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專家建議:孩子家務勞動進度表

2020-12-20 網易教育

哈佛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得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犯罪率為 1:10。

本文選自《盆栽奶昔的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網易教育訊 媒體曾就各國小學生每日家務勞動時間披露過這樣一組數據: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英國0.6小時,法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而中國0.2小時,即每天僅12分鐘,城市裡的孩子家務勞動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得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 1:10;離婚率與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差別。由此可見,參加家務勞動不僅僅是孩子為父母分憂的權益之計,更重要的是它關係到孩子今後的就業成才和生活幸 福。

讓孩子從小做家務,不僅僅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通過承擔一定的家務責任,孩子能夠形成自我意識,建立起自 信心,更有助於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培養出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孩子還可以發展計數、分類等認知能力,學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等等,這些都為孩子以 後的成長打下基礎。

下面,讓我們看看美國家長是怎樣讓孩子從小就自然而然地參與並愛上家務勞動的。

美國專家建議的「孩子家務勞動進度表」

每周一次貼出孩子要幹的家務勞動內容

將某一特定任務指定某一孩子去幹,讓孩子自己安排完成的計劃,並確定完成任務的期限,而不是隨時使喚孩子。同時,也列出父母應做的事情,不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們做家務。作為父母,應該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輪流幹某些活兒

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做最沒有興趣或最容易幹的工作。等做完後,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這可促使孩子因自己的勞動而產生一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向做家務的孩子道謝

稱讚是適於孩子的一種鼓勵方式。父母還要經常告訴孩子,對他們的幫助多麼感激。這種真誠的感謝會令孩子更積極地成為做家務的好幫手。

美國孩子常做的家務勞動有哪些

1、幫助父母安裝或修理一些舊東西。在整個過程中,所學到的技能與閱讀、數學、邏輯、信息和任務的組織能力有關。

2、幫助父母換掉水龍頭中用舊的墊子、更換保險絲、安裝擋風窗戶、修補破損的樓梯。在做這些工作時,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給孩子,還可以與之在勞動中講一些所運用到的物理學基本原理。

3、打掃衛生、整理花園或庭院、洗衣縫補等。

關於家務勞動,孩子能做什麼呢?

2-5歲:收拾玩具,把髒衣服放進洗衣筐,撣灰塵,整理書籍雜誌;

4-5歲:餐前擺放餐具,把自己用過得碗碟收進水池,準備簡單得早餐或午點,清洗塑料碗碟、吸塵,取報紙信件,澆花;

6-7歲:為自己挑選和時令的衣服穿,摺疊整理自己的乾淨衣物,保持自己房間的整潔,起床收拾床鋪,準備上學要帶的午餐,把洗乾淨的碗碟收進碗櫃,掃地,摟樹葉,給花園拔草,把買回來的食物和雜物歸放在相應的地方,飯後收拾餐桌,餵寵物;

8-9歲:剪草,為全家人做簡單的飯,為家人洗衣服並折好放進櫃櫥,打掃洗澡間,擦窗戶,在家長指導下自主購買衣物;

10-12歲:整理壁櫥和抽屜,縫扣子或小補丁,換床單,用洗衣機洗衣服,餐前擺餐具,餐後收拾餐桌。擦洗車子,遛狗或打掃寵物垃圾;

13歲以上:做飯,採購日常食品、雜物,家庭用品的簡單修理,幫人照看孩子。

根據政府的一個調查報告,6歲的孩子65%在家做些雜活,平均每天花在家務活上的時間是30分鐘。到11歲,90%的孩子平均每天50分鐘做完家務活。調查 報告同時表明,6歲至11歲的孩子中,3/4一種以上固定的家務活。承擔3種或3種以上家務活動的孩子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增加。

