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學院前,那座女雕像是誰?她救了上萬國人,卻選擇自殺

2020-12-08 歷史小蛀蟲

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前方,綠茵叢中,一位戴著眼鏡的外籍女子雕像,面容安詳,嘴角掛著和煦的微笑,注視著來往的人群。這座雕像的主人就是魏特琳,一位對中國有大恩的美國傳教士。南京大屠殺期間,她不顧自身安危,堅持留在中國南京,和一二十位外國友人組織「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收容幫扶南京城中來不及撤退的中國人民。在她深愛的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收容有上萬無辜的國人,她對中國人民的恩情,國人永生難忘。

明妮·魏特琳雕塑

魏特琳本名明妮·魏特琳,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西科爾小鎮。她從小家境並不富裕,沒有優越的生活條件,處於社會底層,逐漸養成同情勞苦大眾、吃苦耐勞、正直勇敢的優秀品格。上大學後,她的學費都由她自己辛苦打工掙得,懂事的她從不讓父母操心。1912年,26歲的魏特琳輾轉來到中國安徽,在這裡,她見識了舊中國的貧瘠與弱小。由於條件所限,加上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淺陋觀念,普通女子基本沒有讀書的機會。

明妮·魏特琳

觸景生情,面對中國女子多不識字的殘酷社會現實,魏特琳下定決心要在異國他鄉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於是她創辦了合肥三青女子中學。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便更好地投身教育事業,魏特琳於1917年考入伊利諾州師範大學。從師範大學畢業後,魏特琳再次來到深愛的中國,應聘進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學任教。她在校期間,積極推進女校的建設,並鼓勵在校師生走出這一隅之地,眼光放長遠,關心民間疾苦,造福勞苦大眾。

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國力日益強盛,侵吞中國的野心也逐漸暴露。在全球局勢動蕩的大環境下,日寇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寇的鐵蹄開始肆無忌憚地踐踏中國人的尊嚴。從清王朝開始,中國雖然積貧積弱,國力日漸衰微,但國人骨子裡的傲氣與尊嚴豈能任人侮辱?於是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全面抗戰爆發了。抗戰爆發後僅僅5個月的時間,日軍就兵臨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城下。

南京保衛戰國軍編制

於是南京保衛戰打響了,駐守南京的是從淞滬會戰中撤離的國軍將士。經淞滬一役,國軍士氣低落,並且南京沒有多大的防禦價值,國軍也沒有足夠的兵力部署防禦工事。因此國民黨許多高級將領一致建議迅速撤離南京,然而一向好面子的蔣介石不同意,畢竟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如果不戰而退,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所以國民黨最後決定稍作抵抗,然後撤出南京,最後南京城的結局可想而知了。

侵入南京的日寇

1937年10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後,進行了持續6周的南京大屠殺,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這6周時間裡,南京城內國人的遭遇慘絕人寰,日寇不僅對中國士兵動手,還對無辜的平民百姓舉起屠刀。他們像魔鬼一樣,奸淫擄掠,無惡不作。這其中的慘無人道,身處南京城中的魏特琳深有感觸,她在日記中寫道:「又有許多疲憊不堪、神情驚恐的婦女來了,說她們過了一個恐怖之夜。日本兵不斷地光顧她們的家。從12歲的少女到60歲的老婦都被強姦。丈夫被驅離臥室,懷孕的妻子被刺刀剖腹。」

金陵永生

面對日寇殘酷的暴行,魏特琳雖然氣憤,但也無力阻止,她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多地收容無辜的婦女兒童。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婦女兒童難民收容所,魏特琳為了無辜平民的性命,同日寇據理力爭,最終救下上萬國人。然而在此期間,魏特琳也受到了汪偽政府的無情栽贓,稱她是人販子。在殘酷現實與冷酷人心的雙重打擊下,魏特琳患上了嚴重的精神抑鬱症,於1940年5月14日回國治療。然而令人遺憾的是,1941年5月14日魏特琳選擇自殺,只留下四個字「金陵永生」,直擊人心,令人欽佩!

