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徵地拆遷中遭遇違法強拆就別忍氣吞聲了!該起訴就起訴

2020-09-10 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

在徵地拆遷中,相信有不少被徵收人們都遇到過或者見過徵收方的強拆行為。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比較普遍的是違法強拆,但也有很多地方行政機關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司法強拆。在這裡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大家在徵地拆遷中遭遇違法強拆後,是忍氣吞聲呢?還是會決定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您先想著,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案例。

一、基本案情概要

2018年年初,當地因為要修建綠化隔離帶,當事人所在的村子被納入徵收範圍之內。與此同時,村委會召開村民大會,在會議上討論拆遷補償標準,會議結束後,村委會委託拆遷公司的方某對該村子進行拆除作業。2018年4月,該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已經與拆遷公司籤署了補償協議,但包括當事人在內的5戶農戶,因拆遷補償標準不能滿足其需要,於是一直未與拆遷公司籤署補償協議。在這期間,拆遷公司的方某曾先後前往該5戶農戶的住處,與其協商拆遷補償標準,但一直未達成一致意見。為了綠化隔離帶項目的早日開展,拆遷公司的方某帶領相應的工作人員對這5戶未籤署補償協議的農戶的房子進行了強拆。在得知房子被強拆後,氣不過的當事人們決定團結起來,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

二、法院判決

人民法院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拆遷公司的方某當庭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認為,自己是考慮到綠化隔離帶項目的工期,所以才對當事人們進行了強拆,並且,自己不應該賠付由當事人不滿意拆遷補償標準而導致的損失。但是法院認為,在農村徵地拆遷中,應遵循《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進行,在《土地管理法》還未完善的情況下,應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精神執行。遂判決方某賠償本案5位當事人除去拆遷補償外的其他損失。

三、律師解讀

在本案中,雖然方某在庭審現場中認為自己是考慮到綠化隔離帶項目的工期,所以才對當事人們進行了強拆。但是這種說法在徵地拆遷中,並不合理也不合法,我國法律規定,如果要對被徵收人的房屋進行強拆,徵收方是要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也就是所謂的司法強拆。但是在本案中,方某的強拆行為本就違法,應當認定為故意損壞財物。我國《刑法》第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文章開頭中的問題,大家都有了答案嗎?如果有答案的話,可以在下方評論區中進行評論,當然,如果有問題需要解決的話,可以將相關問題私信給我,我會一一為大家進行解答的。

