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小調音樂的分類和特點

2020-12-17 正步音樂教育

一、小調音樂的分類

小調音樂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時調和地方性小調。

1.時調

體裁形式較為規範,經過長期藝術加工,傳唱悠久,經常被一些民族樂器、地方戲曲和曲藝吸收並重新演繹,時調種類又分為幾大類分別如下

鮮花調:旋律優美抒情,旋律形態大多為徵調式,曲式結構呈現為前半部分是兩個呼應性樂句,第一樂句大部分是一對重複短句,停在G音上,第二樂句停留在C音上,以四小節為主要樂句,後半部分第三樂句和第四樂句緊密結合構成了一個尾部帶有延續腔體的八小節,最後尾音落在G音上與前半部分相呼應。

孟姜女調:影響我國流傳最廣的一種民間小調音樂,又叫春調、十杯酒、梳妝檯等,擅長表現愛情、離別和悽美哀怨之情,音樂基本形態為徵調式,屬於四個樂句的單段體式,具有起承轉合性,節奏均勻,旋律手法主要以級進為主,音樂深情,潤腔手法細膩,顫音的使用為音樂的藝術效果增添特色。

剪靛花調:音樂形態以宮調式為主,四個樂句以後加入襯句,重複尾句的樂段,具有南北交融的音樂特色。

繡荷包調:以繡荷包為題材的音樂主題遍布我國南北方,在中國荷包是古代中國男女的定情信物,繡荷包調曲調豐富,表現方式多樣,有表現哀怨、纏綿、歡樂的,也有明快,活潑的。

2、地方性小調

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以當地生活為題材,反應勞動人民的樸實無華,感情真摯,這種曲調在一定地域內傳唱,數量居多,分布廣泛, 與當地語言和音調聯繫緊密,較為成熟, 有的小調表現人們對舊社會黑暗制度的不滿,對不公平不合理現象的怨憤情緒, 有的反應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還有專用於婚嫁、喪葬的小調歌曲,在表現形式各有千秋, 有的以問答啟智的形式,以兒童嬉戲的形式,既有一定的知識性同時,又富有童趣,曲調結構短小,節奏鮮明逗趣,旋律簡單,音樂樸實無華,如代表音樂作品有《小白菜》《繡荷包》(山東)《打酸棗》《繡荷包》(四川)《蛤蟆調》等。

《小白菜》劇照

《小白菜》旋律以下行的方式表達出幼年孩子受後娘欺壓和思念母親的情感,是典型的悲哀嘆息的音樂感覺。

《小白菜》

《繡荷包》(山東)旋律進行婉轉曲折,樂句變化多樣,調式轉化豐富大多在宮調轉換,是一首傳統的山東南部情歌,表達含蓄,大多描寫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打酸棗》節奏變化豐富,襯腔具有歡快,活潑的特點,反應的是山西人民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歌曲表達了農村婦女外出遊玩時的歡快心情。

《打酸棗》與《蛤蟆調》

《繡荷包》(四川)曲調清秀動聽,樂句以兩個為一個段落,演唱過程中時常會有四川特色方言插入,是一首典型的地方特色民歌。

《繡荷包》四川

《蛤蟆調》節奏歡快,易於傳唱,曲調歡快活潑,是一首雲南民歌。

《蛤蟆調》

二、小調音樂的特點

曲式結構:常見有兩類分別是起承轉合和對應式,一般使用兩個樂句相互作答的方式,相互補充,共同表達一個音樂內容。

旋律:級進手法較多使用,起伏手法比平鋪直舒使用較多,樂句變化豐富,旋律曲折。

節奏、節拍:節奏規整,節拍型變化豐富,北方小調常見切分和弱起節奏,南方小調相對節奏來說比較平穩。部分地區受戲曲和曲藝等藝術形式的影響,有時會運用散板起或散板收,有時會加入數板段落等。

