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了《漢語拼音方案》,從那時起漢語拼音就成為用羅馬字母拼寫普通話的國內標準。這些情況大家都很熟悉,不用多說。本文要介紹的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漢語拼音也已經成為用羅馬字母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這又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是:漢語拼音成為用羅馬字母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早在20世紀60年代,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就主張,應該使地球上每個地名的專名部分只有一種拼寫形式,避免在國際交往中地名因語言文字的複雜而造成混亂。1967年聯合國第二屆地名標準化會議做出決議,要求世界各國、各地區在國際交往中都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地名,做到每個地名的專名部分只有一種羅馬字母的拼寫形式,這就是「單一羅馬化」(Single Romanization)原則。根據這個原則,在1977年9月7日召開的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上,我國代表提議採用漢語拼音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法的國際標準,會議通過了這個議案。例如,「北京」要拼作Beijing,不拼作Peking或Pekin。「焦作」要拼作Jiaozuo,不拼作Chiao-tso。漢語拼音開始走向世界。
第二項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通過了《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在國際交往中,需要進行信息和文獻的交流。由於使用羅馬字母的信息和文獻佔主導地位,有必要把非羅馬字母的信息和文獻轉換為羅馬字母的信息和文獻,這樣會有助於圖書目錄的編寫、圖書文獻的檢索和分類、檔案材料的管理以及計算機的自動處理。主管世界各國羅馬字母拼寫法標準的是ISO/TC 46(國際標準化組織——信息與文獻技術委員會)。
1979年,周有光先生代表中國出席ISO/TC 46第18屆會議,提議把《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用羅馬字母拼寫中文的國際標準。這個提議於1982年經各會員國投票通過。會議發布的文獻是《ISO 7098 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簡稱「ISO 7098(1982)」。這份文件規定:「本國際標準說明現代漢語,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語言普通話(見國務院1956年2月6日頒布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語音。」1991年,王均先生代表中國出席ISO/TC 46第24屆會議,這次會議對「ISO 7098(1982)」進行了技術修改,成為「ISO 7098(1991)」。這份文件規定:使用ISO 7098(1991)的漢語拼音,可以通過拼音—漢字轉換的方法輸入輸出漢字。這樣拼音—漢字轉換法就引進了國際標準。
2001年1月1日我國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從法律上確定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地位。為了在國際上進一步擴大《漢語拼音方案》的影響,反映當前中文羅馬化新發展和實際應用需要,有必要對「ISO 7098(1991)」做出修改。2011年5月6日,在雪梨召開的ISO/TC 46第38屆會議上,我國代表馮志偉研究員提出了修改「ISO 7098(1991)」的建議。2014年5月召開的ISO?/?TC 46第41屆全體會議上,馮志偉就「ISO 7098(1991)」的修訂問題說明了中國的立場,會後向ISO/TC 46秘書處提交了「ISO 7098」的國際標準草案。2015年7月27日,ISO?/?TC 46秘書處進行委員會內部投票,提案獲得全票通過。2015年12月15日,ISO 總部正式出版了「ISO 7098(2015)」,作為新的標準向全世界公布。
這次通過的「ISO 7098(2015)」有兩大亮點,一個是把漢語拼音按詞連寫規則引入到國際標準中,這樣可以降低漢語拼音產生歧義的數量。例如《通用規範漢字表》裡面bei音節有31個字,jing音節有49個字。用拼音拼寫這樣的音節很容易出現歧義,而雙音詞beijing只有三個詞就是「北京、背景、背靜」,如果把首字母大寫,「Beijing」就只指「北京」一個詞,消除了歧義。因為漢語拼音的按詞連寫十分複雜,有些問題還沒有解決,還不能做到完全按詞連寫,而專有名詞的按詞連寫比較容易,所以在「ISO 7098(2015)」中規定:在漢語拼音中人名、地名、語言名、民族名、宗教名這五種命名實體都要按詞連寫。這樣就把按詞連寫引進了國際標準中,與「ISO 7098(1991)」比起來,這是一個重大的進展。另一個亮點是把漢字—拼音轉寫自動譯音的方法引入到國際標準中。通俗地說,就是可以利用計算機或者加以必要的人工輔助,使這五種命名實體自動由漢字轉換為合乎規範的漢語拼音。例如「魯迅」這個筆名,以前至少有12種不同的拼寫法,如法文拼作Lou Sin,羅馬尼亞文、捷克文、葡萄牙文拼作Lu Sin,波蘭文拼作Lu Sun等,根據「ISO 7098(2015)」自動譯寫為Lu Xun。
此外,「ISO 7098(2015)」在漢語拼音標調、標點符號轉換等方面列出了更為具體的規則及說明,更新了參考文獻和普通話音節形式總表等。修訂後的標準更加符合當前資訊時代發展的需要,使漢語拼音進一步走向世界。
(本文刊於《咬文嚼字》2017年第9期。我刊郵發代號4-641,歡迎至各地郵局訂閱。也可撥打我社郵購部電話021-64370935訂購。或在淘寶網搜索「咬文嚼字」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