■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繫刪除。

■ 徵地拆遷、拆遷補償、農村拆遷、國有土地拆遷、拆遷知識交流與分享。

■ 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有用的拆遷知識,幫您識破拆遷背後的心機。

相關焦點

  • 被拆遷人不知道的拆遷維權誤區,沒有被強拆就無法起訴嗎?
    由於缺乏法律知識,許多被拆遷家庭在維護其權利方面存在許多誤解。例如,沒有強拆,你訴誰?」這類問題,事實上,許多被拆遷的家庭都有這樣的誤解,認為遭遇拆遷,想找律師維權,保護自身的權利,在房屋被強行拆除後才要求律師幹預,否則,這所房子就沒有被拆除,怎麼能起訴?現實中,在土地徵收拆遷維權領域中,這種認為「只有強制拆遷才能被起訴」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其中各種道理,拆遷律師將會仔細解釋。
  • 在徵地拆遷中,遭遇強拆沒有證據也能告贏徵收方嗎?律師:不可能
    但是在個別行政訴訟中也有例外,「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 徵地拆遷中被拆遷公司誤拆該怎麼認定?律師:違法強拆
    要學習對本身遭受的「強拆」合不合法實行「分辯」,讓眾多被拆遷的老百姓感受到困惑又頭疼。目前問題困難度又升格了:如果庭院被拆遷公司一不留神「誤拆」了,這能說是強拆嗎,可以追查拆遷方的責任嗎?安徽的黃先生就遭遇到了。
  • 在徵地拆遷中遭遇強拆,造成財產損失咋辦?趕緊來看看
    在徵地拆遷中,不管是城市拆遷還是農村拆遷,只要被徵收人與徵收方遲遲不能達成一致協議,那麼徵收方很有可能會採取一些違法行為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更有甚者直接強拆被徵收人的房屋,在實踐中,廣大被徵收人遇到後者的情況比前者的要多。我在接觸這種違法強拆案時,被徵收人的房屋在被強拆時,自己房屋內的財產可能還沒有轉移。
  • 被徵收人注意了,遭遇違法強拆後只有在這個時間內才可以救濟
    在實踐中,有很多被徵收人都會遭遇徵收方的違法強拆或者被迫籤署補償協議,在我的了解下,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一般都會發生在被徵收人認為徵收方給付的拆遷補償數額太低,拒絕籤署或者不籤署徵收方作出的補償協議後才會產生的。相信有一些不懂法的被徵收人在遭遇徵收方的違法強拆後,不知道該怎麼維護自己的利益,只能任憑倒黴。
  • 拆遷部門:不搬走,就行政強拆!法律:徵地拆遷中行政強拆違法
    在徵地拆遷期間,對於拆遷補償問題,拆遷部門一般會先與拆遷戶進行談判,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拆遷戶又不願意妥協讓步,那麼拆遷部門就很可能會採取違法拆遷行為,那麼在諸多違法拆遷行為之中,強拆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一種,今天來帶大家了解下,為什麼徵地拆遷中禁止行政強拆。
  • 河南村民家未拆遷遭斷電起訴求恢復,二審勝訴後家被強拆
    他起訴鎮政府行政違法,法院立案次日,房子被強拆了。拆除唐紅權的房子,有無違反「先補償、後拆遷」原則?是否獲得法院準許強執?9月18日,南樂縣城關鎮鎮長王曉華回復紅星新聞記者稱,唐紅權已以城關鎮政府為被告,向南樂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對於唐紅權反映事項,由南樂縣人民法院依法裁決。
  • 在徵地拆遷中,遇到強拆該怎麼辦?有什麼應對方法嗎
    相信廣大被徵收人對徵收方的強拆行為都深惡痛絕,在實踐中,被徵收人不籤署補償協議的情況下,徵收方為了早日完成徵地拆遷工作或早日開工建設已經規劃好的項目,一般情況下會對不籤署補償協議的被徵收人的房屋實施強拆或者其他違法行為,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但是一旦遭遇到違法強拆後,被徵收人只能眼看著房子被強拆嗎?其實不然,本文,我就來為您盤點那些在徵地拆遷中遭遇徵收方違法強拆的應對方法。
  • 遭遇違法徵地拆遷超過了行政訴訟時效,還能維權嗎
    土地徵收拆遷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徵收部門需要取得審批後才能實施土地徵收活動。而違法徵地拆遷並不少見,違法徵地損害村民的利益,那麼遭遇違法徵地拆遷超過了行政訴訟時效,還能不能維權?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遭遇違法徵地拆遷超過了行政訴訟時效,還能維權嗎村民遭遇違法徵地拆遷時,超過行政訴訟時效未起訴的
  • 2020年,拆遷中遭遇了強拆,被拆遷人的損失該怎麼辦呢?
    導讀:拆遷中,房子被強拆似乎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合法的強拆,也有違法的強拆。但不管是合法還是違法,對於被拆遷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說,拆遷中遭遇了強拆,很可能會讓一家人沒有了基本的生存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強拆過後,被拆遷人的損失該怎麼辦呢?
