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發現|2000年農耕文明的結晶——紫鵲界貢米,富含豐富維生素,含...

2020-12-22 瀟湘晨報

位於湖南新化的紫鵲界梯田共有8萬多畝,在兩千多年農耕歷史中,這裡盛產紫米。封建時代,這裡的紫米還用來進貢朝廷,稱之為「紫鵲界貢米」。如今,它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那麼,這「紫鵲界貢米」,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趁著晴好天氣,62歲的紫鵲界村村民奉光品扛上鋤頭,開始下田幹活。

紫鵲界梯田最大的不過1畝,最小的只有鬥笠大小,俗稱「鬥笠田」。

奉光品用最原始的人工方式割除田埂表面的雜草。雜草除掉後,放入田中,成了天然的肥料。草的根是必須留下來的,用來保護和鞏固田埂,防止冰凍時期田埂坍塌。

人工耕作做出來的紫米、黑米清香怡人,粘稠爽口。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多種維生素,同時含有鐵、鈣、鋅、硒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並且胺基酸含量豐富。含鈣量比精米中高116.5% 。

2010年紫鵲界貢米被國家農業部授於《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2013年,紫鵲界貢米獲取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

近年來,當地政府先後開展了「e農計劃」、「梯田認租」、湖南衛視快樂購現場直播等公益活動。老百姓的收入比之前高出了許多。

新化縣水車鎮紫鵲界村村民 奉光品:我們只管把田種出來,種出來以後上交他們公司,價錢也賣得高一點,我們種完自己的田以後,他們公司還有其他事做,還要我們去做事,每天也能夠賺得100多塊錢。

傳承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保護好大自然最本真的模樣。湘村發現記者行走在這唯美的梯田間,感覺紫鵲界貢米的清香已撲面而來,這生活,愜意!

