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好時節,夏季的養生方案你都準備好了嗎?

2020-12-20 金蘭健康

據天文學與曆法學的知識,我們知道5月5日至7日,太陽到達黃經45°時,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夏」節氣。我們通常將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早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認為:「立,建始也」,「夏,假(大的意思)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事實上,從氣象學與物候學的角度,立夏節氣時的氣象與物候,還沒有全部進入夏天。那麼,什麼是氣候學對夏季的標準是什麼呢?首先就是日平均氣溫,這個必須要穩定升達22℃以上,才是夏季的開始。所以,這個時節,我國只有南方進入了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時節。

立夏時節,「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時節的農業,將進入農作物的生長後期,比如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所以才有「立夏看夏」的諺語。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據相關史料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溼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制。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玉米、高梁、棉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禮記·月令》在解釋立夏曾說道:「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漫步於鄉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這些是從農業的角度來看的,那麼我們現在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看,立夏之後的我們改如何保養身體?「暑易入心」,立夏開始人們要注重對心臟的養護,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這裡的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忙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立夏、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醫學源流論》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正如《醫學入門》所說:「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

中醫學認為,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脈,主神志。心主血脈包括了主血、主脈兩方面。血指血液,脈指脈管,又稱經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心臟不停地跳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循環無端,周流不息,成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而血液運載的營養物質能供養全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個全身都得到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臟發生病變,則會出現血流不暢,脈管空虛而見面色無華,脈象細弱無力,氣血瘀滯,血脈受阻而見唇舌青紫,心前區憋悶和刺痛,脈象結、代或促、澀。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稱心藏神。所謂的神,中醫學對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涵概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學中認為,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神由先天之精氣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產生了。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神依賴於後天水谷精氣的充養,正如《靈樞·平人絕谷》中所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在正常情況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觀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其二,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在臟腑之中居於首要地位,五臟六腑皆在心的統一指揮之下,才能進行統一協調的正常活動。

