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很可怕,不學法更可怕

2020-12-23 上智下愚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兼奧地利大公、波西米亞及匈牙利女王瑪麗婭·特蕾莎的第十五個孩子,奧地利公主瑪麗·安託瓦內特14歲的時候就成為法國的王太子妃,然後基本沒經歷過什麼宮鬥,便在18歲成為法國王后,母儀天下,成為全法國最尊貴的女人。

可以說美女瑪麗·安託瓦內特的前半生就是一部各種開掛、各種金手指的瑪麗蘇小說。

而她在法國王后這個新崗位上的每天日常是這樣的:買買買、建宮殿、辦宴會,日日享樂、夜夜笙歌。過著現下每天996的都市女白領們羨慕到眼裡冒火的生活。

但面對這種幸福得像花兒一樣的美好生活,瑪麗·安託瓦內特的親哥哥卻坐不住了。在那種沒飛機沒高鐵的時代,大老遠的專程打從奧地利趕到來法國給她上思想品德課,對她說「你現在是法蘭西王后,你能不能每天讀一小時書,這並不難。」

同一個青春期的小女生說這種話的下場當然是可想而知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對自己親哥哥的回覆是:「我不喜歡讀書,我喜歡享受生活。」

如果按照「性格決定命運」的法則去推斷,瑪麗·安託瓦內特此時的表現已經為她後來成為斷頭艷后這事埋下了伏筆。

如果要宣揚「讀書至上論」,我們也可以說,你看不讀書的後果多可怕吶。

故事講到這裡,有請今日文章的主題:什麼是比不讀書更可怕的?當然有,那就是不懂法啊。-----不懂法的下場是神馬?下場就是你會在網上被人diss的很慘。

以個人今日親身經歷為例,我之前曾就自己在首都圖書館的所經所歷、所見所感在豆瓣上發表了一遍文章,其中就首都圖書館一間自習室都沒有一事表達了些許遺憾。要知道首圖下屬的每個區級圖書館都是有自習室的,而且還有好幾個圖書館有一間以上自習室供讀者使用。

相較之下,上級單位某項業務工作開展的還不如下屬單位這事兒真是讓人黑線則個。

結果這個問題在豆瓣上遭遇了若干網友的痛批。比如今天又有人來偉光正的質疑:「自習室應該是高校圖書館特有產物,公共圖書館沒有此職能,詳見圖書館法」。

觀此評語,個人首先對於自己的無知深感愧悔之意,更躬身自省的批評自己,你看你不好好讀書、不認真學法的後果多可怕,被人問住了吧?

不過,且住,《圖書館法》裡有提過公共圖書館沒有自習室職能這事兒嗎?正所謂「問題是最好的老師」,既然被質疑,就趕緊學習去。

於是到家後一進門顧不上吃飯先奔向知識的海洋,具體講就是開電腦上網查《圖書館法》去。

這件小事的結局非常有趣,經過一番深入細緻的法律學習,個人帶著學到新知識的喜悅,秉承著「做一個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的自覺,向這位網友寫了如下回復,不過遺憾的是,這位網友再也沒有理睬我了。

附回復如下:

首先感謝這位豆友的積極普法,在你的鼓勵下個人還專門去找《圖書館法》來學習了一下,之前幾段回復都是通勤路上語音錄入的,有錯謬之處敬請原諒。為了答謝各位豆友的關注我計劃把這個帖子再擴充一下,將個人之前在首圖經歷的其它一些令人可驚可詫之事再認真描述一下。另外,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圖書館法》中第三十三條與第四十二條。

第四章 服 務

第三十三條 公共圖書館應當按照平等、開放、共享的要求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

公共圖書館應當免費向社會公眾提供下列服務:

(一)文獻信息查詢、借閱;

(二)閱覽室、自習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開放;

(三)公益性講座、閱讀推廣、培訓、展覽;

(四)國家規定的其他免費服務項目。

第四十二條 公共圖書館應當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水平,定期公告服務開展情況,聽取讀者意見,建立投訴渠道,完善反饋機制,接受社會監督。

