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吃飯問題總是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無奈,要麼百般推開,要麼就是讓大人追在屁股後面餵才吃,顯得很費勁,不少家長失去耐心禁不住對著孩子吼叫責罵,然而依然沒有什麼改觀,一切照舊,但情況也有例外。
孩子上學沒多久就說幼兒園飯菜香,在家卻不肯吃飯,寶媽深受打擊
吃喝拉撒睡,這是人的日常行為,但是光"吃"就讓很多家長束手無策,甚至認為孩子不愛吃飯難道身體又缺少什么元素了?還是自己做的飯菜不合孩子的口味?
張女士是90後年輕寶媽,兒子俊俊每次都飯點都不老實吃飯,在飯桌前自顧自地玩玩具,半天才舀起一湯匙飯,還經常吃一半剩一半。總不可能讓孩子餓著肚子,張女士每次都硬喂,可是俊俊搖頭晃腦的拒絕,這讓她倍感心焦,俊俊都已經去幼兒園上學了,吃飯都不好好吃該怎麼辦?
然而讓張女士感到意料之外的是,上學的俊俊在吃飯問題上不含糊,從幼兒園食堂監控和老師拍攝的照片來看,俊俊都是大口大口地吃飯,吃得津津有味,也不用旁人催促,飯菜吃得精光,與在家裡的吃飯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看幼兒園的飯菜也沒有過於獨特之處,甚至花樣沒有家裡多,可上學沒多久的俊俊回家卻說幼兒園飯菜香,這讓張女士深受打擊,很鬱悶地表示:"為何會這樣?"
為何寶寶在幼兒園吃飯更香呢?
幼兒園裡有很多同齡人,不少孩子喜歡觀察周邊情況,當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拿起餐具自主進食,一種強烈的想表現好的欲望就在瘋狂滋長,更可能吃得又快又好,以獲得老師的表揚。
此外,幼兒園每天教學內容中包含了較多運動項目,寶寶參與其中,新陳代謝旺盛,一定程度上促進食慾,自然更愛吃飯。當然,也有可能是幼兒園的飯菜更能迎合寶寶的口味,畢竟是專門為孩子們烹煮的食物,肯定是出於幼兒的需求定製化生產的,有一定幼兒營養學的依據,因此寶寶胃口大開。
在家中,父母如何讓孩子好好的吃飯?
1.適當做些新花樣
孩子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對沒有見過的東西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家長不妨可以在切菜或烹製時將食材弄成各種形狀,比如"五角星胡蘿蔔"、"圓形豆泥"等,或者製作成各種字母或數字形狀,以此吸引孩子進食。飯後可以打些新鮮的果汁讓孩子喝,充分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2.給孩子立規矩,從小培養好習慣
剛教孩子自主吃飯的時候,場面往往凌亂不堪,但是家長要秉持"寧願收拾殘局,不花費時間一口一口餵"的原則,到了適當的年齡,就要捨得放手,吃飯總是讓大人喂,這會讓孩子養成吃飯依賴人的壞習慣,每到吃飯都不聽話,不願意吃喝。
此外,家長要定好規矩,吃飯必須在餐桌前吃,專心吃,不許玩玩具,不能邊看動畫片邊吃,縮短吃飯的時間,這能讓家長省心不少。
今日互動話題:為何孩子總覺得學校飯菜更香?你有何妙招可以讓孩子在家也好好吃飯?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