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五個原則 三合派通俗入門之作

2021-02-08 生肖小小事

《地理五訣》一書書如其名,在先賢地理風水理論的基礎上,再次化繁為簡,把陰宅地理風水歸納概括為五個主要的要素,即龍、穴、砂、水、向五個原則。卷二至卷七就是緊緊圍繞這五個要素來論述。既講述了龍、穴、砂、水、向各自的形象、特點,又把五個要素加以溶合,論述彼此間辨證關係。

我們認為《地理五訣》是三合派地理風水著作,主要是趙九峰先生在書中也強調重視龍(山脈)、水、向三者的關係,認為必須龍水要相合,龍水與向也要相合,龍水向都要得生旺之氣才吉。《地理五訣》卷一中有「玄關同竅歌」,就是要求龍脈、水口和向三者要陰陽要配合,滿局生旺。

有人稱《地理五訣》是堪輿學典籍中的扛鼎之作。應該講《地理五訣》確是三合派地理風水通俗入門和值得精讀的著作,它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不足之處。

一是全書沒有一個風水地理實例。趙九峰先生在書中自稱看過「千墳萬冢」,但是全書八卷沒有一個地理風水實例,不能不說是個缺憾,讓人難以信服。不象徐繼善的《地理人子須知》,實例隨處可見。

二是對於羅盤的講解內容不多。特別對於分金如何運用,分金與仙命關係如何未論及。

三是書中繪圖很亂,模糊不清,讓後學多有不便,甚至容易產生歧義,走入歧途。當然,這是古籍風水地理書的通病,不象現代巒頭砂形水形附有彩色照片,清晰明了。

四是由於編排的體例關係,粗觀其書,似乎對來水不重視。好象全書少有論及,細看幾遍後才知道卷一「九宮水法歌」和「補遺」就是說明來水的。可能由於趙九峰先生及門徒的時間過於緊促,全書的編排體例上有欠科學性。

現代有人認為《地理五訣》的著者趙九峰先生根本不是楊救貧先生三合派地理傳人。楊公從不認為「水為動為陽,山為靜為陰」。

儘管有如此這般的缺點不足,《地理五訣》一書仍不失為一本地理風水愛好者閱讀學習的好書,特別是三合派地理風水學者,可以精讀一番。熟讀精思,自然長進。有人說風水地理要讀百本古籍,信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用在學地理風水之上,就是寫照。

滏陽趙九峰《地理五訣全集》介紹風水先生是怎樣覆驗舊塋:"凡到一舊塋,先將左右前後皆看遍,再到穴前看大水小水。歸何處。不辭勞苦。去水口上看法,先立一高杆,次到墓前頂正中下一羅針,用外盤縫針,看穴中穴前內水口兩水交會於何處,或歸庫存不歸庫存。次看是地支向或天幹向,生旺不生旺。再看龍是何字八首,是生龍還是死龍,龍水配不配,通竅不通竅,是水通竅還是龍通竅,或合元關通竅。再看貴人在幹天或是地於:舍某貴人得位不得位,則知有無前程。看生方有山無山,有支,合某貴人得位不得位,則知明無前程。看生方有山無山,有財無財。看天柱訓低,則知有壽無壽。將四維、八幹、廿四字局圍皆目的地遍,或在天幹,或在地支,形象好不好。或是富穴,或是貴穴。穴暖不暖,風吹不吹,案眠弓不眠弓,有無不砂。然後照五訣書中圖形看,吉則斷吉,兇者斷兇,斷無不準。

「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

我國先民們把地形總結為「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是對人們居住環境的一種科學的高度概括。人們在追求與「地理五訣」達成和諧統一,實際上就是在追求與大自然在空間上達到和諧統一。

