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五帝本紀》裡面有記載「神農氏世衰」,現在很多人對這個記載迷惑不清,因為這五個字存在歧義,歧義之字就是氏字和世字,正因為世存在世系的含義,所以有的人認為神農氏可能不止一人,而是類似一個朝代,而神農則就是這個朝代的創造者、擁有者。如李唐裡面的李就是唐朝皇帝,唐朝的建立者、擁有者。
而氏是虛指還是實指。虛指的話氏就是指前面的神農。如果實指那么氏就是整個神農世系。如果這裡把世理解為世系,一代不如一代,那麼前面的氏就實指,指的整個神農世系。如果氏特指前面的神農這一個人,那麼世就不是世系的意思。
古漢語因為言簡意亥,加上時間的流逝導致字義產生變化,現在所常用的字義與最初字義大不同甚至相反。另外一個,上古時代因為字少所以有很多的字用通假字代替。現在解讀起來所熟知的字義可能和原來的所假借的本字背道而馳。
現在要求完全理解古文,只能依靠猜測來推斷,最早記載神農的史籍是春秋時代,後世認為炎帝就是神農。顯然,神農是一個人,那么氏字就是虛指,類似張三的妻子李氏一樣的意思。
《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而出現神農記載的是逸周書和易經
《易·繫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種之;作陶治斤斧,為耒耜徂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與助,百果藏實"。
這兩個典籍中,神農和神農氏也是一個人。既然是一個人,自然不會有世衰的可能,那麼世就不是世系的意思。
這三個記載都早於史記,在這之前,也沒有神農是一個世系的相關記載,顯然司馬遷不大可能記載出神農是一個世系的可能。那麼,歪史認為,氏字是特指前面的神農這個人,不存在其他特殊的含義。
再氏字確定含義以後,那麼就是世字了。既然神農是一個人,世不存在世系的含義。由於古代有通假字的存在,歪史認為這裡的世字應該是一個通假字。根據原文記載: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
這裡世字肯定是呼應後面的衰,那麼他應該就是一個通假字,參考衰字和他的含義,歪史認為世字就是「勢」的通假字,這樣神農氏世衰,就可以完美解釋,神農氏勢力衰減,失去權威性,所以諸侯互相侵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