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2020-12-18 evilchy

「我們女人啊回春補身,得由內而外,才能白裡透紅啊。」陳果導演的《餃子》,改編自李碧華短篇小說,講述女明星艾菁菁(楊千嬅飾演),20歲嫁給富商李世傑,隨著年紀增長,艾菁菁皮膚不再緊實,丈夫時常跟年輕女孩偷情,為挽回丈夫的心,菁菁找上密醫媚姨,她對菁菁說,吃人肉才能常保青春美麗

媚姨原本在中國擔任醫生,由於一胎化政策,醫院有許多死胎,媚姨收集胎兒將其剁成絞肉再包成餃子吞下,;菁菁吃過幾次人肉水餃,皮膚也慢慢恢復光澤,但效果依然不夠顯著,她問媚姨有沒有「極品」,媚姨說極品可遇不可求,最好的極品是五個月大的胎兒,最嫩最鮮美,此時,一名遭父親性侵的女孩在母親的陪同下找上媚姨,希望媚姨可以幫女兒墮胎,媚姨接下工作,一個嬰孩的死亡,或許可以挽救菁菁的愛情與婚姻?

《三更》系列作品,大半跟鬼有關,《餃子》不是鬼片,但比鬼還恐怖,電影裡的男人和女人,為了青春為了權力為了愛情為了財富為了私慾,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反正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只有夠狠夠貪夠自私的人,才能站上權力的頂端。

《餃子》讓觀眾看見菁菁的心境變化,從一開始的畏縮,到後來比誰都兇狠,菁菁不只吃媚姨的餃子,還承襲媚姨的教導:「女人得要為自己著想,別淨想著靠男人」,後來媚姨遭警方追緝,倉皇逃離香港,菁菁為了自己(報復丈夫/鞏固婚姻關係/驅逐小三),付出大把鈔票買下丈夫情婦肚內的私生子,五個月大正剛好,反正我(菁菁)有的是錢(有錢才是老大),自己的餃子自己包,自己的青春/愛情/人生自己救;菁菁和媚姨食人肉,李世傑食有動物雛形的生蛋,他們的行徑極端 可怕,但想了一下,假如現實生活真有人肉餃子而且也真有電影所說的回春功效,《餃子》的情節大概就會在現實人生上演吧。

《餃子》故事如果處理得不好,容易流於剝削與低俗,然而本片的出色,不只是食人肉的奇觀,還能兼顧劇情轉折以及角色心境變化的合理性,電影前半段,菁菁還只是待在媚姨廚房外等著餃子上桌,眼不見為淨,沒看到也沒經手處理屍體,就少了些罪惡感,藉此諷刺人的偽善(只要不清楚食物的烹煮過程,就能安心食「人肉」),影片後段,媚姨跑路,菁菁只好親自下廚(準備「食材」),比起丈夫,菁菁的狠毒倒也不遑多讓;菁菁一角呼應的是被父親性侵而不得不墮胎的女孩的悲劇,一個吃人(權勢者/父親/菁菁),一個被吃(弱勢者/女孩),《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快點許三個願望,第一個願望是什麼?」好友們。「我要男人一生一世愛我。」菁菁。「第二個願望呢?」好友們。「永遠都開心。」菁菁。「第三個呢?」好友們。「青春美麗。」菁菁。

我很喜歡楊千嬅在片中的演出,一來,楊千嬅一直以傻大姐形象為觀眾所熟悉,她在《餃子》裡,演活了焦慮外貌老化想要重返青春挽回丈夫的心的女人,二來,虛虛實實,透過戲中戲畫面(楊千嬅早年演出的電視劇畫面),讓我們看見銀幕中的菁菁/銀幕外的楊千嬅,容貌上的變化。

《餃子》片中有一段我覺得處理的非常突出,菁菁轉開電視,螢幕上搬演她年輕時候的電視作品,菁菁看著看著便哭了起來,菁菁的淚水,不只是因為青春不再,更是因為曾經單純的自己,因為對丈夫與愛情與生活的失望而逐漸死去,再也回不去的不只是她美麗的容顏,還有純樸的心啊。

話說,我這次看的《餃子》是一個半小時長度,之前看的是大約一小時長度影片(收錄在《三更2》),這兩個版本結局不盡相同,印象中,《三更2 :餃子》的結局,菁菁吞的是自己小孩,可是《餃子》改成菁菁花錢買下情婦的腹中孩子,從自殘變成殘殺他人,短版結局較為驚悚(連自己孩子都吃),但長版結局比較貼近影片吃人社會的議題。

