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媽媽,都是自家孩子的「專用廚娘」,各種菜色各種做法,只要孩子喜歡就會努力去學去做,讓孩子吃得開心,吃得健康。
孩子愛吃自己做的飯,就是對媽媽的最大表揚,每個媽媽都會為此感到驕傲。
那麼,當這種「御用廚娘」的驕傲被「食堂大鍋飯」打敗時,又會是怎樣的場景,怎樣的感受?
一直以來,小張都深深為了女兒的吃飯問題煩惱,結婚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在女兒的「逼迫」下硬是成了煎烤炸烹煮麵面俱到的大廚,可女兒還是吃得不多,胖不起來。
時光飛逝,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小張就更發愁了:在家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她都吃不多,這到了幼兒園裡吃小飯桌不得瘦成竹竿?
然而,小張做夢都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女兒在上了幼兒園後不僅沒有變瘦,反而瘋狂「長膘」,體重直線上升!
更令小張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女兒對自己做的飯的嫌棄,小傢伙竟直言表示媽媽做的飯菜難吃,比不上幼兒園的飯菜。
「幼兒園飯菜真香,我一頓吃兩碗!」
小張本來還將信將疑,直到看到了幼兒園老師拍的照片,小張才不得不相信這一事實,為此大受打擊。
照片裡,幼兒園裡的寶寶們聚堆吃飯,只是普通的西紅柿炒蛋、青椒炒肉,孩子們卻吃得津津有味,還要遠勝於「御廚」們烹飪的珍饈佳餚。
其實,這種現象還真的並非個例,很多孩子都類似情況,而原因也並不複雜。
1、食材豐富,營養均衡
在食材上、營養上,其實幼兒園的大鍋飯未必會比私廚們差多少,食材或許沒那麼貴,但營養上並不遜色。
有了豐富食材、均衡營養做基礎,孩子們起碼不會去排斥食堂飯菜了,再加上其他因素,便很容易喜歡上食堂飯菜。
2、人群效應
在家裡,孩子沒有同齡人,自己吃飯也就沒個對比、沒個刺激。
而在幼兒園裡,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年紀的小夥伴一起吃飯,在人群效應的影響下就分外顯得氣氛熱烈,孩子也就更願意多吃。
3、口味清淡,飲食規律
與家中不同,孩子在幼兒園裡吃食堂,口味往往要清淡許多,而且也不是想吃隨時吃,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吃飯。
比起家裡想吃就吃、想吃啥就吃啥,食堂雖然多了很多限制,卻也培養了孩子的飲食規律,反而會讓孩子更喜歡。
其實,家長們也沒必要「羨慕」食堂,就算是在家裡,只要能夠吸取食堂菜的「其中精華」,如活躍氣氛、定時定量,孩子也會愛上吃飯的。
親愛的家長們,你家孩子愛吃你做的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