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餐靈魂的醬油,是家家戶戶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但市面上的醬油五花八門,如何選擇一款健康的醬油呢?
標準一:氨基液態氮
醬油製作的衛生標準根據胺基酸態氮的含量,分為4個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在不添加添加劑的情況下,胺基酸態氮的含量越高,醬油質量等級越高,味道越鮮美。特級醬油是指胺基酸態氮≥0.8g/100ml的。注意標粗的部分,有的氨基液態氮雖然高,是因為添加了添加劑。一般來說,富含胺基酸或者核苷酸的添加劑都能起到增鮮的作用,如穀氨酸鈉、核苷酸二鈉、乾貝素,還有酵母膏等添加劑,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胺基酸態氮的數值。
標準二:添加劑越少越好
很多人炒菜號稱特別健康,從不用雞精味精,就用點醬油提鮮,但如果醬油中含有穀氨酸鈉,這其實就是味精的成分,核苷酸二鈉其實就是雞精的成分,還有一些防腐劑、甜味劑等等,雖然這些添加劑在限定範圍內添加是安全的,但仍然建議添加越少越好,譬如圖中的這款醬油。
標準三:鈉含量越低越好
大家越來越知道食鹽過量攝入的危害,因此市面上出了很多低鹽醬油、兒童醬油等等,我們不能被宣傳所騙,要看一看營養成分表,鈉離子要越低越好。同時還要留意單位是多少。像圖中的醬油每份15ml含鈉離子1101毫克,右邊有個55%佔比,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吃了15ml(白瓷湯匙一湯匙左右)該款醬油,就相當於吃了一天總鹽量的55%。所以,你就明白為什麼不知不覺攝入很多食鹽了。
標準四:佐餐和烹調
只有帶有佐餐字樣的醬油才可以用來涼拌,也就是生食,製作時對細菌總數是有嚴格的控制的,質量要求很高。如果沒有佐餐字樣就是炒菜用的,不能涼拌。
標準五:優選釀造,再選調製
釀造和調製的意思我們以酒為例就明白。一個是糧食發酵的,一個是調配出來的。所以日常優先選擇釀造醬油。
最後,孔子真的說過嗎?你以為我瞎掰啊,子曰: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不得不說孔夫子才是名副其實的美食家。
喜歡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