音樂風格:抒情和敘事兩種表現手法都會單獨和交融出現,小調音樂相對山歌來說比較含蓄,經過藝人長時間的加工曲式結構更加規範,形式更加有節制。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音樂的概念與特點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音樂是舞蹈音樂的一個分支,它的概念狹義地說是指那些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的音樂,包括用民間樂隊演奏的器樂曲牌,民歌小調和歌、舞、樂相結合的歌舞音樂。廣義的說也包括那些按舞蹈藝術的規律,為民間舞教材和民間舞劇目而編創的音樂。即從廣場到課堂到劇場,或從民間到教材到劇目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歌舞音樂
    結合聲樂、器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歌舞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藝術中綜合性較強的藝術類型門類。歌舞音樂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和群眾性,生活化氣息濃鬱,節奏特點鮮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鳳陽花鼓表演鳳陽花鼓以小調為主,旋律流暢優美,節奏特點具有濃鬱特色,鑼鼓節奏點鮮明。
  • 民族音樂學教學中說唱音樂分類新議
    這種狀況對於民族音樂學的教學(乃至科研)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有待加以思考和完善,以便更好地適應民族音樂學教學和科研的進一步推進。說唱音樂的分類就是根據說唱曲種當中音樂部分的不同特點,將說唱曲種分成不同種類。為了便於展開論述,筆者在本文中將「音樂」限定為具有一定旋律性的曲調,而將純粹語言性、以朗誦為表現手段(既使其中包含有明顯的節奏因素)的曲種暫時排除在外。
  • 簡論邵東民間音樂對賀綠汀音樂藝術的影響
    這不可能是一種偶然現象,由此可以推測出,商周時期的邵東,民間音樂已經盛行。 民間音樂指由廣大人民群眾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通過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的音樂形式和音樂作品,有著極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與當地的語言、民俗相結合。邵東地處湘中腹地,屬丘陵地帶,具有人品密度比較大、人際交往廣泛的特點,地域語言有說話聲音柔和,音調平緩的特徵。邵東民間音樂具有曲調流暢﹑婉柔細膩的藝術特色,以小調居多。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鄧麗君演唱的大多是以民間小調為素材創作的歌曲,如《小城故事》、《原鄉人》、《路邊的野花不要採》等,臺灣高山族民歌《娜魯灣情歌》的流傳更是給了大陸音樂製作人很多啟示。隨著崔健的一首《一無所有》的流傳,整個中國都颳起一股強勁的西北風,《黃土高坡》、《高天上流雲》、《信天遊》等一大批以西北民族音樂為素材的流行歌曲到處傳唱、家喻戶曉。
  • ...學樂理|孩子|古典音樂|a小調巴加泰勒|蕭邦|音樂|a小調圓舞曲
    哆蒙兒童視唱練耳告訴你圓舞曲(Waltz),也叫華爾茲,是源於奧地利的一種三拍子的民間舞蹈。從19世紀開始,圓舞曲從民間走向宮廷,逐漸成為上流社會的一種社交方式,後來慢慢形成了這種三拍子舞曲風格的純器樂音樂體裁。
  •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什麼是中國民族歌劇音樂
    原標題:什麼是中國民族歌劇音樂   何為中國民族歌劇?我以為,就是用中國民族唱法演唱的,將中國的戲曲和民間音調融匯、升華、發展出的審美樣式,這是一種用母語歌唱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的舞臺藝術樣式。   何為中國民族唱法?我以為,就是從民間唱法到民間唱法糅合戲曲唱法,再發展到結合了科學發聲之後的一種唱法。
  • 高中音樂《c小調練習曲》題本梳理
    二、分析題本(一)看題目作品的題目是對整首作品特點的概括,可以很直觀的表現出作品所要傳達的意思。從《c小調練習曲》這一題目入手,可以得出這是一首練習曲體裁的鋼琴作品,由此可以得出一些關鍵點,如欣賞作品《c小調練習曲》,感受旋律的變化,進一步了解練習曲中表達的音樂思想。
  • 馬可——中國民族音樂的豐碑
    在民族音樂創作方面,馬可的音樂作品都是從中國民族音樂中汲取養料創作而成,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和濃厚的生活氣息,隨處可見其中的民間音樂元素,如《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歌唱少年英雄劉文學》以及歌劇《小二黑結婚》等,都是在堅守原來固有的民間音樂精神的原則上,經過重新提煉並運用到作品中來的。馬可將自身的音樂創作深深地根植於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當中,基於傳統、勇於創新,使他的作品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 浙西南民間音樂 - 智慧樹知到答案題庫
    3、浙西南漢族民間舞蹈大致可分為兩大類:()舞蹈和()舞蹈。8、「魚燈鼓」伴奏音樂隨著燈舞陣圖表演的長短和自由連接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伴奏非常自由。第七章測試1、古樂《月宮調》為在()一帶流傳了千年的道教音樂體系中的一支樂曲,是民族民間器樂曲中的絲竹鑼鼓樂之品種。