美國父母讓孩子愛上家務勞動的12大技巧

美國家長認為,給孩子分配家務活,主要是讓孩子們樹立具有家庭一員的觀念和了解勞動的義務。勞動對發展自尊心和勝任感具有極大的意義,它能培養孩子們注意力 集中、持久,關心勞動的質量和準確性,作出判斷和決定,以及自覺的堅持到底的能力。在分配孩子家務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勞動中培養孩子的自豪感,對幹得好的要予以表揚。

2、給孩子提供多種多樣的家務活,讓他們輪流交替地去做,同時允許他們在勞動內容的分配上有發言權。

3、父母應高興地承擔家務活,並為此而感到自豪。和你的孩子同樣輪流地幹最「卑賤」的活,你的榜樣將對孩子產生最重要的影響。

4、給孩子一些較複雜而有趣的勞動。例如做晚飯、修理家庭用具、做書架等,即使你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教給他們怎樣做。為了使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自尊心、有能力的人,就需要在他們幾歲時就有機會事先學習做這些事情。

5、儘可能地努力使勞動愉快些,但不要試圖使一切家務活做起來都很輕鬆,像開玩笑似的。孩子需要從事那些富有意義但不會總是愉快的勞動。

6、一定要限定孩子幹家務活的時間,以使孩子所需要的學習、與家人交往,或自由輕鬆的時間不致受到幹擾。

7、在家務活上要給孩子以指導和監督,但要允許他們做的過程中在細節上有相當多的自由。

8、要意識到孩子們有時對勞動消極抵抗的計謀,例如爭辯、拖延、繃著臉或故意做出不會做的樣子。

    9、不要把分配家務活作為懲罰孩子的一種手段,否則就曲解了勞動的意義。

10、要向孩子解釋為什麼家務活必須完成,為什麼要對此承擔責任。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它的重要性,即它為什麼能夠使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的家裡人感到舒適。

