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我,2020年我賺了多少錢?
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
在過去的2020年裡,我賺了3個"YI",
一個回憶,一個失意,還有一個不如意。
轉眼現在已是2020年最後一個月了,
再過半個月就是嶄新的2021。
還記得2020年元旦之際的信誓旦旦,我一定要在2020年闖出輝煌的戰績,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從身無分文再次陷入負債纍纍。同樣的,在這一年裡過得不如意的不止我一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
甚至很多人因為這場疫情喪失生命,有更多的人卻陷入了深深的抑鬱當中,很難走出來。
已經犧牲了的朋友我們再次為他們默哀,和他們相比,倖存下來的人無疑是幸運的,也可以說是上帝的寵兒。
可是還有更多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患上了抑鬱症,請看一組數據:
據不完全統計:
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2019年2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在《柳葉刀·精神病學》在線發表研究文章,對中國精神衛生調查(CMHS)的患病率數據進行了報告,這是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
調查顯示,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在一生當中得過抑鬱症的患者所佔總人口比率)為6.8%,12個月患病率(12個月內得過抑鬱症的患者所佔總人口比率)為3.6%。照此計算,超過9500萬中國人一生當中得過抑鬱症。
上述報告對患者群體的調查分析還顯示,中國女性抑鬱症患病率為4.2%,明顯高於男性(3.0%);50-64歲年齡段人群抑鬱症患病率最高,為4.1%;農村人群抑鬱症患病率為3.7%,略高於城市人群(3.4%)。
1、心境的低落;
2、興趣或者愉悅感的喪失;
3、易疲勞。
附加症狀主要有:
1、早醒;
2、食慾的下降;
3、性慾的減退;
4、體重的減輕;
5、易激惹;
6、運動性遲滯。
很多熱患上抑鬱症都會有多種原因,或是因為愛情、親情、友情,亦是「世人慌慌張張,只圖的那碎銀幾兩」。原因多種多樣,並不是統一的病因。
這其實就像小說裡面的陷入心魔的人一樣,總有那一道坎過不去。
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言:「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世間萬物往往都取決於我們的一念之間。
正所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一念想開,天地皆寬。
在生命這程旅途上,釋懷,不僅是放過他人,更是解脫自己。
光與影與人
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不要沉湎於過去,活在當下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論語》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過去的事情就無需花費精力糾纏,與其糾結萬分,不如早點放手。
學會放下,解脫自己的內心,與過往握手言和,才是人生智者。
記得蘇軾的《水調歌頭》裡這樣描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再幸福的人生也會有缺憾,再美滿的人生也會有不足,人生,不僅要學會承受,更要學會釋懷。
承受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釋懷則讓我們無敵。
《道德經》中有句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自古禍福相依,壞事有可能變成好事,好事也有可能變成壞事。
哲學觀念也提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無需擔憂,邁不過的坎,轉身便是,錯過的人,放手即可。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無需再耗費心力耿耿於懷。
學會釋懷則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