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叫板超市購物不扣皮重,到與國內最大的即時通訊服務商對簿公堂索賠一毛錢,徐大江坦言打假也是為了生活,「不要把我想得那麼高尚」,但商家「也不要看低我」。無論遭遇過怎樣的困難和非議,他表示都會將職業打假進行到底。他夢想有一天,商家打開大門說:「徐大江你來檢查吧,保準讓你失望。」
一身黑衣,黑色鴨舌帽,露出兩道重重的濃眉,說話擲地有聲,笑起來甚是開朗。
雖然之前有過電話聯繫,但面前的徐大江還是讓我有些意外。與我見過的江蘇男子形象相距甚遠,身材、口音、以及性格,十足個北方漢子。
昨日上午,徐大江打了一場被告缺席並且「勝算不大」的打假案,便匆匆趕來見面。手裡拿著兩個文件袋,裝著起訴書和證據,說下午還有個手機侵權的案件,有點忙。眼睛裡明顯泛著血絲,「昨晚準備開庭,很晚才睡」。
「打官司就好比做生意,總是有輸有贏。我不在乎輸贏,不考慮結果,做了就行。」
徐大江出身農民家庭,中專畢業以後就開始獨立生活,「剛出來的幾年,我什麼都幹過,倉庫管理員、文員、安裝電梯、黑客……在2001中美撞機事件引起的『中美黑客大戰』中,我組建了中國紅客聯盟(當時世界排名第5的黑客組織)江蘇分站,任站長。」那時,徐大江的網名叫江楓。
眼看越來越多後來者逐漸背離「黑客精神」,心灰意冷加上生活窘迫,2002年5月,徐大江隻身來到廣州,當時身上僅有108元錢,還有從朋友那借來的纏滿繃帶的手機,一張29.8元的電話卡。2003年10月,徐大江進入職業打假人隊伍。2004年創立大江維權網,註冊公司,開始打假維權之路,離黑客漸行漸遠……
三年間打了幾十起維權官司,「這好比做生意,總是有輸有贏。不在乎輸贏,不考慮結果,做了就行。」徐大江直言職業打假的收入保障了他的生活,「我也要吃飯」,所以對於維權衛士等等虛名,他概不接受,「我沒有那麼高尚,但也別看低我。」
從叫板超市購物不扣皮重,到與國內最大的即時通訊服務商對簿公堂,索賠一毛錢。徐大江的行為客觀上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並促成某些企業、商家改正違法違規行為,外界當然不會看低他。
他說,無論遭遇過怎樣的困難和非議,他都會將職業打假進行到底:「我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希望有一天商家打開大門,說『徐大江你來檢查吧,保準讓你失望。』」
「一般人可能覺得一毛錢太少了,不值得打官司,可我覺得總應該有人站出來,因為受影響的人很多……」
不少消費者都曾遭遇過簡訊「陷阱」,但為此較真甚至訴諸法律的並不多見。徐大江卻很固執,去年6月他按照QQ相關網站上的提示操作卻無法預訂QQ加油站業務,後來多花了一毛錢重發簡訊才成功訂製。徐大江認為,QQ在該項服務上存在欺詐行為,訴諸法院要求對方退還多收取的一毛信息費用,並索賠一毛。法院判決支持了徐大江的訴訟請求。
「從個人經濟利益來講,很不值得。即使這樣,官司還要打。」徐大江說,這1毛錢的官司不打,有關SP和電信運營商就會繼續重複收取無數消費者的1毛錢。
拿到彩信手機廠家賠給他的3980元後,徐大江開始了職業維權打假的道路,他直言「看中了那不菲的收入」。
2003年10月,徐大江花3980元買了一個手機,包裝和說明書上寫著是彩信手機,但實際上手機只有彩屏功能。經廠家確認,是分公司分裝產品時分錯了。按照買一賠一的規定,徐大江拿到了平生第一筆賠償款3980元,手機也換成彩信的了。從此,徐大江開始了職業維權打假的道路,並毫不諱言「看中了那不菲的收入」。這個在公車上看見年輕人不讓座便忍不住要說說的江蘇男人,自言「性格很江湖,適合做這行」。
絕大部分的打假官司都贏了,徐大江的秘訣是「看準」,即把握一切因素,包括對產品的了解,對商家的了解,以及對法律的了解。有幾宗打假官司在庭審結束後,商家找到徐大江表達和解意願,徐大江明確「必須按按訴訟請求和解」。他的原則是,能和解儘量不打官司。
超市客服人員培訓課上,「徐大江」列入了重點注意名單,一聽是徐大江投訴,超市馬上雙倍賠償。
因為叫板超市購物不去皮重,徐大江在廣州超市業小有名氣。有一次他去某大型超市購物,發現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就拿著買的肉去投訴,對方一聽到他的名字,馬上雙倍賠償。看著商家這麼爽快,徐大江有些納悶,原來,超市客服人員的培訓課上,徐大江的名字列入了重點注意名單。
「賠了幾十塊錢,就是提醒他們改正一下」,徐大江建議消費者遇到欺詐行為,要理直氣壯地提出自己的維權要求,還可以向工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依然不能解決問題,還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對話徐大江 「打假謀利是合法手段」信息時報:打假這份職業收入怎麼樣,是否覺得滿意?