11、如果孩子在家做了些額外的工作,你應該儘量給他一些報酬,同時需要在你的監督下來做,以保證讓他認真地做好。這是為孩子將來在外面工作提供極好的訓練。

12、如果你認為你分配給孩子的家務活是降低身份和討厭的,那麼你的消極態度也許會影響他們。勞動態度是會感染人的。因此,要求你自己具有對勞動的尊重和勞動的自豪感,不論那種勞動是如何的煩人和「卑賤」。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論壇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家務勞動清單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地孩子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 別過度寵溺孩子了!哈佛校長直言: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加幸福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家長都不太讓孩子做家務,覺得孩子做家務,一來會影響學習,做家務的時間還不如學習;二來孩子幫忙做家務反而會越幫越忙。國際著名大學,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
  • 哈佛大學研究證明:幹家務的孩子更有前途,家長不妨讓孩子試試
    大學用研究結果向大家證明,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天差地別,讓人意想不到。哈佛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嚴密的調查和分析表明。會做家務的孩子,往往更能奈住性子,更善於去解決難題,也更能吃苦耐勞,具有這些品質,學習成績自然也就差不了。不僅如此,會做家務的孩子,即使是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工作也相對好找的多,更容易就業。
  • 讓孩子進行家務勞動
    「因為我勞動,我親愛的,」那把犁回答。「你生了鏽,變得不如以前了,全因為這一陣子你躺在那兒什麼也沒幹。」 只有不懈的勞動才能讓自己發光。教子智慧 研究表明,兒童家務勞動時間與其道德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
  • 孩子該做哪些家務?富春七小給出小學生家務勞動建議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從小學做點家務,以助於長大後獨立自主。但是總有些疑問,孩子該做哪些家務?不同年齡段是否有所不同?對此,最有發言權的富春七小給出了答案。
  • 美國家庭如何鼓勵孩子做家務?專家:列出清單明確責任和細則
    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擔任新生院長的教育學家海姆斯,在她所著的《怎樣教出一個合格的成年人》一書中,引用了哈佛大學對青少年的跟蹤研究成果,認為一個人如果從兒童時期就參與做家務,一方面學會了足夠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培養了進取心,那麼成年之後,在職場和家庭中,他都是主動和積極的人,成為事業強者和成功人士的機可能性會更大。
  •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13日編譯:根據家庭育兒方面的專家建議,
  • 新課標,勞動成為必修課,6學分!讓孩子從小學習做家務勢在必行
    在很多家庭中,因為寵孩子,孩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新聞:孩子上大學,媽媽辭掉工作去陪讀,為孩子洗衣做飯,打理好生活瑣碎,讓孩子只用學習。但事實上,這樣沒有勞動能力,不能獨立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更小。
  • 孩子只負責學習,家務活家長全包?勞動已成升學重要參考依據了
    說起勞動教育,其實對學齡期的孩子來說,做家務就是其中一項很好的勞動教育,但在國內不少家庭,孩子與家務之間,永遠隔著父母和隔輩這兩座大山。長大了≠就會了「捨不得」是孩子勞動路上的第一道關卡,而這一點大都源於隔輩的溺愛。
  • 哈佛大學:孩子會做家務長大後更優秀,父母愛孩子就要捨得用孩子
    文丨飯飯媽哈佛大學的格蘭特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想要幸福,那麼最需要的就是兩個因素,一個就是愛,而另一個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家務勞動。研究人員通過長時間的追蹤統計,發現那些幸福的成功人士,通常小時候就有做家務的習慣。
  • 哈佛大學研究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人生截然不同
    網絡上廣為流傳一個說法: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比 1,犯罪率是1 比 10。說到「鼓勵孩子做家務」這種直覺式的教養觀念,幾乎所有的父母聽到之後,都覺得理所當然並點頭稱是,卻常常忽略了背後的科學依據。
  • 哈佛研究:經常幹家務的孩子,更容易出人頭地
    哈佛大學前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驚人的結論,愛於家務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0: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真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哈佛大學的驚人發現:做不做家務對孩子今後的人生影響巨大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
  • 哈佛花76年跟拍700個孩子: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區:勞動會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只要求孩子管好學習就行,其他一概不用管。事實上,適當的勞動,不僅不會耽誤孩子學習,反而對他們的學習有所幫助。哈佛大學曾經做過這麼一個研究,他們花了76年去跟拍700個孩子,結果發現:
  • 孩子做家務清單——孩子做不做家務,未來前途大不一樣!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
  • ChoreMonster:把家務勞動遊戲化
    ChoreMonster:把家務勞動遊戲化 2012-04-14 21:12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從小就會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成就會很高
    導語很多爸爸媽媽們都非常愛孩子,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捨不得讓孩子幹一點活。他們一方面覺得孩子還小,未必能夠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活,或者大概率是越幫越忙;另外一方面呢,則是覺得孩子現在還處於上學的時期,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才是正道,有做家務的那點時間,用來學習看書該多好。那麼,一個不做家務的孩子,學習一定就會好嗎?或者說長大以後的成就一定會高一些嗎?
  • 哈佛大學追蹤75年研究:孩子會不會做家務,長大後差別太大
    "做家務是最被中國家長忽視的能力培養。其實,孩子是否會做家務,將可能影響他一生。2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害了孩子,苦了自己幹家務與不幹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不同?1938年,哈佛大學有學者針對456名少年進行了長達75年的追蹤調查,結果得出: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 哈佛研究:從小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區別才明顯
    當時覺得,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做家務什麼的我跟老公來就行,更何況她是我的第一個孩子,自然養育的更加精心。在跟蹤724位高成就者後,哈佛研究者發現,這些成功人士的職業精神來自於從小幫助父母做家務。1、培養家庭責任感,提高孩子獨立能力首先需要讓孩子明確一個觀點,家務活不止是父母的活。
  • 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需要從做家務開始
    孩子不愛做家務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乖巧懂事,但現實總會與自己的想法相反,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實在太懶,讓他做一點小事,都拖拖拉拉,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愛上勞動呢?《少年說》有一個女孩站在高臺,控訴自己的家人,希望他們不要再把她當成小孩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