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函|邁向學習共同體的未來——2017學習共同體教育峰會

2021-02-20 深度學習共同體

傾聽兒童聲音 回歸教育本真 

堅持研究立場 師生共同創造

-2017學習共同體教育峰會邀請函-

12月22-23日 上海

自2006年開始,全國學習共同體項目學校與日增加,一線教育現場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靜悄悄的革命」。為了「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一線教育開始直面「在課堂層面保證每一個孩子的高品質學習」這一至關緊要又異常艱巨之任務,其工作之重點——確保這一目標實現之核心課程實施與教師在職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因此,在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和捐助下,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與陳靜靜博士及一批傑出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專家、一線教育工作者,成立學習共同體研究院,由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鍾啟泉先生擔任研究院首席學術顧問,致力於協助合作學校之學科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夢想課程的設計開展、教師在職教育及學校管理發展的研究、實踐,以期全面保障每一個孩子高品質的學習權利,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自信、從容、有尊嚴的未來。

為讓更多一線教育工作者接觸學習共同體,深入把握教學改革的方法,學習共同體研究院將於2017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在上海世博家園實驗小學舉辦「2017年學習共同體教育峰會」,以課例研究和專家解讀交織之形式,支持每一位教師在兼具先進視野的基礎上,真正提升自己的課堂實踐。本次會議亦邀請了全國各地教育局局長、校長、一線教師及社會人士共同與會,相互傾聽,互相支援,讓每一個人都能深入教學改革現場,支持教育發展。

一、全國課例研究

本次邀請了全國各地教師共聚一堂,開展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共同體課例研究,以期在多元課堂中深入把握學習共同體根本精神。

二、專家講座

本次會議邀請了潘江雪女士、尹後慶會長、張華教授、夏惠賢教授、楊玉東博士、林莘校長提供專家解讀與報告,剖析教育理論,為一線教師帶來關於課堂革命的嶄新認知。

三、校長論壇

本次會議邀請學習共同體研究院指導委員會和政府管理委員會各位專家,共同探討開展學習共同體下,推動學校管理與發展的校長角色定位和領導力實踐經驗,支持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及校長更有針對性的推動學校、教師發展。

四、開課教師申請

本次會議將開放3個班級,邀請全國學習共同體教師(小學教師)前來開課。有意向的教師可以提交自己的學習設計到學習共同體郵箱:slc.manabu@gmail.com,專家組會從中審定3節課例,並邀請至本次峰會中面向全國來賓開課。申請相關信息如下:

1、報名方式:以郵件形式提交開課教師的『課文內容、學習設計(學習單)、姓名、單位、電話與需要會務組準備的其他材料』(以word形式提交,格式不限)

2、開課要求:小學課例,學科不限(班級人數30-40之間)

3、費用問題:本次開課入選教師的往返與住宿費用由學習共同體研究院承擔,邀請函及報銷標準、流程將在入選後一併提供。

4、報名截止時間:2017年12月12日


五、合作地區與課題招募

本著開放、傾聽、協作的原則,學習共同體研究院在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面向全國招募學習共同體合作地區,並開放課題經費申請,具體信息如下:

1. 合作地區招募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學習共同體研究院面向全國招募學習共同體項目合作學校,需由縣級教育主管部門與五所本地區學校共同申請。基金會承擔項目合作的專家經費,縣級地區僅需承擔本縣教師、校長及教育主管部門人員外出培訓的差旅經費。所有活動均以公益形式開展,活動中不收取任何報名或參會費用。

2. 合作課題招募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面向全國一線校長和教師招募課題合作,課題內容包括學習共同體下的學科課程建設、夢想校本課程建設、教師發展與學校管理改革等相關議題。其中校長個人可申請課題經費2萬元/人/年,教師個人可申請課題1萬元/人/年。

以上具體內容及相關要求在12月22日上午,由陳靜靜博士具體講解。

地點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書房路475號世博家園實驗小學

時間

12月22日08:30——17:30

12月23日08:30——17:30

議程

12月22日08:30-12:00

開幕演講: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 潘江雪理事長

專家解讀: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 尹後慶先生

專家報告:南京師範大學 張華教授

專家報告:上海師範大學 夏惠賢教授

合作申請:學習共同體研究院院長 陳靜靜博士

12月22日13:30-17:30

TED演講:我的學習共同體故事(一線教師)

