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港溼地迎最美時節 今秋首批天鵝部隊抵達

2020-12-17 網信靜海

深紅的鹼蓬草、金黃的蘆葦,其間還有一隻只可愛的鳥兒或飛翔、或棲息……眼下的北大港溼地迎來了一年中的最美時節,每天都有成群的珍稀候鳥遠道遷徙而來。昨天一早,護鳥志願者發現8隻天鵝,這也是今秋落腳北大港的首批天鵝部隊。預計本月底,天鵝大軍將集中到來,屆時,眾所期待的「天鵝湖」將拉開大幕。

目前,北大港溼地候鳥以鷗類、雁類、鷺類、野鴨類居多,有紅嘴鷗、大雁、鸕鷀、蒼鷺、白鷺、鳳頭鸊鵜,以及幾隻東方白鸛、天鵝等,它們主要集中在萬畝魚塘北岸和中心位置。護鳥志願者年愛軍介紹說,這幾天正值國慶假期,有不少愛鳥人士及攝影愛好者走進溼地,親近自然、觀鳥拍鳥,對此特別提醒:北大港溼地禁止車輛通行,人們只能徒步或騎車從東門進入,請愛護溼地的一草一木,保護鳥類,切勿穿顏色鮮豔的衣服,不要大聲喧譁,與鳥類保持安全距離,給它們創造一個安靜溫馨的棲息環境。