相關焦點

  • 《金陵十三釵》:國難面前,風塵女子也有擔當,誰說戲子無情?
    當時還有一座天主教堂未被佔領,一群躲在教堂裡的金陵女大學生、14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以及2個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國軍傷兵,還有一個美國人約翰。故事也是在他們中間展開。因為日軍已經發現女學生的緣故,所以後來日軍打算強徵女學生去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當然誰也都知道,這就是一條不歸路。
  • 金陵女子大學舊址
    1913年,江浙一帶英美教會女子中學校長集會決定開設女子大學,選擇南京為校址地點,定名為「金陵女子大學」。1945年,她曾出席聯合國成立大會,成為《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第一位女性。不願做國民黨教育部長的她,解放後擔任了江蘇省教育廳廳長。1979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為世界傑出女性專設的「智慧女神」獎。
  • 揭秘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你知道是誰主辦的嗎?
    揭秘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你知道是誰主辦的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的朋友記得轉發評論哦!如果大家想看什麼文章,也可以給小編留言哦!比心~!吳貽芳主辦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是一所教會大學。
  • 女子搭計程車到公園跳湖自殺 後被的哥救下
    一女子凌晨搭乘計程車到瀋陽青年公園下車要跳水自殺,出租司機發現後報警,危急時刻瀋河分局風雨壇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跳入水中成功將該女子救回。7月20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事情的經過還要追溯到7月4日凌晨2點,一位女子搭乘計程車,上車前說要到渾河橋,上車後又說要去「最近的河邊」,還在車上自言自語地說「人絕望的時候會想起誰」。瀋陽出租汽車集團汽運公司司機譚某開車將她拉到青年公園的青年湖附近,女子下車後向湖邊走去。譚某覺得女子有可能要自殺,遂撥打110電話報警。
  • 女子選擇臥軌自殺,列車在離女子20米處停下,網友:要死回家去死
    很多對於生活缺失了希望的人都會想到自殺,每年都有人會選擇臥軌自殺。下面就有這麼一名女子也是對這人間毫無留戀,打算臥軌自殺,好在被及時發現,列車被逼停,這名女子也被民警救了起來。女子這樣的行為在網上被網友大肆批評,有一部分犀利的網友甚至說:「要死回家去死!」
  • 一姑娘救下了位將軍,之後女子卻投河自殺,從而誕生了這個成語
    在古代,女子女子給人的印象就是柔弱的。但是話又說回來,自古還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掛帥的女英雄豪傑。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這一姑娘曾經救下了位將軍,之後女子卻投河自殺,從而誕生了這個成語。要說這段往事,那就得從公元前522年說起了,在那個時期生活著一位美麗、勤勞、善良的的女子。一天她跟往常一樣,拿著衣服,準備要去河邊洗衣服。而這個時候卻急匆匆地跑出了一個將軍,因為被人追殺,打算要逃到吳國去。
  • 永生金陵|魏特琳與金陵女子大學的故事
    校園內明妮·魏特琳女士銅像前,又被不知名的愛心人士堆滿了鮮花。兢兢業業的六年時光,魏特琳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更播下了矢志推廣中國女子教育的種子,也為後期效力金女大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此期間,她取了中文名——華群,意為「融入華人群眾中,為中華群眾服務」。正如她名字的寓意一樣,自踏上中國的土地那一刻起,魏特琳的命運就與中國人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 金陵女子大學
    1913年,北長老會、北浸禮會、基督會以及南、北衛理公會各推三名代表組成女子大學校董會,決定將校址設在南京,並且暫時取名為「揚子江流域婦女聯合大學」。同年11月13日,校董會公推北長老會代表勞倫斯·德本康夫人為第一任校長。1914年,教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正式將女子大學定名為「金陵女子大學」,並委派三名女士協助德本康夫人進行建校籌備工作。
  • 《金陵十三釵》原型,為救同胞甘願獻身,赴一場死亡之約
    寧死不從的女學生們打算集體自殺,卻被秦淮河畔的風塵女子們救下。最後,這13個被人所不齒的風塵女子,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裡的女學生,去奔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影片就在這樣悲壯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而這13個俠義血性的女子雖然是虛構的,但卻是有著真實的人物原型的。
  • 南京淪陷後,她以一己之力護住4000中國婦女,卻因誣陷而自殺身亡
    無數的普通平民在日軍的屠殺下死去,而對於南京城內的女子來說,更是遭遇了慘無人道的折磨。南京城內,任何被日軍抓住的女子,都免不了被強姦的命運,而只有一個地方,是南京城內唯一的安全區,這個地方就是金陵女子學院。因為,在這裡,有一個人的存在,她的名字叫明妮·魏特琳。