課例研究:中小學——語文、數學、綜合學習課例

專家點評:《課堂教學中的學科核心素養——以數學學科為例》——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楊玉東博士

12月23日08:30-12:00

專家報告: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 林莘校長

課例研究:小學語文、高中寫作課例(林莘、鄭豔紅)

專家解讀:《語文核心素養如何在課堂落地》——上海市建平實驗中學副校長、語文特級 鄭朝暉校長

12月23日13:30-17:30

TED演講:我的學習共同體故事(一線教師)

高峰論壇:學習共同體下的校長領導力建設與學校管理

專家點評:構建學習共同體,提高學校辦學品質

大會閉幕:全國第二批領航教師認證與合影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 尹後慶先生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潘江雪女士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夏惠賢教授

南京師範大學 張華教授

遼寧師範大學 楊曉教授

東北師範大學 於偉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系 安桂清教授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楊玉東博士

原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 顧志躍先生

上海市建平實驗中學 李百豔校長

上海市建平中學副校長、語文特級 鄭朝暉校長

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 萬瑋校長

上海市建平遠翔 蔣文革副校長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 林莘校長
上海市子長學校 黃宏慧校長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慧谷學校 周發校長

吉林省淨月區教育集團 陳靜慧校長

原臺北市敦化國小、麗山國小校長、臺灣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協會理事 吳慧琳老師

內蒙古赤峰市教育局 劉學民科長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教育局 林忠玲局長

上海市建平實驗小學、語文特級 朱煜老師

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科研特級 黃建初老師

上海市浦東幹部學院副教授、語文學科專家 李衝鋒博士

上海市世博家園實驗小學校長  馮徵崢女士

上海市世博家園實驗小學副校長 高恩女士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講師 張良博士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馮加漁博士

浙江紹興秀水小學 周毅校長

浙江嵊州逸夫小學 馬東賢校長

浙江三門縣湖心小學 章宏豔校長

寧夏興慶回民實驗 陳春校長

寧夏興慶回民實驗 金利副校長

北京豐臺五小集團 李磊校長

北京草橋小學 林豔玲校長

上海交通大學實驗中學浦東實驗高中 李莉校長

上海市築橋小學 籍莉校長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研組長、上海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鄭豔紅老師

滬上知名繪本評論專家、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 徐榕主任

浦東新區語文骨幹教師、上海市建平實驗中學 程春雨老師

重慶市兩江區星光學校、語文特級 楊貞萍老師

上海市世博家園實驗小學語文學科主管 芮瑩老師上

海市高東中學數學教師 曹哲暉老師

上海市六灶中學數學教師 王曉葉老師

上海市醫藥學校 馬增彩主任

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科學中心主任、美國麻省理工大學 鄭騰飛博士

上海市財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歷史教師 沈昊老師

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教師發展中心 雍海濤主任

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思想品德專家 尚曉雲老師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慧谷學校科學學科專家 秦亮老師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第二實驗學校康華校區  郭建珍主任

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學校發展中心 曹明老師

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學校發展中心 楊海燕老師

廣州科樂多幼兒園園長 葉青女士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 學習共同體研究院執行院長 談楊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 江蘇省運營經理 毛華華

特邀媒體

《中國教師報》 褚清源主任

《中國教育報》凌馨編輯

《上海教育科研》徐士強博士

《教育發展研究》林嵐老師

《教師月刊》程曉雲主任

《第一教育》馬敏博士

新媒體支持

騰訊教育、搜狐教育、網易教育等

1、如需紙質邀請函,請於2017年12月23日會議結束後,在主會場內領取。

2、本次活動屬於公益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餐飲住宿請自行安排解決。

3、未盡事宜,請在本文下方留言即可。

# 學習共同體研究院整理髮布,轉載請提前告知 #

官網:www.slc.education

課堂觀察 | 佐藤學 | 學校改革 | 傾聽 | 他山之石 | 學生反饋 | 教師研修 | 陳靜靜 | 林文生 | 數學 | 黃建初 | 邊緣性參與 | 世博家園實驗小學 | 專家型教師 | 語文

