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民黨軍中的老虎將,到了臺灣卻被冷落,最後受到李登輝欺辱

2020-12-18 歷史小謎團

被稱為「老虎將」的薛嶽是國民黨陸軍的一級上將,也是國民黨的將領。也叫做薛伯陵的他擔任過貴州的負責人一職,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是第九戰區的司令。薛嶽在廣東的樂昌縣出生,當時正是甲午大戰時期,他的父親因為仰慕嶽飛,所以就給他取名薛仰嶽,後來他改成了薛嶽。

在1907年的時候,薛嶽來到了保定的軍校,於1910年結束學業。後來就參加了粵軍,並且通過出色的軍事能力,逐漸的成為了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在抗日戰爭的時候,薛嶽曾經四次指揮了長沙戰役,他創出的戰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是把兵力在作戰的一帶,形成網狀的據點,並且用伏擊和側擊等方法,來分散敵軍的兵力,消耗敵軍的士氣,最後再把敵軍趕到決戰的地區,讓軍隊的士兵大力的圍攻。通過薛嶽的指揮,他的軍隊一共消滅了日軍十萬多人,被稱為抗日的戰事英雄,還被認為是中國抗日戰爭中消滅敵軍最多的將軍。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有才謀的將領,在解放戰爭的時候,並沒有得到重用,在到了臺灣的時候還被排擠,甚至最後受到李登輝欺辱,就連住房都是難題。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1945年的時候,南昌地區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完成使命的薛嶽打算離開這裡,前去上海居住。蔣介石為了挽留他,多次要讓他擔任軍隊的總師,但是都被薛嶽婉拒了。到了1946年,國民政府的軍隊戰事潰敗,薛嶽知道後主動回到部隊,被任命為徐州的指揮。但是在魯南的戰役被打敗之後,蔣介石受到了奸人的蠱惑,從而把薛嶽廢官,並把他調到了南京,擔任參謀長。在蔣介石敗退臺灣後,薛嶽已經是一個光杆大將軍了,並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後來薛嶽來到了臺灣之後,也是冷落一旁,沒有兵士可帶,手裡也沒有什麼實權。更多的時間是在南部的嘉儀鄉裡閒居,不問國事也難得清靜的過著半退隱的日子。之後蔣介石和蔣經國全都去世後,李登輝的權勢擴大了起來,他本來之前就對薛嶽有所不滿,這下更是要用行動來為難薛嶽。

因為薛嶽在臺灣的房屋用的是編列經費,不用自己來承擔。但是在1991年的時候,李登輝把對老將的經費全部廢除,這就表示著,薛嶽要是想繼續在臺灣住下去的話,就要自己承受租金。這還不止,李登輝還要薛嶽把之前未曾繳納的租金補上,要知道薛嶽在臺灣住了幾十年的時間,這麼一大筆租金對他來說,已經是很難拿出來了。但是李登輝似乎不管那麼多,一直為難薛嶽,並且還讓人把薛嶽從給趕了出來。

薛嶽曾經是一個有著赫赫戰功的大將軍,為抵抗日軍的進攻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就連住宿問題也不能解決,這是多麼的悲哀?在1998年的5月3日,薛嶽因為病重在臺北去世,終年103歲。

