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穿越,你想回到中國古代哪個朝代?相信很多人都考慮過這個問題,而選擇宋朝的肯定不在少數,這部分人應該是衝著文化而去,包括宋朝的理學、文學、史學、藝術等等。
有的歷史學者稱宋朝為「積貧積弱」,本人一直認為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宋朝其實貧的是國庫,弱的是軍隊。
國庫貧並不是收入少,而是開支大,最有代表性的開支就是給官員們高俸祿,軍隊弱的原因在於宋朝國策,從趙匡胤時代開始,宋朝就重文輕武。
事實上,宋朝老百姓相當富足,商品經濟也相當發達,相對而言,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物質最富足、政治最寬鬆、社會最自由的朝代之一。
開篇我們說到宋朝的文化,其實飲食文化也是其中之一,在這裡我們不做延伸,只說一日三餐。早在宋代以前,老百姓的飲食習慣以一天兩頓為主。
一天兩頓飯的時間分別大概是上午9點左右和下午4點左右,古人將上午飯稱為「朝食」或「饔」,稱下午飯為「飧」或「食」,普通老百姓沒有晚飯這一說。
之所以一天兩頓,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老百姓不夠富裕,也沒有更多的糧食,一天兩頓能吃飽就知足了,其次,宋代以前大多實行「宵禁」,天黑後不能出門,所以只能早早入睡。
宋朝廢除了宵禁制度,老百姓也都很富足,既然沒了宵禁,晚上就可以自由活動,活動之前當然還要再吃一頓,由此一日三餐成為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宵禁制度的廢除催生了早市和夜市,宋朝早市一般從五更(凌晨3點到5點)開始,一直持續到天亮,夜市一般持續到三更(晚上11點到凌晨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