相關焦點

  •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在我們東北最出名的一種食物餃子!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在我們東北最出名的一種食物餃子。今天我們給大家提個的腳提到的餃子就是在我們題目當中已經起到他的家鄉故地,就是我們的東北地方,因為東北人喜歡吃麵,而且據大多數北方人都是特別喜歡吃麵食的,所以說北方人的皮膚還是非常的白皙的,那麼也跟他們的食物是有關係的,所以說吃麵還是可以變白的哦。
  • 冬至吃餃子
    俗語講「立冬補冬,不補嘴空」,我河北省中南部這次流傳立冬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古文曰:立冬, 立者,建始也;冬,萬物收藏也 。古人的立冬,是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而在農耕社會平民的世界裡,迎冬就是利用這一天,犒勞一家人一整年的辛苦。
  • 日本人的餃子文化
    日本人吃餃子和中國守著24節氣吃可不一樣那是沒事就要吃一吃日本的拉麵店、牛肉蓋飯店、街邊小店都有各種餃子套餐配拉麵、配米飯、甚至喝酒都要來份餃子配一下不過日本人最常吃的餃子是煎餃,煮的餃子在日本叫做「水餃子」說到日本人吃餃子的習慣還是從戰後開始的到過中國的日本人將餃子的做法和吃法帶回了日本,開始風靡日本尤其是日本宇都宮市,更被奉為「餃子城日本每戶購入餃子花銷宇都宮市連續
  • 上層人吃肉,下層人「吃人」,這部驚悚片講的就是現實
    全片高度濃縮的空間場景、陰冷感十足的灰暗影調、藉助尖銳且嚴酷的監獄環境所製造出的「人吃人」的強烈衝突都顯得獨樹一幟。上層人吃肉,下層人「吃人」,這就是現實。前段時間,一部早在2019年就已經上映的驚悚片由於疫情的緣故突然在國內火了。眾多影評工作者就像提前約好了一樣在同一天紛紛瘋狂安利。
  • "蒲菜餃子"亮相《舌尖2》 淮安人吐槽:沒吃過
    然而,對於淮安「蒲菜餃子」上鏡《舌尖2》,不少生活在這裡的人表示很意外,不少甚至表示自己從未吃過……   周末,記者走訪發現,在一些淮安主婦的眼裡,「蒲菜餃子」也算得上是家常主食,尤其對於那些喜歡包餃子的主婦來說,做「蒲菜餃子」其實也是手到擒來的。
  • 冬至日要吃餃子,但是吃餃子的由來很少人知?看完就明白了!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冬至日要吃餃子,但是吃餃子的由來很少人知?看完就明白了!時間過得很快。從一年的春天開始,到冬季結束。這也完成了一年的四季輪迴。冬至日要吃餃子,但是吃餃子的由來很少人知?看完就明白了!在立冬這一天,中國也有很多的文化習俗。在有些地方會煮餃子。有些地方為了應景,也會吃湯圓。現在有些地方為了慶祝來年的豐收。也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大家知道,我國一直是以農耕社會為背景的國家。所以對於冬天也是格外的重視。到了冬天,也意味著農民伯伯們可以暫時休息一下。犒勞一年到頭的辛苦。
  • 講故事的人:恪守「腳踏實地」,吃準「苦辣酸甜」!
    由此說來,講故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們宣傳文化戰線上的同志,是「講故事」的中堅力量,為講好強軍故事、空軍故事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結合思想互助,提點工作建議,與大家共勉: 恪守「腳踏實地」練內功,吃準「苦辣酸甜」養心智。
  • 豬肉和牛肉餡的餃子很常見,為何雞肉餃子很少見呢?廚師講明白了
    說起餃子,大部分人都是很熟悉的,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的一部分,而且歷史悠久,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別看餃子就是用餃子皮包上一點餡料,然後水煮一下非常簡單,但是餃子吃起來味道卻是很受歡迎的,而且餃子也被中國人賦予了獨特的意義,餃子有著團圓,財富等等寓意,在節日的時候非常適合吃,而在現在更是成為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美食小吃,全國各地皆有,而且也傳播到了全世界在國外認知度也很高。
  • 「合法吃人」的背後,黑暗產業鏈已經曝光!
    上方關注三更時講鬼故事限時福利:關注微信公眾號「三更時講鬼故事」,三更時講鬼故事唯一原創公眾號,大牌鬼故事主持有聲收聽,每日更新詭異視頻、真實靈異鬼故事!但是,這玩意呀,你不當回事兒,有人當回事兒:一部分人拿回家自己吃了,剩下的……胎盤,你吃嗎?首先說結論,胎盤,實際上就是一坨人肉,個人食用胎盤沒有觸犯法律,只明令禁止不能私下售賣。但值得注意的是,胎盤,就是作為中藥引子的紫河車,早在2015版《中國藥典》中,就被逐出中藥材隊伍。
  • 女孩吃了一塊兔子腎塞後,停止不了吃人。恐怖片《生吃》(上)
    這次要談的恐怖片《生吃》不是恐怖故事,但近年來也不多見。影片開頭是一輛汽車在鄉村公路上行駛。突然,一個人影出現在車前,沒有任何標誌,導致車失控撞上一棵樹。然後那個人慢慢地走向車。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受家庭影響的法國女孩。她是素食主義者,從不吃肉。這次,因為她考上了獸醫學院,父母送她上學。當她在餐館吃飯時,廚師不小心在土豆泥裡拌了一根香腸。女孩因為不習慣,立即嘔吐,父母氣憤地去找經理抗議。很遺憾,她要上的獸醫學院是一個非常邪惡的地方。
