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老虎將」的薛嶽是國民黨陸軍的一級上將,也是國民黨的將領。也叫做薛伯陵的他擔任過貴州的負責人一職,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是第九戰區的司令。薛嶽在廣東的樂昌縣出生,當時正是甲午大戰時期,他的父親因為仰慕嶽飛,所以就給他取名薛仰嶽,後來他改成了薛嶽。
在1907年的時候,薛嶽來到了保定的軍校,於1910年結束學業。後來就參加了粵軍,並且通過出色的軍事能力,逐漸的成為了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在抗日戰爭的時候,薛嶽曾經四次指揮了長沙戰役,他創出的戰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是把兵力在作戰的一帶,形成網狀的據點,並且用伏擊和側擊等方法,來分散敵軍的兵力,消耗敵軍的士氣,最後再把敵軍趕到決戰的地區,讓軍隊的士兵大力的圍攻。通過薛嶽的指揮,他的軍隊一共消滅了日軍十萬多人,被稱為抗日的戰事英雄,還被認為是中國抗日戰爭中消滅敵軍最多的將軍。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有才謀的將領,在解放戰爭的時候,並沒有得到重用,在到了臺灣的時候還被排擠,甚至最後受到李登輝欺辱,就連住房都是難題。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1945年的時候,南昌地區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完成使命的薛嶽打算離開這裡,前去上海居住。蔣介石為了挽留他,多次要讓他擔任軍隊的總師,但是都被薛嶽婉拒了。到了1946年,國民政府的軍隊戰事潰敗,薛嶽知道後主動回到部隊,被任命為徐州的指揮。但是在魯南的戰役被打敗之後,蔣介石受到了奸人的蠱惑,從而把薛嶽廢官,並把他調到了南京,擔任參謀長。在蔣介石敗退臺灣後,薛嶽已經是一個光杆大將軍了,並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後來薛嶽來到了臺灣之後,也是冷落一旁,沒有兵士可帶,手裡也沒有什麼實權。更多的時間是在南部的嘉儀鄉裡閒居,不問國事也難得清靜的過著半退隱的日子。之後蔣介石和蔣經國全都去世後,李登輝的權勢擴大了起來,他本來之前就對薛嶽有所不滿,這下更是要用行動來為難薛嶽。
因為薛嶽在臺灣的房屋用的是編列經費,不用自己來承擔。但是在1991年的時候,李登輝把對老將的經費全部廢除,這就表示著,薛嶽要是想繼續在臺灣住下去的話,就要自己承受租金。這還不止,李登輝還要薛嶽把之前未曾繳納的租金補上,要知道薛嶽在臺灣住了幾十年的時間,這麼一大筆租金對他來說,已經是很難拿出來了。但是李登輝似乎不管那麼多,一直為難薛嶽,並且還讓人把薛嶽從給趕了出來。
薛嶽曾經是一個有著赫赫戰功的大將軍,為抵抗日軍的進攻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就連住宿問題也不能解決,這是多麼的悲哀?在1998年的5月3日,薛嶽因為病重在臺北去世,終年10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