1龍

「龍者何?山脈也。山脈何以龍為?蓋因龍妖嬌活潑,.而山脈亦然,.」(《周易陰陽宅》)。龍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巒,通常為氣脈流貫的山體。到了平原,沒有山體的地方,也是有「龍」的。此時的「龍」已經轉入地下,是指地下的巖土層,地下巖土層也是有走向的。「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認星峰起,平地兩旁尋水勢。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周回中者是。」(《撼龍經》)。從地質構造來看,水往低處流,巖層的走向也一樣。我們的成語裡也有「來龍去脈」的說法,可見,「龍」是有走向的,「氣」依附於「龍」,走向和「龍脈」一致。「龍」也分吉兇,吉龍為光肥圓潤、尖利秀美、勢雄力足、雄偉磅礴的山脈,這樣的龍稱為「真龍」,能夠迎氣生氣。兇龍為崩石破碎,歪斜臃腫、勢弱力寡、枝腳瘦小、樹木不生的山脈,這樣的龍稱為「老龍」、「死龍」,迎接到的氣也是不好的兇氣。我們通常都說「青山綠水」,「青」就是指山的綠化狀況。山上有大量的樹木就稱為「青山」,樹木能夠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果山上沒有樹木,就會造成水土流失,「青山綠水」變成「窮山惡水」。山體出現衝溝、滑坡、崩塌等不利於建設的現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風水學認為,「龍」不能斷,「龍」斷則「氣」斷。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龍」斷處其實就是指地震斷裂帶、地裂縫等不良的地質狀況,是不宜建造房屋的。進一步說,地下巖土層的結實與否,直接關係到地基承載力的情況。可見,所謂「龍」,就是指我們在建設中所提到的工程地質條件,風水學中對「龍」的研究其實就是現代科學中地質科學的一部分。

2「穴」與「明堂」

「穴」是「氣」隨著「龍」而來所聚集的點,「明堂」才是我們所選擇適合我們居住、生活、工作的地點,「古之地理家,以穴前之地名之曰『明堂』」(《周易陰陽宅》)。它是指「穴」前靠山近水的平坦之處。而「穴」則往往成為城市中比較重要的地點,利於「氣」的集聚。「穴」與「明堂」的關係是「點」與「面」的關係。「穴」起到了一個「控制點」的作用,是明堂的前提。「明堂」的位置也符合西方學者所提出的「邊緣效應」。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明山與水能夠提供給人類必要的生活、生產資料。近水,則有了生命的保障;近山,則提供給人類各種食物。不能離山太遠或離水太遠,這也是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道」的體現。上海浦東的陸家嘴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黃浦江從西南往東北方向流過,成為傳統風水學中的「玉帶水」模式,後建立起的眾高樓圍繞著一個中心綠地,這個中心綠地就可以認為是「明堂」的位置,從而形成一個典型的「聚氣」的模式。從城市經營的角度來看,它改善了小區域的環境,從而增加了其周圍土地的經濟價值。「穴」與「明堂」的選擇其實是我們現代城市建設中的選址科學,需要從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

3砂

「砂者,穴之前後、左右山也。」(《周易陰陽宅》)「砂」是構成穴場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風水學中以中華傳統文化中代表四方的四神獸來命名穴場周圍的砂山:前(南)朱雀,後(北)玄武,左(東)青龍,右(西)白虎,並配以五行學說對砂山所構成的環境做出邏輯的分析判斷。風水學的原則是儘可能利用好的地形建設,對於一些不好的地形環境條件做出相應的改造。這裡對地形的考慮就涉及到日照、氣候、土壤、風向等要素,與現代科學提倡的生態建築的基本要求吻合。

「《曲禮》注云:朱雀、玄武、青龍、白虎,

圖7黃帝陵之風水砂山意象四方宿名也。然則地理以前山為朱雀、後山為玄武、左山為青龍、右山為白虎,亦假借四方之宿以別四方之山,非謂山之形皆欲如其物也。」(《地理人子須知》)從圖6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典型的風水模式除了有靠山(鎮山)之外,左右兩側還應該有起護衛作用的山,使整個穴場成兜抱狀,來擋住「風」對氣場的破壞,達到更好的聚氣作用,讓人們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同時也能夠提供給人類一些維持生存的物質資料。(圖7為黃帝陵的風水砂山的意象,圖中的「四神獸」只是從形方面來說,並非是從方位的角度來說的。)

