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紀,是世界航海貿易的高峰期,這這段時間內,中國的瓷器、絲綢遠銷西洋。
精緻優美的瓷器讓很多洋人大開眼界,紛紛折服於我國巧奪天工的製造手段。
於是在當時,瓷器和絲綢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china一詞最早的意思就是"瓷器"。
由於貨運成本太高,瓷器和絲綢在當時只有歐洲貴族才能享用。
但是在當時,有一款水果卻是比瓷器和絲綢還要貴重的存在,堪稱最頂級的"貴族美食",那就是——菠蘿。
菠蘿並非是歐洲的原產的水果,它起源於熱帶美洲的巴西、巴拉圭一帶的亞馬遜流域。之後在南美、中美洲附近傳播。
直到1493年,哥倫布遠航到加勒比地區,船上的水手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水果——菠蘿。
在當時的記錄上,哥倫布等人將菠蘿描繪成了一個"大號松果",但是果肉卻很像蘋果。
最終大家根據菠蘿的這兩個特性給它取名為"pineapple",是英文堅果和蘋果的組合。
在15世紀,歐洲的製糖工藝並不發達,很多人只能通過吃水果來品嘗甜味。
憑藉著南美洲超長的日曬,菠蘿獲得了超乎尋常的甜味,品嘗過的人甚至將其誇讚成"葡萄酒、玫瑰水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香甜的菠蘿成功地俘獲了品嘗過的人。
由於歐洲地區氣候並不像南美那麼炎熱,所以不適合種植菠蘿。
此後的幾百年間,菠蘿只能靠海運,才能送到歐洲人的餐桌上。
可惜那個時候雖然可以全球通航,但是由於受限於技術,很多船都跑不快,保鮮技術也不行,所以海運的菠蘿大都爛在了船裡。
如果當時有航空速運加上冷鏈配送,歐洲人豈不是都要爽翻了。
由於運輸途中損耗巨大,菠蘿在被發現後的200年間內,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普通的有錢人根本買不起菠蘿,非得是商業大亨,或者是皇親國戚才有實力去享用一顆從南美洲採摘的菠蘿。可以說在當時,菠蘿是最頂尖的"貴族美食"。
甚至是很多有錢人,只聞菠蘿大名,卻從來沒見過菠蘿。
即便是後來菠蘿運輸高效了一些,卻還是沒能將價格打下來。很多富豪都只能租借幾顆菠蘿在宴會上充場面,用完了還要再還回去。
這樣的場景像不像朋友圈裡"恭賀李總喜提瑪莎拉蒂一輛"的文案?
好在我們身處的時代水果已經不再那麼貴了,但它依舊是美味的代名詞。
相比於我們吃過的傳統菠蘿,有一款菠蘿不僅味道好,而且聞起來也很"上頭",那就是泰國的香水菠蘿。
這款菠蘿不僅味道甜,而且自身散發出香水般的氣味,僅僅是在它身邊路過,也會被它濃鬱的香氣所吸引,忍不住胃口大開。
現在泰國香水菠蘿上架頭條商店,而且包郵到家!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