  • 冬至節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與眾不同的浙江人吃什麼呢?
    眾所周知,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不過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既然堪比過年,那肯定少不了美食,很多外國人經常說,中國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節日,就是為「吃」找個正當的理由罷了,在中國的冬至節那天,北方人喜歡吃餃子,南方人則喜歡吃湯圓,那麼在浙江省
  • 立冬吃什麼傳統食物 臨沂人一定不要忘記吃餃子
    立冬吃餃子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區,就喜歡利用餃子來作為立冬進補食物。
  • 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習俗
    相對南方來說,雖然他們也吃餃子,可是與北方卻有著很大的區別,南方人將餃子當一種美食吃,所以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這也是南北方對於吃餃子的最大區別。在北方,很多重大的節日都會有吃餃子的習俗,一般除夕要吃餃子,大年初一要吃餃子,正月初五要吃餃子,元宵節要吃餃子,頭伏要吃餃子,立秋要吃餃子,立冬要吃餃子,冬至要吃餃子,元旦也要吃餃子,甚至過生日還要吃餃子。
  • 今天吃餃子,餃子吃「啥餡」是健康的,聽營養師怎麼說
    營養師:吃餃子,餡料是關鍵,加入三種調味料使餃子餡不幹一年中最熱的一天開始了,是土夫,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叫土夫吃餃子,意思是好兆頭。頭巾餃子吃什麼的餡料也很精緻,餃子餡料可以說是餃子味道好壞的關鍵,你真的知道怎麼拌餃子餡嗎?
  • 又不是年三十,冬至吃餃子也就算了,為什麼連立冬也要吃餃子?
    餃子,「餃」同「交」,「餃子」意為「交子之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與之相比,張仲景的故事更溫暖討喜一些,但不可置否的是,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傳承。幾千幾百年前的事件真假我們無從得知,但在今天,想必大家的回憶裡都有自己媽媽做的一份熱氣騰騰的餃子吧,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份媽媽味道餃子是多麼幸福的事情。這一碗餃子,傳承的是母愛,是來自家庭的關愛,匯成幸福的社會。
  • 講道理的人從來不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
    這是一個短視頻時代,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想要達到傳播的效果,講故事都是不二法則。這個時代從來不缺講道理的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我在新東方教課教了4年,在2015年的時候在線教育來臨,我們幾位老師就從新東方辭職,創立了中國最大的四六級考研在線網站。
  • 吃餃子沒?冬至有啥來歷,南方人、北方人冬至吃啥,怎麼過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人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河南各地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中國人吃餃子和日本人吃餃子,有什麼不同?一個愛煮一個愛煎
    文:百家號原創首發,禁止抄襲餃子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差不多已經有數百年了。雖然現在起源於中國,但是隨著華夏美食文化的傳播,其他國家的餐館也漸漸的出現了餃子的聲影。只不過同樣都是餃子,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吃餃子的方式卻不盡相同。比如中國和日本。
  • 喝雞湯吃餃子 南京人的冬至「大如年」
    走在河西街頭,「冬至」卡通玩偶提醒大家,吃頓餃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儀式。走進綠柳居、永和園、真知味等品牌餐飲門店,雞湯、豆腐等老南京冬至特色飲食喚醒了市民的節日記憶。夜幕降臨,新街口新百大樓巨大玻璃幕牆閃現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提醒著人們這是「我們的節日」。
  • 今天居然又雙叒叕吃餃子了……
    而冬至卻是吃餃子的正日子這是怎麼回事,小夥伴們知道嗎還有,冬至的由來你又知道多少讓小吉來給大家講一講冬至的由來2020 WINTER長白山西景區霧凇奇觀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