  • 李宏峰:民歌是民族音樂的基因
    適逢第二屆西部民歌展演系列活動期間,為了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歌愛好者有更多研究、學習民歌保護傳承的專業意見,本期講堂特邀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宏峰以「非遺視野下民歌藝術的保護與傳承」為題,為大家講解了我國民歌的歷史沿革及保護措施。
  • 音樂學習者要了解的賦格№6(b小調)總體分析與具體分析
    結構複雜程度也遠遠大於傳統賦格曲,包括前奏曲在內,全曲飽含著流淌著俄羅斯民族血液的作曲家大膽的想像。具體分析呈示部結構大於傳統賦格曲,大致從開頭到45小節。從b小調開始,以小調為主。這裡調性方面,與其說小調,倒不如說是懷舊的愛奧尼亞調式為主。
  • 北京民族樂團讓民間音樂「走出圈子」
    北京民族管弦樂團團長李昌俊坦言。 這已經不是北京國家交響樂團第一次線下表演和在線付費了。今年,他們演出了五場類似的演出,每次網上售票9.9元,與平均票價在300元左右的線下演出相比,有很多優勢。在國內職業院校繼續進行付費直播的情況並不常見,李長俊的自信在於:「北京民族樂團已經把民族音樂走出了圈子。」
  • 當代影視音樂作品的民族氣質
    影視作品中若採用了契合本民族審美取向和民族心理的音樂元素,則會表現出獨特的民族氣韻和精神氣質,並使作品所要傳達的意蘊得到升華。縱覽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影視作品,可以看出有很多影視音樂成功地將中國的民族音樂元素創造性地運用,形成獨具中國氣韻的影視音樂經典。具體來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更好地用音樂傳達出了民族氣質。挪用——移花接木挪用是影視音樂創作的主要藝術手段之一。
  • 北京現代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教師路豔出版教材 《說唱音樂》
    該數位化系列教材由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主編,分為《民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四冊,每一分冊均由文本教材、配套學生使用軟體光碟、教師使用軟體光碟組成。  《說唱音樂》是中國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列課程的必修教材,也是全國中等藝術院校開設該課程的重要可選教材,同時還可作為其他師範院校、藝術院校、高職、大專藝術院校的參考教材,更能為廣大音樂愛好者學習我國民族音樂提供一條途徑。
  • 不同類型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一、改編曲創作特點改編是指將原有音樂作品用其他音樂形式進行移植、發揮、發展和編配。由於鋼琴寬廣的音域和豐富的音色,因此幾乎能勝任任何改編,由此可見,改編曲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重要形式。1.創造民族化鋼琴音樂語言由於中西方鋼琴音樂結構的不同,因此如何將中國音樂中線性的音腔式結構在鋼琴和聲性的立體結構中再現,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我國作曲家運用結構整合、和聲疊置、音色模仿、節奏重現等手法,創造了既符合鋼琴特性又具有民族化特性的音樂語言,從而使鋼琴音樂語彙表現出中國民族音樂的風格。
  • 劉健:音樂形態—判斷葫蘆絲音樂地域風格的依據
    如哈薩克族民間音樂中的節奏多表現為前短後長的特點。二、調式音階—色彩音調式指的是以一個音為核心,按照一定音程關係和音高排列起來的樂音組合形式,將調式中的各個音按照高低排列起來成為調式音階。如西方傳統音樂中大、小調式,主音(核心音)分別唱作dol、la,自然大調式音階唱名為(dol-re-mi-fa-sol-la-si-dol)、自然小調式音階唱名為(la-si-dol-re-mi-fa-sol-la);我國民族調式以「五聲」為基礎,即(宮、商、角、徵、羽),以某音作為主音(核心音),則成為某調式,如宮調式、商調式等。
  • 中國傳統音樂分成多少種,《百鳥朝鳳》民樂版和鋼琴版有何不同
    經過了一番研究我發現,中國傳統音樂種類繁多,遠比我想像的複雜得多,其分類也存在著不少交叉,不過大致來說可以分成那麼五類: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間說唱音樂和民間戲曲音樂,而這五類又分別能夠分成一些不同的小類,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民歌又能夠從功能、體裁等多個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分成山歌、號子、小調等類別。
  • 2017福建省教師招聘中學音樂考試大綱
    三、考試範圍與內容考試範圍(一)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樂理、基礎和聲、藝術概論、歌曲寫作常識、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外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二)中學音樂課程與教學論內容。考試內容(一)音樂基礎理論知識1.基本樂理(1)熟練掌握五線譜和簡譜的記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