  • 金陵女子學院舉辦文獻史料收藏展 70年前的「入學保證書」首次公開
    今年,是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建院105周年。近日,金陵女子學院建院105周年院慶文獻史料收藏展在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開幕,這一件件文獻史料和老物件,可以解讀塵封已久的歲月記憶,領略金陵女子大學的歷史底蘊和厚重文化。
  • 文獻看歷史 藏品活起來——南師大金陵女子學院舉行105周年院慶...
    9月29日上午,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105周年院暨慶金女大文獻史料收藏展開幕儀式在隨園校區舉行。金陵女子學院黨委書記薛傳會主持開幕式。本次展覽精選金女大學生畢業論文手稿、學校出版的《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章程》、《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要覽》和《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離蓉紀念》等刊物和印刷品、入學保證書、點名記分簿、上課證、學生考試卷、考試成績證明、畢業證書、信札、學校各個時期的財務報銷憑證等文獻史料,並輔以當時師生使用過的實物等。據悉,此次金女大文獻史料收藏展將持續到11月18日結束。
  • 民間故事:金陵女子
    而《聊齋志異》是一本專門記載民間故事的書籍,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金陵女子的故事。據說有一位趙公子,他也算是青年才俊,有一次,他進城辦事,在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個白衣女子在路邊哭泣,趙公子定眼一看,便動了愛慕之心,在那裡看了很久,那女子發現了他,問道:「你不去趕路,在這裡看我作甚?」
  • 解讀金陵十三釵 女人都有英雄妓女情結
    得知他藏身在難民營中,拉貝親自將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頂層密室裡居住……婦女捨身救同胞史料也有記載,雖然關於妓女救助同胞的事情史料中記載的並不多,但是婦女救助同胞的事情還是相當常見的。孫宅巍先生告訴記者:「在當時那樣恐怖的環境下,處處充滿了性暴力的恐慌,而廣大的婦女同胞非常的英勇,非常了不起。在史料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說的當時有3個女子被日軍抓獲,要將其帶進慰安所進行摧殘。
  • 她真的是一個薄情寡義,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著想的女子嗎?
    在歷史這個大舞臺上,總是有那麼一些人給我們留下他們一生的故事。今天接著帶大家來看秦陵八絕-顧橫波的故事。亂世中的人最是不易,更何況手無寸鐵的女子。秦陵八絕也稱金陵八絕,金陵這是個銷金窟是個人間樂土。顧橫波人稱眉夫人,她是秦淮八豔中混得最好的,也是唯一一個善始善終的女子。
  • 她是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到底幹了什麼,獲得羅斯福智慧女神的讚譽
    文章引言:民國時期,從文化角度上來說,是中國發展變化最快的階段。文人騷客,遍地都是,教育事業也蓬勃向上。今天的主角———吳貽芳,作為金陵女子大學的校長,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徵服羅斯福,被其贊為「智慧女神」,董必武也聲稱,像他如此精幹的女人,男子中都稍有,超越了99%的男人。
  • 她是美國人,墓碑上寫著「金陵永生」,她曾保護了南京上萬婦孺
    幾年前曾專程到訪故居,但那一天是周一閉館。這個暑假再來這裡,因為疫情的原因未開放。我們再回到紀念館裡,明妮·魏特琳,中國名華群,美國傳教士。1886年9月27日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西科爾小鎮。1919年魏特琳應聘中國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掌管校務,籌建新校園,並鼓勵學生走出象牙塔,獻身社會。
  • 金陵影像:金陵協和神學院
    金陵協和神學院是中國基督教的全國性神學院校,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主辦,為中國教會培養牧師、傳道人、神學院教師和基督教研究人才。金陵協和神學院創建於1952年11月,在當時南京金陵神學院的基礎上,由華東地區11所神學院及聖經學校聯合而成,院長為丁光訓。
  • 泰興籍金陵女大校長,「智慧女神」——吳貽芳
    是誰?竟然讓吳小姐青眼有加。他是"教育之神"。從此,吳貽芳成為了教育的女主人。這是1948年8月,吳貽芳主校20周年紀念活動上,金陵女大的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吳貽芳嫁給教育",這個生動意趣的故事,一時傳為佳話。演到精彩處,坐在臺下的吳貽芳微笑著點頭。她少年坎坷,中年執校,為金陵女大貢獻了數十載青春。
  • 河北滄州一女子想要破冰自盡,最終被民警全力救回
    近日河北滄州,一女子再在冰面上,想要破冰輕生,面對巡警的施救激烈的反抗。河北滄州一湖的周圍擠滿了人,此時巡警接到報警,說一名女子站在湖面上,巡警接到報警趕到現場,只見一名女子在已經結滿冰的湖面上,隨時會有墜入湖水中的危險,當巡警通過繩索和其它的工具的方式想要走到女孩十米遠的地方的時候,冰面發生了冰裂,一直有咯吱咯吱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