長按二維碼圖片,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教育|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現在的教育越來越國際化,今天看書《靜悄悄的革命》看到了關於日本的一位教育學者的一種教學理論的推動,這種教學理論就是學習共同體。
  • 未來學校應是「學習共同體」
    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沿用150年的教育模式是時候革新了  未來學校應是「學習共同體」   在佐藤學看來,不僅傳統的學校需要變革,教師群體也要轉型。昨天,日本教育專家、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佐藤學受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之邀,帶來了關於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並接受了提問。  佐藤學被認為是日本學校教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也是先進學習理論的研究者,他所倡導的學習共同體在世界各國的學術界都有眾多的擁躉,在一些發達國家還有大量的學習共同體理論的成果試驗。在佐藤學看來,不僅傳統的學校需要變革,教師群體也要轉型。
  • 從學習共同體到生長共同體
    比如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能力基礎和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最終淪為少數優秀學生的獨奏。再比如,有些小組缺乏必要的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導致小組合作次序混亂,沒有中心。近年來,日本教育理論家佐藤學教授所提倡的學習共同體構想在國內開始受到重視。學習共同體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而形成的相互聯繫、休戚與共的整體。
  • 學習共同體 • 課改中國行7月相約上海(公益)
    回歸教育本真堅持研究立場  師生共同創造自2008年開始,學習共同體團隊始終以公益志願之形式,邀請兩岸三地學習共同體同仁聚會,共同研究、分享學習共同體實踐之心得,並以分學段同時,自2018年起,為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發現基層教育發展的好經驗、優秀教師成長的好故事,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學習共同體研究院、《中國教師報》以學習共同體(School as Learning Community)為核心載體,啟動「 2018 課改中國行」活動,推動課堂革命,支持全國一線學校把握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實際可行的教育實踐方法
  • 大英國協學習共同體 ( COL )
    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COL的官網便成了我頻頻訪問的網站,他們有關在線教育、開放教育和遠程教育的研究成果,引領者大英國協國家乃至整個全球開放和在線教育的發展。大英國協學習共同體(CoL)官網(www.col.org)再說這大英國協學習共同體。大英國協學習共同體是一個大英國協國家的政府間組織,其總部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中國教師報2017年的第一個重磅活動,為你指明課堂改革風向標,點亮課改的燈塔。關於課堂、關於合作學習、關於核心素養,乾貨滿滿。大咖雲集,等你就坐!你如何在合作學習中習得更多的素養?日本教育專家、學習共同體倡導者佐藤學曾直擊當下合作學習的痛點——✓ 我們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 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安心地說出「我不懂」。
  • 四問「學習共同體」:全新的課堂樣態到底什麼樣?
    第一次遇見學習共同體是去年參加暑期研究坊。她後來在日誌中寫道:她被一群無比真誠和熱情的老師感動了,被潤澤而美好的學習共同體課堂打動了。當閉幕式上全體與會人員在臺灣教師吳慧琳的帶領下同唱《最好的未來》的那一刻,她心潮澎湃,暗下決心「哪怕沒人支持,我也要行動」。從此,她迷戀上這一全新的課堂樣態,開始一個人的「學習共同體實踐」。
  • 走近「學習共同體」----讀《跟隨佐藤學做教育》有感
    時下,學校追求教育質量,教師追求教學效率,以多知識點、多訓練題為標誌的課堂教學越演越烈,很多學生疲於應付,學困生不斷產生,教育生態不斷惡化。教學改革從關注分數向人文關懷轉變,日本佐藤學教授提出的「學習共同體」,創建安全潤澤的教育生態,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發展。
  • 七個字解讀踐行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秘密
    寫在前面——2017年7月2日至5日,「真愛夢想·學習共同體領航教師暑期研究坊(2017)」在上海市世博家園實驗小學成功舉辦
  •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吳雨蓉張蕊:靜悄悄的革命 構建「學習共同體」
    作為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學習共同體建設研究項目」A類項目校,一場靜悄悄的教育改革正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發生著。率先將「學習共同體」構想引入教育改革實踐的國際著名教育專家佐藤學教授,一年當中兩次來到十八中觀摩指導,感受「學習共同體」理念給十八中課堂帶來的巨大變化。
  • 學習共同體,快樂在一起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舉行第二期暑假共同體分享會2020 年8月2日晚上,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五年級啟智班迎來了第二期線上學習共同體經驗交流會。她說暑假以來,按照合肥市教育局的倡議,在學校指導下,班主任胡付彪老師根據就近方便原則,給啟智班分成八個學習共同體小組,明確了各自分工和具體活動方式,促進了孩子們同學共進,增進了孩子們的友誼,讓孩子們更主動自學,更樂意群學,也給家長們減輕了很多負擔。
