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得讓孩子幹家務?哈佛研究表明:愛幹家務的孩子更「聰明」

2020-12-20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江澄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爺爺奶奶尤其寵愛他,不讓他做這,不讓他做那。江澄在爺爺奶奶的"教育"下,儼然成了個十足的"小懶豬",什麼也不會做,於他而言,就連疊被子也是一件難事。前段時間,江澄爸媽從城裡到鄉下看望江澄,看到兒子一副笨手笨腳的樣子後,江澄的爸爸很是生氣。他"下令"讓江澄努力學習生活技能,學習做家務。聽到這江澄一百個不情願,江澄的爺爺奶奶也不怎麼同意這項主張。可江澄的爸爸卻認為,讓江澄學做家務,可以讓他變得更"聰明"。

誠然,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溺愛孩子,但這也在無意間也讓孩子喪失了許多生活技能。那麼說到底,江澄爸爸的那句"愛做家務的孩子更聰明,"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為什麼愛做家務的孩子容易變得更聰明?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最終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未來的就業率之比為15:1。而且通過對比可知,愛做家務的孩子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的成績要優秀的多。

想像一下,當孩子由不會做家務到會做家務,當孩子從懵懂無知到熟知家務活,在這個過程中,他收穫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也因此有了一種成就感。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逐漸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帶著這份自信心去學習,孩子也能夠有更大的勇氣去戰勝學習路上的困難和挫折。

會更有責任心其實,嘗試著讓孩子做家務,也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強的責任心。孩子學會做家務,學會通過做各種工作來讓這個家庭變得更美好時,他就會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和這個家庭對自己寄予的希望。他越對這個家庭付出,他感受到的責任卻越明晰,相應的,他也能夠帶著這份責任去做其他的事,包括學習。

容易讓孩子在做事前條理性清晰孩子學會做家務,這並不意味著只提高了他的生活技能,相應的,也提高了他做事的層次感和條理感。孩子做家務之前必定要對該做什麼,怎麼做,先做哪個有一個大致的規劃。時間久了,他就會帶著這種規划去做事,不管做什麼,他都會提前設置一個規定計劃。

等到這個思想模型逐漸形成後,他也會帶著這個概念去學習,在學習之前,他也會懂得列計劃、列綱領。久而久之,他的學習目的就逐漸清晰起來了,到那時成績又怎能不有所提高呢?

雖說做家務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仍然沒有"料"到這一點。他們堅決不讓孩子做家務,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有些家長不愛讓孩子做家務呢?究竟是出於何心理?

太過溺愛孩子正如前文中的江澄爺爺奶奶那樣,他們太過溺愛自己的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吃苦,因此才不讓孩子做家務。其實這種想法很常見,家長作為教養孩子的一代,在自己吃了眾多苦後,他們總不願讓孩子吃苦,不願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經常這樣,習慣成自然,這份愛便會變成"殺"死孩子自制力的"利器"。到那個時候,這又能給孩子帶來多少好處呢?

怕孩子搞砸前段時間,小小的老師給小小布置了個任務,那便是要他回家給爸爸媽媽做一頓飯。可是當他踏進廚房的那一刻時,爸爸媽媽就立馬衝了出來,讓小小趕緊放下手裡的活計。小小也很是納悶,爸爸媽媽則解釋道,"你現在還小,根本不會弄這些,反而會把廚房弄得一團糟,還是我們來吧!"

除了溺愛以外,很多家長還有這樣一種想法:他們不是不想讓孩子做家務,只是因為孩子還小,他們怕讓孩子做家務時,家裡被孩子搞得一團糟。到時候,收拾不是打罵也不是,最後弄的雞飛狗跳。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收拾。但其實,孩子終要長大,一味的避免發生問題,問題還是會如約而至。

總想等孩子長大以後再讓其做家務還有一些家長其想法就更特殊了,他們既不是溺愛孩子,也不是怕孩子把事情搞砸,而是希望孩子在一個特定的年齡學做家務,那就是——長大以後。"長大以後"是個什麼概念呢?具體又是在哪個年齡段呢?這些家長們也不好說,只是他們一直認為,眼下不是合適的時機。

但其實,沒有什麼合適不合適,只有什麼願意不願意一說,只有讓孩子及早適應這個社會,及早掌握生活技能,才能讓他更"聰明",更有責任和擔當。

在了解完這些家長的錯誤心理後,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讓孩子及早的去做家務,才能讓他變得更聰明。那麼,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家長在平時應該如何巧妙的讓孩子學做家務呢?

