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徵地拆遷中,遭遇強拆沒有證據也能告贏徵收方嗎?律師:不可能

2020-10-15 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

最近有讀者朋友問我在行政訴訟中,被徵收人不用負舉證責任,因為《行政訴訟法》第34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範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那麼,是不是就說明,被徵收人只要提起行政訴訟就可以勝訴呢?其實,我認為在行政訴訟中,雖然《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原告的舉證責任,但是在立案的過程中,咱們總要提供最簡單的證據吧,不能跟法官說「徵收方強拆了我的房子,我要提起行政訴訟」,法官就立案吧?更不用說什麼只要提起行政訴訟,被徵收人就能勝訴這種荒唐的言論,至於為什麼?您請接著往下看。

一、被徵收人遭遇徵收方的違法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確實不用承擔舉證責任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範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但是在個別行政訴訟中也有例外,「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這裡大家需要注意一下,如果咱們當事人實在不能舉證的話,一定要在法院中說明,讓法官遵循該法條的規定,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二、不用承擔舉證責任並不是說不用出具證據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49條規定「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也就是說,咱們被徵收人在遭遇徵收方違法強拆後,到人民法院並不是說能起訴就能起訴的,咱們被徵收人要搞清楚實施強拆行為人的主體是不是當地行政機關,另外,在起訴立案階段,咱們被徵收人還是需要有最基本的事實根據,所以並不說咱們被徵收人不用承擔舉證責任就不用出具證據。

三、需要最基本的證據怎麼認定?

在實踐中,我經常會讓被徵收人在遭遇強拆時對徵收方正在實施的強拆行為進行拍照取證,同時在第一時間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撥打110報警。其實,咱們換一個角度看,報警是為了能讓警方查找是誰對咱們的房屋實施的強拆行為,而對正在實施強拆行為的工作人員拍照或者拍攝他們正在強拆房屋的行為只是為了在起訴立案階段更好的立案,更好地提供咱們的事實根據。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您對該話題還有相關疑問的話,可以在文章評論區中進行評論,也可以將相關問題私信給我,我會一一為大家進行解讀的。

