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問題讓你了解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尿失禁

2021-01-22 手機鳳凰網

市三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智慧拿出20個免費專家號給有需要的讀者,今起12:00後,可登錄大家健康網(www.djjk.cn)免費預約,流程是——

登錄首頁→點擊導航欄目的「助醫」中的「預約掛號」→選擇要掛號的醫院→點擊「我要掛號」→查看「市三醫院徐智慧主任」,然後再點擊「我要掛號」。

記者 張姝 王真

本周是「世界尿失禁宣傳周」,這項由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尿控協會在2009年發起的科普活動,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個新鮮名詞。

過去,人們認為尿失禁是無法避免的衰老現象,許多醫生也把它當作是中風後遺症等疾病的併發症狀。但在最近幾年,國際上才逐漸統一了認識——尿失禁是一種疾病。

尿失禁問題真有那麼嚴重嗎?上周,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承辦的「2011世界尿失禁周中國宣傳周」在上海啟動,會上發布的信息很讓人吃驚——尿失禁已成為繼腫瘤、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後的世界五大疾病之一。

中國成年人

尿失禁發病率為5.9%

「根據國際尿控協會最新統計表明,尿失禁已成為繼腫瘤、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後的世界五大疾病之一。」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尿控學組全國委員方祖軍教授說,長期尿失禁會導致泌尿系統嚴重病變,如引發盆腔炎、膀胱炎、陰道炎、性生活障礙、膀胱癌及尿毒症等疾病。

大會上公布了中華醫學會在2010年進行的《大規模尿失禁流行病學調查》數據——

34個城市隨機抽查14811人次,18歲以上人群的尿失禁總發病率為5.9%;

40歲以上人群,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隨年齡增長,尿失禁發病率直線上升。

方祖軍教授說,調查中發現,中國人對尿失禁了解得很少。即使很多人被尿尿問題困擾,但仍認為「水龍頭」開關失靈,只是年老的問題。中國人的尿失禁就診率僅為9.4%,其中真正找對治療門路去泌尿科就診的僅0.7%。同比美國等發達國家,尿失禁就診率在25%至50%。

我們邀請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尿控學組全國委員方祖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尿失禁及盆底缺陷疾病診治中心主任冷靜教授、杭州市三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智慧,整理了有關尿失禁的18個代表性問題,讓你全面了解這種疾病的來龍去脈——

1.尿是怎麼產生的?

尿在腎臟中形成,就是俗話說的「腰子」。當血液流過腎臟的腎小球時,就像被篩子過濾了一遍,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水分被濾到腎小管中,形成了尿液。

2.人怎樣才會想要尿尿?

尿液通過輸尿管進入膀胱,積累到一定量時發出膨脹性刺激,這種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到大腦,大腦便發出「排尿」命令。這時候,膀胱頂部的肌肉首先收縮,尿液出口處的括約肌開始放鬆,尿液就源源不斷地流向尿道,排出體外。

3.什麼是尿失禁?

任何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即為尿失禁。此外,排尿障礙也屬於尿失禁的一種,比如尿急、尿頻、夜尿多、排尿不淨、尿不出等。

4.每天尿幾次算正常?

尿得多會把營養尿光嗎?

白天尿8次以內,晚上尿2次以內。尿量可以拿痰盂接起來自測,正常人白天尿量1000毫升以下。晚上尿量500毫升以下。

尿裡面是人體代謝終產物的液體。水佔95%以上,其他為尿素、尿酸、肌酐、硫酸鹽等,都是廢物。如果尿裡有蛋白等營養物質,就可能得了腎病。尿色很黃,可能喝水太少、吃了某些藥或得了肝炎。

5.為什麼有些人會尿失禁?