徐大江:目前有兩個收入來源,一個是我學計算機專業,網站的建設、網頁的設計、虛擬主機空間的出租是我的一個收入來源。另一個就是通過購假索賠。二者收入差不多。因為我並不是由企業委託對假冒商品或造假窩點進行打擊。因此,職業打假的收入只是讓我的生活有所保障而已。
信息時報:那你認為職業打假人和消費者應該是什麼關係呢?
徐大江:職業打假人也是消費者,只是較一般的消費者更具維權意識,更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並且有時間專門來維權。可以說職業打假人是消費者維權的先行者。
一般情況下,商家對普通消費者的投訴都不怎麼理會,拖著你。消費者不至於為幾十元錢跑來跑去,成本太高,往往就算了。而我們則更能堅持維權,無形中制約了商家的不法行為,給消費者帶來利益。
信息時報:最令你滿意的打假經歷是哪次?
徐大江:就是針對超市購物不計皮重的投訴,幾乎跑遍了廣州所有大型超市。說實話,索賠起來就幾十、幾百塊錢,看似賠本生意,但惠及的消費人群很廣。
我還建議在超市出口設置公平秤。
信息時報:你所針對的侵權對象,都是大企業或者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場,是刻意選擇的嗎?
徐大江:並不是刻意選擇。因為這些企業或商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甚至是某一個行業的帶頭人。
信息時報:打假過程中有沒有受到過威脅,怕不怕?
徐大江:不否認會有一些危險存在,怕是不會的,如果怕也就不會做這行了。
信息時報:社會上一些人認為職業打假人是在敲詐,對這一說法你怎麼看?
徐大江:這些人僅看到了事物的一面,並且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如果職業打假人是在敲詐,那制假售假的人是什麼行為?
信息時報:中國有很多職業打假人,你比較欣賞誰以及哪一種打假方式?
徐大江:誰都有長處,也會存在一些弱點,我更欣賞那些不畏強權的職業打假者,打不垮、壓不倒的那些維權人士。打假方式沒有固定模式,唯一的共通在於必須要依法打假。
信息時報:你的打假行為遇到哪些困境?
徐大江:有些職能部門的不支持,例如,我去年六月放在某部門的投訴材料,到現在都沒有回音,我就等,如果過了法定時效,就起訴其行政不作為。現在維權成本過高、法律體系不完善、在維權過程中某些部門的相互推諉、執法部門的執法不嚴等多方面的困難。
信息時報:你怎樣理解職業打假者的行為?
徐大江:只有社會沒有假冒了,職業打假人才會消失。因此我希望社會給職業維權、職業打假者以寬容。首先,買到假貨雙倍索賠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的,即使職業打假者鑽此「空子」來謀利,也是一種合法的手段。職業打假者確實會因打假而獲利,但更應當看到,他們主觀為自己的行為,客觀上確實給全體消費者帶來了好處。
信息時報:覺得國內目前給職業打假人的空間大嗎?
徐大江:怎麼講,應該說目前職業打假人的市場很大,但現實生存的空間不大。法律上對職業打假人是否屬於消費者沒有明確,有一些地區的法院並不支持「職業打假」,判決理由是,職業打假者「以訴訟為方法,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消費行為」,不受《消法》保護。這其實違背了《消法》的根本目的——維護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
信息時報:你覺得政府在保護消費者方面應該做什麼?
徐大江: 政府應理性指導民眾進行維權,降低維權成本,讓更多的消費者拿起法律武器去維護合法權益。
比如: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本身價值並不高,如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就要到國家指定鑑定機構進行鑑定,鑑定費用就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了。
人物檔案徐大江,33歲
男,1974年生,江蘇人,獨居廣州,職業打假人 (記者 魏麗娜 攝影 時報見習記者 任傳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