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天吃不上三頓飯?今天能有晚飯吃,還得感謝這個朝代

2020-12-11 天下3小天天

今天我們常常說一日三餐,似乎一天三頓飯是理所當然的,還總是動不動就加餐吃下午茶和宵夜。但實際上中國古代的老祖宗們就沒這麼幸運了,一般老百姓都只吃兩頓飯,只有皇親國戚們才能夠享受一天四頓的優待。在古代,先人們的作息習慣和我們今天有很大的不同,沒有手機電腦的年代,也沒有豐富的夜生活,每天的勞作也甚為辛苦,因此古代老百姓一般七八點鐘就去睡覺了,不同於現在年輕人們,不到十二點都認為夜生活還沒開始,特別是周末,大晚上還有一堆出門和朋友聚會的人。

在古代,如果天黑沒事在外邊瞎逛,很可能就會被巡查的士兵抓住問罪。這是因為嚴格的宵禁制度,這個制度禁止老百姓晚上出門逛街,特別是首都的老百姓們。為的是維護社會治安。

當然,古人睡的早,起的也早,大約六點前,老百姓們就起床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了,而皇帝上朝也大約是這個時間,文武大臣要在皇帝上朝前就等候在大殿外,更是需要早起。通常他們在四點多的時候就需要出發,穿戴整齊,進宮上朝。而古人吃飯的時間大約是早上九點左右,然後大約下午三四點鐘再吃午飯,吃完沒多久就去睡覺了,所以晚飯自然也給省了。用今天的標準來看,這樣的生活實在難以忍受。又要早起又得早睡,忙完就睡,睡完再起床幹活,一天才吃兩頓飯,也沒有什麼零食。

不過他們的社會也在進步,從宋朝之後,這種情況就有了改善,一天兩頓飯的生活成為了過去。宋朝是一個經濟非常繁榮的王朝,當時甚至還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足以可見其商業活動十分發達。王朝的相對開放,商業活動的興盛街繁榮讓老百姓的生活也隨之變得豐富,吃完飯出門遛個彎,買幾串糖葫蘆吃對宋朝老百姓來說都是正常的,因為宋朝沒有宵禁制度,所以老百姓的夜生活也更加豐富。夜晚大街上賣小吃的很多,也是從宋朝開始,百姓們出現了吃夜宵的習慣。宋朝南遷以後,南方人繼續保留吃夜宵的傳統,北方人則基本上沒有這個習慣。在這一時期,雖然人們的正餐還是兩頓,但是大部分人都會在晚上吃夜宵。就連接宋朝的皇帝,也喜歡在晚上來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自此,一日三餐的習慣才是徹底定下。

但是到了明清時期,由於皇權達到了頂峰,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重新恢復了宵禁制度。商業活動也被打壓得失去了活力。明朝前期還實行了非常嚴厲的海禁政策,以農為本思想又一次為當權者所提倡,可憐老百姓們的夜宵又沒了,而吃飯的習慣也恢復成農耕生活典型的一天兩頓。當然了,達官貴人卻還是不受限制,愛吃多少頓全憑自己樂意。到了清朝末年,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宣傳,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才最終固定。這麼想來,如果真的有現代人穿越去了古代,第一個面臨的挑戰,估計就是每晚都得習慣餓著肚子入睡了。