4水

「水者,龍之血脈。穴外之氣,龍非水送,無以明其來;穴非水界,無以明其止。」(《周易陰陽宅》)風水學認為,氣也是隨著水而走的,有水必有氣。在現實生活中,人對水的依賴也超出於對山的依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葬書》)故民間一些地區仍有「陰宅(墳墓)重山,陽宅(房屋)重水」的說法。水的走向,就是「氣」的走向。而「氣」又是和水的走向相同的。「氣」是貫通於水的,水的流動帶動「氣」的流動。而不同的水所聚到的「氣」所具有的性質也是不同的。水質清明,味覺甘甜為吉;水質濁暗,味覺苦澀為兇。水質的不同,即水中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時,水的性質表現也有所不同,水質良好的地區當地居民的身體素質等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好,而有的地區人們患有地方病也與水質有關。

水還具有交通的作用,不論古今中外、內河外海,凡是具有良好的水利交通條件的城市,經濟都比較發達。在城市中,道路也被風水家們當作水來看待,凡是交通便利的城市,經濟也較一般地區發達,從歷史上看,各個城市的發展無不與交通的發達程度相關。前面已經說過,山能夠提供給人們必要的生存資料,這也正好體現了民間流傳的「山管人丁水管財」的說法。

水對人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選址時儘量選在河道的凸岸,而不選在河道的凹岸,是為了避免洪水的侵襲,別的文獻裡已經說的很多,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5向

向指的是朝向,它具有矢量性。同一物體,隨著參照物的不同其方位也不同,故不能單純的說某一物體的方位是「XX」向。在風水家們利用羅經(羅盤)進行選址,或是對某建築進行定向分金時,就是以其手中的羅盤建立起一個相對的坐標系,從而對穴場進行一些邏輯性的、適用性的分析和評價。看周圍的環境是否能夠滿足「聚氣」的要求,即整個穴場是否能夠滿足人類生存的各種需要。

以某一棟建築單體來說,日照和通風是必須滿足的,滿足了則為「吉」,反之則為「兇」。我們知道,最好的朝向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略有偏差。在我國,南方地區炎熱,日照條件很容易滿足,由於潮溼,通風在朝向的考慮上佔主要地位,同時要避免過分的日照,故以南偏東15為吉;而北方地區因為寒冷,日照在朝向的考慮上佔主要地位,所以儘量要爭取「熱軸」的方向(即南偏西15)來獲得熱量為吉。進一步說,我國位於北半球,「負陰抱陽」就是指「面南背北」,同樣的「負陰抱陽」到了南半球就成了「面北背南」了。

可見,朝向的吉兇選擇也是從人的根本生存需要來說的,其本質就是對天文、地磁的選擇,所以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水模式,不能一成不變。

更多精彩推薦:

測入首龍、水口、天門、地戶、峰砂的方法

陰宅風水與墓葬民俗,一個墳墓的風水作用能管多久呢,陰宅作用大

玄空飛星之二十四山三元龍

二十四山開山克應秘術

古時五百年不外傳的風水之秘!