1.和孩子一起做

剛一開始,家長冷不丁的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必然會有些不適應,甚至會產生畏懼心理。做家長的,應該積極的和孩子一起做。例如,一起掃地,一起擦桌子等等,通過一起做,既避免了孩子對家務的畏懼,同時又讓孩子親身的感受這個過程,而且父母孩子一起做,還能避免孩子接觸危險事物,讓孩子更安全的去做家務。

2.採用獎勵機制

如果可以的話,家長也可以採用獎勵機制。例如,孩子學會掃地了,家長可以獎勵他買一本書,孩子學會刷碗了,家長可以獎勵孩子聽一次音樂會等等。通過這種獎勵方法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在這一來二去裡,他既不覺得做家務辛苦,同樣還能習得其他"知識",例如閱讀和感受音樂的能力等等,如此便是一舉兩得,家長為何不嘗試一下呢?

3.先從最基本的做起

讓孩子學做家務,家長不要一股腦的交代給孩子很多任務,這樣容易讓孩子喘不過氣來,也很容易讓孩子打退堂鼓。

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先從最基本的做起,這樣一來,鍛鍊了孩子的耐性。當然在做的時候,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提供鼓勵和幫助,畢竟孩子從不會做到會做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的積極引導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出於特殊原因總不希望孩子做家務,以為這樣可以規避風險,也能讓孩子更"健康"的長大。可殊不知,這樣的"健康"真的是真正的"健康"嗎?只有讓孩子學會做家務,提高自理能力,擔負起應有的責任,才能讓他以更充沛的狀態面對這個世界,進而銳意向前。那麼,您的孩子會做家務嗎?您平時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歡迎在屏幕下方留言。