相關焦點

  • 一天只能吃兩頓飯,還沒有宵夜,一日三餐要感謝宋朝?
    一日三餐在我們的認知中一直是約定俗成的一件事,但是在古代,古人並沒有我們這麼好的福氣,他們的飲食習慣與我們有很大的差別,有些人經常說希望能穿越回古代,吃原生態的蔬菜,釣魚養豬,自給自足。但如果真能回去,古人的飲食習慣你還真不一定能適應。首先,在宋朝之前,並沒有一日三餐這個說法,大家統一的認知是一天兩頓飯。這和古人的活動時間有很大的關係。
  • 現在的人們都是一日三餐,那麼歷史上的古人吃幾頓飯呢?
    現在的人們都是一日三餐,那麼歷史上的古人吃幾頓飯呢?今天我們常常說一日三餐,似乎一天三頓飯是理所當然的,實際上中國古代對於飲食有著嚴格的規定,一般老百姓只能吃兩頓飯,只有皇室才可以一天吃四頓飯,古人的作息習慣和我們今天有很大的不同,那時候可沒有手機電腦,也沒有豐富的夜生活,所以中國古代老百姓一般七八點鐘就開始睡覺了,現在的年輕人一般要等到十一二點才睡覺,夜晚下班閒著沒事出去逛逛。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看古代皇帝嬪妃的食譜秒懂現實!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三餐是現代流行的吃飯習俗,有的人晚上還會給自己加餐吃宵夜,一天四頓飯。但在中國古代,人們每天只吃兩頓飯,早飯和晚飯。那麼問題來了,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他們不會餓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了解古人的生活。
  • 老百姓一天吃三餐,這個習慣從何時開始?在此之前不吃晚飯
    如果可以穿越,你想回到中國古代哪個朝代?相信很多人都考慮過這個問題,而選擇宋朝的肯定不在少數,這部分人應該是衝著文化而去,包括宋朝的理學、文學、史學、藝術等等。國庫貧並不是收入少,而是開支大,最有代表性的開支就是給官員們高俸祿,軍隊弱的原因在於宋朝國策,從趙匡胤時代開始,宋朝就重文輕武。事實上,宋朝老百姓相當富足,商品經濟也相當發達,相對而言,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物質最富足、政治最寬鬆、社會最自由的朝代之一。
  • 古人一天到底吃幾頓飯?
    一天三頓飯,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一種標準。在三頓飯中,哪一頓吃的最為簡單呢?基本上都是早餐,從營養學上來說早上要吃的豐富一些才好,就是很難做到。這根本原因就是早上起來人是比較慵懶的,不會費很多心思去弄一些比較豐富的飯菜。
  • 你知道,古人一天要吃幾頓飯嗎?歷朝歷代的規矩,都與現代人不同
    但是你知道,在古代人們一天要吃幾頓飯嗎?很多人會對這個問題產生疑惑,我們每天都會吃三頓飯啊,難道古人與我們的飲食習慣還有著不同嗎?當然有!並且每個朝代在這方面都有些不同。原始社會的飲食習慣在原始社會,人們靠著狩獵和採集獲取食物,那時候的人們還沒有形成農耕的習慣,所以什麼時候吃飯,就要取決於什麼時候獲得食物。在食物來源很不穩定的情況下,人們一天吃幾頓飯也就無法固定。食物充足的時候,人們一天可以吃很多頓吃到撐;而食物匱乏時,也可能一天下來一頓也吃不到。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日三餐是從何時開始的?
    我們現在都講究一日三餐,但是在古代,根據史料來看,在唐朝中期以前社會上基本上是一日兩餐的,在《東京夢華錄》第八卷,「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午未就是午時到未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三點,望子就是飯店門前的招牌旗子,把招牌旗子放下,表示打烊不再營業。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誰更加的科學?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一天兩頓飯或者是三頓飯,其中包括一頓飯,到底科學不科學,其實並不是在幾頓,而是在吃法。首先,我們可以從能量的角度來解釋一下。我們可以用「能量守恆定律」的理解來吃飯。其次還需要有多種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以保持人體營養的均衡。非常明顯的一個道理,所有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含量其實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動物肉,豬肉以及牛肉其實都是不一樣的,營養成分也是不一樣的,味道當然也是不一樣的。
  • 古代窮人吃什麼?現代人一天堅持不了,網友:古人怎麼活下來的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吃這一塊一直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由於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古人的食物無法與現在相比。現在我們每頓飯都有魚,肉和日用品。那麼,古人吃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古人一天吃多少頓飯。如今,一日三餐已經成為中國人吃飯的基礎,但對於古人來說,並沒有一日三餐這回事。秦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產量不盡如人意。