■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繫刪除。

■ 徵地拆遷、拆遷補償、農村拆遷、國有土地拆遷、拆遷知識交流與分享。

■ 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有用的拆遷知識,幫您識破拆遷背後的心機。

相關焦點

  • 在徵地拆遷中搜集證據真的那麼重要嗎?難道不是起訴就能贏嗎
    我在看後臺私信的時候,經常有當事人問我「袁律師,在徵地拆遷中必須搜集證據嗎?我看行政訴訟是行政機關舉證,如果我的房子被強拆了,是不是告徵收就可以了呢?」我在剛看到這個私信的時候,也不禁思索,在徵地拆遷中是不是只要告徵收方就可以了,所謂的證據根本不需要準備。我稍作思考思考後,回答了他「在徵地拆遷中,還是要進行取證的,不是說只要提起行政訴訟就能贏」。
  • 在徵地拆遷中,遇到強拆該怎麼辦?有什麼應對方法嗎
    相信廣大被徵收人對徵收方的強拆行為都深惡痛絕,在實踐中,被徵收人不籤署補償協議的情況下,徵收方為了早日完成徵地拆遷工作或早日開工建設已經規劃好的項目,一般情況下會對不籤署補償協議的被徵收人的房屋實施強拆或者其他違法行為,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但是一旦遭遇到違法強拆後,被徵收人只能眼看著房子被強拆嗎?其實不然,本文,我就來為您盤點那些在徵地拆遷中遭遇徵收方違法強拆的應對方法。
  • 在徵地拆遷中遭遇以拆違促拆遷後,切勿相信徵收方的「違建不補」
    在徵地拆遷中,相信廣大被徵收人最為關注的就是屬於自己的那份拆遷補償款,但是在實踐中,有不少被徵收人認為徵收方給付的拆遷補償款過少或者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拒絕籤署補償協議,從而導致徵收方使用違法行為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或者徵收方以拆違促拆遷的方式將被徵收人的房屋拆除,更有甚者直接強拆被徵收人的房屋。
  • 在徵地拆遷中遭遇違法強拆就別忍氣吞聲了!該起訴就起訴
    在徵地拆遷中,相信有不少被徵收人們都遇到過或者見過徵收方的強拆行為。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比較普遍的是違法強拆,但也有很多地方行政機關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司法強拆。在這裡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大家在徵地拆遷中遭遇違法強拆後,是忍氣吞聲呢?還是會決定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您先想著,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案例。
  • 徵地拆遷中被拆遷公司誤拆該怎麼認定?律師:違法強拆
    要學習對本身遭受的「強拆」合不合法實行「分辯」,讓眾多被拆遷的老百姓感受到困惑又頭疼。目前問題困難度又升格了:如果庭院被拆遷公司一不留神「誤拆」了,這能說是強拆嗎,可以追查拆遷方的責任嗎?安徽的黃先生就遭遇到了。
  • 在徵地拆遷中,被徵收方強拆,國家賠償最高能賠多少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案子,山東某地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對該村子的25戶居民實施了強拆,在距強拆事件發生的兩年後,當地中院最終判決行政機關賠償其中18戶當事人申請的國家賠償共計4388萬元。我在看到該案件的基本情況時,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因為在徵收方實施強制拆除行為之前,徵收並未向被徵收人下發相應的公告,也未按照法律的流程進行強拆行為,所以在本案中,徵收方的強拆行為是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
  • 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在夜間偷拆怎麼辦?律師:按照違法拆遷認定
    對於沒有人住的房屋,實施連夜強制拆遷的案例對大家來講早已是不足為奇;這一把將屋中熟睡的被拆遷人來個「乾坤大挪移」,大半夜將人拉到幾裡地以外拋下,另一頭趁被拆遷人趕不回來徑直把房屋剷平的新聞也常常見到報導;更有甚者,強拆者徑直把被拆遷人挾制住,讓被拆遷人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房屋倒在機器轟鳴中。雖然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是這樣喪盡天良的做法還是讓人有想打人的衝動。
  • 律師總結: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最喜歡的幾大騙術
    在徵地拆遷中,我不知道廣大被徵收人們有沒有遇到過徵收方的幾大騙術。因為在實踐中,不管是城市拆遷還是農村拆遷,其中的套路都非常多,被徵收人必須打起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來應對,一旦有所鬆懈,被徵收人就會陷入徵收方所挖的陷阱之中。本文,我就來為大家介紹幾種徵收方常用的騙局,以供被徵收人參考。
  • 在徵地拆遷中遭遇強拆,造成財產損失咋辦?趕緊來看看
    在徵地拆遷中,不管是城市拆遷還是農村拆遷,只要被徵收人與徵收方遲遲不能達成一致協議,那麼徵收方很有可能會採取一些違法行為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更有甚者直接強拆被徵收人的房屋,在實踐中,廣大被徵收人遇到後者的情況比前者的要多。我在接觸這種違法強拆案時,被徵收人的房屋在被強拆時,自己房屋內的財產可能還沒有轉移。
  • 被拆遷人不知道的拆遷維權誤區,沒有被強拆就無法起訴嗎?
    由於缺乏法律知識,許多被拆遷家庭在維護其權利方面存在許多誤解。例如,沒有強拆,你訴誰?」這類問題,事實上,許多被拆遷的家庭都有這樣的誤解,認為遭遇拆遷,想找律師維權,保護自身的權利,在房屋被強行拆除後才要求律師幹預,否則,這所房子就沒有被拆除,怎麼能起訴?現實中,在土地徵收拆遷維權領域中,這種認為「只有強制拆遷才能被起訴」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其中各種道理,拆遷律師將會仔細解釋。