相關焦點

  •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基礎篇,學地理入門法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基礎篇,學地理入門法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學地理入門法
  • 《地理五訣》學習隨感
    時下派系眾多,各有所長,唯《地理五訣》系綜合(匯總)類。《地理五訣》著於清乾隆丙午年間,為趙九峰先生遵郭景純《葬經》、楊救貧《青囊經》、劉秉忠《玉尺經》、卜則巍《雪心賦》、劉青田《披肝露膽》、譚仲簡《一粒粟》或祖而為綜合,並參閱了《玉髓經》、《天玉經》、《青烏經》、《黑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頂門針》、《天機會元》、《人子須知》、《一貫堪輿》、《三才發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彈子》等地理風水學書籍,從流溯源
  •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基礎篇.細論五常
    中天易學分享:《地理五訣》基礎篇.細論五常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大家好,這裡是中天易國學文化大講堂,我們的命理玄空的主題就是集眾家之長,把各派別之精華融合在一起,再接合命主八字之用神,合理有效的為人民服務,趨吉避兇
  • 議玄空三星排龍訣
    就如玄空地理的「三星排龍訣」又叫「排龍立穴三星訣」也只是地理巒頭審察的一個方面。被三元中州學派奉為絕學、為千古不傳之真訣。也是以蔡岷山為主的廣東南派理論的組成部分。其口訣是:龍上山山起破軍,破軍向上定乾坤。右廉破武貪狼位,疊疊挨加破左文。破巨祿存星十二,時師此訣未曾聞。有緣大地須開眼,陸地神仙便是君。
  • 孟先生筆記丨三合派解讀風水中的「運」
    「三合派」是以長生十二宮「申子辰三合為水,亥卯未三合為木,寅午戌三合為火,巳酉丑三合為金」為理論依據,分為「金、木、水、火」四大局,其典型的著作為《玉尺經》,其中「造微賦」上講:「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鬥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這就是四大局中將天幹納入三合體系的依據。
  • 墓地風水注意「龍穴砂水向」五點,事關幾代人,要重視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墓地風水主要注意龍、穴、砂、水、向五者,被風水師稱為「地理五訣」。佔三處可富貴,擁五處乃帝王。
  • 二十四山葬法、排龍立穴訣
    穴宜高遷,深開金井,謂之黃金登水墓登砂是也。八、騎 龍:龍神盡處有突兀之結,案迫前砂,而穴露其氣不聚,後龍壘來,草蛇灰線,過脈分明,穴須退後高扦,取騎龍下,深井放棺,填補明堂,以全造化也。十三、擔 凹:龍橫過,轉跌降脈,穴情有若蜂腰之勢,合天財兩頭金樣,後有正託樂,於仰掌中直扦開井,不用太深,吞棺三分之一,太深則反傷穴也。前關住堂氣不洩,發福永久。若砂水直去 為兇,此天財相似也。十四、抱 兒:來龍上急下緩,雌雄交度,堂氣分明,應案秀出,龍虎面前迫逼,扦穴可上穿龍虎腰,下取交合水,橫抱 如人抱兒之狀也。
  • 《地理五訣》卷二:論龍生旺死絕形象
    《地理五訣》卷二:論龍生旺死絕形象[清] 趙九峰龍訣山也地也何名龍
  • 風水知識—地理五訣之「水」
    水:龍、穴、砂、水、向中的水,是風水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從陰陽配備、陰陽相依、陰陽互補(相反相成)的角度,從風水宏觀上看佔其一半的比重,因山與水的太極合成「山靜主陰,水動主陽「。:護穴水、元辰水、反弓水、割腳水、淋頭水等; 水的流向:來水、去水、反向水;水的大小、遠近、長短、流速、虛實都有說法。
  • 地理秘訣(龍穴砂水)天人合一觀
    習地理,除慎讀優良巒頭、理氣書籍之外,尤其要臨場考驗,接觸戶外山水,求證陰陽宅興敗原因;歷練越多,越能心領神會;蔣雲庵「地理正宗」云:地理之學必須見、聞兩到;悉書義而不登山水則眼界不明,登山水而不悉書義則心無張本;書義融化,山水會通,龍之變態,過目洞然。白髯老人《巒頭心法》強調:習地理,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只有經過龍、穴、砂、水的訓練,掌握其要領,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周易起名館】論楊公風水與《地理五決》之辯!!!
