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鋼鐵俠
開學季馬上就要到了,新一批適齡兒童也開始報名上小學了。
每到這時, 8月31日以後出生,不滿6周歲孩子的家長,又開始鬧心了。雖然都是同年出生,但是同年不同命。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可以上學,之後出生的卻不符合入學條件,只能等明年了。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能和同年出生的孩子一起入學受教育,這些不符合上學條件的家長們,很多提前一年就開始託關係的託關係,找人的找人,花錢的花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所以,每年新生入學時,經常看到一些小不點,校服拖著地,書包比人大,吃力地跟在班級的後面。
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提前入學,對孩子的學習以及成長,非但無利反倒有害。
很多家長選擇了讓孩子搶跑
-01-
馬克·李維的《偷影子的人》裡有這樣一段描寫:
我被分到六年級C班,再一次成了全班年紀最小的人;我很倒黴,出生在十二月,雖然爸媽很高興我早讀了六個月,他們為此得意,每次開學我卻都為此懊惱。
成為全班年紀最小的人,意味著要擦黑板、收粉筆、收體育館的運動毯、把籃球擺放在很高的球架上。更糟的是,拍全班團體照時得獨自坐在第一排;在學校裡,再也沒有比這更丟臉的了。
書中的小主人公,一直為自己是全班年紀最小的學生而困擾,而且這種痛苦從一年級一直延續到小學畢業。
事實是,小主人公的這種困擾,他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家長們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在乎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偷影子的人》
-02-
我當年就是一個小不點。
我有一個姐姐,比我大兩歲半。上小學的時候,我父母做了一個決定,讓姐姐晚上一年,我早上一年,這樣我們兩個就可以同時上學了。
所以,姐姐成為班裡最大的學生,而我則成了班裡的小不點。
由於地處農村,教育不發達,我們那時還沒有普及學前教育,父母都是農民,我在上學時連1+1等於幾都不知道。
記得剛報完名那天下午,母親坐在屋子裡洗衣服。東北農村都是火炕,母親坐在地上,我側躺在炕沿上,右腿垂在下面,一邊看母親洗衣服,一邊問:「媽,讓我上學,但我啥也不會咋辦呀?」
母親抬頭看看我,笑著說:「上了學就會了。」
那時我才五周歲,當時的事大多不記得了,但是那天下午和母親的對話卻記憶猶新。
雖然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但是聽說要去上學,不免有些擔心和害怕,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
孩子入學前也有心理壓力
-03-
開學的第一天,我跟在姐姐的身後,背著奶奶為我倆做的,紅綠相間、人造革材質的單肩書包。那時候家庭條件都不太好,給孩子做衣服、做鞋、做書包都做大幾號,如果不壞的情況下,可以用很多年。
我的書包和姐姐的一樣大,但是個子小,為了讓自己的新書包不拖在地上,我努力地抬高左肩,以保護自己的新書包。
同去上學的孩子們高低年級的都有,大孩子們看到我這個小不點背著比自己大的書包,都笑得前仰後合,有些調皮的孩子還圍著我跑來跑去,像看動物園裡猴子。我害羞得一路低著頭,紅著臉,把身體藏在也並不高大的姐姐的後面。
個子小容易被嘲笑
上學後,問題更多。
由於在學校裡害怕,不敢自己去上廁所,每次下課都要姐姐陪著我去,有時擔心上課鈴響起,上廁所很緊張,越是緊張,褲帶就越解不開,還得讓姐姐幫忙。
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我基本聽不懂,所以總是溜號,有時老師課堂上講的是什麼課都不知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數學老師考了20道口算題,我做完後,拿到講臺上讓老師批,老師看都沒看,就在上面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
我手裡拿著紅叉叉,從講臺上走下來,同學個個都幸災樂禍地盯著我看。我當時感覺自己的臉都要丟盡了,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第一學期下來,拋開幾個腦子有點問題的,智商低的,上課睡大覺的孩子,我在期末考試中,排在了倒數第五名。
那是我這輩子都不能忘卻的恥辱,還記得姐姐和我吵架後,經常以此來取笑我,以及父母知道我的排名後,失望的表情。
所以,孩子小,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直接影響學習成績,久而久之,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學習差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04-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是兩個同學共用一個大書桌。我的同桌是個男生,非常調皮,經常欺負同學,把我這個小不點更是不放在眼裡,三八線每次都要劃到我這一邊,不讓我過界。偷拿我的墊板、文具是常有的事,被我發現後,還要舉拳頭嚇唬我,不讓我告訴老師。
後來,我們到鄉裡去上六年級,有個男同學坐在我的前面,每天上學都把椅子往後退,把我的位置擠得特別小,為此,我倆天天因為座位打架,但我人小力輕,沒有他力氣大,只能受他的窩囊氣。
在被欺負這件事上,每個孩子的反應不一樣。有的孩子從此變得越來越懦弱,相反,有的孩子長大後變得很暴力,去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以挽回當年被踐踏的尊嚴。
我似乎界於兩者之間,長大後膽子仍然很小,但是如果碰到有人欺負我,我就會瞬間變了一個人,仿佛被點燃的爆竹,恨不得與對方拼命。
所以,人長得小,就容易被同學欺負,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與心理健康。
容量被大孩子欺負
有時候,對於一個人來說,很多童年的陰影都是揮之不去的,即使長大成人,也無法撫平心靈的創傷。
所以,通過我自己的個人經歷,希望給學齡前的家長一些啟示。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比同齡的孩子心智成熟,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流無障礙,學習的接受能力強,且有很強的自制力。
所以,家長在考慮是否讓孩子提前入學的時候,還是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切勿盲目跟風,提前搶跑。
作者簡介:女鋼鐵俠,情感領域故事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