我是尼莫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經常幹家務的孩子,更容易出人頭地
    哈佛大學前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驚人的結論,愛於家務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0: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真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得用孩子才是給他最好的愛!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得用孩子才是給他最好的愛!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麼?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 哈佛研究指出:愛幹家務的孩子更優秀,父母該如何讓娃愛上做家務
    文丨圖圖爸爸要想讓我家孩子做家務,那真的是比登天都要難。每天回到家裡面從來不考慮爸爸媽媽有多麼的辛苦,而是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打遊戲、看電視。有些時候說幾句讓他幫個忙,孩子還會在背後嘀咕說「我還要學習」。看到這樣的情形,必然也不願意讓他幫忙做事兒。現在的寶媽哪有不累的?
  • 哈佛大學研究證明:幹家務的孩子更有前途,家長不妨讓孩子試試
    大學用研究結果向大家證明,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天差地別,讓人意想不到。哈佛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嚴密的調查和分析表明。會做家務的孩子,往往更能奈住性子,更善於去解決難題,也更能吃苦耐勞,具有這些品質,學習成績自然也就差不了。不僅如此,會做家務的孩子,即使是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工作也相對好找的多,更容易就業。
  • 哈佛大學:孩子會做家務長大後更優秀,父母愛孩子就要捨得用孩子
    文丨飯飯媽哈佛大學的格蘭特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想要幸福,那麼最需要的就是兩個因素,一個就是愛,而另一個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家務勞動。研究人員通過長時間的追蹤統計,發現那些幸福的成功人士,通常小時候就有做家務的習慣。
  • 哈佛研究:從小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區別才明顯
    >研究:從小做家務對孩子影響大哈佛格蘭特歷時75年研究,最後得出結論:成功的人生由兩件事決定,一是愛,二是職業精神。關於愛不必多說,父母之愛、朋友之愛、摯愛之愛都是人生走向成功的關鍵。今天重點說說後面的職業精神,所謂職業精神也就是人們對待工作的專業態度。怎麼培養?在跟蹤724位高成就者後,哈佛研究者發現,這些成功人士的職業精神來自於從小幫助父母做家務。
  • 哈佛大學研究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人生截然不同
    網絡上廣為流傳一個說法: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比 1,犯罪率是1 比 10。說到「鼓勵孩子做家務」這種直覺式的教養觀念,幾乎所有的父母聽到之後,都覺得理所當然並點頭稱是,卻常常忽略了背後的科學依據。
  • 專家指出: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太大了
    有專家指出: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 我最初看到這個數據感到很吃驚,但是認真思考以後,我還是覺得很有道理的,因為做家務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鍛鍊很多,這些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業,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要。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現在的孩子是家裡的一塊寶,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出於對孩子的疼愛,很多父母都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即使孩子強烈要求想幫忙做一些事情,可是父母往往都會把他們趕走,讓他們去學習或者玩手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學習好」已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可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
  • 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媽媽們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可以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名小學生家庭進行調查表明:經常做家務的孩子,與不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學習成績優秀的比例提高了27倍。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 為了讓孩子幹家務,老母親用盡了畢生的演技
    ,其實不僅僅是「幹活」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幹家務的孩子和不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加拿大社會學家弗蘭克·富裡迪經過研究證實,家務勞動對孩子大腦的腦前額葉的發育有促進作用。所以,如果孩子越經常參與家務,他們的專注力和忍耐力會越好,大腦前額葉也會發育得越好,相應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會發展的更好。
  • 哈佛大學專家建議:孩子家務勞動進度表
    哈佛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得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犯罪率為 1:10。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得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 1:10;離婚率與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差別。由此可見,參加家務勞動不僅僅是孩子為父母分憂的權益之計,更重要的是它關係到孩子今後的就業成才和生活幸 福。讓孩子從小做家務,不僅僅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 幹家務和不幹家務的孩子,長大之後差別這麼大
    ,還要上興趣班,比較辛苦,所以家裡不希望孩子再做家務,只要成績好、才藝出眾就可以。」03一個從小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一個從小不愛做家務的孩子之間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15:1,犯罪率1:10。
  • 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曾經也有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做家務是大人的事,不應該讓孩子來做。 而且很多家長也覺得,孩子做家務耽誤學習時間不說,他做完一遍之後我要花2倍的時間重新做一次,只會幫倒忙。 可多個研究數據,狠狠地打了那些家長的臉。
  • 哈佛研究:讓孩子多做家務,鍛鍊身體還能提升三項能力
    草莓媽媽就問:「子都這麼大了,為什麼不讓他自己動手洗衣服呢?」鄰居說:「孩子上學功課忙,多抽出時間學習就行了,不用洗衣服,我給他洗洗就行了。從小到大沒幹過活,也幹不好。」哈佛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表明,做家務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就業率,提升了高達15倍。
  • 愛孩子,就要捨得讓他做家務!這10項「福利」,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雖然這個結論的準確性有待考證(就像很多網友說的,初中的孩子了,不可能「不會剝雞蛋」,只是「不想吃」水煮蛋罷了),但家人(特別是老人)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全部包辦的情況確實很普遍。一、愛孩子,就要捨得讓他做家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千百年來父母們共同的心願。
  • 哈佛大學歷時20年研究表明:從小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收入會更高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表明: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幸福,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
    文︳梅子導語: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高於後者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比不做家務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01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讓孩子參與做家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重視讓孩子多多的參與到家務活中來。
  • 倆爸爸,一個經常幹家務一個從不幹家務,孩子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爸爸幹不幹家務,對孩子的職業是否有影響?一份調查報告讓我豁然開朗。如果爸爸和媽媽共同分擔家務,女兒不容易被性別思想束縛,有信心去涉足金融、管理、建築等行業領域,更有信心挑戰軍官、CEO之類的傳統男性職業。
  • 孩子常做家務好處多,巧用「5+3法則」,培養愛做家務的勤快娃
    然而,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為15:1,前者的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