相關焦點

  • 李登輝將靖國神社比作臺灣忠烈祠 國民黨回應
    原標題:李登輝將靖國神社比作臺灣忠烈祠 國民黨回應   國民黨:李登輝為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按贊非輿論主流  中國臺灣網1月22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針對媒體報導「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李登輝按贊」,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今天說,日本高層官員去年參拜靖國神社,為東亞區域安全種下不安定因子,
  • 【97歲的李登輝病亡 國民黨回應來了】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
    【97歲的李登輝病亡 國民黨回應來了】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30日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對於李登輝病亡,中國國民黨剛剛發布新聞稿對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表示,李登輝走完他97年傳奇的一生;臺灣歷史也翻過一頁。
  • 民進黨評李登輝話裡有話,國民黨終於贏了一次 丨臺灣一周
    進出藍營,達到個人巔峰,卻覺得自己受了委屈,自認悲情,明明是受益者,硬將自己說成受害人。臺灣各界評價李登輝,是非常兩極分化的。就連綠營的人,也是各自委婉發言,意在言外,頗有趣。陳水扁說,當年就任,李登輝面授機宜,首先一條,就是不能讓副手看公文,因為副手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情,就問一把手死掉沒有,死掉了好接位置。
  • 李登輝聯署討黨產 國民黨:賊還捉賊也好意思?(圖)
    人民網7月2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消息,民進黨推動的「全民討黨產公投」,據了解的李登輝也低調加入聯署,李登輝主政期間,藉由「國民黨大掌柜」劉泰英操盤黨營事業,建立豐沛的企業人脈,被認為與黨產有深厚淵源。
  • 李登輝:臺灣傳奇人物
    1988年1月李登輝「榮登大寶」,彭明敏立即吹捧李是一個「尊重民主」、「很正派、很有理想的人」,並「祝他好運」,「希望他能排除萬難……讓臺灣和平地完成體制的轉變。」還不無吹噓地說:「在臺大時,我們常接觸,彼此很談得來,我常去他家,他也常到我家裡聊天,彼此是蠻要好的朋友。」
  • 李登輝告別禮拜,蔡英文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編輯:一水流殤9月19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禮拜在臺灣地區新北真理大學舉行,正在臺灣地區進行「訪問」的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等政要都會參加。這也被媒體評為「美日臺」首次同臺亮相的歷史性畫面,可見李登輝的個人魅力還是不容小覷的。李登輝作為臺灣地區的前領導人,雖然把他推上「寶座」的是臺灣地區國民黨,但他卻讓國民黨失去了執政黨的地位,轉頭把民進黨扶上了牆。他也被稱為「臺獨」的最早提出者,在民進黨地位中非常之高。
  • 李登輝死了,但是他的「作用」依然還在!
    馬英九辦公室表示,李登輝曾擔任國民黨主席和臺灣地區領導人,在卸任後政治理念發生巨大轉變,不過馬英九相信歷史將有公正客觀評價。對於李登輝辭世,馬英九感到「不舍」,並對家屬致上誠摯哀悼之意。現在說閩南語的當權,宋當然必須遺忘當年的文化立場,他不會不知道,這些本土化的行動,會將臺灣與大陸的聯繫愈拉愈遠。為了權勢,宋拋棄祖產比誰都早一步。1994年,第一次「省長」選舉,宋高票當選為民選「臺灣省省長」。但李登輝不可能允許有人搶走自己的「政治舞臺」。
  • 李登輝病亡,蔡英文表「不舍」,吹捧:他的離世是臺灣的莫大損失
    李登輝李登輝於1988年至2000年,作為中國國民黨主席,他曾在執政期間,多次提出了「兩國論」等陰謀論,長期以來,我國堅持和臺灣「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李登輝作為精日分子可笑的是,這場會議正是由李登輝親自主持並由本人在文書上親筆籤名的,這種視歷史於不顧的人註定為人唾棄,以他為首的領導班子也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 國民黨打兩岸牌為選情加溫 猛抨蔡英文李登輝謬論
    馬英九、朱立倫連番開火,宣示國民黨兩岸政策,同時也猛烈抨擊蔡英文、李登輝近期在兩岸議題上的謬論。  有輿論認為,藍軍兩位頭面人物炮火連連,是希望將選舉焦點逼回兩岸政策上,同時也宣告兩岸議題仍將是藍營2016選戰的主戰場。  5月7日,馬英九出席「兩岸互動與交流歷史時光迴廊特展」時,強力捍衛「九二共識」。
  • 日本人巖裡政男——李登輝簡史
    1988年元旦剛過,臺灣地區負責人蔣經國醫治無效,在榮民總醫院逝世,職務由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李登輝1923年出生於臺灣省臺北縣三竹鄉,家境較好,受過完善的文化教育。早在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因此當李登輝出生時,臺灣已經被日本統治了近三十年時間。
  • 洪秀柱評李登輝病亡:希望這是臺灣價值混亂時代的結束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對此表示,如果1996年李登輝能急流勇退,那他今日的歷史定位必將是讚頌,但歷史沒有如果,李登輝對臺灣政治的不穩定負有責任,希望李登輝的病亡,代表著一個臺灣價值混亂時代的結束。據「中時電子報」31日報導,洪秀柱發文表示,在李登輝任內,臺灣從動亂到「民主」,卻又從「民主」進入黑金;從「一個中國」路線岔出「特殊兩國論」;穩定負責的一部「憲法」也被修得有權無責,臺灣的政治文化最終未能進入穩定,責任也在李登輝。洪秀柱稱,1996年的選舉,如果李登輝能夠從善如流,急流勇退,那他今日的歷史定位必將是史詩級的讚頌。
