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最傷血管,很多人都認為是吃鹽。大量攝入食鹽,確實會加重血管、腎臟負擔,從而增加高血壓、腎臟疾病、中風、冠心病等危險。但只要大家合理吃鹽,每日吃鹽量在6g以下,也就是差不多一個瓶酒瓶蓋的量。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傷害血管的。
其實對血管造成很大傷害的,通常是另外的3件事,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沒有及時改正,結果讓血管越來越狹窄!
3件事讓血管變狹窄
1.愛吃糖
現代人,多在乎食鹽了,而卻忽略了糖的危害。大量研究顯示,吃過多的糖,會刺激血管收縮,升高血壓,增加心跳跳動頻率,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不利。
此外,吃糖過多會直接影響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都不利於控制,極易加重病情,對血管損傷程度更大。
2.吃油過多
油也是人們極易忽視的一個因素,而我們的血管,就好像是自來水一樣,隨著使用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血管也是如此,會變脆、儲存汙垢等等。
長期吃油過多,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水平,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更大。
雖然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並沒有提到關於膽固醇的限定,美國也取消了,但吃油的控制量也是有標準的,成年人吃食用油的量要在25~30g。
3.吸菸過多
國內外研究都發現,菸草對血管傷害極易,長期吸菸和不吸菸的人群相比,罹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增大。
容易受危害的還有其他人群,如二手菸、三手煙,接觸菸草概率越大,患癌、各種疾病的危險越大。
如果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趕緊戒菸,或許在戒菸的幾年後,心肺功能恢復的還會像正常人一樣。
多吃5種食物,能養護血管,保持通暢
1.魚肉
魚肉富含甲硫氨酸、賴氨酸、脯氨酸及牛黃氨酸,有改善血管彈性、順應性及促進鈉鹽排洩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還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的功能。
2.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可補腎填精,有助調節血管張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損傷,例如海參、泥鰍、鱔魚及芝麻、山藥、銀杏、豆腐皮、葵花子等;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膳食中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6、B12,會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3.含葉酸多的食品
對降低冠心病和中風發病率有重要作用。建議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應多攝食富含葉酸的食物,如紅莧菜、菠菜、龍鬚菜、蘆筍、豆類、酵母及蘋果、柑橘等。
4.有抗凝與降脂作用的食物
攝食此類食物有助減少心肌梗死與缺血性中風。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類物質如大蒜、洋蔥、青蔥、茼蒿、香菇、龍鬚菜及草莓、菠蘿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橘子中含少量類似阿司匹林的水楊酸抗凝物質。降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蘿蔔、山楂、紫菜、海帶、核桃及橄欖油、芝麻油等。
5.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含有天然抗氧化劑黃酮素,能防止血管變硬,同時增加心肌活力、放鬆肌肉,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內積累,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