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若是形容不哭不鬧的孩子,想必「天使」在恰當不過了,因為他們在不哭鬧時,讓家人感受到的總是純真和可愛。但若是經常哭鬧,而且還屢勸不聽管束,那這樣的孩子必然是「惡魔」無疑了。
菲菲媽媽聽到別人對女兒的評價時特別詫異,因為別人口中的姑娘總是聽話和乖巧,再加上女兒甜美的長相,旁人直言太羨慕菲菲媽媽,直誇她的女兒是「天使」。但只有菲菲媽知道,女兒經常會在家裡哭鬧,而且每次哭鬧起來就管控不住,沒有半個小時絕對不會停止的那種,之前媽媽還會好言相勸,希望菲菲可以不要再哭鬧。結果媽媽越是耐心哄,菲菲哭的反而越厲害,於是媽媽就在旁邊變成了觀眾。
說白了,孩子在哭鬧方面如此有「演技」,就是因為他們不懂控制情緒,一丁點小事都需要釋放出來。雖然說孩子哭鬧是無可厚非的,但若經常用哭鬧要挾家長的話,這樣的方式就必須要制止並改正。當然最重要的還得要從原因開始說起,清楚他們哭鬧的原因之後,制定相應的規勸方式。那些錯誤的安慰方式,家長真的不能再嘗試了。
一、習慣性哭鬧的原因
1、釋放情緒
孩子的思想還是太簡單,他們在心情不好時,只會想著哭鬧和發脾氣,而不像大人那樣運動或者睡覺,甚至是找人聊天訴說。所以說在孩子不懂情緒如何處理時,哭鬧是最簡單的方式,而且也是最得心應手的一種。
2、表達不力
小孩的詞彙量還是比較有限的,所以想要順利讓別人明白他的意思,還是有些困難的。所以孩子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讓別人明白他心中的想法,而哭鬧就是為了引起他人注意,以便令他人猜到自己的意思。
3、威脅父母
不排除有一類孩子的小聰明,之前被父母寵溺慣了的孩子,他們希望從家長這裡獲取更多的物質,於是通過哭鬧來威脅父母,以求在家人這裡得到更多好處。當然這樣的方式孩子不是一次上演,之前肯定威脅有效,所以才會不斷嘗試。
二、哭鬧時,這些錯誤的做法要摒棄
1、父母不要推卸
為了讓孩子快速的停止哭鬧,很多父母選擇了視線轉移的方法。原本轉移法是沒有錯誤的,但父母卻選擇了推卸的方式,也就是說把所有的錯誤推卸給別人。或許孩子瞬間不再哭鬧,但是問題本身並沒有得以解決,尤其是那些因矛盾而導致的哭鬧。
若是孩子跟別人發生矛盾,父母強行把責任推卸到其他孩子身上,那麼就會讓自家孩子變成不分是非和黑白的人。
2、讓孩子隨意哭鬧
還有一類父母覺得,既然之前怎麼勸說都無效,倒不如放開讓孩子繼續哭鬧,直到哭累後自己停止。確實,孩子總有哭累和停下的時候,但是期間沒有得到家人安慰的話,孩子會有自己被拋棄的感覺,會覺得父母不顧及自己感受,所以這樣的做法也著實不可取。
若是孩子的感受一再被忽略的話,那孩子內心不安全的感覺會持續增長,然後性情方面也會變得孤僻不少。或許最後孩子連想要哭鬧的欲望都沒有,因為他會害怕隨時被父母丟下。
總結:接受孩子哭鬧時候的壞脾氣,只是因為他們暫時還不懂變通情緒而已。但是要記住,找到引起孩子不斷哭鬧的原因,這才是徹底解決,以及引導他不再哭鬧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