相關焦點

  • 不讀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覺得,讀書沒用!
    其實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比起不讀書,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覺得讀書沒用。有兩個謠言似的段子,小編在多個地方看到過,被很多人深信不疑。1、美國太空人在太空很鬱悶,失重條件下,鋼筆和原子筆總是寫不了字。美國科學家花費了10年時間、100 億美元,終於研製出能在失重條件下使用的鋼筆。
  • 教師不讀書很可怕?其實更可怕的是我們的父母從來不讀書
    前陣子俞敏洪的關於教師的一番言論迅速地上了熱搜,他點評中國的教師,是一群不讀書的人在教書。他認為一群不讀書的人在教書,是沒有本事把當代的中學生教好的。對此現象教師們也承認沒有達到他的「標準」。老師們對讀書的理解是目前只是鑽研高考,鑽研中考,專研學科教育,沒有太多的閱讀其他的人文社會等,關注的就是閱讀學科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班主任之類的書本知識。其實比老師們不讀書,更可怕的是家長沒有讀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永久的老師。
  •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教師:還有更可怕的
    「經常聽到一些專家講過這麼一句話:教育最可怕最不應該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對於這句話,你怎麼看?」有人問。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
  • 北大教授:一個孩子不貪玩兒,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一個孩子不貪玩兒,比不愛讀書更可怕。」這話有什麼理由?老師、家長們,你同意嗎? 來聽聽說這句話的北大教授鄭也夫是怎麼解釋的。所以有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識字,就要學英語,就要上補習班。某些國家讓幼兒園不準教識字、不準教算數。為什麼不準呢?是因為孩子的心智在這個階段還沒有發育起來,不要給孩子壓這麼大的負擔,而是要讓他玩耍、讓他自立。
  • 北大教授:不貪玩的孩子,比不愛讀書的孩子更可怕,建議收藏
    如果孩子小時候就是那種喜歡讀書的人就好了,可是北大教授提出言論說,愛玩其實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貪玩的話,比他不愛學習還要可怕,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樣的觀點到底如何。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讀書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可是我們不妨從生理角度來講,你的食量到底有多大呢?你喜歡吃多少東西呢?大家都知道,比如喝牛奶裡面營養非常高、也不貴,通過牛奶的攝取,可以讓我們的皮膚更好,身體更健康也能長更高,可是,是不是我們就要喝很多牛奶呢?
  • 教育最可怕的是:不讀書的教師在教書,不讀書的父母在拼命育兒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拼命育兒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不讀書,最應該讀書的教師群體卻成了遠離閱讀的一個群體,而其中最該讀書的年輕教師,更成了一個疏於讀書、荒於讀書或者根本不讀書的群體。在學校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缺乏智慧的教師,在辛勤甚至忘命地工作著,這樣的教師會辛辛苦苦地把本來聰明的學生教得不會學習。
  •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
    有些人又拿老師來說事: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誰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我們也想讀書啊!但我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讀書呢?每年的公需科目培訓、專科培訓、普法學習等等而且還要完成不同部門交待下來的任務,讓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要說讀書,就是能安安靜靜的教書都太奢侈了!今天領導又在微信群裡發布:請各位老師關注:什麼公安微信公眾號,要求截圖上交。
  • 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教書,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育兒​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拼命育兒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不讀書,最應該讀書的教師群體卻成了遠離閱讀的一個群體,而其中最該讀書的年輕教師,更成了一個疏於讀書、荒於讀書或者根本不讀書的群體。在學校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缺乏智慧的教師,在辛勤甚至忘命地工作著,這樣的教師會辛辛苦苦地把本來聰明的學生教得不會學習。
  • 美國主持人: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中文都學不會
    最近有美國主持人說: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中文都學不會不過當然有一些人可以很客觀地看待這些問題,美國有一個脫口秀的主持人在臺上做節目的時候,就曾經這樣說過: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來不及學習中文,也壓根來不及學習中文。
