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距離有點遠,但是現象的背後是什麼呢?是我們工薪族的職涯規劃,在有限的職涯人生中,我們要做不僅僅是職場、職位的發展規劃,更應當與我們財富計劃統一結合……
虎牙員工被HR帶隊開團,從水晶出發,直接逐出高地:
在11月7的熱搜中呢,有這麼一條新聞。
說是虎牙員工自曝,長期遭受職場冷遇,於近日期間被其直系領導與HR直接暴力開除。
這條熱搜的先後相關內容呢,大致是這麼說的(在這裡僅為大家簡單複述而已):
自曝員工角度:
11月6日,該員工在網絡上發聲。
言說其在直系領導於2019年末的用人之際加入團隊,Q1、Q2兩季度考核成績分別為優秀與合格,甚至還得到了領導口頭許諾的配股。
但從Q3季度開始,其直系領導在有新同事加入後,態度大變,剝離其負責項目、無溝通調崗、拒批出差與加班申請,甚至在其業務數據不錯的情況下開始公開辱罵。
在近四個月的時間中,該員工的自述中表示,其有過與直系領導的溝通、與HR的溝通,努力地委曲求全希望能留在公司正常工作,甚至還申請過公司聽證會。
然則在最後,在其已經出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抑鬱症診斷書的情況下,公司認定該員工為公司造成了嚴重損失,由兩名HR開路,以嚴重超時為由,帶領5名陌生男子將其從13樓樓梯間一路拖拽至1樓後門,期間頭部及身體遭受多次撞擊,錄屏手機被幾次摔碎,個人物品未能整理,截止其於網絡上發聲之前,公司未給予任何回應。
公司的回應:
在該條新聞發酵並登上熱搜後,11月7日下午,公司通過官博發布公司聲明稱,關於近日網絡流傳的「虎牙員工自曝被HR抬出公司」的問題,公司高度重視,經認真核實,聲明如下:
公司在季度例行檢查調查期間發現該名當事員工存在簡歷造假、在職期間進行兼職活動等違紀行為,嚴重違反了虎牙公司價值觀,遂決定同該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但在辭退當天,當事員工拒絕籤字,言辭過激,嚴重影響了我司正常的經營秩序,公司HR員工在不得以情況下要求物業安保將該鬧事員工抬到一樓進行冷靜。對此欠妥行為,公司真誠致歉並深刻復盤。
目前公司已積極配合當事人的訴求與警方的調查和解,並達成一致。後續,公司相關部門會深入反省,對辭退該員工過程中的欠妥行為以及該當事員工上級主管在工作中出現的管理問題,公司將按照規章嚴肅處理,深刻教育,舉一反三。
虎牙公司尊重所有員工,誠實守信是我們始終恪守的最重要價值觀。感謝大家的關注,歡迎大家的監督,虎牙公司將保留對轉發不實信息者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新聞距離有點遠,但是現象的背後是什麼呢?
這樣一條新聞,實際上並不算是太引人入勝的極端新聞,但是它怎麼就上熱搜了呢?
第一,當事平臺的熱度;
第二,工薪階層的感同身受。
當然了,店大欺客也好,以小博大也罷,在這裡呢,我們不討論當事人與公司的孰對孰錯與孰是孰非,我們僅站在同為工薪階層的打工族角度思考一下,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話,對於我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假設說我們跳槽到一間新公司,工作成績不好不壞,人際關係不孬不賴。
忽然有一天,有那麼一段時間,整個行業的公司都趕上了系統性風險,經濟危機,公司軟硬兼施想要裁員,我們費盡心力委曲求全,但是小胳膊擰不過大胖腿呀,公司最終還是以簡歷造假和違規兼職的藉口把我們幹掉了,我們怎麼想?
簡歷造假?
都是打工人,誰還沒有過兩三個月內的試用期不滿離職的?
違規兼職?
嗯,這個確實是我做得不對,違反了公司的規定,對公司造成了損害,但我兼職的背後透漏出來的是什麼呢?
是我對現狀的不滿對金錢的渴望,是我希望更快速地賺更多的錢。
所以,這一熱搜的真真假假和具體情況我們姑且不論,只談在財商的職業生涯規劃上,我們看到了什麼?
第一,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當營盤不需要兵的時候,「兵」除了吼叫兩聲,該滾蛋還是要滾蛋;
第二,即便是看起來相對光鮮的打工人,也依然總是渴望著更多財富的更快積累。
有限的職業生涯,無限的期望與財富:
在透過以上的新聞得到結論後,我們實際上不妨老生常談地再回顧一下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
假若一個人,壽命80歲;
0-20歲,主要的成長與學習階段;
60-80歲,退休養老、身體衰退、變賣資產的階段;
那麼,我們的有效勞動時間是多少呢?
60-20≈40年;
這其中,還要拋去我們一些個人與生活原因不能勞動與失業或跳槽的時間。
所以,我們真正的職業生涯時長可能遠遠不到40年。
而在整個職涯人生中,我們又需要賺取多少必需的財富呢?
