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媽媽每天都會教孩子認顏色,已經一個多月了,孩子對顏色基本無感,媽媽很苦惱,教孩子認識顏色怎麼這麼難?
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對事物進行觀察時不會藉助已有的信息形成預期,很難理解被觀察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繫,這使孩子在認知顏色上產生了難度。所以,在孩子學習中,我們要細化過程,架構起他的知識框架,能夠認知常見顏色。
1.從生活中取材,從實物出發,認知顏色
遊戲是孩子最接受和效果最好的溝通方式。
(1)水果店遊戲準備材料:綠蘋果,紅蘋果各若干,紙盒兩個遊戲過程:兩種顏色的蘋果散落在桌子各處,家長焦急地問:我的水果撒了,誰能幫助我裝到兩個盒子裡?孩子討厭亂槽槽的場面,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喜歡「助人」這件事,他會積極想參與進來。我們要進行示範,紅蘋果放在左邊盒子裡,綠蘋果放在右邊盒子裡,接著讓孩子自己去找一樣的顏色放,當孩子有些猶豫情況下,可以用手勢提示做為輔助,最終達到叫他能夠獨立完成「一樣的顏色放到一起」這一指令。當他正確完成操作,及時給予獎勵。
(2)玩具回家孩子對家都是充滿依戀,特別是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如果說:玩具找不到家了,快幫忙把它送回家吧。他會很樂意去做。這是上一個遊戲的延伸,由同種屬性過渡到不同屬性物體的顏色認知。遊戲材料:從玩具架盒子裡取下積木、串珠、雪花片黃色和綠色若干遊戲過程:先拿出雪花片,讓他找相同的顏色放到盒子裡,再悄悄的把積木或珠子加進去,指令仍是「按顏色分開,顏色一樣的放到一起」。當孩子能夠熟練操作時,在分類的過程裡把「黃色」等概念加進去,指令變成「一樣的黃色放一起」,注意:在一種顏色熟練掌握時,再輸入另一種顏色;並且要及時複習。
(3)顏色在哪裡?當認識了某種顏色,我們要讓孩子找一找他認識的這種顏色,並讓他學會表達。這個季節適合學習黃色,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公園,空中飄著黃色的小樹葉,小孩最喜歡追逐,適時輸入「黃色」;去果園,抬頭就是黃澄澄的梨,體驗摘和聞之後,「黃色」的印象就更深了……各種各樣的素材就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帶孩子來一次尋找顏色的視覺之旅吧。
2.從繪本中汲取,從故事中演繹出色彩氣息
繪本是孩子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的一扇窗,滿足了孩子對世界的好奇,所以好的繪本總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在認知顏色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繪本,它還時時滲透著啟蒙思想。以《綠》為例,它是一本適合寶寶的顏色認知洞洞書,也是一本帶我們用心去感知世界美麗的藝術書,它用簡單的語言為孩子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綠,比如「慢吞吞的綠」等,讓孩子產生奇妙的感覺體驗。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去從另一種角度去尋找生活中的綠,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再比如《小藍和小黃》,它以小藍、小黃的遭遇敘述了顏色變化的規律,讓色彩變化增加了感情,增加了孩子的情感感知力。
這種關於顏色的繪本有很多,每一本都演繹著關於顏色的不同精彩。
3.通過塗塗畫畫等讓孩子的小手動起來,運用色彩的表現力
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選題,要遵循從易到難的逐層遞進的規律,可以從單個物體逐漸拓展到場景塗色。注意:塗色要從大面積塗起;塗畫筆要從油畫棒用起。在塗畫中,漸漸熟練建立起顏色和生活的聯繫,一方面可以鍛鍊手指的靈活性,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在這些豐富的顏色認知積累中,要時時刻刻滲透語言的表達,引導孩子去說會認的顏色,如果孩子不去說,我們可以做口型輔助他,讓他學會表達。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