    我知道他一直在使用《地理五訣》給人看墳,我還勸他也研究一下古法四十八局。但用他的話說:對《地理五決》一書已經有很深的研究。並且,照著『『向向發微』』中十二水囗圖,按圖索驥為人選址簡單快捷,而且已成習慣,讓他突然改用它法,不順手。
  • 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之龍的生旺死絕形象之四大龍局
    中天易學分享: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之龍的生旺死絕形象之四大龍局導師:張永紅弟子:王俠整理大家好,這裡是中天易國學文化大講堂,今天我們分享龍的生旺死絕形象今天我們分享火局:一、乙丙交而趨戌,火局乙龍生旺死絕凡是看地,直到到頭的結穴之處,要用羅經的外盤來察看水口。如果在辛、戌、乾、亥、壬、子這六個字上交會,都稱為乙丙相交而趨戌,屬於火局的乙龍。
  • 消砂納水方法
    風水知識賞析:前後龍虎、尋龍點穴、龍穴砂水向論穴地理最注重者莫如穴,穴者生氣會萃之所也。其象形極為明顯,入首,為來龍發脈之所,猶人之首,為開帳之勢,猶人之左右手,即大龍虎砂也。龍未必純吉,虎未必盡兇,總之不論前後左右,務必高低相稱,處處合情則為吉,無情則為兇,地理立穴,一如人事,主客儀容,務必相稱,主弱賓強,則非所宣,書日山有情水有意,面面相顧,方稱全美,世以龍地龍穴稱之者,實為怪談,世又有以喝形名地者,更屬無稽,言龍言虎言禽言獸,地之外形,或有近似之模樣,其內氣之結作,何嘗有此肖像,乃好事好奇者,以此命名而玩世耳,所以有甲以為是禽,乙又以為獸者,而丙則或以為非禽非獸矣,
  • 天星風水砂法 癸山丁向
    天星風水砂法癸山丁向,富貴一時聲望,範香溪先生違浚,作心箴者,理學傳千古,人人皆知。惜發福後不報葬師,昔負成議,乃假借宰相筆之言,在坤宮初關之初,興工建塔。塔城也,子齊落職,但去其官而留人,乃葬師忠厚之情也。
  • 想成為「龍的傳人」?先學會如何尋找龍脈!
    秦漢以後,對龍的崇拜與帝王身份結合在了一起,這種文化的整合更賦予了龍至高無上的權利。龍在中國道教中被認為是四大瑞獸之首,古代四大守護神分別為:龍、鳳、麒麟、龜。在風水學中把連綿起伏的山脈稱為「龍脈」。風水術數首推「地理五訣」。巒頭派中龍脈包含龍、穴、砂、水、向五要素。
  • 地師入門的基本口訣
    艮坤乾巽是真火,辰戌醜未水洋洋。生我印綬居兩榜,比和人才發科場,我克是財多田莊,克我七煞最難當。洩我文章窮到底,女方功名富又強。二,龍上八煞歌,坎龍坤兔震山猴,巽雞乾馬兌蛇頭,艮虎離豬是煞曜,冢宅逢之一旦休。 [坎龍坎向見辰戌水,此煞可化。化煞為權登將臺。因合淨陰淨陽,為輔弼巨門水。 坤龍坤向見卯水。震龍震向見申水。巽龍巽向見酉水。乾龍乾向見午水。可化。
  • 風水中的五種水局
    風水中的五種水局  一逆水局,二順水局,三聚水局,四橫水局,五無水局。 一逆水局:從三明堂外向案山或穴前尋源流來為朝水局,水從左青龍外,右白虎外,交匯於案山外,水口有禽獸關鎖,水不能直去,又曲曲返身從大明堂外流入龍虎案山內,不直衝墓穴,在中明堂或小明堂內,墓穴前曲曲有情,從某字流來到穴地明堂前為逆水局。
  • 中天易學分享: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之龍的生旺死絕的形象總結
    中天易學分享: 風水基礎篇《地理五訣》之龍的生旺死絕的形象總結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 「乾山乾向水流乾,乾峰出狀元」解讀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這一句話肯定是講巒頭與理氣相配合的,這就涉及到了龍砂穴水向的問題和理氣楊公風水學術的運用了。楊公風水學術中有三種龍的格局,分別是直龍結穴、橫龍結穴、回龍結穴。》(音頻附圖),須常頌常習👉《地理三字經》字字璣珠 誦讀百遍其義自現👉楊公《鐵骨秘》👉司馬頭陀《地理鐵案》全文👉《陽宅避繆》👉風水基礎而系統教程《地理五訣》👉讀《青囊經》有感👉《青烏經》白話解👉楊筠松:朝山密語👉地理鐵骨秘(全文)👉【清】葉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