  • 97歲的李登輝病亡,臺學者:他一生的「德行」難容於中國史
    次年,李登輝還未畢業,便到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求學。因日本不準殖民地的學生攻讀法政科系,李登輝不得不選擇農業經濟。此時,日本殖民當局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李登輝在該運動中更名為「巖裡政男」。隨著日本在二戰中的吃緊,很多大學生也被徵入伍。1944年,李登輝在短暫的回臺受訓以後,編入日本千葉市千葉高射炮部隊做見習士官,但未及赴戰地,就在千葉迎接了日本的戰敗。
  • 李登輝指責蔡英文沒決斷力 叫囂該讓國民黨崩潰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環球時報記者 屠麗美】已經90多歲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雖然早已退休,但始終不願遠離政治,近日又對一手提拔起來的蔡英文拋出重話。日本媒體17日刊出對李登輝的採訪。李登輝稱,他對蔡英文上臺後的表現原本有很高期待,但是從最近情況來看,明顯與期待出現落差;蔡英文支持度由原本過半數下滑到只剩下35%,「恐怕還會繼續往下掉吧」。
  • 李登輝
    [4] 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因為父親李金龍任職警察,職務調動頻繁,因此李登輝也跟隨父親不斷地搬家和轉學。從六歲到十二歲之間,他念過四所學校,先後在汐止公學校、南港公學校、三芝公學校、以及淡水公學校就讀過。 [4] 李登輝於淡水公學校畢業以後,先在私立臺北國民中學(今大同國中)就讀一年,然後在1938年轉學至淡水中學二年級就讀。
  • 港臺腔:李登輝,一個背叛者死了
    按照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李登輝繼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但是當時,李登輝僅僅只是名義上的領導人,並不具備實權。當時,「行政院長」俞國華掌握著島內的行政大權,李煥作為國民黨的秘書長掌握黨權,「參謀總長」郝伯村掌握軍權。因此,從蔣經國去世到1990年之前,李登輝始終被視為臺灣地區過渡性的領導人。他自己也謹言慎行,沒事就到蔣經國靈前拜謁,顯示自己的衷心與政治正確。
  • 王豐:從欺騙上位到攪亂臺海,李登輝如何步步上位?
    所以蔣經國也想利用他父親的這一個理路——用留美派的人——來跟美國人來互動。這是第一個方面。第二方面,從他父親晚期開始,國民黨要在臺灣生存的話,當然一定要走本土化。這個是他們父子的一個共識。本土化,基本上就是說要擴大國民黨的統治基礎,在臺灣能夠擴大政治參與,讓臺灣本地的政治精英也到政府裡面來,強化政府的正當性跟合法性。
  •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參訪」靖國神社(圖)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參訪」靖國神社(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9: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基督教徒李登輝不採取神道參拜模式,以「深深敬禮」「祭悼」。     李登輝搭機赴日訪問 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新網6月7日電 據共同社報導,正在日本訪問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今天(七日)上午「參訪」了位於東京九段的靖國神社。
  • 俠客島:背叛者李登輝
    不管事實是否如此,但此次驚心動魄的約談之後,還不是國民黨員的李登輝卻被請到了國民黨四中全會做了一場農業方面的報告。當時請一位黨外人士到國民黨的中央全會作報告,是從沒有過的事情。1978年,蔣經國就任臺當局領導人後,任命李登輝為臺北市市長,次年李登輝又成為國民黨中常委,可見蔣經國栽培他的意圖很明顯。
  • 學者:李登輝「賣臺」賺「小費」 蔡英文繼承衣缽?
    然而,李登輝此舉也是「打錯了算盤」,日本決不會為「臺獨」當炮灰,更何況目前日本國內民眾極為擔心捲入戰爭,日本右翼自己都要拉美國為其撐腰,豈會為「臺獨」勢力「兩肋插刀」?事實恰恰是,當臺灣有求於日本之時,日本欺辱臺灣更甚,李登輝也曾不滿地表示,「過去日本對待臺灣太過分了」。但李登輝似乎過於健忘,又卑躬屈膝地跑到日本「獻禮」,簡直是自取其辱。
  • 宋楚瑜為什麼要哭祭李登輝?兩人曾有深仇大恨
    李登輝病逝後,在政壇的毀譽呈現兩極。曾由李登輝領導的中國國民黨的對立面的民進黨,對他感恩戴德,蔡英文下令以「國葬」治喪,下半旗三日,並將其安葬在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的「特勳區」。但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及高層人員,卻則表現得很冷淡,從連戰、馬英九、吳伯雄、吳敦義,到朱立倫、江啟臣等人,都說是歷史會對李登輝有公正客觀評價,是非留給後人評斷,江啟臣還說留給國民黨員複雜感受。而且,無論是李登輝入院留醫,還是逝世後,他們都沒有到醫院探望或是到靈堂拜祭。這與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陳水扁等民進黨人的關切及悲慟,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