  • 古代老百姓一天吃幾頓飯?由這個朝代開始,我們才有吃晚飯的習慣
    我們常說一日三餐不可缺少,似乎一天三頓飯是理所應當的,偶爾少吃一頓還經常會被家人訓斥,說這樣對身體不好。那麼一日三餐這個習慣是怎樣來的呢?難道古代也是一日三餐?其實在兩宋之前,普通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而已,只有皇室貴族才一天吃三頓或者四頓。這主要是因為在宋代以前農業更加不發達,老百姓的糧食有限,就算是一天兩頓飯也顯得捉襟見肘,所以糧食要省著吃。
  • 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說好的一日三餐呢?怪他們有個坑人的制度!
    小編又來啦,接下來小編帶給大家的這件事呢是關於古人一天吃幾頓飯的問題,我們現代生活說早中晚,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那麼古人也是跟我們一樣的嗎?知道真相之後小編開始一點都不羨慕古人了,再也不想穿越過去看看了,畢竟小編是個吃貨啊,好啦,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今天的正題吧,如果對於以下內容有任何意見均請在下方評論留言哦,當然也可以點個讚給個關注啦,感謝各位!
  • 一般人一天兩頓飯或三頓飯,古代「四餐制」又稱帝王餐,怎麼吃?
    一般人一天兩頓飯或三頓飯,古代「四餐制」又稱帝王餐,怎麼吃?我們現代的很多傳統習俗,都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當然,難免在傳承的過程中,因情況而定。今天要說的是吃飯,俗話講,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民以食為天。
  • 不吃晚飯對身體有什麼影響?經常不吃晚飯的人,最後都成這樣了!
    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一直都嫌自己胖,所以就一直開始追求減肥,而減肥則通常會從不吃晚飯開始;但是一天三頓飯突然變成一天兩頓飯,一開始還是能夠堅持住的;但每天晚上都餓肚子,還要忍住不吃夜宵;那麼經常不吃晚飯是好是壞?不愛吃晚飯的人,身體最後都變成這樣了!
  • 古人怎麼吃飯?一天只吃兩頓,現代的「一日三餐」始於何時呢?
    「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先秦時期,普通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現在的「早飯」與「晚飯」,但是,古人並不這麼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食」,稱為「飧」。這也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
  • 清朝皇宮裡一天吃能吃兩頓飯?那皇帝和妃子們不餓?
    在歷朝歷代皇帝當中,當清朝皇帝大概最無聊的,因為每天老早就得起床,還有批不完的奏摺,每天處理政務到深夜,而且吃飯這塊也是限制多多。清朝皇帝一天只有兩頓飯,而不像我們這些普通人每天三頓飯,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不吃晚飯的人,都悄悄長胖了
    不少減肥的人可能都給自己定過一個計劃:不吃晚飯。開始一兩天還好,但天天晚上餓肚子,受不了啊!結果晚飯沒吃,但卻吃了一肚子夜宵:炸雞、燒烤、可樂、小餅乾,熱量是晚飯的兩倍還多。最後……反而更胖了。作為一日三餐中的重要成員,大家總對晚飯有意見,甚至還有人總結了「不吃晚飯的 N 大好處」…… 晚飯心裡苦啊。
  • 人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
    ▲文會圖(局部)吃飯這件事上,很多習慣看起來特別天經地義,就比如說一日三餐,好像人生下來就應該這樣,但其實不是。人一天應該吃幾頓飯,當然是個問題。一日三餐是人生來如此今天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奉行一日三餐,這是一個養成的過程,有些地方,這個習慣確立得相當晚。有的還沒有形成。在自然界,動物們除了睡覺的時間,其他時候,要麼在吃飯,要麼在覓食,只有極少的時間用於打鬧嬉戲。比如熊貓,因為食物營養有限,且自身消化效率很低,它每天花在吃飯的時間長達12-16小時,每天咔嚓咔嚓吃掉20公斤竹子。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吃飯是我們每天離不開的事情,人活著就要吃飯,常言道:一日三餐,我們每天都吃三頓飯,有的人一天吃兩頓飯。這兩種方法哪個更科學健康呢?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一天吃兩頓飯和一日三餐,哪個更科學?
  • 不吃晚飯好處多多?然而真相是……
    不吃晚飯好處多?別信!要說不吃晚飯的好處,排在第一的絕對是省錢。但網上還流傳著很多不吃晚飯的理由…… 不吃晚飯能減肥?假的!其實就是餓瘦了,而且很容易反彈。可能有人會說,誰誰誰就是不吃晚飯瘦了多少多少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