正常控尿需要兩點——

膀胱:穩定、順應性良好,收縮有力。

尿道:有足夠的阻力,開放良好。

尿失禁一般可分為四種類型: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滿溢型尿失禁。

引起排尿障礙或尿失禁的原因有——

逼尿肌(引起膀胱收縮排尿的肌肉)因素:逼尿肌不穩定、反射亢進、收縮能力受損等。

尿道的因素:關閉不全、過度移位、手術損傷、放療等。

非泌尿系因素:精神疾病、藥物、心理疾病等。

6.為什麼有些人有時打噴嚏,

小便就流出來了?

這屬於應力性尿失禁,是由於骨盆肌(特別是盆底肌)受損或衰弱所致。

盆底是骨盆底部的一組肌肉,作用是支撐膀胱和子宮等器官,並控制括約肌(控制尿道和直腸的肌肉)。憋尿和撒尿時,動用的就是這些肌肉。這組肌肉如果衰弱,就會發生尿失禁。

生育、更年期、骨盆骨折以及某些手術,比如子宮切除術或前列腺切除術,都有可能導致這些肌肉衰弱。

這就導致,任何對膀胱突然產生重壓的活動,比如打噴嚏、大笑、彎腰、放屁、運動等,都有可能導致尿漏。

7.為什麼每隔半個小時左右要小便?

急迫的尿意總是不由控制就洶湧而至,這叫急迫性尿失禁,也被稱為膀胱過度活動症。

病因是連接大腦和膀胱的神經受損,導致膀胱肌收縮失控,從而迫使尿液排出。神經受損的原因可能是中風、脊髓受傷或導致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如多發性硬化。

此外,腫瘤、藥物等疾病,或是骨盆受傷或手術都會妨礙膀胱肌的正常運作。

有些人同時患有急迫性尿失禁和應力性尿失禁,稱為「混合型尿失禁」。

8.吃前列腺的藥能治尿失禁嗎?

身體產生的尿液過多超出了膀胱的容量,多餘尿液就會滲漏或滴漏。病因可能是堵塞或膀胱肌功能不好,阻礙了膀胱完全排空並導致尿液溢出。

男性的尿道在前列腺下方,如果前列腺增大就會壓迫尿道引起堵塞。吃前列腺的藥物可以改善排尿症狀,建議請醫生明確尿失禁的病因,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確診後對症下藥。

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不能憋尿,會使問題惡性循環。

9.晚上一吃西瓜,半夜就小便四五次,

這個情況可以吃西瓜嗎?

建議減少攝入甜食。有些人的腎臟對甜敏感,會增加尿量。

飲食是對抗尿失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原本排尿次數正常,突然多了,可以試著從飲食中去掉某些東西或減少攝入。

比如,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膀胱。茶有利尿作用。雪碧、可樂等碳酸汽水可能也有刺激性。啤酒等酒精飲料也會導致尿量增多。

10.是不是可以建議,一些尿多的人少喝水?

可以建議夜尿多的人,白天多喝水,晚上5點後少喝水,逐漸減少晚飯到睡覺之間的飲水量。通過少喝水來減少排尿的方式,不僅不健康可能適得其反。

不喝水會引起脫水或便秘,甚至刺激膀胱附近的神經,觸發膀胱排尿造成尿失禁。

應規定飲水的時間和量,一般人每天需要8杯水,不少於1000毫升。

11.尿失禁發病率在國外更高嗎?

尿失禁沒有明顯的種族和發病人群區別。但是國外對尿失禁的熟知度比國內好,在美國,11%的女性因盆底功能障礙(尿失禁、子宮脫垂等)接受手術,美國的住院病人中,50%都有排尿障礙、尿失禁這類疾病。

12.老年人患了尿失禁,是不是很難治?

尿失禁在老年人群容易發生,年輕人也會得。即使再老的病人,尿失禁也是可以治好的。

約80%的尿失禁患者都可以緩解病情甚至治癒。針對不同類型的尿失禁,可採取的治療方法包括:改變生活方式或行為舉止、服藥、特殊肌肉鍛鍊、手術,或使用控制尿失禁的各種設備和產品。

13.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尿失禁?

