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寶媽,不知道有沒有家長像我一樣,為了孩子而讓自己進行了很大的改變,像我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每天都會研究各種好吃的、各種料理,硬生生將自己逼成了一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女強人。
雖然生活變得很累,但是每當看著孩子吃飯時「真香」的樣子,我就感覺非常滿足,相信大部分家長對此都會非常驕傲。
那麼當寶寶的「御用大廚」被食堂的大鍋飯打敗之後,又是怎樣一個場景呢?
我閨蜜就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年為了讓孩子喜歡吃自己做的飯,我們兩個組團去學習了做飯,有孩子之前可以說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但是有孩子之後就變成了孩子的專屬大廚,不過自己做的飯雖然色香味俱全,但是孩子每次還是不會吃太多,每次都是剛好吃飽就不會再吃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很快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經歷了兩個月的幼兒園生活,閨蜜發現孩子竟然胖了很多,當時閨蜜特別納悶,自己每天給孩子吃那麼多好吃的,有營養的食物,都抵不上孩子上幼兒園這兩個月,這是為什麼呢?
結果女兒卻告訴閨蜜說:「幼兒園的飯菜可香了,我每頓都能吃兩碗!」
其實聽到這句話閨蜜是半信半疑的,因為她知道女兒平時吃飯有多麼的挑,自己都得想方設法做孩子愛吃的,孩子才能賞臉吃幾口,那幼兒園的大鍋飯孩子又怎麼能吃的慣呢?
直到幼兒園老師發來孩子吃飯的照片,閨蜜才不得不信,看著閨蜜備受打擊的樣子,我也不知從何安慰,畢竟我們兩個當年學習做飯的學費,都是最貴的,找的老師也都是最好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長身體,結果還不如幼兒園的大鍋飯,確實有點打擊人。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這種現象還不是個例,那為什麼面對父母做的「山珍海味」孩子不喜歡,卻喜歡學校食堂的大鍋飯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大致分為3點。
在幼兒園孩子吃飯不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吃飯,這時候孩子看所有的人都吃的特別香,所以自己吃起來也會感覺飯菜變得更好吃了,而且大家一起吃飯還有一種氛圍,這種氛圍也會帶動孩子,讓孩子變得更愛吃飯。
雖然幼兒園的大鍋飯比不上父母做的食材價格貴,沒有那麼精緻,但是也算上的營養均衡,因為菜品的豐富所以孩子吃起來也不會缺少營養,再加上幼兒園的廚師,也都是幹過很多年的,廚藝也不會太差,所以孩子才會比較喜歡吃食堂的大鍋飯。
想比在家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在幼兒園裡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養成了孩子飲食規律的好習慣,到點吃飯,過點不候,這是很多家長都不忍心的。
所以在幼兒園吃飯還有助於養成孩子的好習慣,並且改善孩子挑食的臭毛病。
雖然孩子愛吃幼兒園的大鍋飯對像我們這樣的父母打擊很大,但是看著孩子愛吃飯,並且能夠和小朋友們處的都很好,作為父母我們也滿足了。
各位家長的孩子們在幼兒園都吃些什麼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