  •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讀書有什麼用啊?讀書無用論可怕嗎?先說說我的成長經歷吧,我生活在四川偏西部的一個小山村,從小跟著父母做農活,也曾經背玉米回家把肩膀磨破了皮,也曾經收水稻把手臂割出道道血痕,也曾經挖地把收打出血泡,這種生活對於我而言早就受夠了,好在我要讀書父母一直非常支持我!母親常說「只要你願意讀,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你」。
  • 中年人很可怕的是不愛學了
    比起其他小朋友來說不算多,我也是根據年年的興趣在安排,沒有強迫他學不喜歡的課。興趣班,不知道有沒有父母像我一樣,覺得讓孩子去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開心就好。所以年年的興趣班,老師說要考級的就去考下,老師沒來聯繫考級的話,我們也就不去考,非常的佛系。也許正是這樣放鬆的方式,年年很愛學,很多興趣班體驗之後他都要學。
  • 北大教授:一個孩子不貪玩,比不愛讀書更可怕​!
    所以有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識字,就要學英語,就要上補習班。某些國家讓幼兒園不準教識字、不準教算數。為什麼不準呢?是因為孩子的心智在這個階段還沒有發育起來,不要給孩子壓這麼大的負擔,而是要讓他玩耍、讓他自立。在不該的年齡認字、在不該算數的年齡算數,美其名曰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最後的結果,也許會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長棋慢不可怕,更可怕的是……
    學棋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覺得自己的棋力提升慢,不滿意自己的學棋效率。但是,其實最可怕的不是漲棋慢這裡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不願意繼續堅持學棋的真正原因是出在哪裡。如果只是因為懶,那麼問題並不嚴重;如果說孩子已經到了寧願去做更加費心費力的事情也不願意繼續學棋
  • 孩子漲棋慢不可怕,更可怕的是……
    學棋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覺得自己的棋力提升慢,不滿意自己的學棋效率。但是,其實最可怕的不是漲棋慢,而是孩子失去了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失去了繼續學習的希望01為什麼覺得學棋越來越無聊?大部分人最初的學習應該都是基於興趣的,也就是說,可能孩子一開始對於學棋的目的是出於喜歡或者是好奇,覺得有趣。
  • 寒門雙胞胎同上清華北大,寒門不可怕,可怕的是身處貧窮而不自知
    只有比別人更拼才能彌補和別人之間的差距,才能趕上甚至反超他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註定失敗的,寒門之所以是寒門,寒在「教育理念」、寒在「讀書無用」、寒在「教育短視」。上文的父親非常重視讀書,認為讀書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趙稞、趙棣兩兄弟發奮讀書,在父親的鼎力支持下,兩兄弟沒有後顧之憂,沒有瑣事打擾,在父親拼命創作的安逸環境下,才考上了清華北大。
  • 自信的人不可怕,自律的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這種人
    有人說:「一個高度自律的人是很可怕的」 我完全贊同。 自律是一種性格品質,也可以說是人身上最好的品質之一。 我們知道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幫助下,人們學知識也好,學技能也好,都能快速的去掌握。
  • 可怕的教育是:不讀書的教師在努力教書,不讀書的父母在努力育兒
    當今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老師不讀書,應該讀書最多的老師群體已經成為遠離閱讀的群體,應該讀書最多的年輕老師已經成為一本書。被忽略,缺乏閱讀或根本沒有閱讀。組。關於學校最可怕的事情是一群不學習並且缺乏智慧的老師。他們努力工作,甚至忘記了生活。這些老師將努力教聰明的學生學習。
  • 教育最可怕的是:不讀書的教師拼命教書,不讀書的父母在拼命育兒
    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不讀書,最應該讀書的教師群體卻成了遠離閱讀的一個群體,而其中最該讀書的年輕教師,更成了一個疏於讀書、荒於讀書或者根本不讀書的群體。在學校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缺乏智慧的教師,在辛勤甚至忘命地工作著,這樣的教師會辛辛苦苦地把本來聰明的學生教得不會學習。
  • 教育最可怕的: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不讀書的父母在拼命育兒
    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不讀書,最應該讀書的教師群體卻成了遠離閱讀的一個群體,而其中最該讀書的年輕教師,更成了一個疏於讀書、荒於讀書或者根本不讀書的群體。在學校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缺乏智慧的教師,在辛勤甚至忘命地工作著,這樣的教師會辛辛苦苦地把本來聰明的學生教得不會學習。
  • 美國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連中國的高中生都在學量子計算
    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經濟迅速發展,所有國家都在發展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科技的發展,科技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的改變實在是太大了,而今年對於中國來說可謂是一個科技噴發的年代,像是我們的航天技術取得了極大的發展,更重要的還有量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