因為女性生孩子時可能導致尿道損傷,在一二十年後,損傷後遺症將反映為尿失禁。生育婦女發生尿失禁不是說不可避免。

經陰道分娩可能會導致盆底肌肉損傷或張力下降,有針對性地鍛鍊可防止或改善尿失禁症狀,如盆底訓練——

第一步:直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第二步:收縮肛門,同時緩慢深吸氣屏住(堅持5-10秒);第三步:放鬆!休息5-10秒。如此動作重複20-30次,每天三次。

14.怎樣自測有沒有得尿失禁?

懷疑得了尿失禁→首先到正規醫院泌尿科就診→明確自己是否是尿失禁、是哪一類的尿失禁、程度如何→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確治療。

還有一份尿失禁的自測題,可作參考——

無論在日間還是在夜裡,您是否出現過突然的、無意識的漏尿現象?

您是否在大笑、打噴嚏、跳躍或進行其他對膀胱施加壓力的活動時出現過漏尿?

您是否經常出現突然的且急迫的排尿?

您是否注意到您的排尿次數發生了改變?

在24小時內,您上廁所的次數是否超過了8次?

您每晚上廁所的次數是否超過2次?

在制訂旅行、郊遊或其他事情的計劃時,休息室廁所的有無是否會影響您的決定?

如果有2項以上你回答「是」,就可能患了尿失禁。

15.尿失禁要做哪些檢查?

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精神狀態、腹部、直腸和骨盆檢查。

利用咳嗽壓力試驗直接估算漏尿尿量。

通過膀胱超聲或者一次性的膀胱導尿估算殘餘尿量。

尿液分析以及尿流動力學檢查。

16.治尿失禁的藥有副作用嗎?

雖然說明書羅列了許多副作用,但大部分是偶發的,只是給醫生提供參考,病人無須太擔心。也有些患者吃了尿失禁藥物後會有便秘的情況。

17.應對尿失禁有哪些生活技巧?

記排尿日記。記錄內容應包括:每天排尿或漏尿的時間;排尿前喝了什麼,喝了多少;用痰盂或量杯計算漏尿量;記錄漏尿時正在做什麼。

在看醫生之前,最後記一周日記。看醫生時,可以帶上您一直服用的藥物,比如糖尿病患者,有些藥物有利尿作用。

對一些精神比較敏感的人,可以先排尿,再出門。

一些尿失禁患者,還可通過微創手術治療,比如把鬆弛的盆底組織拉緊。

18.怎樣預防尿失禁?

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情;防止尿道感染;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加強體育鍛鍊,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

婦女產後42天開始盆底功能訓練,預防盆底鬆弛和尿失禁;

飲食要清淡,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壓增高;

