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專業課程育人元素 黑龍江推動高校物理課程思政建設

2020-12-25 黑龍江政府網

黑龍江省聚焦「物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依託高等教育學會物理專業委員會,以《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協同作用,有效帶動和推進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等物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

強化頂層設計,挖掘思政元素。先後起草制定《黑龍江省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關於實施物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行動計劃的通知》等系列工作方案,制定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元素挖掘任務分解表和大學物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表,結合實際,分解任務至各會員單位。組織各單位認真落實,每人承擔1-2節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工作,形成了由16所高校139名教師組成的大學物理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和7所試點高校組成的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五門課程的教學團隊,並分別建立了領導小組。

目前,經近三個月的不懈努力、具體實踐和反覆修改,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物理專業委員會已完成了6本物理專業課程思政教材的設計,現已結稿。通過對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積極主動挖掘,並將其行之有效地融入教學中,有效發揮價值引領作用。

相關焦點

  • 物理學院專業教師研討課程思政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夏煥雲 張曉鵬)近日,物理科學學院舉辦課程思政研討會。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有關負責人以及物理科學學院各學科組一線教師代表20餘人出席會議。學院主管本科教學副院長孔勇發主持研討會。
  • 課程思政要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
    與會學者圍繞「課程思政的『道』與『器』」「以課程思政促進人才培養能力全面提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課程思政的方法論」「高校理工科課程的課程思政原則與教學策略」等話題進行了研討,並就高校課程育人的相關經驗進行了交流。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教授指出,課程思政的難點在於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要讓全部課程都成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應該把根本性舉措、全方位行動、持續性推進三者相結合。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2)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重點不清晰,教學體系不完善,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許多專業課教師知道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但不知道課程思政的目標重點在哪裡,心有餘而力不足,找不到課程思政建設的主線和抓手,不知道如何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
  • 【課程育人】應用物理系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近年來,電信學院應用物理系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實踐課程育人。
  • 安徽工業大學:挖掘研究生「課程思政」育人元素 構建立德樹人新格局
    因此,理工科課程通過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對研究生育人有著積極作用。」日前,在安徽工業大學首批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項目驗收評審會上,該校計算機科學宇技術學院李雪老師談起講授必修課「算法設計與分析」感觸頗深。前不久,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引領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安徽工業大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綱要》精神,紮實推進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打造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協同效應,使得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形成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
  • 深挖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江西工程學院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怎樣將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專業內容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人工智慧學院黃衛星老師在講授《工程力學》課程時,將愛國情懷貫穿到課堂教學全過程。同時,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驚濤拍岸的聲勢,也要有潤物無聲的效果,這是教育之道。只有打好組合拳,才能講好思政課,但無論組合拳怎麼打,最終要落到把思政課講得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來,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叫人口服心服。
  • 課程思政 | 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育人成效與課程...
    輸近日,教育部發布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
  • 所有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印發 把課程思政從課程要求轉化...
    教育部此次出臺《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內容,對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把課程思政從工作要求轉化為政策實施表和行進路線圖。高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當前,高校中還不同程度存在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現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充分發揮課程育人的功能。
  • 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發揮教師作用
    為此,我們今天刊發此版,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交流。作者:李樹濤(湖南大學副校長)貫徹實施《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戰略舉措。教師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關鍵。
  • 商學院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蓮娜)為深入貫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精神,全面落實《南開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近日,商學院在學院報告廳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推動會,面向全體教職工宣講《南開大學商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紮實推進具有南開商科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
  • 「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專項培訓圓滿完成
    此次線上講座是「課堂派」主辦的全國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的系列講座之一,講座嘉賓圍繞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幫助一線教師形成更廣闊、更深入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協助高校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課程思政建設,讓每一門課程發揮好育人作用,分享了自己的認識體會和學校的貫徹落實情況。 六十餘所高校領導,一線教師近300人參與講座。
  • 千方百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課程思政」將課程教學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總體視域之中,推動教學工作與學校德育工作相互結合、相得益彰。   「課程思政」豐富了新時代課程與教學論,從教學目標設計、教師角色定位、課程實施與課程開發、教學模式與過程、教學原則與方法等諸多方面,是對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新審視、思考、再出發。
  • 物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專題講座——「原子物理學教學與課程...
    為深入貫徹和認真領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 號)和北京大學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文件精神和要求,幫助物理學院教師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充分挖掘各類專業課程的「思政要素」,提升教師課程育人的意識和能力,總結課程思政建設經驗,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8月17日,物理學院邀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教育部印發綱要 所有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 深挖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
    ——江西工程學院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8月31日是新學期學生正式上課的第一天,為了學習貫徹《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高[2020]3號)和《關於印發<江西工程學院聽課制度>的通知》(江工政字[2020]82號)文件精神,更好地了解學生課堂學習和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確保新學期學校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要正確處理四個關係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建設好課程思政,關乎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關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強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教育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立德樹人實效的重要標尺。
  • 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課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工程。深入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須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全員參與;主動建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全方位融合;牢牢把握課堂教學「主渠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貫穿。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緊緊抓住高校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根本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論高校「課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實踐誤區及教育評估
    通過構建「三維坐標系裡高校『課程思政』育人成效邏輯框架圖」,來說明「課程思政」育人成效與3個影響因素:「『課程思政』教育評估狀況」「『四個自信』融入專業課程度」和學生參與度之間呈現的正比關係。據此,將「課程思政」育人成效分為4個層次:初級層次、中級層次、高級層次和最高層次。從而認為對「課程思政」育人成效最好的教育評估就是教育實驗,它是檢驗一項教育活動是否達成其目標的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