、飲食、及時調整各佔10%,可想而知,早睡早起對身體健康有多麼的重要。那些堅持十點睡,早上六點起床跑步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 那些家庭條件好,成績不好被送到國外留學的學生,最後都怎麼樣了
    有人諮詢:家裡條件好但學習不好被弄到國外上學的那批孩子,他們現在什麼狀況?孩子成績不好,是否應該送到國外留學?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在國內上高中,成績一塌糊塗,考大學基本上無望,因為家庭條件還不錯,於是把孩子送到國外,「死馬當作活馬醫」,誰知道孩子到了國外大學,根本畢不了業,關鍵的是,人家大學還不讓你走,這和國內大學不一樣,畢不了業就要繼續上,本來計劃一年三四十萬,上完大學花一百多萬就可以了,結果孩子多上一年就多三四十萬,最後沒法畢業,眼看家裡經濟條件就要承受不了了,這個朋友一怒之下
  • 遏制幼教小學化須破搶跑心態
    遏制幼教小學化須破搶跑心態 2014-11-19 09:09:36此外,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要求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見11月16日《京華時報》)  國家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的禁令可謂三令五申,彰顯了政府叫停「幼教小學化」的決心,同時也從側面折射出了此種傾向屢禁不止的社會現實。「幼教小學化」緣何如此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