【來源:芒果都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婁底新化縣旅遊資源豐富 感悟蚩尤故裡的農耕文明
    (婁底新化縣常委、常務副縣長姜世星在2014年湖南旅博會展區作客紅網現場訪談室)  紅網長沙9月25日訊(見習記著 徐夏霏 戴科)在婁底新化縣,美麗的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梅山龍宮、紫鵲界梯田是美麗的三朵金花。
  • 解讀紫鵲界的神奇密碼:田在雲端鵲在飛
    紫鵲界所在的水車鎮域內,還有中國最美鄉村正龍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氏宗祠等。 從「養在深閨人不知」的「止客界」,到被認定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紫鵲界」,綿延沉寂2000年,名聲遠揚在今朝。
  • 深冬的紫鵲界美出另一種姿態!12月20日,等你來~
    紫鵲界梯田位於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紫鵲界梯田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是中國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勞動結晶,已有二千餘年歷史。
  • 壯瑤人民農耕文明的結晶:廣西龍勝龍脊梯田農業系統
    原創 農業遺產影像志 中國攝影出版社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是指我國人民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並傳承至今的獨特的農業生產系統,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等,對我國農業文化傳承、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實踐意義
  • 8萬畝紫鵲界梯田:被山上「福壽爹爹」祝福過的豐饒之地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錢燁 紫鵲界五色米熟了,十足的秋之味 黑米、紅米、白米、紫香米、糯米、綠豆,土灶,小火熬三個小時,為了能品嘗到一碗正宗的五色米粥,我們在奉先啟家的廚房內足足等了一下午。 五色米是水車鎮紫鵲界村的特產,由於適合耕種的梯田較多,在雜交水稻的基礎上,本地人又精心培育了紅米、黑米、紫香米等品種。
  • 大梅山文化旅遊節 揭秘梯田農耕文化
    大梅山文化旅遊節 揭秘梯田農耕文化 字號:小大 2012-09-29 18:13紫鵲界原住居民以一場原生態的稻作農耕表演,為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國內外遊客、專家們展示了原始的梯田農耕文化。紫鵲界梯田初墾於秦漢,迄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自然景觀奇特,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文化交融揉合的歷史遺存。
  • 湘農薈真鄉味|金色稻田正是收割時 創新認購助貢米飄香
    深山有「寶」紅坡米,常年喝著山泉水「雲上雪峰」貢米是雪峰村主產的稻米品種——紅坡米,深藏會同縣雪峰界腳的溝嶺間,因常年受山間沃土、溪泉滋養,日照時長較普通大米長,色香味出眾,營養豐富,屬於純綠色食品。都說,雪峰一帶的老壽星較其他地方多,延年益壽的秘密便是經常食用當地產的貢米,無怪乎紅坡貢米銷售店門楣上書「常吃紅坡米,活到九十幾」。為何稱之為貢米?相傳,明朝建立之初,藍玉曾率領軍隊西徵元朝餘孽,來過五溪境內的雪峰界腳,品嘗過當地種植的紅坡米,凱旋迴朝時便帶了一些進獻給皇帝朱元璋享用,從此就有了「紅坡貢米」的雅號。
  •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玉米、小麥胚油、豆油、芝麻、葵花籽油、菜籽油、花生油和棉籽油含維生素E也很豐富。芝麻油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別豐富的維生素E和比較豐富的亞油酸。葡萄籽油中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END更多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富含維生素E的食品有:麥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
  • 再辯:四大貢米都是?蔚州桃花米(蔚縣小米)為何是四大貢米之首
    大家如果網上買米,經常會看到類似貢米的字眼,還有類似××米在歷史上某一段時間的典故和貢米歷史,這成為了米商提價的資本。對公眾而言,貢米也理應比普通米更貴,因為歷史上皇帝吃的都是好東西。當然時代已經遠去,曾經歷史上的貢米也是眾說紛紜,這其中也有不少渾水摸魚的,把不是貢米的說成貢米,把一些坊間傳言寫進他的產品文案中,反正對於大眾而言是無法分辨也沒時間細究的。
  •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哪些?
    天然維生素E廣泛存在於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中,在穀類、堅果類和綠葉蔬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天然維生素E。特別是種子的胚芽中。玉米、小麥胚油、豆油、芝麻、葵花籽油、菜籽油、花生油和棉籽油含維生素E也很豐富。另外,獼猴桃, 堅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向日葵籽、玉米、冷壓的蔬菜油、包括玉米、紅花、大豆、棉籽和小麥胚芽(最豐富的一種)、菠菜和羽衣甘藍、甘薯和山藥。萵苣、捲心菜、菜花等是含維生素E比較多的蔬菜。
  •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哪些
    維生素E俗稱"抗老素"。若機體缺乏維生素E,體內不飽和脂肪發生交聯反應,形成"脂褐素"的色素沉著(詳見「維生素E的作用及功能」一文)。維生素E是出色的抗氧化劑,它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花生四烯酸、其它電子對受體)、維生素、激素、顏料、酶等免受氧化破壞,不僅能減少細胞膜上脂質和脂蛋白的過氧化,保護細胞的正常功能,而且還能鎖住水分,所以又有皮膚深層"保溼劑"的美譽。
  • 文明樹人 文化立村——八裡臺鎮西小站村的兩個「文」
    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小站稻,文化積澱深厚,是我國農耕文明時代的重要優秀結晶。那麼,如果要追問小站稻產地源頭在何方?答案是西小站村。初到西小站村,眼見著水泥鋪就的道路平整通達,村莊兩側道路旁,新栽下的數千株白蠟樹、桃花樹見縫插枝,守護著一方寧靜。偶見或忙碌或悠閒的村民,處處透著西小站村的新貌。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耕文明 康莊大路
    田園裡,勞作的人們在這片神奇沃土上耕作不輟,日積月累,沉澱了古老而悠久的農耕文明。  目前,瓊海市大路鎮黨委政府遵循瓊海市委、市政府關於「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特色、一鎮一產業」的田園城市建設指導方針,結合本地的自然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和最具突出代表農耕文化的區域優勢,打造具有獨特農耕文化風情,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田園中心城鎮,這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傳統農耕文化積澱的傳統農業大鎮正在實現蛻變。
  • 維生素C的作用,這十種食物富含維C
    3、抗氧化抗衰老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就是把蘋果切成2半,其中一半的切面塗抹維生素C,而另外一個什麼也不塗,放置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塗抹維生素C的切面明顯變黑,而塗抹維生素的沒有特別的變化,由此可見維生素C抗氧化的能力非常強大,是廣大女性同胞的閨中密友。
  • 【營養科普】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哪些?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以及它的一些功效。維生素A的功效:1. 參與視網膜視紫質的合成與再生,維持正常暗適應能力,維持正常視覺。2. 參與上皮細胞與黏膜細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維持上皮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3. 促進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骨細胞的分化,促進機體的生長和骨骼的發育。4.
  • 農耕文明和商業文明,生存環境,形成中西方各相異趣的經濟模式
    華夏土地上的農耕文明東方文明,發源於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帶和衝積平原上。廣袤的國土面積,豐富的河流,以及適宜的氣候溫度,使得中國誕生了農耕文明。1,中國早期文明已經產生農具、農作物,開始飼養家畜人類擺脫愚昧,邁向文明的一大步,就是農業的產生。如果按照此標準,中華文明最起碼,早在距今7000年前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開始了自己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旅途。
  • 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農耕文化博物館
    自2006年項目成功申報之後,在黃岡師範學院的指導支持下,美術學院的團隊用了三年的時間,走訪大別山地區十多個縣市,收藏了近三千件農耕文化的典型展品。把博物館作為大別山區域民俗文化傳承與研究的基地,面向社會進行傳統農耕文化、鄉土知識和愛國主義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