  • 基於學習共同體的學校變革路徑與策略
    佐藤學對公立教育的功能和性質進行了重新定義,他認為公立教育應該體現「公共性」(public philosophy)、「民主性」(democracy)和「卓越性」(excellence) 的原則,這也是學習共同體的哲學。佐藤學所倡導的學習共同體,是用「傾聽」的方式來重構整個教育生態。目前課堂最大困境在於學生普遍存在「虛假學習」和「淺表學習」的情況,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學困生」。
  • 現代師生關係:學習共同體
    學習的場域由於網絡的廣泛延展性和其他媒介的方便快捷,不再局限於教室、課堂;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求教於教師,也可以自主學習,而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也可以從中汲取有利於自己成長的養分,甚至是在某些問題上向學生學習,或與學生一道學習、共同提高。因此,當下的師生關係中,學習合作者的因素在增長,教學相長、生師互動的學習共同體在形成。「師生學習共同體」逐漸成為現代高等教育教學領域中教師和學生關係的發展趨勢。
  • 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蔚)7月20日,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大會暨第四次教育革命與未來學校研討會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行。來自教育部、中國教科院、四川省教科院等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共建單位的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
  • 於莎 等: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意願的內在影響機制
    原標題: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意願的內在影響機製作者簡介:於莎,寧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師,寧波江北社區教育學院特聘研究員。浙江寧波315211;劉奉越,通訊作者,博士,教授,河北大學教育學院。關 鍵詞:成人學習者在線學習共同體參與意願影響機制結構方程模型標題注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鄉村振興下職業教育促進農村『空心化』治理的機理與模式研究」(BJA180100)。
  • 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 探索智能時代教育生態
    原標題: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 探索智能時代教育生態   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大會暨第四次教育革命與未來學校研討會20日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行。   任昌山希望,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可以面向未來、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教育改革發展新路徑,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共同開創教育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教科院國際與比較教育所所長、未來學校實驗室主任王素介紹了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背景及未來學校創新計劃。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在京成立
    2020年7月20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在北京正式成立,作為新型研究和學習生態的共同體,由17家單位組成,包括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共建企業等。來自教育部、中國教科院、山東省教科院等共建企業的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成立大會。
  • 佐藤學:怎樣打造「學習共同體」,共創教育奇蹟?
    我就是基於上述理念來推動課程改革的,來探索學習共同體的。學習共同體指的是學生們能夠互相學習,教師也能互相學習,家長也能互相學習,而且是基於對話進行學習。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提出如下觀點:學校就是學生互相學習的場所,也是教師們互相學習的場所,更是家長和市民互相學習的場所。我個人把這個定為學校課程改革的一個願景。
  • 看·書 | 打造學習共同體,怎樣讓學生從淺表學習到深度學習?
    而這個傾聽同伴的過程,正是學習共同體保障每位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關鍵。 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不只在課堂之上 事實上,課堂只是學習共同體一種最直觀的效能體現。但學習共同體其實共包含三層涵義:課堂上的協作學習、追求教學卓越的教職工合作文化以及父母的學習參與。
  • 專業學習共同體,學生的福音,教師的機遇
    專業學習共同體必備的文化建立專業學習共同體不是要在同行之間避免衝突,而是要包容衝突。在剛剛建立學習共同體時,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建立一種專業學習共同體的文化,來使合作能夠真正有效的進行下去。建立專業共同體要經歷4個階段:形成、風暴、規範和實行。只有在風暴過去之後才能夠逐步形成規範,才能夠在規範的指導之下發展到合作的實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