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要上幼兒園了,父母在擇校時要格外注意,既要保證老師認真負責,又要確保幼兒園衛生條件過關,畢竟一個靠譜的幼兒園能讓家長省很多心。
林冰為了給女兒挑選幼兒園,私底下和老公做了很多調查,最終選擇了一家離家近,口碑也不錯的學校。入學後女兒對學校很滿意,老師也認真負責,林冰很欣慰。
但一次女兒靈靈放學回家說頭頂很疼,林冰一看老師給女兒編了一個樣式很複雜的髮型,孩子頭皮被勒得很緊,而且早上戴的發卡也不見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生氣地找到老師質問:「您是怎麼給孩子梳的頭,編的花裡胡哨的看著都難受,既難取又傷頭皮。而且我給孩子新買的發卡才戴了一天就不見了。」
老師聽後回覆:「孩子的發卡是在梳頭髮的過程中隨手放桌子上了,明天我就讓寶寶帶回家。至於髮型,小孩子都愛美,我是按照她們的要求編的,您要是覺得不合理,我不給您孩子梳就行了,別太矯情了。」
後來老師給靈靈梳辮子的時候再也沒多費心思,每次都簡簡單單的扎個馬尾辮,靈靈看到班裡其他小朋友新奇的髮型非常羨慕,央求老師也給自己梳同款髮型,但被媽媽不同意回絕了。
林冰的處理方式並不恰當,不僅得罪了老師,也讓無辜的女兒受到了傷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理解老師,遇到問題耐心溝通,心平氣和地提出改進建議,不能一股腦地把責任都推到老師的身上,也要耐心詢問孩子的想法。畢竟大人的心理和孩子的想法有很大的差距。
在面對類似的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01認真了解事情的原委
家長聽孩子反映在校情況時,要保持客觀公平的態度,不能聽信孩子的一面之詞,要向老師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不能帶著情緒去找老師理論,這樣會破壞師生關係,也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上述事情中,老師編好看的髮型也是應孩子們的要求,體現了老師對待孩子有耐心,喜歡並願意給孩子打扮,家長應該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
02尊重
老師為孩子辛苦付出,家長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出現問題時學會換位思考,平等的和老師溝通,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對老師的工作指指點點。尊重是相互的,家長只有尊重老師才,會獲得老師的尊重。
03多和老師溝通交流
家長和老師之間溝通是很重要的,不僅能加深對彼此的了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也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更好的對其進行教育。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長的教育也很重要,只要家校結合,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當孩子回家哭訴在學校受委屈時,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能偏袒,了解清楚情況後再和老師溝通。也要告訴孩子遇到問題要及時說清楚狀況,這樣能避免很多誤會。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