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焦點

  • 尿失禁,忍不住的尷尬!這份鍛鍊、治療指南,你收好了
    這種情況屬於尿失禁,是一種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發病率與危害尿失禁被列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只願意私下處理,通過少喝水、用尿墊來減少漏出。這其實是要不得的。如果不加以治療,尿失禁極容易引起病人陰部皮膚潰爛、泌尿系統感染、盆底炎、性冷淡等一系列疾病,建議相關患者還是要儘早治療。
  • 世界尿失禁周:膀胱起搏器已成為「社交癌」治療新希望
    「尿失禁對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來說,是名副其實的社交癌症。」北京醫院黨委書記、泌尿外科主任王建業介紹說,尿失禁這個名詞雖然大眾不是很熟悉,但它的發病率很高,我國部分地區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尿失禁發病率為18%~53%不等,老年婦女的發病率高達70%。美國泌尿學會的統計顯示,有超過50%的女性面受到尿失禁困擾。
  • 世界尿失禁周:排尿問題無需羞於見醫 膀胱起搏器助你「尿」自由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 (記者 李佳蕊)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兩億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困擾,其中女性尿失禁發生率就高達34%。在我國,同樣也有上千萬的人正飽受尿頻、尿急、尿失禁等排尿障礙的折磨,為了更好地造福飽受尿失禁疾病折磨的病患,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引進高科技骶神經調節(膀胱起搏器)療法,為廣大病患送福音。
  • 老人為什麼會尿失禁 這3點原因你了解嗎
    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來說,普遍都會出現尿失禁的症狀,但是有些人卻不理解這種行為,老人為什麼會尿失禁呢,老人尿失禁怎麼辦,在生活中,我們要如何預防老人尿失禁的現象呢,下面一起來文章中了解一下吧。4、定時上廁所在你想上廁所的時候就去,而不要等到尿急時再去。通常這樣能夠有效治癒尿急性及溢出性尿失禁。你既能藉此增大膀胱容量,又能迫使它定時排空。5、縮肛(提肛)法屏氣時提收會陰(要持續數秒鐘),呼氣時放鬆肛門,一收一放為一次,反覆做10分鐘,每日2~3遍。可利用晨練、等車、午休、睡前等時間,不拘場所,見縫插針,只要持之以恆,必可見效。
  • 尿失禁周|給膀胱加上「開關」,打破「社交癌」魔咒
    2009年,國際尿控協會(ICS)發起國際尿失禁周(WCW),並將每年6月的最後一周定義為國際尿失禁周,並在此期間進行世界範圍內的尿頻、尿急、夜尿和尿失禁等尿控相關疾病普及,目前已連續舉辦八屆。國際尿失禁周在2010年由中華醫學會泌尿分會尿控學組首次引入中國。
  • 孕婦會尿失禁嗎?孕婦尿失禁如何治療呢?
    孕婦尿失禁是隨著女性懷孕時間增加的,孕婦早期不會有太嚴重了尿失禁情況,到了懷孕晚期胎兒增大是造成孕婦尿失禁的主要原因,對於合理治療尿失禁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應該根據自己尿失禁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這是非常重要的。
  • 尿失禁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大多數人會將出現尿失禁的原因歸咎於歲數大了,身體機能退化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從醫學角度來看,「漏尿」是疾病的臨床表現,稱之為「尿失禁」,並非衰老導致的機能衰退。我國50歲以上女性的尿失禁發病率高達40%,嚴重影響著她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關於尿失禁的那些事。
  • 膀胱起搏器專克「尿」問題
    &nbsp&nbsp&nbsp&nbsp中國科技網訊(董丹妮) 我國部分地區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尿失禁發病率為18%―53%不等,老年婦女的發病率高達70%;美國泌尿學會的統計也不樂觀,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面臨著尿失禁的困擾。
  • 【世界尿失禁周】尿頻、尿急、憋不住尿?5個動作教你鍛鍊盆底肌
    上了年紀,總是憋不住尿?尿意突然來襲,等不及到廁所就尿褲子了?很多人飽受這些「小便問題」的困擾,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尿頻、尿急、憋不住的情況著實不少。 「『尿褲子』可不是只在老年人身上出現。」
  • 為什么女性在孕期會發生尿失禁呢?女性尿失禁的分類
    久而久之,還會出現尿失禁、尿急尿頻等。所以,這也是為何生完孩子後,寶媽們還會發生尿失禁的症狀。盆底肌損傷是主要原因,要想改善或者避免此種尷尬和嚴重症狀,各位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保養和護理。  女性尿失禁的主要可分為6類,如下:  1、年齡的增大是導致女性出現尿失禁現象的原因之一。年齡的不斷增大會導致女性體內的各個系統組織的功能走向逐步的衰退,所以說女性的盆底肌會因為年齡的上升而出現無力鬆弛的狀況,從而引發尿失禁的發生。  2、女性尿失禁的發生原因還包括生產損傷。
