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譜系障礙常常與其他疾病共存。曾有專家採用兒童青少年精神病評估父母版(CAPA)對112例孤獨症和其他廣泛性發育障礙的共患病進行診斷。發現70.8%至少有1種共患病,52%有2種,38%有3種以上。
什麼是共患病?
孤獨症除了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刻板重複行為3大類核心症狀外,還常常伴有多動、注意障礙、情緒不穩、自傷、衝動攻擊等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僅僅是孤獨障礙兒童存在的非特異表現,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不能單獨用孤獨症解釋的症狀或疾病,即我們稱之為孤獨症的共患病(與孤獨症共同存在的疾病)。
它們與孤獨障礙核心症狀一起對兒童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
常見的共患病有哪些?
孤獨症與智力障礙
智力障礙屬於精神發育遲滯,在感知、社交、興趣、語言等方面的發展與智商成正比,發展的次序正常、願意溝通交往,只是能力有限。單純智力障礙的兒童,性格相對較好,比較親人,不像孤獨症兒童那樣排斥社交或社交不當。
智力障礙和自閉症譜系的區別在於,其智商和情商的關係是相反的。即自閉症譜系是智商(無論智商如何)高於情商,而智力障礙是情商高於智商。但是,即便情商稍高,智商稍低,也終究還是達不到100分的水平。因為更為高級的情商,是一定需要智商支撐滴。
按照韋氏兒童智力測試成績,智力障礙兒童可分為以下幾種:
輕度智力障礙:智商70-55分
中度智力障礙:智商55~40分
重度智力障礙:智商40~25分
極重度智力障礙:智商25分以下
孤獨症與多動症
多動症兒童主要表現為行為興奮、多動、孤僻、不合群,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認真。但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教育幹預,症狀會漸漸減輕消失。
孤獨症兒童有多動現象佔36%-47%,不超過半數,而呆板動作、刻板的語言、強迫性、儀式性動作的出現率卻高達88%以上,明顯高於半數,而且這些症狀多數不隨年齡增長而改變,採取有效的教育幹預可以部分緩解。
孤獨症與精神障礙
很多人將孤獨症與兒童精神分裂症混淆,二者的症狀也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如眼神不謀合,興趣範圍狹小等,但是二者在存在性別差異的不同。
孤獨症男、女孩兒比例為4:1,兒童精神分裂症男女相當;症狀表現的不同,精神分裂症常有幻聽、妄想症狀,而孤獨症很少出現。
如果孩子被診斷出疑似孤獨症,要及時帶孩子前往正規、專業的醫療機構或康復中心進行詳細的診斷和評估,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孩子目前情況。同時按照專業醫生以及相關專業人士的建議進行幹預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