(記者 王睿 攝影 愛軍)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年觀鳥時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接大批「遠方來客」
    昨天,來自北京、天津部分市民受邀走進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東南部的北大港溼地觀賞野生飛鳥,感受溼地自然美景。溼地面積為34887公頃,其中核心區11572公頃,緩衝區9196公頃,實驗區14119公頃,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
  • 20萬隻候鳥飛抵 天津北大港溼地開啟「天鵝湖」景觀
    新華社天津11月1日電(記者毛振華)秋末冬初,近20萬隻候鳥飛抵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溼地,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白頭硬尾鴨等珍稀鳥類以及火烈鳥等「稀客」。  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鳥類遷徙通道,是世界八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部遷徙路線重要組成部分。
  • 天津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昨日從天津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按照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的重要性,溼地分為國際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省級重要溼地和一般溼地,採取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方式對溼地予以保護。根據《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我國於今年2月3日指定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
  • 荊州這所新學校今秋迎首批學生
    荊州新聞【荊州這所新學校今秋迎首批學生】今年秋季,紀南文旅區實驗學校將迎來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按照全市安排統一開學。紀南文旅區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包含小學部六個年級和初中部三個年級,共計容納師生約1800人,規劃班級36個,其中小學部24個,初中部12個。學校佔地面積83.1畝,包含綜合教學樓、行政辦公樓、餐廳、報告廳、宿舍、標準操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等。
  • 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內容提要:初秋的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萬畝魚塘水波蕩漾,河灘地上泛黃的蘆葦和赤紅的鹽地鹼蓬交錯生長,白鷺、野鴨、骨頂雞、黑翅長腳鷸等鳥類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淺灘中覓食。水清、岸綠、鳥飛的北大港溼地,成為濱海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艾溪湖溼地公園,南昌唯一的城市天然溼地,親水騎行餵天鵝隨你
    艾溪湖溼地公園環湖而建,延伸範圍廣,面積大,入口就有好幾個,初夏時節,來到艾溪湖,處處滿目蔥蘢,綠意盎然,曲徑幽靜處,鳥啼蟲鳴處處可聞,野雞野鴨偶或可見,生動再現了《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和「漁舟唱晚」的千年美景。
  • 政府與民間聯手保護 北大港溼地迎來「新生」
    作為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溼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的典型特徵,國際溼地專家給出了0.996分,也就是接近滿分的評價。  根據國際慣例,一塊溼地生存著雁鴨1萬隻以上、其他水鳥2萬隻以上、瀕危鳥類一次發現1%以上,三者有一項符合即可稱為國際重要溼地,而北大港溼地三個條件全部具備,其天然型、原始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我國東部沿海乃至太平洋西岸皆屬罕見。  馬井生是天津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又被圈裡人稱之為「北大港溼地守護者」。
  • 生態保護見成效 天津北大港溼地再現東方白鸛
    人民網天津11月19日電(崔新耀) 為進一步展示美麗天津、生態濱海,展示天津、濱海新區和諧生態、宜居城市形象,11月19日,百餘名來自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區(沿線)有關國家、地區鳥類保護的官員,機構,專家,我國有關省市愛鳥護鳥組織及生態、鳥類專家,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共同走進天津北大港溼地,用照片記錄下了極為瀕危的東方白鸛,以及遷徙中在北大港溼地落腳的多種候鳥
  • 北大港溼地擬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據濱海時報從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現場觀鳥活動中了解到,隨著溼地保護與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目前正申報國際重要溼地,並擬於2020年開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保護區內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現在的276種,增長了11%,其中,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物種增長了7%。每年到此停歇和棲息的鳥類上百萬隻。
  • 港中大(深圳)首批博士生9月入校
    在系列活動中,記者了解到,今秋港中大(深圳)在增設會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翻譯3個本科專業外,還將增設金融學理學碩士專業、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專業博士專業。此舉意味著該校將迎來建校後的首批博士研究生,約20人。與此同時,該校首批65名碩士畢業生也將走出校門,迎接社會檢驗。
  • 天津北大港溼地將建成國家生態公園
    中國園林網10月8日消息: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昨天,記者獲悉,本市已在這裡劃定生態紅線,著手建設一個國家級生態公園。屆時,汽車將不能隨意開進紅線。嚴格劃紅線 依法保生態今年10月1日起,天津市首部保護溼地的地方性法規《天津市溼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作為本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世界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之一,每年會迎來100多萬隻候鳥。本市將以現在的保護區為起步區,建設一個國家級的生態公園。這個公園90%的區域都將被劃為「嚴格保護區」。
  • 天津北大港溼地申遺工作正有序推進,已完成前期摸底調查工作
    《天津日報》當天報導稱,「記者從市規劃資源局了解到,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已積極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遺工作專家團隊完成了前期摸底調查工作。」天津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大港溼地申遺項目前期摸底調查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通過對北大港溼地開展連續調查與監測,建立監測技術方案,掌握了北大港溼地保護區遷徙水鳥的群落組成、重要物種的種群數量及其動態變化;二是通過對重點區域開展植被資源、動物資源、外來入侵物種、受幹擾威脅因素及面源汙染等溼地因子的監測,全面掌握了北大港溼地影響候鳥棲息的重要生態因素;
  • 7隻天鵝「赴約」沙河水庫(圖)
    本報訊 (記者丁文亞)昨天傍晚,第一批飛臨沙河水庫的天鵝被攝影愛好者用鏡頭捕捉到,每年秋冬時節過境北京的天鵝準時「赴約」。  「沙河水庫飛來7隻大鳥,好像是天鵝。」昨天下午,沙河居民李先生報料說。
  • 天津北大港溼地明年作為全國16個區域之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火烈鳥在北大港溼地萬畝魚塘中覓食棲息。視覺中國資料圖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尚成海近日透露,北大港溼地明年將作為全國16個區域之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以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濱海時報》12月5日報導稱,「記者從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現場觀鳥活動中了解到,隨著溼地保護與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目前正申報國際重要溼地,並擬於2020年開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 黃河溼地上的「天鵝爸爸」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朱祥攝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雒應良)3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黃河溼地上的「天鵝爸爸」》的報導。3月13日傍晚時分,河南省三門峽黃河溼地春寒料峭,喧鬧了一天的各種鳥兒漸趨平靜。但位於黃河岸邊的天鵝湖卻異常繁忙,最後一批約300隻左右的白天鵝正依次分批遷徙北飛。
  • 生態系統完整向好 天津北大港溼地內鳥類已超過276種
    中新網天津2月1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月1日從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隨著生態環境逐步變好,截至目前,在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內監測到的鳥類已超過27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物種11種,國家Ⅱ級保護物種37種。
  • 中國最美10大溼地景觀
    額爾古納溼地:亞洲第一溼地#中國保持原狀態最完好的溼地#額爾古納河溼地位於大興安嶺西北側,北坡陡峭是山崖,崖下是根河溼地。這裡有以白樺、灌木為主的觀賞林帶,若是你喜歡民謠歌手樸樹,你能在這裡看到歌中成片白樺林美景。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覓食、棲息,補充能量後繼續遷飛。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除了北大港溼地,濱海這些地方也是「觀鳥天堂」
    在新區,除了北大港溼地之外,其實還有不少「觀鳥天堂」。大家熟悉的臨港溼地公園,不僅環境優美,每年也會吸引大批候鳥聚集。 遊林觀景、賞魚逗鳥、科普宣教……目前,兼具中西園林之美的大型生態溼地公園——臨港溼地公園二期工程現已基本完成排鹽及土方工程,正陸續開展土建施工,預計該項目將於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