  • 小小膀胱起搏器,解決頑固尿失禁大問題
    原標題:小小膀胱起搏器,解決頑固尿失禁大問題 昨天上午,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的衛中慶主任和丁留成博士在短短的30分鐘內,將一個微型膀胱起搏器乾淨利落成功地植入60歲的王阿姨的臀部皮下。至此,王阿姨徹底擺脫了10年多漏尿的痛苦日子。
  • Kegel體操防產後尿失禁
    資料圖片  有人說,懷孕和分娩,是女人身體脫胎換骨改變、新生的過程,但妊娠和分娩也是女性尿失禁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產後常發生痔瘡、脫肛,或因為膀胱括約肌與膀胱壁的伸縮蠕動功能突然發生麻痺,造成尿閉情形,因而形成水腫症狀等情況並不鮮見。同時,產後盆底肌肉自行恢復也是進行盆底康復訓練的最好時機,訓練可以強化恢復的過程。
  • 尿失禁|這羞於啟齒的病,終於有救了
    產後兩年的小麗沒想到自己竟然還能遇到只在傳說中的尿失禁。小麗其實在產後就聽周邊的人說了,女性懷孕分娩是盆底肌損傷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在產後半年自己都沒有出現這個問題,也就覺得尿失禁應該和自己沒有關係了,但是萬萬沒想到,尿失禁還是找上了自己。
  • 狗狗尿失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教你如何解決和治療
    不管什麼時候,狗狗隨地小便或尿失禁都會讓人非常煩惱,當你不得不清理房間還不能打罵狗狗的時候,甚至會因此感到非常沮喪。其實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只顧著生氣,了解狗狗為什麼會出現尿失禁症狀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一咳嗽就漏尿,尿失禁,產後媽媽最容易忽視這個問題
    一咳嗽就漏尿,尿失禁  那麼,你真的了解盆底肌嗎?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等一系列盆底損傷與缺陷。  有資料顯示,我國接近半數的女性在產後會發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盆腔問題,如腰背酸疼、產後陰道鬆弛、性生活質量不高(陰道肌肉不能很好的收縮)、生理性尿失禁、子宮脫垂等。
  • 每3個成年女性 就會有一個「尿失禁」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黃冬香 聶文聞)一咳嗽、或是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尿褲子」;憋不住尿,出門就急著四處找廁所……在國內,每3個成年女性中就會有一個「尿失禁」。本周是「世界尿失禁周」,武漢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提醒,這個「不致命的社交癌」,患病率高,因患者羞於開口,就診率很低,久拖會並發抑鬱症。
  • 成年人的尿褲子:尷尬的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這種類型的尿失禁包括膀胱不穩定,逼尿肌反射亢進,膀胱痙攣和神經源性膀胱(未抑制膀胱),尿失禁與逼尿肌收縮未被控制有關。 2.壓力性尿失禁 身體運作如咳嗽,噴嚏,顛簸或推舉重物時腹內壓急劇升高後發生不隨意的尿液流出。尿道括約肌功能不全,致使尿道阻力不足以防止尿液漏出。 3.充溢性尿失禁 當長期充盈的膀胱內壓力超過尿道阻力時即出現充溢性尿失禁。
  • 女性「尿失禁」——上億女性羞於啟齒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你可能很難想像,身邊的很多女性朋友,她們竟然都在遭遇「漏尿」這一尷尬事兒!類型一:壓力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佔尿失禁的50%,是產後媽媽最常見的尿失禁類型。常見於咳嗽、大笑、用力、打噴嚏、提重物時。腹壓增加,尿液失去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而且壓力性尿失禁的寶媽,常伴有盆腔器官脫垂哪些原因可導致壓力性尿失禁:1、年齡絕經後盆底肌肉鬆弛加劇。
  • 老人尿失禁調理方法 試試凱格爾療法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機體的功能會逐漸的退化,甚至會出現很多的疾病。老人尿失禁是常見的一種情況,在大笑,咳嗽的時候都可能會發生。「尿褲子」讓我們非常的尷尬,那麼老人尿失禁調理方法有哪些呢?
  • 女性出現尿失禁、漏尿的真相有3個!找對症狀才能有效治療,快自測!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尿失禁、漏尿呢? 一、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類型的尿失禁 尿失禁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與充盈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