心的生理特性表現出:其一,心為陽髒而主陽氣。也就是說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故喻之為人身之「日」。《醫學實在易》稱:「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陽,日也。」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心為火髒,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審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等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通於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立夏吃什麼養生 吃什麼水果
    立夏吃什麼養生 吃什麼水果時間:2020-05-05 10: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吃什麼養生 吃什麼水果 在立夏到來的時候看,我們的生活中,會感受到明顯的氣候變化,溫度和降水都會有大幅度的增加,在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中,有關自己健康的養生方法有什麼?吃什麼水果好?
  • 立夏時節,客家人的習俗
    立夏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客家人那麼,經過這麼久,客家人自己的習俗還在流傳嗎?一起來看下客家人立夏習俗與風俗。
  • 立夏之際,來看古人的夏天養生生活
    立夏,為二十四節氣之七,春之末,夏之初,古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大也。」,因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並且隨著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過去,萬物欣欣向榮之際,人們的生活也隨之進入到一個與之前「冬眠」時不同的階段,這個階段,尤其要注意一件事:養生!那麼,為何立夏之際要養生呢?據古人所說,因為心通於夏氣,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 立夏養「心」,牢記4大禁忌!
    導語:5月5日15:30:59,將迎來夏季第一個節氣——立夏。「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 立夏養生先靜心 多食蔥蒜殺病菌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意味著夏季的正式到來。北京中醫醫院主治醫師徐潔介紹,立夏之後,萬物繁茂,氣溫逐漸升高,消耗也隨之加大,人們往往會覺得疲倦,此時應以「靜」為主,晚睡早起,避免劇烈運動。
  • 立夏習俗有哪些一覽:吃立夏蛋 立夏節氣吃什麼
    5、立夏「秤人」  立夏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戶外懸秤於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把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立夏養生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肝氣漸弱,心氣漸強。
  • 立夏時節,這8種金牌水果別錯過,消暑解渴營養高,輕鬆度過夏季
    立夏節氣的即將到來,意味著我們已經步入初夏,天氣開始逐漸變得炎熱,容易流汗,多吃新鮮水果可以幫助人體及時補水,有利健康。那麼,你知道立夏吃什麼水果好嗎?下面,我給大家帶來介紹幾種適合立夏時節吃的水果,酸甜多汁,消暑還敗火,現在吃正當時。
  • 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 立夏代表性植物是什麼
    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 立夏代表性植物是什麼時間:2020-05-05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 立夏代表性植物是什麼 夏季的來臨是伴隨著驕陽與雷雨的,在這個季節裡萬物先是需要經歷大雨的吹打,又要經歷烈日下的暴曬,而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呢
  • 立夏將至,重慶的小夥伴們做好迎接夏天的準備了嗎?
    2020年5月5日08:51:16,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重慶的小夥伴們,你們做好迎接夏天的準備了嗎?說起立夏,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這一天,中國人幾乎將「蛋文化」發揮到了極致,有著吃蛋、掛蛋、鬥蛋等不同的玩法。
  • 金秋時節,「收穫」的季節——準媽媽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金秋時節,「收穫」的季節——準媽媽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我們在秋天撒下一粒種子,於是它生根、發芽,在最需要營養的日子裡,正逢瓜熟蒂落的豐收好時節,既不用被夏季的高溫炙烤著,也不用操心冬天的供暖問題,待到來年春末夏初,正值枝繁葉茂,它睜開眼看了看這大好河山,便再也捨不得離開了。
  • 立夏為什麼適合吃豌豆糕?這麼多養生食療功效你還不知道?
    5月5日迎來了今年的立夏節氣,不少新鮮的蔬菜也紛紛上市,民間節俗有諺曰:「立夏嘗三鮮。」這豌豆就是其中的一鮮,提到豌豆就不得不提一種廣為人知的糕點——豌豆糕!豌豆糕是立夏節氣的養生美食,為什麼這麼說呢?記載清末至民國初年南京歲時節令民風民俗的書——《金陵歲時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立夏叫小兒騎坐門檻,食豌豆糕,謂不疰夏。」這段話的意思是,讓小孩吃豌豆糕有助於幫助孩子整個夏季不厭食。疰夏是中醫病證名,又名夏季熱、注夏。指因暑溼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2018年5月5日將迎立夏節氣,立夏後就正式進入了夏天。立夏節日吃什麼好?立夏後吃什麼最養生?立夏後選擇合適的蔬菜水果對身體大有益處。小編推薦適合立夏吃的十種食物: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蛋  立夏吃蛋,不僅能經受「疰夏」考驗,還能帶來生活圓滿。
  • 立夏時節,給家人做一碗養心湯,早喝早受益,輕鬆度過整個夏天
    雖然明天才是立夏,不過這兩天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夏天的到來。聽安徽的朋友說,她們那邊都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了。桂林這幾天的溫度也有32-34度,仿佛是蟄伏了大半年的夏天給大家來了一個大大的熱情擁抱,讓人一下子有些猝不及防。
  • 為什麼立夏有吃雞蛋的習俗?24節氣帶你來看
    立夏,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生輝,溫度升高。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節氣之第七節氣 今日立夏,告別春天,迎接初夏聽!夏天的腳步來了,你準備好迎接每年一度的酷暑了嗎?告別了春天,在這個初夏的時光裡,所有的小美好和內心願望,仿佛都將繁茂成林!
  • 立夏節氣古詩詞句詩句 有關夏天立夏古文描寫唐詩宋詞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今年的立夏在5月5日,那麼,古代詩人是怎樣描寫立夏的呢?  李白《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因為在山林,所以不用穿整齊,放浪形骸,瀟灑飄逸的詩仙形象就這麼顯現在你眼中了。
  • 「立夏」了,你的迎夏儀式,準備好了沒?
    在立夏的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萬物開始長大,故名叫「立夏」。
  • 立夏日,吃補食!謹記「二茶」、「三果」、「四防」,整年少生病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是夏天開始的標誌。立夏,溫度明顯升高,嚴暑將臨雷雨增多,標誌著自然萬物從「生」到「長」的一個轉折。立夏,是人們養生的關鍵時期,因為此時很可能會受到溼邪之氣入侵,加大患病風險,所以立夏日,吃補食非常重要。
  • 今日立夏:風雨揚花,綠意遍天涯
    IT之家5月5日消息 今天是5月5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①今天8時51分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②立夏在天文學上是告別春天、迎來夏日的轉折點。③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 二十四節氣立夏的特點是什麼 臨沂人做好迎接夏天準備
    眼看著天氣預報上的氣溫一天天上升,周圍的人衣服越來越單薄,我們知道夏天快要來到了,再過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夏,大家知道立夏有什麼特點嗎?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 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關於立夏節氣起源的兩個傳說
    每年四月初一前後(公曆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農曆的立夏節氣,立夏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