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
前段時間,孫先生來到諮詢室,一臉的愁苦,據他所述,兒子上小學五年級,暑假一過就要升六年級了,眼看著還有一年,小升初將至,可是,原本學習還不錯的兒子,最近兩個月來,成績不斷下滑,大有從班上前幾名滑落到二三十名的危險。
更要命的是,任你怎麼說,兒子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而且,只要一說學習,兒子就跟自己對著幹,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軟的硬的招兒都使過了,就是不起效,都快讓他這個老爸急死了,實在沒辦法,只好向心理諮詢師求助。
因孩子的日常學習都是孫先生在管理,在我們了解了一些基本情況,排除了孩子身體不適、早戀、與老師產生矛盾等等因素之後,我們建議他帶上孩子,來諮詢室做一次親子沙盤,這樣可以直觀地呈現一下孫先生父子二人的關係模式,便於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周日上午,孫先生帶著兒子如約來到諮詢室。
孫先生的兒子孫小果一看就是一個機靈的孩子。在與老師的對話中,我們能明顯感覺到他的沉穩、禮貌,以及思維的靈活性和較好的傾聽能力。對爸爸對他近期狀況的描述,他沒有給予回應。
有了這樣一個初步印象,我們對之前孫先生對兒子的描述產生一些不同的感覺。父子二人的一次親子沙盤遊戲就在孫小果的沉默中開始。
我們介紹了沙盤遊戲的注意事項後,孫爸爸迫不急待地先上手,從沙具中快速地選擇了十幾隻獅子、老虎、恐龍等大型動物,一一擺在沙盤的左半部分。
孫小果見爸爸率先開始了遊戲,也不急,先是將所有沙架上的沙具打量了一遍,然後,並沒有急著取沙具,而是在沙盤正中央先壘起了一道山梁,將沙盤從中央一分為二,然後在山梁中間地帶的低洼處,放上了一道籬笆。
接下來,父子二人在劃山為界的各自世界裡,擺開了自己的「戰場」:爸爸見兒子壘了一道山梁,便把大老虎擺在山梁上,面向兒子一方。兒子見狀,將大老虎從山梁上拿了下去,重新放回爸爸的地盤中心地帶。爸爸見狀,又重新將大老虎擺在山梁的己方一側,但還是頭朝著兒子那個方向,欲爬上山梁的樣子,一邊擺,還一邊說:「我就是要鎮住你!」再看爸爸一方的大型動物們,全都面朝兒子的地盤站立,一副準備進攻的模樣。
再看兒子這方:一會兒功夫,兒子的地盤上,飛機、大炮、坦克,還有好幾隊持槍的特戰隊員全都嚴陣以待,所有炮筒和槍都指向爸爸的地盤,高高的山梁上,還有一個瞭望塔哨居高臨下面對著老爸一方,一副即將開戰的架勢。
看著父子倆擺完的沙盤,我們問孫爸爸:「你有何感受?」
孫爸爸觀察了一會兒,苦笑著說:「唉,能有啥感受,我就算再厲害,也幹不過人家呀,你看人家都是飛機、大炮和槍,我這動物再厲害,也只有挨打的份兒呀!」
我接著問:「那既然打不過,你準備怎麼辦?」
孫爸爸說:「既然打不過,那我當孫子好了!」說著,他快速將老虎、獅子等大型動物從「陣地」前方撤回了後方,而且將動物們的朝向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全都背對著兒子的「陣地」做逃跑狀。
兒子見爸爸改變了策略,也立刻將自己「陣地」的飛機、大炮、狙擊手等撤回了後方。
再後來,在諮詢師的引導下,隨著爸爸對沙具的改變,兒子漸漸地將自己陣地上的飛機、大炮、特戰隊員等換成了房子、樹林、沙發……
最後,連那個山梁之間的籬笆也換成了一座通往爸爸陣地的橋梁。
至此,這場沙盤遊戲圓滿結束,而孫爸爸也從這次沙盤遊戲中領悟到:親子關係的和諧比任何教育都重要。正所謂,關係大於教育,關係先於教育,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就算家長有再多的教育思想、再宏偉的遠大目標,也是沒用的,根本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隨著孩子進入六年級,也就是開始進入青春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該有所轉變,之前的控制和說教已經完全不起作用,這種情況下,家長必須改變教育策略,先學習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搞好關係,再來談教育和學習成績的提升,唯如此,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得償所願。
經過諮詢師的引導,孫爸爸決定,在今後與兒子相處時,要改變策略,先不提學習成績的事兒,先與兒子交朋友,給他更多鼓勵,更多地放手讓兒子自己管理自己,然後看看效果,再與我們聯繫。
最後,孫爸爸對沙盤遊戲充滿了欣喜和肯定,他說,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沙盤能解決困擾他多日的家庭教育難題,他願意今後再帶孩子來償試用這種親子沙盤的遊戲方式,解決更多他與孩子相處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