房子;
車子;
孩子;
老人;
教育;
養老;
醫療;
旅遊;
保費;
生活支出、意外支出……
我們需要面對的,好像是無限的目標與支出,而這,還要考慮到我們剛進入職場時的收入較低,50歲以後的職業生涯中,收入的遞減,甚至可能的失業……
人生職涯,一些不成體系的建議:
其實在上圖的財富象限中,我們不難看出,財富流通處於弱勢環節的是什麼人群呢?
打工族。
理論上對於財富增長最大渴望的人群是什麼呢?
打工族。
最需要用錢解決問題的是什麼人群呢?
還是打工族。
因此,從整個人生財富的角度考量,我們在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應該規劃的內容,不應當僅僅只是職場人生的發展軌跡,更應該做的是結合我們的財富管理,做出更符合我們個人實際狀況的長遠規劃。
所以,在這裡呢,懶蛋僅從財商角度,為大家的規劃,列出幾條實用的參考建議:
一、在有效的職涯中,儘量賺取更多的錢:
花有百樣好,人與人不同。
每個人的天賦不同、職業不同,眼界與收入自然也不同。
但不論你是善於學術也好、善於人際也好,我們總是要努力工作,一來是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二來是為了賺取更多的現金收入。
而在現金流之外,實際上我們也應當通過我們的所長,對於所在行業的潛在商機進行更多的思考與挖掘,在合理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在我們的職涯巔峰階段,為我們的職涯衰退階段,提前做出適當的布局,以便讓我們的收入,持續性地維持穩定的進帳與增長。
一句話,通過我們有效地「笨鳥先飛」,增加我們巔峰收入的同時,儘可能地延長我們的職業生涯生存時長。
二、通過合理的規劃,守住我們的錢:
很多時候,很多朋友都會說自己很窮,並且一直很窮。
這個窮是怎麼來的呢?
大多數時候,不是我們沒賺過錢或者我們沒賺到錢,而是我們沒能守住我們的錢。
就好比說房子。
很多年輕人本身不想直接購房,因為大家都覺得,首付,掏空了我們個人或者家庭的積蓄;按揭,掏空了我們每月的錢包,限制了我們的發展與膽氣。
但是,不買房行嗎?
肯定不行呀。
父母不同意,女朋友也不會同意。
在很多人的眼中,房子代表的不僅僅是金錢與收入,更多的是家庭的穩固和生活的品質。
所以在買房的時候,我們更應當詳細的考量,考量我們如何保障我們所購房產的保值、增值,我們是否能夠通過有效地投資,使我們每月的收入完美覆蓋掉按揭的貸款,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再比如說。
有兩個人,小A年收入100萬,小B年收入5萬。
但是年末的時候,小A因為經營池塘,錢全養魚花光了;
小B呢,只有一條相濡以沫的小魚兒,臨到年底,還剩了1萬塊錢;小B一琢磨,把這錢投入到了某共籌公寓的租賃項目中,每月會有個10%左右的收入。
而來到新一年,新冠疫情暴發,小A和小B同時失業了,那這個時候,是小A有錢,還是小B有錢呢?
三、力所能及的錢生錢:
這個其實大家都懂,錢放在保險柜中,除了生蟲子外生不出小錢錢,放在銀行裡面生的小錢錢,也遠遠沒有合理投資來得更多。
所以在能夠有效規避或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我們應當讓我們的財富更多地流向能為我們帶來更多收入的項目,而不是為魚兒買個包,為海王買個表,畢竟奢飾品雖然價格昂貴,但不代表價值同樣昂貴。
而通俗一點來說,在剔除掉需要很強的專業領域知識的項目外,我們的所能投資的通用渠道就是那麼幾個,實體項目的租賃、租售,虛擬經濟的大盤、基金、國債,信息都是透明的,了解起來並不複雜,在我們能保護自己的前提下,為什麼要跟錢過不去呢?
(嗯,因為每個渠道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明白的事情,所以在這裡不再介紹更多渠道相關的事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懶蛋,或者看看懶蛋以前的文章:
四、保持個人狀態的更新:
最後這一點點的建議,與其說是個人狀態的長期更新,不如說是個人智慧的持續提升。
說是活到老學到老也好,說是智力曲線調整、經驗積累下60歲才是睿智的起點也罷,個人的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誰也不可能掌握無限的海洋,所以我們的提升可以是有目標的提升。
一方面,職位與行業相關的提升。
目的呢,還是在於提升我們在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為的呢,還是在有限的職涯中賺取更多的財富,延長我們的職涯時間;
另一方面呢,則是關於財富與投資的提升。
資訊時代,投資市場最大的不變永遠都是「永恆的變化」,由紙質交易到電子交易,由電子交易到虛擬交易,市場的變化需要我們不斷地提升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自己、積累更多的財富。
同時,長久的知識提升、經驗積累,也會讓我們面對各種投資項目更加地遊刃有餘,畢竟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項目雖有不同,但核心總是那些。
最後,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一族出狠人,希望每個遇見的朋友,都能成為人生財富上的狠人!
以上呢,就是懶蛋今天的乾貨分享,大家若是覺得懶蛋的文章還算不錯,可以點讚、轉發,同時也可以收藏起來當作工具書使用。此外,大家有什麼想了解的內容,也可以給懶蛋留言,懶蛋期待您的關注,持續更新,為您分享更多乾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