  • 在徵地拆遷中搜集證據真的那麼重要嗎?難道不是起訴就能贏嗎
    我在看後臺私信的時候,經常有當事人問我「袁律師,在徵地拆遷中必須搜集證據嗎?我看行政訴訟是行政機關舉證,如果我的房子被強拆了,是不是告徵收就可以了呢?」我在剛看到這個私信的時候,也不禁思索,在徵地拆遷中是不是只要告徵收方就可以了,所謂的證據根本不需要準備。我稍作思考思考後,回答了他「在徵地拆遷中,還是要進行取證的,不是說只要提起行政訴訟就能贏」。
  • 店鋪遭強拆起訴,律師直擊多個違法點助村民勝訴
    最終在聖運律師的助力下,店鋪被強拆的趙先生獲得了勝訴。之後,徵收方依據有關徵地補償安置政策與趙先生就徵地補償安置事宜協商,但趙先生認為徵收部門確定的補償數額較低,難以接受,故拒絕籤訂徵地補償安置協議和領取徵地補償安置金
  • 這幾種情況下,起訴也未必能阻止強拆
    但是,起訴不是萬能的,更不是專門用來「暫停」強拆的。在徵收拆遷中的一些特定情形下,提起訴訟仍然難以有效阻滯強拆,而更多的只能在強拆的是非曲直、是否需要賠償等問題上分辨一二。本文,在明律師就為大家淺析這幾種值得高度警惕強拆隨時發生的情況。
  • 遭遇違法強拆後,出現「這種情況」再維權,律師也無能為力
    明明知道補償是不合理的,而且徵收方前面也做了不少的違法徵收行為,甚至已經威脅說要強拆了,但在提及委託律師維權時,可能是出於不願與徵收部門公權力對抗或者覺得還有望談判,有的被徵收人總是說要再觀望一下,並且很多拆遷戶還明確地表示,等遭遇非法強拆了之後再找你們律師。對於這種「強拆後再來維權」的說法與做法,律師感到有些無奈。
  • 拆遷律師講解:徵地拆遷不合理打官司,啟動法律程序沒那麼簡單
    如要對房屋進行拆遷,就要給被拆遷人相應的補償,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因為補償低,已經嚴重影響以後的生活水平,或者因為其他拆遷中違法的情況發生糾紛也比比皆是,這時被拆遷人應運用法律的手段進行維權,下面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周律師為大家介紹打拆遷官司時應注意的問題!
  • 面對違法暴力拆遷,普通公民如何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維權做準備
    從實踐來看,雖然有關拆遷的法律法規與政策在不斷的完善,對於拆遷行為的約束也在不斷強化,但徵地拆遷並沒有進入一個理想的狀態,其中違法拆遷尤其是暴力強拆大行其道,很多百姓的心血因之毀於一旦,內心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傷害。那麼,暴力強拆為什麼屢禁不止?強拆是不是一定違法?面對暴力強拆時,手無寸鐵的普通公民如何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維權做準備?
  • 在徵地拆遷中,即使是違建也不能違法強拆!更不用說不是違建了
    這也是違法建築查處的基本規定。那麼在實踐中,徵收方或者村委會可以隨便指著房屋就說是違建嗎?違建就應該違法強拆嗎?我將通過孫先生的親身經歷為大家進行解讀。此後,徵收方也多次與孫先生協商拆遷補償方面的事項,但由於徵收方給付的拆遷補償數額太低,一直未能與孫先生達成一致意見。同年11月,孫先生收到了村委會作出的《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孫先生這下就迷糊了,跟當地群眾一打聽,才恍然大悟,原來村委會是將自己的廠房認定為違法建築了。
  • 在徵地拆遷中,學會保留這幾份證據,就能多拿拆遷補償款
    在行政訴訟中,雖然我國《行政訴訟法》第34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範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這並不是說咱們被徵收人不需要提供證據,在立案階段,咱們被徵收人至少要提供部分證據,證明行政機關的行為。
  • 河南村民起訴縣政府剛開庭就遭遇強拆,7根肋骨被打斷
    「我們起訴了縣政府,9月15號開庭一審都沒下來,9月24號就暴力強拆。」10月12日,河南商丘虞城縣城郊鄉周莊村刁勝傑提起18天前哥哥刁建立家遭遇強拆被打斷7根肋骨,他沒有見過這麼無法無天的強拆者。哥哥刁建立是起訴行政起訴虞城縣政府的9名原告之一。10月11日,虞城縣給予城郊鄉負責幹部劉長徵停職檢查,虞城縣公安局已經立案展開調查。
  • 拆遷律師講解:當遇到違法強拆,老百姓該如何應對和維權?
    拆遷本是經濟快速發展過後,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由於涉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也涉及各方面的重大經濟利益,拆遷這一塊往往成為各種矛盾交織的焦點。,使用暴力手段或者在沒有徵得被拆遷人同意的情況下對房屋進行強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