  • 在徵地拆遷中,學會保留這幾份證據,就能多拿拆遷補償款
    在行政訴訟中,雖然我國《行政訴訟法》第34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範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這並不是說咱們被徵收人不需要提供證據,在立案階段,咱們被徵收人至少要提供部分證據,證明行政機關的行為。
  • 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需要滿足這些原則,才能被認定為合法拆遷
    在實踐中,不管是城市拆遷還是農村拆遷,都會經常發生被徵收人因拆遷補償問題不與徵收方籤訂補償協議,從而使用一些違法行為來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的案件。我在代理案件的時候發現,有個別徵收方會抓住被徵收人不懂法的原因,給付被徵收人「不合理、不合法」的拆遷補償。在這裡我提醒廣大被徵收人,如果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沒有滿足以下拆遷原則的話,咱們可以選擇不籤署補償協議。
  • 拆遷部門:不搬走,就行政強拆!法律:徵地拆遷中行政強拆違法
    在徵地拆遷期間,對於拆遷補償問題,拆遷部門一般會先與拆遷戶進行談判,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拆遷戶又不願意妥協讓步,那麼拆遷部門就很可能會採取違法拆遷行為,那麼在諸多違法拆遷行為之中,強拆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一種,今天來帶大家了解下,為什麼徵地拆遷中禁止行政強拆。
  • 在徵地拆遷中怎麼與徵收方協商拆遷補償?律師:只協商別動手就行
    在徵地拆遷中,那些覺得拆遷補償款過低或者不滿意的被徵收人在拒絕籤署補償協議後,可能就不知道怎麼辦了,即使徵收方的工作人員找上門來協商補償協議,他們可能也會以為是逼自己籤署補償協議,從而拒絕協商,趕走徵收方的工作人員,這麼做的下場無非就是被徵收方迫使籤署補償協議或者由徵收方下達《房屋徵收補償決定
  • 為什麼都說遭遇強拆要報警,我不報警可以嗎?律師:會吃虧的
    其實,不管是城市拆遷還是農村拆遷,咱們被徵收人只要不與徵收方籤署補償協議或者不能就補償標準達成一致協議的話,往往徵收方會通過一些違法行為來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或者直接強拆被徵收人的房屋。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告訴廣大被徵收人在面對徵收方的違法強拆時,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報警。我在看文章的評論時,發現有讀者朋友問我在徵地拆遷中遭遇違法強拆必須報警嗎?
  • 領完徵地補償金後還能告徵收方嗎?律師:當然可以啊
    同事在工作中問了我一個問題,那就是被徵收人在領取完徵地補償金後還能起訴徵收嗎?一開始我也沒能回答他的問題,在我搜集到一些材料後,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他,可以起訴徵收方。至於為什麼?您請接著往下看。2011年4月,方某與徵收方籤訂補償協議,同月,方某拿到了徵收方下發的拆遷補償。時間一轉到2014年,方某認為,2011年響水縣發布的公告中沒有提到江蘇省作出的1700號批覆,但是響水縣的徵收公告是根據江蘇省1700號批覆進行的徵收活動。於是方某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複議,並主張該批覆無效。上級行政機關認為方某的行政複議已超過提起行政複議的期限,所以認定不予回復。
  • 根據國家拆遷法律規定,拆遷方進行徵地拆遷要做到「七個必須」
    補償不合理,這似乎是全國各地進行徵收拆遷的一個通病。從立法層面來講,實際上可以找出許多保護被徵收人權益的規定。顯然,立法者的本意其實是要讓徵地拆遷有利於民。然而,為什麼好的法規和好的政策不能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有的人拆遷之後反而落得居無定所、越拆越窮的局面,這無疑與徵收方的不完全守法行為有關。
  • 浩碩律師|徵地拆遷過程中,被徵遷人應當收集哪些證據?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徵地拆遷項目的進展如火如荼,徵地拆遷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由於徵地拆遷背後隱藏著巨大利益,利益衝突帶來了矛盾和糾紛。客觀的講,被徵收人相對於徵收方來說處於弱勢一方,因此不得不重視維權的證據。今天小編為廣大被徵收收人分享在徵地拆遷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 2020年,拆遷中遭遇了強拆,被拆遷人的損失該怎麼辦呢?
    導讀:拆遷中,房子被強拆似乎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合法的強拆,也有違法的強拆。但不管是合法還是違法,對於被拆遷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說,拆遷中遭遇了強拆,很可能會讓一家人沒有了基本的生存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強拆過後,被拆遷人的損失該怎麼辦呢?
  • 律師解讀:徵收方申請司法強拆後,人民法院是都批准的嗎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許多徵收方與被徵收人遲遲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從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強拆的例子。那麼在實踐中,人民法院在收到徵收方遞交的強制執行申請後,是會百分百裁定強制拆除嗎?在這裡我告訴廣大被徵收人們,人民法院在收到強制執行的申請後,綜合各方面原因才會下發強拆裁定,並不是說百分之百同意徵收方的強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